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精選31篇)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同學們:
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手機已經成爲當今社會最普遍的通訊工具,手機功能也已從單純的通訊工具逐漸向綜合平臺方向發展。但越來越多的小學生成爲“手機一族”對手機的依戀也越來越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影響了學習。爲創建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保證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學校再次向全體家長和學生髮出“遠離”手機遊戲,綠色文明上網”的倡議:
一、認識手機危害,自覺抵制誘惑
手機就像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和愉悅的同時,也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許多隱患:
1、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對身體健康有不良影響。小學生長時間玩手機,容易形成手指“腱鞘囊腫”,嚴重的還會傷害神經,導致手癱:眼睛容易出現疲勞,損害視力,夜裏玩手機還有可能出現“暴盲”現象:長時間低頭玩手機,脊椎會長時間處在受壓迫狀態,對脊椎的傷害非常大,嚴重影響身體發育。小學生使用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高出50%,嚴重地危害了孩子們的智力發育和健康成長。
2、有的學生玩手機“上癮”,利用手機、電子產品玩遊戲、聊天、看視頻,不分白天黑夜,玩物喪志,不做作業,精神萎靡不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經調查,學習成績下降幅度大的學生90%以上在家經常玩手機。
3、沉迷手機影響人際交往。心理專家研究說:“長時間沉迷於虛擬網絡世界和手機遊戲,導致有些孩子根本不懂怎樣和人面對面交流,他們的社會交際網絡已經完全消失了。”長期迷戀網遊的孩子成年後很難成爲獨立的個體。因此,手機的危害,不僅是個人家庭的事,也是整個社會的事。
二、遠離手機危害,倡導健康生活
1、作爲學生,要以不玩手機、電腦遊戲爲榮,拒絕手機等電子產品干擾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不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校園,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
2、家長不應該給孩子配備手機,不能把自己的手機隨便給孩子玩,更不能把玩手機作爲對孩子學習的獎勵,讓孩子養成過度依賴手機的壞習慣。
3、要讓孩子放下手機,家長應該先放下手機,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要合理安排好自己和孩子的學習生活,空餘時間多和孩子一起讀書、運動、做家務,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共享親子時光。
4、家長要多用其他活動取代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帶孩子多參加各種活動,體驗生活樂趣,淡化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更大的格局。
親愛的家長朋友和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自己做起,家長爭做表率,學生自覺剋制,共同爲孩子的學習創造溫馨和諧的空間,爲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的口號是:遠離手機等電子產品,拒絕手機和電腦遊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xx學校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
尊敬的各科任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講課,而你在低頭看手機”。隨着智能手機的發展與普及,手機走進了校園,走入了課堂,這個最遙遠的距離也演變成了大學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老師認真講課,學生專心看手機。
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我係學風建設,系團總支·學生會向各科任老師和同學們發出以下倡議:
1.向“低頭一族”說“不”,健康生活,與親人、老師、朋友多交流。
2.同學們在課前自覺將手機關機放入隨身的揹包或調成靜音放進口袋,不將手機放在課堂可視範圍內,做到在課堂上不打電話、不發短信、不玩遊戲,專心聽講,認真做好課堂筆記,自覺遵守課堂紀律。
3.系團學幹部、各班班委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自覺接受老師和身邊同學的監督,發揮學生幹部骨幹模範帶頭作用。請科任老師做好提醒,系團總支·學生會將不定期組織學生幹部到班上監督檢查。
老師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今天做起,從自身做起,放下手機,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讓有限的課堂充滿無限的樂趣。
xx學校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3
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隨着社會發展,家庭經濟條件的變化,不少同學都配有手機。學生攜帶手機確實方便了與家長、同學間的聯繫,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
一、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青少年的免疫系統比成人要脆弱,更容易受手機輻射影響。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也會使孩子視力下降。學生通過手機互發短信,其中很可能就包含了諸多不良信息,一些學生通過手機談情說愛,過早地踏入了成人世界。
二、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學習和生活,多數帶手機的學生將手機用於同學之間聊qq或者發短信。中學生自制力比較弱,往往上課、自習時也在發短信聊天,還有的同學利用手機在晚上就寢時間與人長時間聊天、看電子小說、玩遊戲等。這樣既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也影響了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學習和休息。
三、手機爲學生考試作弊提供了便利。由於手機發短信簡單、隱蔽,成了學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這不但貽誤了學業,而且敗壞考風、學風,喪失最起碼的誠信美德,對學生學習及塑造良好品德都產生了極爲不利的影響。
四、易形成學生在手機消費問題上的攀比心理。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於父母,而手機款式更新快,無論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爲比較的對象,容易讓學生養成奢侈攀比之風,極不利於勤儉節約良好風氣的培養和形成。
無數的事例說明,中學生使用手機弊遠大於利。現在許多發達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已經立法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我國很多著名中學,如上海外國語大學附中、深圳外國語學校、湖北黃岡中學等,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遊戲機、掌上電腦都明文禁止,得到了學生、家長的認可和支持。“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保證其集中精力用於學習和健康成長”的想法,已成爲越來越多明智家長的共識。
爲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營造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爲此,我校發出倡議:我校學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攜帶手機、mp3、mp4、遊戲機等進入校園。一經發現,學生必須將手機等交班主任代爲管理,並寫上上交時間和上交姓名後交政教處密封保管,至學期結束時由老師交還給家長。若家長需聯繫學生可與班主任聯繫。請家長做好對子女的教育引導,積極支持配合學校工作,切勿給孩子配備手機,已經配備的要及時收回,由家長保管,堅決不允許帶入學校。學校誠摯的希望各位家長、各位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我們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顆純潔的心靈!
倡議人:
日期: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4
尊敬的學生家長:
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危害事例不勝枚舉。爲此,我校積極倡議:請家長們收回孩子的手機;請孩子們遠離手機,嚴格自律。希望我們共同努力營造積極良好的校風、學風,不再讓手機成爲孩子前行的羈絆。具體實施措施如下:
學校將通過國旗下講話、微信羣、班會課、宣傳欄、廣播站等有效途徑告知學生及家長。並要求學生將學校發的《禁止攜帶手機進校園倡議書》週末帶回家,家長簽字確認已知曉倡議書內容。原則上不允許學生帶手機(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校園。
學生在校內禁止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學生確需應急聯繫,可以到各年級辦公室打電話,在校門口需要聯繫家長,可以到門衛室打電話。
借給同學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手機擁有人及使用人都視爲違規使用手機。
校內違規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經發現由學校保管至假期,家長到校填寫相關材料後領回手機。
校內違規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予以記過處分,並取消各類評優評先資格。
考試期間,手機等電子產品不得帶入考室,不論關機或開機都視爲當事人考試舞弊。
尊敬的家長們,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共同的追求。讓我們家校攜手,幫助孩子認清手機的真實功能和價值,爲孩子提供一箇健康良好的成長環境。
xx學校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5
尊敬的家長們、同學們:
近年來,隨着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隨着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以及針對低齡人羣開發軟件的增長,這類以觸摸屏爲特徵的電子產品逐漸成爲許多孩子愛不釋手的“玩伴”,讓越來越多的低齡兒童成爲“觸屏一代”。
但是,隨之而來的視疲勞、視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也正在威脅着孩子們身心的健康。它就像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和喜悅的同時,也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許多隱患:
一、使用手機、電腦對身體健康有不良的影響。小學生使用手機、電腦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高出50%,嚴重地危害了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健康成長。
二、使用手機、電腦會佔用大量學習和生活時間。有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容易沉迷於手機遊戲,不分白天黑夜,玩物喪志,精神萎靡不振,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三、根據國家權威教育機構調查結果顯示:不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會對孩子起到非常消極的示範作用,特別是在孩子學習時玩電子產品,這樣做不僅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學習效率,也會讓孩子產生不公平感。如果這種負面情緒長期積累,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更會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進而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消極影響。
爲了保護學生身心健康,進一步規範小學生在校使用手機行爲,優化育人環境,提高小學生抵禦不良信息侵蝕的能力,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全校形成昂揚向上的校風,我校德育處特別開展本次“小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倡議活動,並向全體師生發起正確使用手機倡議:
1、認真落實《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學生原則上不得攜帶手機、電話手錶、平板電腦、遊戲機等電子產品進入校園。
2、讓孩子遠離手機,拒絕遊戲!同時,也希望家長們真正起到監管作用。
3、給孩子創造一箇良好的學習氛圍,自覺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合理安排好自己和孩子的生活,陪着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家校協同,共同引導孩子遠離手機,綠色上網。
身心健康是最好的“成長禮物”,家校共同做好“加強對孩子手機使用的管理”這項工作,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學業水平提高,還有利於增進親子關係,共享健康與快樂。
xx學校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6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隨着氣溫日漸回暖,線上網課也臨近尾聲,爲了規範即將恢復的線下教學,營造有序的教學環境和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德強高中再次倡導“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入校園”。
結合過往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使用手機沉迷網絡和遊戲的情況,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學校正常的教學管理。且受疫情影響,長時間的線上學習,也讓部分同學養成了“手機不離手”的壞習慣。實踐證明“要想毀掉一箇孩子,給他一部手機”的說法是有道理的。一直以來,德強高中都不允許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爲了積極響應教育部辦公廳號召,現再次針對“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入校園”各項規定告知各位家長。
學校管理手機工作措施:
一、堅決禁止學生在校期間私自攜帶和使用手機(包含老人機)。如有特殊情況,需向班主任提交申請,並把手機交給班主任進行保管。
二、在校期間,學生需要和家長溝通,可使用公共電話卡或通過班主任與家長聯繫。
三、教師在學校任何地點發現學生攜帶手機,有權將學生手機沒收,交由班主任處理,並進行通報批評。
四、教師在收繳手機的過程中,學生出現不給予配合的將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及以上紀律處分,態度惡劣的還將通知家長到校配合教育。並記錄在學生違紀檔案中。
五、德育處、各年級將不定期開展相關檢查活動,對發現攜帶手機的學生,予以沒收手機並通報批評,記錄違紀檔案。
六、學生在校使用手機,對校園的正常教學秩序造成了不良影響,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分散了學習的精力;手機中傳播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應當引起各位家長的重視。學校也會從嚴管理、教育。也希望家長朋友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素養,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做好孩子的榜樣。特別是在節假日,要對學生使用手機時間進行合理的約束,以達到家校共育,協同管控的目的。
爲給德強學子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校將積極發揮正面宣傳引導作用,全力提升德強學子“不帶手機進校園”的意識。希望各位家長大力配合與支持學校關於“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入校園”的相關規定,家校共育,幫助學生認識到校園內使用手機的危害,切實解決學生的思想癥結,明確學校在校園內禁止使用手機的意義。
家長朋友們,感謝您長久以來對我校各方面工作的理解、支持與配合。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爲孩子成長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促進學生自律成長,擁抱美好未來!
xx學校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7
大學生及家長:
手機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困擾;手機大量湧進校園,對當下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爲等產生了不少負面影響。如何對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管理,成爲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老師和家長熱切關注的話題,成爲學校管理不可迴避的問題。現將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負面影響提醒如下:
一、頻繁使用手機,不利於學生安全、健康成長。一是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手機上網、微信聊天、網絡遊戲、看視頻、電子書等功能,以及不良網頁、行騙短信、涉黃涉賭等信息,讓心智尚未成熟且沒有社會經驗的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或是陷入不良信息的泥沼無法自拔,嚴重危害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二是影響學生學業成績。學生玩手機成癮,嚴重影響了課堂紀律及聽課質量,分散了學習注意力,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進而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有些學生晚上長時間玩手機,白天精力不足,降低了學習效率。有的學生依賴網上直接搜索習題答案和作文範文,喪失了學習與思考的主動性。三是容易產生安全隱患。學生在回家路上玩手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同時,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學生因此被騙、被搶、被打等傷害事件屢屢發生,人身及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盲目使用手機,造成親情疏遠,家庭教育缺失。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助長了部分學生間的攀比之風。手機的有無、手機檔次的高低成了學生與家長之間爭執的話題,一些家長迫於無賴,被動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造成不必要的家庭生活開支。一些家長通過手機對孩子進行搖控管理,減少了對學生面對面的教育機會,不少學生變成了“低頭族”,減少了與家長溝通、與人交往的機會。必要的家庭教育由實變虛,由直接到間接,親子關係也遭到破壞,家庭親情逐漸疏遠。同時,家庭教育的缺失也造成了個別學生隨口撒謊,隨心所欲,養成了諸多不良的行爲習慣。
三、濫用手機,使校紀校規受到挑戰,嚴重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一些學生利用手機在考試中作弊,嚴重違反了考試規則,擾亂了正常考試的公平性。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易引發偷竊行爲;利用手機上網發帖損毀他人聲譽,用手機偷拍相片等侵犯他人隱私等現象,引發違法犯罪行爲,可能給受害者造成終生的傷害。個別學生還利用手機糾集同學和社會閒散人員打架,嚴重違紀違法。不少學生或沉迷於手機中的虛擬空間,減少了正常的人際交往;或利用網絡空間交朋結友,肆意謾罵,互相攻擊,進而發展到聚衆鬥毆。
無數事例證明,中學生使用手機,弊遠大於利。我國很多學校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都明文禁止,得到了學生、家長的一致認可和支持。“不使用手機,確保孩子正常學習與健康成長”的想法,已成爲越來越多明智家長的共識。
爲了進一步加強學校的管理工作,營造師生和諧的精神家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此,對全區中小學生髮出如下倡議:從新學期起,嚴禁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請家長做好對子女的教育引導,積極支持配合學校工作,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切勿給子女配備手機;已經配備的,要及時收回,由家長保管;一旦發現,由學校代爲保管,學期結束,由家長領回。堅決不允許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
爲了便於家長和學生保持正常、有效的聯繫,學校可在校內(班級)提供固定電話(手機),並告知學生,供學生免費使用。學生確實需要佩帶手機的,由家長提出申請,經同意後,攜帶功能單一的非智能手機,並且在校內保持關機狀態。
我們誠摯希望全體學生和家長支持與配合,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給自己留下一顆純潔的心靈。
xx學校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8
親愛的同學們: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昔日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如今是“qq聲,短信聲,遊戲聲,聲聲不息”。老師在講臺前認真授課,而臺下不少學生低頭玩手機,心遊四海!如果上課時玩手機或是手機鈴聲不合時宜地響起,對老師、對他人、對自己,都是不尊重、不負責任。爲提高學習效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上課時,請讓手機安靜休息。在此,啓新學院學生會向全校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一、科學合理使用手機,體驗健康生活節奏。以積極樂觀、健康陽光的精神面貌,充分利用學習資源,珍惜大學生活,不做“低頭族”。志存高遠,追逐夢想,讓正能量在學習中,在生活中,在校園中傳遞。
二、上課自覺關閉手機,提高學習效率。上課時關閉手機或者將手機調成靜音狀態,營造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之中。上課時關閉手機,打造無手機課堂,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三、發揮榜樣作用,營造優良學風。學生黨員、學生幹部應以身作則,帶頭上課關閉手機或者不使用手機,自覺接受老師和同學的監督,發揮學生骨幹的榜樣示範作用,積極配合老師的每一項教學活動,營造一箇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課堂環境。
四、不在自修教室、圖書館裏玩電腦遊戲。給他人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自己把握珍貴的學習時間。靜心讀書,專心做事,不要讓點擊鼠標、敲擊鍵盤的聲音擾亂心緒,而是用閱讀豐盈自己,用學習充實自己,用體育鍛煉鍛造自己。
上天給了我們每個人一雙手和一箇大腦,就是要讓我們去創造與思考。大學是人生學習的黃金時間,請放棄享受與迷惘,努力地重塑自我,爲以後的騰飛積聚力量。作爲躊躇滿志的理工學子,作爲建設偉大祖國的重要力量,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從“無手機課堂”做起,爲了我們的夢想,揚帆起航!
倡議人:
時間: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9
爲規範學生在校使用手機行爲,保護學生視力,樹立良好學風,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加強中小學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市區相關工作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我校向全校學生及家長髮起原則上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倡議活動。
一、手機使用管理規定
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二、手機進校園的弊端
1、破壞校規校紀,影響教學秩序
調查發現,帶手機入校園的學生,較多有在課堂上玩手機的習慣。此舉嚴重影響了聽課質量甚至干擾課堂秩序。有些學生晚上長時間玩手機,白天精力不足,影響學習效率。更有學生直接利用搜索習題答案和作文範文,喪失了學習與思考的主動性,養成了依賴思想。
2、隨意結交朋友,嚴重影響學業
手機的過度使用加速了學生社會化,交際範圍迅速擴大。有些學生利用手機不僅在校內隨意結交朋友,還聯繫社會不良青年,給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給學校的管理工作造成極大不便。學生在校時間,如有事情找家長,可以通過校訊通和教學樓門衛電話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
3、炫耀攀比盛行,助長不良風氣
手機檔次助長了學生間的攀比之風,形成了不好的校園風氣。沒有手機的學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長爲之配備手機,給部分條件較差的家庭增加了經濟負擔。
4、不良信息氾濫,不利學生成長
手機上網、微信聊天、網絡遊戲功能,以及不良網頁、行騙短信、涉黃涉賭等信息,讓心智尚未成熟且無社會經驗的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沼無法自拔,影響學生健康成長。
5、配帶使用手機,形成安全隱患
一些學生在校園或回家路上邊走路邊低頭玩手機,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車輛,極易對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機丟失而造成學生之間猜疑、影響同學之間關係等事件也時有發生。
三、違規處理辦法
學生違反手機使用管理規定的,按下列要求處理:
1、學生違反規定,一經發現,任何教師都有權利收繳其手機交給班主任,並報德育處。班主任及時與家長反饋信息。
2、第一次違規使用,校內通報批評,班主任代管手機一週,期間學生不得使用。學生寫出書面保證方可領回。
3、第二次違規使用,校內通報批評,由家長當面領取手機並不得再申請帶手機入校。取消本學期評優評先資格。
4、對拒不交出手機或因收繳手機頂撞教師的,用手機瀏覽不健康內容的,視情節予以相應處分,並校內通報。取消本學期評優評先資格。有關處分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xx學校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0
親愛的家長、同學們: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家庭經濟條件的變化,不少同學都配有手機。學生攜帶手機確實方便了與家長和學生間的聯繫,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一、不利於身心健康。由於電子輻射對腦神經的影響,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等症狀,導致了學習效率的低下。
二、不利於學習和生活。學生自控能力差,身上帶着手機會不自覺的玩qq、微信、手機遊戲,並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容易導致“玩物喪志”的惡果,最終迷失人生方向而荒廢了學業和前程。
三、易受不良信息的污染。手機上網隱蔽性強,而網上涉黃信息氾濫,長期接觸易形成心理上不健康的影響,產生巨大的負作用。
四、易造成非正常的人際關係。如造成同學之間的矛盾,成爲學生早戀的幫兇,與陌生人交往而受騙上當等。現實生活中的這些例子也是俯拾皆是。
五、易形成手機消費上的攀比心理。手機型號在不斷翻新,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爲比較的對象,學生之間攀比心理自然會影響到學習或學生的心態,也增加了家庭經濟的負擔。
六、易引發學生違法違紀行爲的發生。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易引發偷竊行爲;利用手機上網發帖損毀他人聲譽,用手機偷拍相片等侵犯他人隱私等現象,引發違法犯罪行爲,可能給受害者造成終生的傷害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因此,學生帶手機貌似小節,但其危害十分嚴重,許多教育專家都將其視爲中學生最危險的“陷阱”之一。現在許多發達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已經立法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我國很多著名中學,如上海外國語大學附中、深圳外國語學校、湖北黃岡中學等,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遊戲機、掌上電腦等都明文禁止,得到了學生、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爲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成長,營造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學校一向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但近來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現象有上升趨勢,爲此,我校再次發出倡議:我校學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攜帶手機、mp3、mp4、遊戲機等進入校園。一經發現,將按照《x中學違紀學生處罰規定》進行處理。
爲方便家長與學校的聯繫,學校採取以下措施:家長可以通過年級組長、班主任、校警等幾個途徑把信息及時通知到學生;班主任經常使用電話、校訊通和家長進行聯繫和溝通;學校將安裝幾部公用電話,供學生和家長聯繫使用。
學校誠摯的希望各位家長、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我們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
x中學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1
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隨着社會發展,家庭經濟條件的變化,不少同學都配有手機。學生攜帶手機確實方便了與家長、同學間的聯繫,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一、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
青少年的免疫系統比成人要脆弱,更容易受手機輻射影響。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遊戲也會使孩子視力下降。學生通過手機互發短信,其中很可能就包含了諸多不良信息。一些學生通過手機談情說愛,過早的踏入了成人世界。
二、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學習和生活
多數帶手機的學生將手機用於同學之間聊QQ或發短信。中學生自制力比較弱,往往上課、自習時也在發短信聊天,還有的同學利用手機在晚上就寢時間長時間與人聊天、看電子小說、玩遊戲等。這樣既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也影響了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學習和休息。
三、手機爲學生考試作弊提供了便利
由於手機發短信簡單、隱蔽,成了學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這不但貽誤了學業,而且敗壞考風、學風,喪失最起碼的誠信美德,對學生學習及塑造良好品德都產生了極爲不利的影響。
四、易形成學生在手機消費問題上的攀比心理
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於父母,而手機款式更新快,無論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爲比較的對象,容易讓學生養成奢侈攀比之風,極不利於勤儉節約良好風氣的培養和形成。
無數的事例說明,中學生使用手機弊遠大於利。現在許多發達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已經立法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我國很多著名中學,如上海外國語大學附中、深圳外國語學校、湖北黃岡中學等,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遊戲機、掌上電腦等都明文禁止,得到了學生、家長的認可和支持。“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保證其集中精力用於學習和健康成長”的想法,已成爲越來越多明智家長的共識。
鑑於以上情況,爲了進一步淨化校園環境,營造好的校風學風,學校特向全校學生提出如下倡議:
1、作爲高中學生,不攜帶手機進校園,以不帶手機爲榮,不互相攀比爲榮。
2、各班班幹部和團幹部應率先示範,以身作則,做出表率,並能經受同學監督、考驗,堅決不攜帶手機進校園。
3、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以各種理由索要手機以加重父母經濟負擔。
學校規定:(x年x月x號)開始,全校學生均不得帶手機、小靈通、遊戲機、MP3、MP4等通訊娛樂設備進入校園。在學校內任何一箇地方,若發現學生使用這些設備,任何一位領導、教師都有權力沒收。所有被沒收的手機、遊戲機、MP3等設備,統一由政教處保存,手機卡歸還。另外:在上課時發現的代爲保管到高中畢業,其它時間在校內發現的,代爲保管到期末考試後,若家長親自來取回,需出具保證書,並親自領回,不得代領!
鄭重聲明:手機保管期間出現損壞的均由私自帶手機進校園的學生本人負責,學校概不負責!
同學們,爲了自己的理想,爲了身上肩負的責任,爲了我們美麗的校園,請遠離手機、遊戲機、MP3等,做一箇文明的三中學生!
學校誠摯的希望各位老師、各位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我們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2
親愛的同學們: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昔日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如今是“qq聲,短信聲,遊戲聲,聲聲不息”。老師在講臺前認真授課,而臺下不少學生低頭玩手機,心遊四海!如果上課時玩手機或是手機鈴聲不合時宜地響起,對老師、對他人、對自己,都是不尊重、不負責任。爲提高學習效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上課時,請讓手機安靜休息。在此,啓新學院學生會向全校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一、科學合理使用手機,體驗健康生活節奏。以積極樂觀、健康陽光的精神面貌,充分利用學習資源,珍惜大學生活,不做“低頭族”。志存高遠,追逐夢想,讓正能量在學習中,在生活中,在校園中傳遞。
二、上課自覺關閉手機,提高學習效率。上課時關閉手機或者將手機調成靜音狀態,營造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之中。上課時關閉手機,打造無手機課堂,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三、發揮榜樣作用,營造優良學風。學生黨員、學生幹部應以身作則,帶頭上課關閉手機或者不使用手機,自覺接受老師和同學的監督,發揮學生骨幹的榜樣示範作用,積極配合老師的每一項教學活動,營造一箇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課堂環境。
四、不在自修教室、圖書館裏玩電腦遊戲。給他人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自己把握珍貴的學習時間。靜心讀書,專心做事,不要讓點擊鼠標、敲擊鍵盤的聲音擾亂心緒,而是用閱讀豐盈自己,用學習充實自己,用體育鍛煉鍛造自己。
上天給了我們每個人一雙手和一箇大腦,就是要讓我們去創造與思考。大學是人生學習的黃金時間,請放棄享受與迷惘,努力地重塑自我,爲以後的騰飛積聚力量。作爲躊躇滿志的理工學子,作爲建設偉大祖國的重要力量,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從“無手機課堂”做起,爲了我們的夢想,揚帆起航!
倡議人:
時間: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3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近年來,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爲發生了巨大變化,手機作爲便利的信息溝通工具幾乎成不可或缺的必備品。學生帶手機進校園也幾乎成爲常態。如何對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成爲學校、老師和各位家長熱切關注的話題,也成爲近年來的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智能手機,不僅是通訊工具,還有上、遊戲和社交等多種功能,對於自控力較差的學生,容易沉迷其中,浪費時間,損害視力,甚至接觸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管控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已成世界共識。意大利、法國、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早已經通過立法或者其他形式明令禁止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或者課堂,有的規定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學生才能使用手機,芬蘭禁止向初三以下的學生銷售手機。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爲此,我校規定:
1、我校禁止學生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要攜帶個人手機的由家長向班主任提出申請,經班主任審覈,明確使用時間及用途,備案後方可攜帶交由班主任保管,放學回家返還給學生。
2、不允許任何學生在校園內攜帶或使用娛樂性電子產品(包括帶有娛樂功能的學習輔導產品)。
3、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查看、發佈或轉發不實、不良信息和內容,一經發現學校將從嚴處理。
學生手機使用管理折射出學校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水平,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身處移動互聯時代,面對智能手機的普及,廣大家長必須與時俱進地提升家庭教育智慧,和學校一起引導子女養成合理使用手機的好習慣。學校真切地希望與各位家長就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事項達成一致意見,獲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學校倡議各位家長要引導子女養成閱讀、藝術、運動、實驗、社交等多方面的興趣。冷靜思考是否有必要爲子女配備手機以及購置怎樣的手機等問題,在賦予子女手機使用的權利時與子女約定手機使用時限等具體事項,約定臨時上交手機的事由和合理流程。當孩子在生活中出現過度使用手機的跡象時,家長應及時介入。學會正確使用手機是一門必修課,也是當下教育的一部分。現在讓學生學會正確使用和管理手機,將來學生走上社會,纔有可能在面對更新的事物時做到正確駕馭、合理使用。
家長朋友們,有了規定,只有堅決執行纔有意義。請家長朋友們要尊重新規,並且配合學校和學校一同規範學生新規的執行情況,切勿給子女配備手機,已經配備的,要及時收回,由家長保管,堅決不允許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不再讓手機成爲校園的沉重管理負擔!
倡議人: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4
同學們:
近年來,由於手機的普及,許多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在課堂上打電話、發短信、上聊天,給成長、生活、學習帶來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嚴重。爲了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徹底排除因手機帶來的不良影響,近日,十四中學開展了"中學生拒絕帶手機進校園"活動。
一、認真學習關於學生在校期間禁帶手機的倡議書,從自身做起,不帶手機進校園。
二、學校各年級組與每位學生簽訂《拒絕帶手機進校園承諾書》,要求學生不向家長索要手機,承諾做到不帶手機進校園,做到自我約束。
三、家校聯手,雙管齊下。部分家長出於對學生學習、生活和安全方面的關注考慮,給學生佩帶了手機。爲此,學校統一下發了《關於學生在校期間禁帶手機的倡議書》。讓家長明白孩子帶手機上學的弊端,從源頭上減少學生擁有手機的機會。
四、各班將開展"帶手機上學的利與弊"主題班會。通過辯論,學生明白帶手機上學不僅給自己的學習帶來危害,並且增加父母的經濟負擔,從而做到不帶手機進校園。
五、爲方便家長與學校的聯繫,學校採取以下措施:班主任經常使用校訊通和家長進行聯繫和溝通;學校每個年級都安裝公用電話供學生使用。
爲了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學校倡議學生在校園期間禁帶手機,希望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倡議人:
日期: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5
親愛的同學們:
隨着社會的發展,手機已走進了校園,走進你我的生活。如今的大學校園,同學們幾乎人手一部手機,這給大家的交流交往提供了方便、給生活增添了樂趣,與此同時,也給課堂學習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在課堂上用手機上網、短信聊天、玩qq、玩遊戲、聽音樂、看小說,甚至直接接聽電話等現象愈演愈烈。老師在講臺上認真授課,而不少同學卻低頭玩手機,心不在焉!昔日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如今是“短信聲,qq聲,遊戲聲,聲聲不息”。不可否認,對手機的過多精力投入已經使相當一部分同學無法專注於課堂學習,這種現象不僅影響到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而且嚴重影響了同學們課堂的學習質量,破壞了良好的班風與學風。
爲促進學風建設,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維持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我們向各位同學倡議:
1、上課、自習時自覺關閉手機或不帶手機,把寧靜還給課堂。這既是對老師、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更是對知識和文明課堂的尊重。
2、做一箇“專心致志、聚精會神”的大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影響他人的學習,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保證課堂學習質量。
3、做好平時課程的預習和複習工作,跟着老師的進度和教學步伐,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課程作業和任務。
4、恪守文明禮儀規範,尊敬師長,主動與老師溝通與交流,積極思考,增強課堂上的師生互動。
5、加強自身文化和素質修養,廣泛涉獵各類書籍和知識。
6、加強宣傳,營造氛圍,以班級爲單位,發揮自主性和創新性,在形成無手機課堂班級公約的基礎上,逐漸養成無手機課堂的自覺習慣。
7、黨員、學生幹部、入黨積極分子應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帶頭上課關閉手機或不使用手機,自覺接受老師和同學的監督。
8、自覺成爲“無手機課堂”班級,我們要讓手機爲我們服務,而不是被手機牽制,班級全體同學上課、自習不使用手機,同學之間互相督促,共同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同學們,學習是我們學生的首要任務,大學期間更是我們學習的黃金時期。我們要踐行好“品學兼修,知行統一”的校訓精神。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大學生是國之棟樑,是國之未來,我們應該做好自身,做文明修身的榜樣,做追逐知識的競賽者。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手機休息,讓課堂迴歸!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6
親愛的同學們:
隨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智能手機的使用已達到比較高的普及程度,不少學生都已配有手機。如何對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已成爲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老師和家長熱切關注的話題,也成爲了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0xx年1月15日,國家教育部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也引發了廣泛關注,學生攜帶手機確實方便了與家長、同學間的聯繫,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一、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中學生正處在生長髮育期,身體機能、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健全,手機輻射會危害學生髮育,對學生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遊戲也會使孩子視力下降。同時,中學生辨識能力不強,容易在不法分子的誘惑下登錄違法網站,瀏覽不良信息,沉溺短視頻等娛樂軟件,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侵害。
二、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學習和生活。中小學生自制力比較弱,多數帶手機的學生將手機用於同學之間微信聊天、玩網絡遊戲或刷小視頻;有的同學通過手機受到社會閒散人員的騷擾,容易滋生事端,引發安全隱患;還有的同學深夜躲在被窩裏玩手機……這些不當行爲既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也嚴重影響了自身休息時間和睡眠管理,降低了學習效率。
三、手機爲學生考試作弊提供了便利。由於手機發信息簡單、隱蔽,成爲學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這樣不但會敗壞考風、學風,而且對學生學習及塑造良好的品德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四、易形成學生在手機消費問題上的相互攀比心理。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於父母,而手機款式更新快,無論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爲比較的對象,容易讓學生養成奢侈攀比之風,極不利於勤儉節約良好風氣的培養和形成。對學風、班風、校風等也造成不良影響。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xx〕3號)要求,爲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切實加強青少年近視防控,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規範學生日常行爲管理,營造良好的育人和成長環境,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研究決定:從20xx年2月28日起,全面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在此,我們向全體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1、自覺落實學校管理要求,主動引領新風尚,不攜帶手機進校園。
2、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提高自身網絡素養,學習沉迷網絡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不瀏覽涉黃、涉毒、涉暴等內容的網站和信息,自覺抵制社交、直播等軟件的不良誘惑,不製作、發佈不良信息和視頻。
3、自覺抵制利用手機照抄作業答案、考試作弊等行爲。自覺抵制沉迷網絡遊戲、電子小說、網絡社交等行爲。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志願者服務、社團等有益身心的活動,按照正確的方法做好眼保健操,提升體質體能,保護視力。
4、定製合理的學習和休息、社交等計劃,加強與家長、同學、老師的溝通交流,特別要安排好放學後和節假日生活,豐富自身的學習成長經歷。
學校誠摯地希望各位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手機問題不再是校園的管理負擔!讓我們攜起手來,禁止攜帶手機進入校園;讓我們行動起來,爭做文明學生,共建文明校園!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7
親愛的全體共青團員:
隨着社會的發展,手機已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主要的通訊工具之一。但是,由於手機功能的拓展以及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手機在帶給我們通訊便利的同時,嚴重影響了在校學生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學習、生活。
一、手機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青少年的免疫系統比成人的要脆弱,更容易受手機輻射的影響。科學家研究發現,未成年人所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手機輻射對青少年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等,而頻繁玩手機遊戲還會嚴重影響視力。有的同學還通過手機互傳一些內容不健康的短信,談情說愛等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我們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手機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多數帶手機的學生將手機用於同學之間聊QQ或發短信。中學生自制力比較弱,上課、自習甚至就寢後都抵制不住手機的誘惑,還有的同學利用手機長時間與人聊天、看電子小說、玩遊戲等。這樣既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也嚴重影響了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學習、生活。
大量事實證明,包括我們中學生在內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弊遠多於利。現在許多發達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已立法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我國很多著名中學,如上海外國語大學附中、深圳外國語學校、湖北黃岡中學、長沙四大名校等,都明令禁止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MP3、MP4、遊戲機、掌上電腦等,並得到了學生、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爲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成長,校團委向全體共青團員發出以下倡議:
1、密切配合校團委將關於學生在校園內禁用手機的號召進行到底。
2、從現在開始,全體團員不以任何理由攜帶手機、MP3、MP4、遊戲機等進入校園,有手機的主動交給家長保存。
3、學校各班班團幹部率先垂範,以身作則,不帶手機進校園,不在校園內使用手機。
親愛的全體共青團員,讓我們熱烈響應校團委的號召,積極行動起來,把手機留在家裏,把理想帶進校園,爲營造和諧溫馨的校園而努力!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8
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手機已從以前的奢侈品變爲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工具,然而,它就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與喜悅的同時,也給成長中的學生們帶來了許多隱患。
首先,手機體積小,容易丟失,很可能造成我們的財產損失。
其次,使用手機對身體不利。據有關專家指出,手機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輻射,並且,青少年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高出5%。
第三,作爲消費羣體的高中生,很多同學使用手機都存在攀比或趕時髦心理,有些學生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顧價格,不計後果,無端給父母增加額外負擔。更爲重要的是,有的同學下課玩手機,上課發短信,致使教室、寢室經常會響起不和諧的聲音,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干擾了其他同學的休息;有的同學還把手機作爲談情說愛的工具;甚至還有部分同學在考試中使用手機作弊,欺騙自己,也欺騙老師。還有許多同學利用手機上網、聊QQ、玩遊戲,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鑑於以上情況,爲了促進學校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夯實學習基礎,提高學習成績,我們向各位家長倡議:
收回孩子的手機。如果還沒有給孩子配用手機的話,請在高中階段儘量不要給孩子購買手機。
同時,向同學們發出倡議:
1、不盲目跟風,不互相攀比,不向家長提出購買手機的要求,不增加家庭的負擔。
2、如果有手機,不攜帶手機進校園,以不帶手機爲榮。
3、除了手機,也不在課堂上玩MP3、MP4、MP5等娛樂設備。
4、各班團支部、班級幹部應率先示範,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堅決不攜帶手機進校園,並能經受同學監督、考驗。
5、上課認真聽講,努力汲取知識,保證聽課效率;
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影響他人的學習,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我們還希望與家長和同學達成如下協議:
一旦科任老師、班主任發現學生玩手機,可以沒收學生的手機,並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所沒收的手機由班主任代爲保管,在學期末由家長領回。
敬請各位家長理解、支持學校的工作。
也請同學們爲了理想,爲了身上肩負的責任,爲了淨化校園環境,遠離手機,嚴格自律!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19
尊敬的同學們:
隨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智能手機的使用已達到比較高的普及程度,不少學生都已配有手機。如何對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已成爲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老師和家長熱切關注的話題,也成爲了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0xx年1月15日,國家教育部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也引發了廣泛關注,學生攜帶手機確實方便了與家長、同學間的聯繫,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一、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中學生正處在生長髮育期,身體機能、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健全,手機輻射會危害學生髮育,對學生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遊戲也會使孩子視力下降。同時,中學生辨識能力不強,容易在不法分子的誘惑下登錄違法網站,瀏覽不良信息,沉溺短視頻等娛樂軟件,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侵害。
二、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學習和生活。中小學生自制力比較弱,多數帶手機的學生將手機用於同學之間微信聊天、玩網絡遊戲或刷小視頻;有的同學通過手機受到社會閒散人員的騷擾,容易滋生事端,引發安全隱患;還有的同學深夜躲在被窩裏玩手機……這些不當行爲既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也嚴重影響了自身休息時間和睡眠管理,降低了學習效率。
三、手機爲學生考試作弊提供了便利。由於手機發信息簡單、隱蔽,成爲學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這樣不但會敗壞考風、學風,而且對學生學習及塑造良好的品德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四、易形成學生在手機消費問題上的相互攀比心理。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於父母,而手機款式更新快,無論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爲比較的對象,容易讓學生養成奢侈攀比之風,極不利於勤儉節約良好風氣的培養和形成。對學風、班風、校風等也造成不良影響。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xx〕3號)要求,爲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切實加強青少年近視防控,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規範學生日常行爲管理,營造良好的育人和成長環境,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研究決定:從20xx年2月28日起,全面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在此,我們向全體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1、自覺落實學校管理要求,主動引領新風尚,不攜帶手機進校園。
2、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提高自身網絡素養,學習沉迷網絡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不瀏覽涉黃、涉毒、涉暴等內容的網站和信息,自覺抵制社交、直播等軟件的不良誘惑,不製作、發佈不良信息和視頻。
3、自覺抵制利用手機照抄作業答案、考試作弊等行爲。自覺抵制沉迷網絡遊戲、電子小說、網絡社交等行爲。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志願者服務、社團等有益身心的活動,按照正確的方法做好眼保健操,提升體質體能,保護視力。
4、定製合理的學習和休息、社交等計劃,加強與家長、同學、老師的溝通交流,特別要安排好放學後和節假日生活,豐富自身的學習成長經歷。
學校誠摯地希望各位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手機問題不再是校園的管理負擔!讓我們攜起手來,禁止攜帶手機進入校園;讓我們行動起來,爭做文明學生,共建文明校園!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0
親愛的同學們:
爲響應學校所發出五個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網絡文明、舉止文明、課堂文明)的號召,落實其中的“課堂文明”,讓大家能在課堂上更加認真、高效的聽講。同時又鑑於同學們對手機的依賴太強,因此,理學院學生會發出倡議,讓大家不將手機帶進課堂。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感覺很難認真完整地聽完大學裏的一節課;沒帶手機的時候,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怎知課堂本應是讓我們全無雜念、專心致志的神聖場所!身爲大學生的我們當以學習爲重!課堂上的認真聽講不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老師們的尊重。中學時代的我們也曾是佼佼者,理應在大學這片沃土上揮灑青春的汗水。可進入大學後我們明顯感覺到了些許孤單、些許放縱,手機成了我們交流的工具(聊qq、看帖)。它的確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卻不能忽略它的負面影響。由手機的主人慢慢淪爲手機的“奴隸”後,我們的時光已經悄然流走。爲了對自己負責,更爲了還課堂一份神聖。在此,理學院學生會向全校發出如下倡議:
請同學們上課前將手機靜音或關機後放入袋子中,交人統一負責保管,課後及時還回。
同學們!文明是我們大學生必備的行爲素質,是新時代青年應謹記的道德規範。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在課堂上不攜帶手機、不使用手機。讓校園的文明之風從課堂文明開始,傳遍美麗的江大!
你一箇簡單行爲可以塑造自己的一堂課,你高效的一堂課可以換回一天的收穫,你一天的收穫可以完成日月的積澱,日月的積澱可以累聚飽滿的知識,等到知識的幼苗茁壯成參天之樹時,成功就在此起航!
加入進來吧!我們需要你的參與!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1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同學們:
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手機已經成爲當今社會最普遍的通訊工具,手機功能也已從單純的通訊工具逐漸向綜合平臺方向發展。但越來越多的小學生成爲“手機一族”對手機的依戀也越來越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影響了學習。爲創建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保證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學校再次向全體家長和學生髮出“遠離”手機遊戲,綠色文明上”的倡議:
一、認識手機危害,自覺抵制誘惑
手機就像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和愉悅的同時,也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許多隱患:
1、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對身體健康有不良影響。小學生長時間玩手機,容易形成手指“腱鞘囊腫”,嚴重的還會傷害神經,導致手癱:眼睛容易出現疲勞,損害視力,夜裏玩手機還有可能出現“暴盲”現象:長時間低頭玩手機,脊椎會長時間處在受壓迫狀態,對脊椎的傷害非常大,嚴重影響身體發育。小學生使用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高出50%,嚴重地危害了孩子們的智力發育和健康成長。
2、有的學生玩手機“上癮”,利用手機、電子產品玩遊戲、聊天、看視頻,不分白天黑夜,玩物喪志,不做作業,萎靡不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經調查,學習成績下降幅度大的學生90%以上在家經常玩手機。
3、沉迷手機影響人際交往。心理研究說:“長時間沉迷於虛擬絡世界和手機遊戲,導致有些孩子根本不懂怎樣和人面對面交流,他們的社會交際絡已經完全消失了。”長期迷戀遊的孩子成年後很難成爲獨立的個體。因此,手機的危害,不僅是個人家庭的事,也是整個社會的事。
二、遠離手機危害,倡導健康生活
1、作爲學生,要以不玩手機、電腦遊戲爲榮,拒絕手機等電子產品干擾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不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校園,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
2、家長不應該給孩子配備手機,不能把自己的手機隨便給孩子玩,更不能把玩手機作爲對孩子學習的獎勵,讓孩子養成過度依賴手機的壞習慣。
3、要讓孩子放下手機,家長應該先放下手機,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要合理安排好自己和孩子的學習生活,空餘時間多和孩子一起讀書、運動、做家務,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共享親子時光。
4、家長要多用其他活動取代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帶孩子多參加各種活動,體驗生活樂趣,淡化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更大的格局。
親愛的家長朋友和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自己做起,家長爭做表率,學生自覺剋制,共同爲孩子的學習創造溫馨和諧的空間,爲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的口號是:遠離手機等電子產品,拒絕手機和電腦遊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倡議人:
日期: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2
親愛的家長、同學們: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家庭經濟條件的變化,不少同學都配有手機。學生攜帶手機確實方便了與家長和學生間的聯繫,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一、不利於身心健康。由於電子輻射對腦神經的影響,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等症狀,導致了學習效率的低下。
二、不利於學習和生活。學生自控能力差,身上帶着手機會不自覺的玩qq、微信、手機遊戲,並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容易導致“玩物喪志”的惡果,最終迷失人生方向而荒廢了學業和前程。
三、易受不良信息的污染。手機上網隱蔽性強,而網上涉黃信息氾濫,長期接觸易形成心理上不健康的影響,產生巨大的負作用。
四、易造成非正常的人際關係。如造成同學之間的矛盾,成爲學生早戀的幫兇,與陌生人交往而受騙上當等。現實生活中的這些例子也是俯拾皆是。
五、易形成手機消費上的攀比心理。手機型號在不斷翻新,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爲比較的對象,學生之間攀比心理自然會影響到學習或學生的心態,也增加了家庭經濟的負擔。
六、易引發學生違法違紀行爲的發生。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易引發偷竊行爲;利用手機上網發帖損毀他人聲譽,用手機偷拍相片等侵犯他人隱私等現象,引發違法犯罪行爲,可能給受害者造成終生的傷害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因此,學生帶手機貌似小節,但其危害十分嚴重,許多教育專家都將其視爲中學生最危險的“陷阱”之一。現在許多發達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已經立法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我國很多著名中學,如上海外國語大學附中、深圳外國語學校、湖北黃岡中學等,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遊戲機、掌上電腦等都明文禁止,得到了學生、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爲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成長,營造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學校一向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但近來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現象有上升趨勢,爲此,我校再次發出倡議:我校學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攜帶手機、mp3、mp4、遊戲機等進入校園。一經發現,將按照《x中學違紀學生處罰規定》進行處理。
爲方便家長與學校的聯繫,學校採取以下措施:家長可以通過年級組長、班主任、校警等幾個途徑把信息及時通知到學生;班主任經常使用電話、校訊通和家長進行聯繫和溝通;學校將安裝幾部公用電話,供學生和家長聯繫使用。
學校誠摯的希望各位家長、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我們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
倡議人:
日期: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3
:
爲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x市x中學依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xx〕3號規定向家長、同學倡議如下:
一、認識手機的危害
1.用手機上網聊天、打遊戲,嚴重浪費學生的寶貴時間,致使學生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荒廢了學業;
2.中學生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高出50%,造成學生記憶力、解題能力下降,學習成績下滑;
3.不恰當利用手機會出現違紀行爲,如:上課看小說、考試作弊、亂髮照片視頻等;
4.不恰當用手機會有到處招惹是非,侮辱他人,製造矛盾,引發打架鬥毆等問題產生;
5.手機是相對貴重的物品,體積小,易丟失,因此很可能造成學生財產損失。
鑑於以上種種,爲了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保證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和諧與安全,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構建“綠色”校園文化,促進身心健康成長,我校禁止學生帶手機等移動通訊進校園。
二、校園關於手機的規定
手機有限帶入校園。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學校獎懲制度規定》中規定“無故將與學習無關的物品如:手機等電子產品、撲克牌、不該帶的書籍等帶來學校的,發現後一律沒收暫扣,並視情節輕重給予處分。”有以上違紀現象之一,將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處分,取消所在班的優秀班集體。
三、鄭重承諾
爲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成長,營造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爲此,學校再次提出倡議:
1.一定嚴格遵守學校不攜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校園的規定,如有特殊情況履行手續。
2.積極響應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進校園的做法,在思想上與學校規定達成統一。
3.保證在校靜心學習、師生和諧相處,不主動聯繫校外人士,減少外界的干擾。
4.平時須與他人聯繫,在校內通過班主任、在家通知家長併合理使用“手機”,不玩遊戲等。
5.違規攜帶手機進校園,手機上交給班主任,自覺接受學校《獎懲制度》處罰。
學校誠摯地希望各位家長、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我們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4
尊敬的各位家長:
您好!
隨着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伴隨着智能手機的發展與普及,手機已經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工具,然而,它就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與喜悅的同時,也給成長中的學生們帶來了許多隱患。現將學生使用手機的嚴重危害提醒如下,敬請認真閱讀,並配合學校做好工作。
一、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
學生過早、過度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會對視力和身體發育產生影響。學生的免疫系統比成人要脆弱,更容易受手機輻射影響。手機輻射會對學生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遊戲也會使孩子視力下降。
二、易受不良信息的污染
手機短信、微信、微博隱蔽性強,而且有些不健康的東西,長期接觸易形成一種心理上不健康的閱讀快感,產生巨大的負作用。
三、破壞校規校紀,影響教學秩序
調查發現,有些學生晚上長時間玩手機遊戲,白天精力不足,影響學習效率。更有學生直接利用手機搜索習題答案和,喪失了學習與思考的主動性,養成了依賴習慣。
四、易形成手機消費上的攀比心理
手機型號在不斷翻新,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爲比較的對象,學生之間攀比心理自然會影響到學習或學生的心態,也增加了家庭經濟的負擔。
五、隨意結交朋友,嚴重影響學業
手機的過度使用加速了學生社會化,交際範圍迅速擴大。有些學生利用手機不僅在校內隨意結交朋友,還聯繫社會不良青年,給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給學校的管理工作造成極大不便。
六、配帶使用手機,形成安全隱患
一些學生在校園或回家路上邊走路邊低頭玩手機,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車輛,極易對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機丟失而造成學生之間猜疑、影響同學之間關係等事件也時有發生。
爲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成長,營造師生共同的家園,我校發出倡議:
①遠離手機防止依賴
作爲學生,要以不玩手機、電腦遊戲爲榮,拒絕手機等電子產品干擾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不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校園,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
作爲家長,非必要不應該給孩子配備手機,不能把自己的手機隨便給孩子玩,更不能把玩手機作爲對孩子學習的獎勵,讓孩子養成過度依賴手機的壞習慣。
②關注視力正確使用
手機是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把“雙刃劍”,培養正確的使用手機的習慣很重要。不要長時間盯着手機看,尤其是不要在黑暗中盯着手機屏幕;眺望遠方或做眼保健操,可緩解眼睛疲勞,看手機需要保持正確的姿勢;千萬不能沉迷於手機遊戲,尤其要抵制住遊戲充值的誘惑,也不要過於沉迷社交絡;要學會自我約束,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不要超過一箇小時。
③放下手機真情相伴
家長朋友們要合理安排好自己和孩子的學習生活,空餘時間多和孩子一起讀書、運動、做家務,高質量地陪伴,滿足孩子情感需求。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但不論是社交型依賴、遊戲型依賴還是娛樂型依賴,背後的原因都是孩子的情感需求未在生活中得到滿足。建議您以身爲範,放下手機,真誠地傾聽、平等地溝通,“看得見”孩子,尊重共情,珍惜陪伴,營造溫馨和樂的美好家庭氛圍。
④制定規則互相監督
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手機使用規則,幫助孩子放下手機,遠離遊戲。孩子迷戀手機時,不指責、不抱怨、不放棄,要助力孩子解決問題。可與孩子商量制定使用手機的規則,對使用時間、次數、管理等細節儘可能約定詳細,適當獎懲,相互監督,堅持下來,養成習慣。
⑤做好表率家校共育
家長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儘量不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不“誘惑”孩子。要關注孩子在家期間的手機使用情況,如在管理上碰到問題及時聯繫班主任,共同交流手機管理方法,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減少使用手機是每一箇父母的“修行課”,合理使用手機是每一箇孩子的“必修課”,一羣人的力量是無窮的,願你我共同努力,共同營造良好的手機使用環境,用智慧創造幸福生活,共建美好未來!
倡議人:
日期: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5
大學生及家長:
手機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困擾;手機大量湧進校園,對當下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爲等產生了不少負面影響。如何對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管理,成爲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老師和家長熱切關注的話題,成爲學校管理不可迴避的問題。現將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負面影響提醒如下:
一、頻繁使用手機,不利於學生安全、健康成長。一是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手機上網、微信聊天、網絡遊戲、看視頻、電子書等功能,以及不良網頁、行騙短信、涉黃涉賭等信息,讓心智尚未成熟且沒有社會經驗的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或是陷入不良信息的泥沼無法自拔,嚴重危害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二是影響學生學業成績。學生玩手機成癮,嚴重影響了課堂紀律及聽課質量,分散了學習注意力,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進而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有些學生晚上長時間玩手機,白天精力不足,降低了學習效率。有的學生依賴網上直接搜索習題答案和作文範文,喪失了學習與思考的主動性。三是容易產生安全隱患。學生在回家路上玩手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同時,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學生因此被騙、被搶、被打等傷害事件屢屢發生,人身及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盲目使用手機,造成親情疏遠,家庭教育缺失。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助長了部分學生間的攀比之風。手機的有無、手機檔次的高低成了學生與家長之間爭執的話題,一些家長迫於無賴,被動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造成不必要的家庭生活開支。一些家長通過手機對孩子進行搖控管理,減少了對學生面對面的教育機會,不少學生變成了“低頭族”,減少了與家長溝通、與人交往的機會。必要的家庭教育由實變虛,由直接到間接,親子關係也遭到破壞,家庭親情逐漸疏遠。同時,家庭教育的缺失也造成了個別學生隨口撒謊,隨心所欲,養成了諸多不良的行爲習慣。
三、濫用手機,使校紀校規受到挑戰,嚴重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一些學生利用手機在考試中作弊,嚴重違反了考試規則,擾亂了正常考試的公平性。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易引發偷竊行爲;利用手機上網發帖損毀他人聲譽,用手機偷拍相片等侵犯他人隱私等現象,引發違法犯罪行爲,可能給受害者造成終生的傷害。個別學生還利用手機糾集同學和社會閒散人員打架,嚴重違紀違法。不少學生或沉迷於手機中的虛擬空間,減少了正常的人際交往;或利用網絡空間交朋結友,肆意謾罵,互相攻擊,進而發展到聚衆鬥毆。
無數事例證明,中學生使用手機,弊遠大於利。我國很多學校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都明文禁止,得到了學生、家長的一致認可和支持。“不使用手機,確保孩子正常學習與健康成長”的想法,已成爲越來越多明智家長的共識。
爲了進一步加強學校的管理工作,營造師生和諧的精神家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此,對全區中小學生髮出如下倡議:從新學期起,嚴禁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請家長做好對子女的教育引導,積極支持配合學校工作,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切勿給子女配備手機;已經配備的,要及時收回,由家長保管;一旦發現,由學校代爲保管,學期結束,由家長領回。堅決不允許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
爲了便於家長和學生保持正常、有效的聯繫,學校可在校內(班級)提供固定電話(手機),並告知學生,供學生免費使用。學生確實需要佩帶手機的,由家長提出申請,經同意後,攜帶功能單一的非智能手機,並且在校內保持關機狀態。
我們誠摯希望全體學生和家長支持與配合,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給自己留下一顆純潔的心靈。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6
親愛的家長、同學們: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家庭經濟條件的變化,不少同學都配有手機。學生攜帶手機確實方便了與家長和學生間的聯繫,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一、不利於身心健康。由於電子輻射對腦神經的影響,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等症狀,導致了學習效率的低下。
二、不利於學習和生活。學生自控能力差,身上帶着手機會不自覺的玩qq、微信、手機遊戲,並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容易導致“玩物喪志”的惡果,最終迷失人生方向而荒廢了學業和前程。
三、易受不良信息的污染。手機上隱蔽性強,而上涉黃信息氾濫,長期接觸易形成心理上不健康的影響,產生巨大的負作用。
四、易造成非正常的人際關係。如造成同學之間的矛盾,成爲學生早戀的幫兇,與陌生人交往而受騙上當等。現實生活中的這些例子也是俯拾皆是。
五、易形成手機消費上的攀比心理。手機型號在不斷翻新,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爲比較的對象,學生之間攀比心理自然會影響到學習或學生的心態,也增加了家庭經濟的負擔。
六、易引發學生違法違紀行爲的發生。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易引發偷竊行爲;利用手機上發帖損毀他人聲譽,用手機偷拍相片等侵犯他人隱私等現象,引發違法犯罪行爲,可能給受害者造成終生的傷害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因此,學生帶手機貌似小節,但其危害十分嚴重,許多教育都將其視爲中學生最危險的“陷阱”之一。現在許多發達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已經立法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我國很多著名中學,如上海外國語大學附中、深圳外國語學校、湖北黃岡中學等,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遊戲機、掌上電腦等都明文禁止,得到了學生、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爲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成長,營造師生共同的家園,學校一向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但近來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現象有上升趨勢,爲此,我校再次發出倡議:我校學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攜帶手機、mp3、mp4、遊戲機等進入校園。一經發現,將按照《x中學違紀學生處罰規定》進行處理。
爲方便家長與學校的聯繫,學校採取以下措施:家長可以通過年級組長、班主任、校警等幾個途徑把信息及時通知到學生;班主任經常使用電話、校訊通和家長進行聯繫和溝通;學校將安裝幾部公用電話,供學生和家長聯繫使用。
學校誠摯的希望各位家長、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我們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
倡議人:
時間: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7
尊敬的家長:
爲了進一步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從下學期起長樂區所有學校將禁止學生攜帶智能手機進校園。今我校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向全校學生及家長髮起禁止學生帶智能手機進校園倡議活動。
也許您想方便與孩子聯繫就給孩子購置手機,也許您根本不知道孩子自己買了手機。但是您是否真的瞭解孩子帶手機到學校的用途?您是否察覺到了孩子自從帶手機進學校以後的細微變化?現將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嚴重危害提醒如下,敬請認真閱讀,並配合學校做好工作。
一、頻繁使用手機,損害身心健康
現在不少學生由於過度使用手機,情緒變得煩躁不安,抑鬱寡歡。甚至很正常的手機沒電、信號減弱等情況,也會造成他們的緊張和焦慮,這些都是“手機中毒綜合症”的表現。
二、破壞校規校紀,影響教學秩序
調查發現,帶手機入校園的學生,較多有在課堂上玩手機的習慣。此舉嚴重影響了聽課質量甚至干擾課堂秩序。有些學生晚上長時間玩手機,白天精力不足,影響學習效率。更有學生直接利用搜索習題答案和作文,喪失了學習與思考的主動性,養成了依賴思想。
三、隨意結交朋友,嚴重影響學業
手機的過度使用加速了學生社會化,交際範圍迅速擴大。有些學生利用手機不僅在校內隨意結交朋友,還聯繫社會不良青年,給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給學校的管理工作造成極大不便。
四、炫耀攀比盛行,助長不良風氣
手機檔次助長了學生間的攀比之風,形成了不好的校園風氣。沒有手機的學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長爲之配備手機,給部分條件較差的家庭增加了經濟負擔。
五、不良信息氾濫,不利學生成長
手機上網、微信聊天、網絡遊戲功能,以及不良網頁、行騙短信、涉賭等信息,讓心智尚未成熟且無社會經驗的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沼無法自拔,影響學生健康成長。
六、配帶使用手機,形成安全隱患
一些學生在校園或回家路上邊走路邊低頭玩手機,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車輛,極易對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機丟失而造成學生之間猜疑、影響同學之間關係等事件也時有發生。
七、親情逐漸疏遠
爲了方便家長與學生的聯繫,家長紛紛給學生配備手機,對他們進行遙控管理,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與孩子面對面溝通和交流的管理方式,導致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讓學生養成不好的行爲習慣。
無數事例證明,中學生使用手機弊遠大於利。省內外很多學校早已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很多專家、學者以及社會有識人士,包括絕大多數家長也都支持這種做法。
爲加強管理,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成長,營造一箇良好的學習環境,我校再次發出倡議:我校學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攜帶智能手機進入校園,只能帶僅具備接打電話功能的電子設備,在學習期間遠離電子產品。
請各位家長在這個問題上,態度一定要堅決,理解、支持我們的做法,不爲孩子提供手機。已經配備的,建議及時收回,由家長保管。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孩子理解配合學校的這一做法。
各位家長,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讓孩子健康成長,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和責任。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讓孩子把手機留在家裏,將精力投入學習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8
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隨着社會發展,家庭經濟條件的變化,不少同學都配有手機。學生攜帶手機確實方便了與家長、同學間的聯繫,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一、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青少年的免疫系統比成人要脆弱,更容易受手機輻射影響。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遊戲也會使孩子視力下降。學生通過手機互發短信,其中很可能就包含了諸多不良信息。一些學生通過手機談情說愛,過早的踏入了成人世界。
二、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學習和生活。多數帶手機的學生將手機用於同學之間聊QQ或發短信。中學生自制力比較弱,往往上課、自習時也在發短信聊天,還有的同學利用手機在晚上就寢時間長時間與人聊天、看電子小說、玩遊戲等。這樣既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也影響了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學習和休息。
三、手機爲學生考試作弊提供了便利。由於手機發短信簡單、隱蔽,成了學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這不但貽誤了學業,而且敗壞考風、學風,喪失最起碼的誠信美德,對學生學習及塑造良好品德都產生了極爲不利的影響。
四、易形成學生在手機消費問題上的攀比心理。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於父母,而手機款式更新快,無論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爲比較的對象,容易讓學生養成奢侈攀比之風,極不利於勤儉節約良好風氣的培養和形成。
無數的事例說明,中學生使用手機弊遠大於利。現在許多發達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已經立法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我國很多著名中學,如外國語大學附中、外國語學校、黃岡中學等,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遊戲機、掌上電腦等都明文禁止,得到了學生、家長的認可和支持。“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保證其集中精力用於學習和健康成長”的想法,已成爲越來越多明智家長的共識。
爲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營造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學校一向禁止學生帶手機回校,但近來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現象有上升趨勢,爲此,我校再次發出倡議:我校學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攜帶手機、MP3、MP4、遊戲機等進入校園。
一經發現,學生必須將手機等交班主任代爲管理,並寫上上交時間和上交人姓名後交學生處進行密封保管,至學期結束時由老師交還給家長。
若家長需聯繫學生可打電話到宿舍,或與班主任聯繫。請家長做好對子女的教育引導,積極支持配合學校工作,切勿給孩子配備手機,已經配備的,要及時收回,由家長保管,堅決不允許帶入學校。
學校誠摯的希望各位家長、各位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我們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
倡議人:
日期: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29
親愛的同學們:
手機,已悄然走進我們生活中,成爲我們聯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作爲社會羣體中的小學生,也開始擁有了手機;且,這種情況在我們班已越來越普遍。針對這現狀,我們班組織一次有關手機主題討論活動。
活動伊始,我們先進行了一項調查活動。並請有手機的同學說說:你使用手機哪些功能?最喜愛手機什麼功能?經常會在什麼時候使用?手機給我們帶來了哪些便利之處?針對同學們的發言,老師一一進行板書和梳理,提煉出來手機做爲現代通訊的七個好處。
正在同學們讚歎之時,老師出示的一則手機與輻射的案例,引發我們的思考和討論:手機,究竟有哪些危害?經過同學的討論,我們知道了手機輻射影響身體健康,降低記憶力;過多上網、發消息影響學習;助長同學間的盲目攀比;屬於貴重物品,有遺失和被盜的危險……
最後,我們全班同學發出了倡議:世界很美,誘惑很多;學會剋制,學會捨棄;拒絕手機,美麗校園。
倡議人:
日期: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30
親愛的同學們: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手機已從以前的奢侈品變爲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工具,然而,它就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與喜悅的同時,也給成長中的學生們帶來了許多隱患。
首先,手機體積小,容易丟失,很可能造成我們的財產損失。
其次,使用手機對身體不利。據有關專家指出,手機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輻射,並且,青少年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高出5%。
第三,作爲消費羣體的高中生,很多同學使用手機都存在攀比或趕時髦心理,有些學生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顧價格,不計後果,無端給父母增加額外負擔。更爲重要的是,有的同學下課玩手機,上課發短信,致使教室經常會響起不和諧的聲音,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也干擾了其他同學的休息;有的同學還把手機作爲談情說愛的工具;甚至還有部分同學在考試中使用手機作弊,欺騙自己,也欺騙老師。還有許多同學利用手機上網、聊QQ、玩遊戲,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鑑於以上情況,爲了促進學校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夯實學習基礎,提高學習成績,我們向各位家長倡議:
收回孩子的手機。如果還沒有給孩子配用手機的話,請在高中階段儘量不要給孩子購買手機。同時,向同學們發出倡議:
1、不盲目跟風,不互相攀比,不向家長提出購買手機的要求,不增加家庭的負擔。
2、如果有手機,不攜帶手機進校園,以不帶手機爲榮。
3、除了手機,也不在課堂上玩MP3、MP4、MP5等娛樂設備。
4、各班級幹部應率先示範,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堅決不攜帶手機進校園,並能經受同學監督、考驗。
5、上課認真聽講,努力汲取知識,保證聽課效率;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影響他人的學習,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倡議人:
時間:
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篇31
親愛的同學們: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手機已從以前的奢侈品變爲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工具,然而,它就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與喜悅的同時,也給成長中的學生們帶來了許多隱患。
首先,手機體積小,容易丟失,很可能造成我們的財產損失。
其次,使用手機對身體不利。據有關專家指出,手機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輻射,並且,青少年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高出5%。
第三,作爲消費羣體的高中生,很多同學使用手機都存在攀比或趕時髦心理,有些學生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顧價格,不計後果,無端給父母增加額外負擔。更爲重要的是,有的同學下課玩手機,上課發短信,致使教室經常會響起不和諧的聲音,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也干擾了其他同學的休息;有的同學還把手機作爲談情說愛的工具;甚至還有部分同學在考試中使用手機作弊,欺騙自己,也欺騙老師。
還有許多同學利用手機上網、聊QQ、玩遊戲,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鑑於以上情況,爲了促進學校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夯實學習基礎,提高學習成績,我們向各位家長倡議:
收回孩子的手機。如果還沒有給孩子配用手機的話,請在高中階段儘量不要給孩子購買手機。同時,向同學們發出倡議:
1、不盲目跟風,不互相攀比,不向家長提出購買手機的要求,不增加家庭的負擔。
2、如果有手機,不攜帶手機進校園,以不帶手機爲榮。
3、除了手機,也不在課堂上玩MP3、MP4、MP5等娛樂設備。
4、各班級幹部應率先示範,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堅決不攜帶手機進校園,並能經受同學監督、考驗。
5、上課認真聽講,努力汲取知識,保證聽課效率;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影響他人的學習,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倡議人:
日期: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