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學習權利保障條例心得體會範文(通用3篇)

黨員學習權利保障條例心得體會範文 篇1

  《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是由中共中央年月日頒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力保障條例的通知》(中發號)要求各黨組織認真貫徹執行。

  該條例是我們黨關於保障黨員權利方面一部分重要的黨內法規。它的頒佈實施,是發展黨內民主、健全黨內民主生活、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箇重要舉措,對於進一步發揮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黨員一定要認真學習,廣泛宣傳,嚴格遵守。

  黨的xx大明確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要以保障黨員民主權權力爲基礎,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委員會制度爲重點,從改革體制機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願的黨內民主制度。黨的xx屆四中全會作出本資料來源於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文祕無憂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再次強調到保障黨員權利,全會後即正式頒發《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這些重大決定和重要舉措,是黨中央從全黨工作的大局來謀劃和作出的,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個大背景下看《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的學習和貫徹,我感到十分重要,十分必要。

  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保障黨員權利,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現實需要。執政能力建設是黨執政後的一項基本建設。xx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按照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又明協調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一箇方面的能力;提出必須轉變和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等等。貫徹落實全會的這些重要精神,切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一箇現實的要求,就是切實保障黨(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祕書不求人”)員權力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因爲追根到底黨的執政能力來源工本資料來源於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文祕無憂黨的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而黨員權利能否得到切實保障,作用能否得以充分發揮;直接關係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從而關係到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強弱。就轉變和改進黨的執政方式而言,黨員權利能否得到保障,又直接關係到能否發展黨內民主,實現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因此,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切實保障黨員權利。

  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保障黨員權力是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力理論義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黨我們的先進性體現在組織和制度上就是堅持和實行民子集中制,就是每個黨員都充分享有和行使權利,本資料來源於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文祕無憂廣泛參與。有效管理和切實監督黨內事務。也可以說,黨的先進性也表現爲黨的民主性。有了黨的民主性,才能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的決策才能充分反映廣大黨員的意志、集中廣大黨員的智慧、彙集廣大黨員的力量我們黨才能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

黨員學習權利保障條例心得體會範文 篇2

  通過“樹組工幹部形象”集中教育活動,本人認爲做好一名人事幹部,必須具有爲民、務實、清廉的品質,我就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爲民,就是要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作爲自己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忠實地貫徹執行黨的羣衆路線,當好人民公僕,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在正確對待羣衆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含糊。我們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羣衆,尤其要深入到困難多、羣衆意見多、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同當地幹部羣衆一道分析矛盾、解決問題,爲羣衆誠心誠意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務實,就是堅持勤奮工作、埋頭苦幹,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堅持不懈地帶領羣衆艱苦創業,紮紮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黨和人民把我們放在一定的崗位上,我們就要盡心盡力幹出成績來,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履行好領導職責,一箇重要方面就是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必須明白,真正的政績應是“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實績,是爲黨和人民踏實工作的實績,應經得起羣衆、實踐和歷史的檢驗,我們一定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好作風,堅持重實際、鼓實勁、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務虛功,不提脫離實際的高指標,不喊譁衆取寵的空口號,不搞勞民傷財的假政績,紮紮實實地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決策和工作落到實處。

  清廉,就是要堅持嚴於律己、廉潔奉公,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實做到拒腐蝕、永不沾,自覺同各種腐敗現象作堅決鬥爭,經得住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黨紀國法,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自覺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始終做到一塵不染、一身正氣,爲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鬥,更好地團結和帶領人民羣衆不斷奪取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

黨員學習權利保障條例心得體會範文 篇3

  新修訂的《條例》突出重點、鍼砭時弊,實現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的有機銜接,凸顯“黨紀嚴於國法”的高標準。新修訂的《準則》對原有的黨員領導幹部,擴展到黨員幹部,體現從嚴治黨的方方面面。中央對黨內兩大法規採取“一攬子”修訂的方式,分別確立黨員應當遵循的道德“高線”和不能觸碰的紀律“底線”,德法相依,相輔而行,將有助於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爲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提供堅強紀律保證。

  一是《準則》中對黨員幹部的要求突出注重家風。把黨員領導幹部修身齊家擺在重要的位置,重點要做好“四個必須”。即,中國共產黨全體黨員和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根本宗旨,必須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必須自覺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廉潔自律,接受監督,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些要求與在今年黨中央、國務院舉行的春節團拜會上,對家庭建設問題的生動論述中提出的“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是一致的。每一位黨員領導幹部都應認識到自己的家風不是小事,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幹部作風的重要體現,帶頭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教家風,帶動“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爲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黨員幹部“四個必須”與對家風建設“三個注重”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更好地詮釋了黨員幹部修身齊家的重要性。

  二是《準則》覆蓋所有中共黨員,普通黨員納入管理不留死角。此前,《準則》的全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很明顯,主要針對的是黨員領導幹部。此次修訂後,名稱變爲《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所針對的對象覆蓋了全體黨員,也就是說,普通黨員也被納入到了《準則》的覆蓋範圍。從近年查處的案件來看,小官鉅貪的案例很是普遍,“小官”身份與鉅額貪污數字之間的強烈反差,爲百姓痛恨。“小官大貪”貪腐行爲多發生在羣衆身邊,是近年來打擊腐敗的重點之一。

  三是突出政治紀律,嚴懲拉幫結派等違反政治規矩行爲。對於《條例》來說,突出政治規矩是又一亮點。把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列在突出位置,明確增加了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搞無原則一團和氣等違反政治紀律條款,把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不如實報告個人事項等列入違反組織紀律要求。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新修訂的《條例》中,有它的特殊歷史背景。以後,高舉反腐大旗幟,堅持“老虎”和“蒼蠅”一起,反腐無禁區,一批大“老虎”紛紛落馬。20xx年是中國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系統性、塌方式”的嚴重腐敗震驚全國。7名省級領導幹部被立案調查,全年處分市廳級幹部45人、縣處級幹部545人。拉幫結派、搞圈子文化,教訓十分深刻。“對抗組織審查”的案例,也不鮮見。中央紀委監察部曾通報稱,山西省政協原副主席令政策“存在干擾、妨礙組織審查的行爲”。所以在新版條例增加了“拉幫結派”等“負面清單”,有利於解決黨員對組織忠誠這個根本問題。對於違反組織紀律,也有教訓。即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另外,中紀委通報的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原、自治區政府原副主席潘逸陽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潘逸陽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進行非組織政治活動,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嚴重違反組織紀律,爲謀求個人職務調整,送給他人財物等。新版《條例》突出了“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新問題,強調要忠誠於組織,要向組織講真話、報實情。從以案件中,我們可以得出中央修改《條例》,有它的原因和歷史教訓,並且從這些教訓深刻的案件中,得出的新紀律約束與規定,切實把紀律挺在前面。

  四是史上最嚴黨紀。新修訂的《條例》突出更嚴更精更細。突出重點、鍼砭時弊,實現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的有機銜接,凸顯“黨紀嚴於國法”的高標準。國家治理需要依靠法律,黨員管理則要強調紀律。黨員遵守國家法律是分內之事,而由於角色身份特殊,還需遵守紀律和規矩,黨紀嚴於國法,標準更高,要求也更高。黨紀與國法重複,黨紀抓小抓早的作用就難以體現,容易出現“沒查都是好同志 ,一查就成階下囚”的現象。此次修訂落實從嚴治黨、黨要管黨的要求,強化違紀查處,爲黨紀“加碼”,在法律之前爲黨員劃定紀律底線,從小錯抓起,不讓黨紀嚴於國法淪爲空話。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