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評分細則模板(通用3篇)
比賽評分細則模板 篇1
一、活動主題:
朗誦中華經典,修建書香校園。
二、活動目的:
爲了通過組織學生經典朗誦比賽的方式,宏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他們在朗誦進程中取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薰陶和修養,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進步學生瀏覽古詩文經典的愛好,增強廣大學生文化和道德素質。
三、比賽時間及地點:
1、集體賽
時間:20xx年6月16日下午2:404:10
地點:各班教室
2、個人賽
時間:20xx年6月17日下午2:405:10
地點:二部多功能教室
四、比賽情勢:
分爲集體賽和個人賽(具體細則見附頁)。
1、集體賽以自選、抽背(參賽班級先自選自己最拿手的背誦,然後再進行隨機抽取內容的背誦)爲主要情勢,同時鼓勵穿插舞蹈、吟唱、字畫等藝術表演情勢,以進一步提升詩文朗誦的藝術表現力、感染力。
2、個人賽爲“朗誦小狀元”評比賽,以參賽選手抽題作答的情勢進行。
五、嘉獎方法:
1、各年級按參賽班級數的50%評集體一、二、三等獎數名,頒發獎狀。
2、各年級按參賽人數的50%評出“出朗誦小狀元”若干名,頒發獎狀。
3、各年級獲集體獎的班級語文教師,將取得指導教師嘉獎,頒發獎狀。
六、後勤工作安排:
(1)獎狀預備、統計:朱斌 丁明娟
(2)報導:黃婧
(3)集隊:各班語文教師
七、其它要求:
1、各班語文教師高度重視,組織學生紮實展開讀書活動,保證學生讀書時間,積極參加本次比賽活動,擴大學生知識積累,進步學生瀏覽愛好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圍,修建書香校園。lOcALHOST
2、各班語文教師要認真選材,努力創新情勢,悉心指導,豐富內容,確保比賽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各班將自選背誦篇目及競選“朗誦小狀元”選手名單于比賽前一天上報給朱斌老師。
附頁一 經典朗誦活動集體賽細則
一、參賽對象及內容:
1、對象:一至三年級全體學生。
2、內容:分自選內容和抽選內容,內容均選自本學期校“每週一誦”的內容。自選內容各班根據全班都能背誦的古詩文在比賽前一天上報給朱斌老師。
二、比賽方式:
1、分年級比賽,同時進行。各年級都採用相同的比賽情勢,根據相同的評分標準來評獎。(評分標準見下文)
2、比賽分自選背誦、抽背兩種情勢:
(1)自選:全班齊背,可穿插其它藝術情勢。
(2)抽背:在“每週一誦”的朗誦篇目中,任意抽取內容(自選的內容除外)。每班班長抽選內容後,全班齊背。
三、評比細則:
1、自選評分標準(集體):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話標準,朗誦流暢,語速、腔調恰當,停頓公道。(5分)
(3)朗誦時間:3分鐘內。(2分)
(4)附加分:朗誦情勢豐富,感情處理得當,富有表現力、感染力。(2分)
2、抽選評分標準(集體):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話標準,朗誦流暢,語速、腔調恰當,停頓公道。(5分)
(3)朗誦時間:3分鐘內。(2分)
3、各項比賽內容分開評分,各評委評分採取10分制,8分起評,評分保存兩位小數。自選內容總分爲12分。
4、全部評委所評得分需去除一箇最高分和一箇最低分後計算均勻得分。自選內容和抽選內容項得分彙總得出集體總分。根據分數從高到低的順序,各年級按參賽班級數的50%評出一、二、三等獎。
5、指導教師獎的評定:
本次比賽活動,指導教師由各班語文教師擔負。獲集體獎的班級,其語文教師取得指導教師嘉獎。
四、評委:各年級語文教師
附頁二 經典朗誦活動個人賽細則
暨“朗誦小狀元”評選
一、參賽對象及內容:
1、對象:各班選派一位朗誦小明星參與比賽,另派一位學生參加比賽觀摩活動。
2、內容:均出自本學期學校“每週一誦”活動內容。
二、比賽方式: 1、各年級參賽選手一起到場。選手按班級、年級次序順次上場抽答題卡,按卡上要求完成作答。
2、題目情勢爲:
①我會認(認字)
②我會填(補充回答要填的空)
③我會背(完全背誦所示小節)
④我會用(根據? (小學經典朗誦比賽活動方案(2)來 源 於 f範/文-家網 } 鞽秩頌崾淨卮鶥餑浚?
一年級參賽選手只需完成前3項,二、三年級選手得全部完成。
三、評分標準:
1、一年級
此項總計10分。
①每認對一字得一分,答錯不扣分。(共3分)
②每答對一空得2分。(共4分)
③每背完全一篇得3分。(共3分)
2、二、三年級
此項總計10分。
①每認對一字得一分,答錯不扣分。(共3分)
②每答對一空得2分。(共2分)
③每背完全一篇得2分。(共2分)
④“我會用”環節總分爲3分。
3、附加分:
選手精神面貌好、聲音響亮、吐字清楚、回答流利可酌情加分,不超過2分,評分保存2位小數。
4、全部評委所評得分需去除一箇最高分和一箇最低分後計算均勻得分。根據分數從高到低的順序,各年級按參賽人數的50%評出“朗誦小狀元”若干名。
四、評委:黃豔燕、黃淑華、黃婧、任莉莉、章翠峯、付海燕
附頁三
【一】“朗誦小狀元比賽”活動流程
一、 主持人開場,先容比賽活動的主旨和情勢。
二、 領導致辭。
三、 朗誦比賽環節:
各班選手按班級次序上臺抽題作答,評委根據評分細則現場打分。
比賽評分細則模板 篇2
1、報名結束後,作品按分組集中評分。佔總分30%,投票數佔70%。
作品分三組:小學英語組、初中英語組、金筆作文組
2、筆記大賽人氣獎,爲所有參賽作品中綜合評分最高的作品。具體獎品參見獎品表格。
評分滿分100分,共6個評分標準。
【準確性評分】:準確歸納課堂教學要點(30分)
【邏輯性評分】:條理清晰、邏輯清楚(25分)
【整潔性評分】:字跡工整、辨認度高(20分)
【借鑑性評分】:對他人學有參考價值(15分)
【創新性評分】:形式新穎,具有一定的創新性(10分)
比賽評分細則模板 篇3
根據尹才幹《關於現代詩歌的評價標準》一文的精神,結合多次評定參賽詩歌等級的實踐,特製定如下現代詩歌評分的參考細則:
一、詩的形式(共50分)
1、適宜性(10分)
適宜性,即是指詩呈現出來的外部形式(形態,評價標準中的“態式宜”)是否符合當前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習慣。具體表現在字、詞、句的排列組合,建行、節的處理上。過分整齊(不含傳統詩歌),則缺乏靈動;過分分散,則顯得不夠凝練。
2、貼切性(10分)
貼切性,就是要求用語相對貼切(包括詞性、句式、節奏、章法、韻味等運用得體),概念相對清楚,敘述描寫符合客觀實際或主觀想象,造句可以不遵守語法規範,提倡語言陌生化(參見尹才幹《淺談語言的陌生化》),推理可以反邏輯,但都以能夠確切地反映客觀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確切地表達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思想感情爲目的。
3、精練性(10分)
精練性,就是要求語言潔淨、簡練,富有張力,儘可能將豐富的思想內容凝聚在精確簡練的詞句之中,從而言約意豐,“片言明百意”,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和思考餘地。語言重複、囉嗦爲詩歌語言之大忌。
4、韻律性(10分)
韻律性,是指將語言自身音調的高低清濁、節奏的長短緩急,有機地加以配置而達到音調和諧、聲韻鏗鏘的效果。它分外在韻律性(如押韻、節奏)和內在韻律性(相互搭配的效果)。音樂性在中華詩歌(主要指漢語詩歌)中的作用是尤其重要的,它是中華詩歌的“根”性之一。把詩之音樂性作爲考察漢語詩之好壞的一箇因素,是符閤中華民族大多數讀者的口味的。詩之韻律性主要從音調、音色、節奏、旋律、氣韻等方面考察,視其與詩之內容協調共振的程度來評定其得分。完全無音樂性的詩歌,酌情扣分。
5、和諧性(10分)
和諧性,要求一首詩的外部結構必須是渾然一體的,它塑造的是一箇完整的藝術形象。無論是詩的開頭、過渡、結尾,還是它的句子、節段、篇章等,每一因素必須是協調統一的。局部考量,整體判斷,視不協調程度扣分。
二、詩的內容(共50分)
1、新穎性(10分)
新穎性,不僅僅指“立意新”。一首詩的新穎性,包括塑造形象所使用的材料與技術手段是否與傳統和他人有所不同,體現出自己的個性。儲如題材立意、切入角度、組織結構、詩體風格、情感思想等等。如果在這些上有所雷同,尤其是在立意上,那麼詩歌的創新程度就大打了折扣,就缺乏生命力了。在考量的時候,要視其雷同程度扣分。
2、真實性(10分)
真實性,主要是指詩歌表達出來的體驗與情感是真實的,而非虛假的。寫詩是有感而發,而非無病呻吟。只有詩歌表達的體驗與情感是真實的,才能感染讀者。真實性是詩歌感染讀者的一箇極其重要的因素。
3、大衆性(10分)
大衆性與詩之內容的個體性、狹隘性相對,指詩之內容抒寫的是“大衆情感”,表達的是“普世價值”。詩歌選擇的物象、呈現出的意象能夠爲大多數讀者體驗、經驗與想象,具有大衆喜聞樂見的藝術趣味。
4、深刻性(10分)
深刻性,就是要求“感情深”,它與膚淺、蒼白相對。指詩歌能夠對準美麗神奇的大自然和五彩繽紛的人類生活,生動地揭示大衆內心的情感內核,深刻地抒發大衆內心的喜、怒、哀、樂,讓讀者與詩歌產生共鳴。
5、開啓性(10分)
開啓性,就是要求“道理正”。是指詩歌塑造出來的形象及表現出來的情感,對大多數讀者有一定的開啓意義。詩歌能使大衆的心靈在誠信中淨化,靈魂在正直中提升,思想在審美中開啓。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