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問責條例感想範文(精選3篇)

閱讀問責條例感想範文 篇1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衆篇明。”相信隨着問責條例的制定實施,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籠子將更加密實,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的倒逼機制將更加嚴厲。問責如同一把殺手鐧,給那些不把紀律規矩當回事,在工作生活中信馬由繮、信口雌黃、我行我素的黨員幹部的作風套上了籠頭,不敢再肆意妄爲,讓紀律規矩真正成了不可碰觸帶電的高壓線。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一次次扯開了大嗓子,卻看不見甩開的膀子,那麼久而久之,黨員幹部就會麻木不仁,難免產生“只要無過,無功也罷”的政治錯覺。找到問題卻不能解決問題或及時解決問題,只會讓羣衆更反感。“真抓”還是“假抓”、“實抓”還是“虛抓”、“常抓不懈”還是“偶爾抓抓”,都體現了轉作風是否嚴實。所以,深入地轉變工作作風,積極地以“嚴”和“實”的態度進行整改,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羣衆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員幹部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加快實現“兩個百年”偉大實踐中,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必須始終堅持凡是對黨和人民事業不利的,就當機立斷、立馬橫刀,堅決改、徹底改、一刻不耽誤地改,改得越早越好,改得越徹底越好,切忌拖泥帶水,更不能留下死角和尾巴。

  能不能一抓到底、堅持不懈,把作風建設變成常態、推向深入,關鍵要看在解決問題上是不是下真功夫、硬功夫,發現反彈能不能嚴肅處理,解決深層次問題能不能啃下硬骨頭。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中強調:“把抓改革作爲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力,敢於啃硬骨頭,盯着抓、反覆抓,直到抓出成效。”轉作風不能有“陌上花開緩緩歸”的閒情逸志,知道錯了的東西,要及時改正,決不能藉故拖延,明知故犯。同時,還要聚焦改作風轉作風的重點難點問題,確保出臺一箇就執行落實好一箇,對違反制度規定踩“紅線”、“闖雷區”的要零容忍,發現一起就堅決查處一起。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鬆;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問責條例的制定爲廣大幹部嚴實的工作作風樹起了標準:工作要做細,不能“做戲”。轉作風一定要實實在在,切不可虛張聲勢,立場不堅,則“四風”之疾永遠不能痊癒。

閱讀問責條例感想範文 篇2

  “爲政之要,莫先於用人。”對黨忠誠是最重要的政治品格。這個忠誠,必須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雜虛假、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決不能容忍搞團團夥夥、結黨營私、拉幫結派。堅守對黨忠誠,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個人乾淨是最起碼的爲官底線。這個乾淨,核心要義是清正廉潔,要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做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幹事、坦坦蕩蕩爲官。保持個人乾淨,必須從廉潔自律開始,做到始終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戒貪戒欲,慮於微,防於小,從小事、小節做起,時刻凜然警覺、防微杜漸,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敢於擔當是最基本的從政準則。這個擔當,要求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做到敢於擔當,必須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堅持原則、認真負責、勇於作爲,在矛盾面前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關頭挺身而出,堅決拒絕做“老好人”“太平官”“推諉官”“圓滑官”。

  堅持黨的領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都是有責任的!實踐證明,哪個地區、部門有一箇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黨組織,黨的領導、黨的建設、管黨治黨就會堅強有力,就能聯繫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真正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到實處。黨的幹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幹。當前,黨的幹部隊伍主流是好的,素質不斷提高、結構明顯改善,但受成長經歷、社會環境、政治生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爲官不爲”現象,在矛盾面前不敢上、風險面前不敢闖、失誤面前不擔責、歪風面前不敢鬥。“爲官避事平生恥。”黨的幹部是人民公僕,按照的要求,必須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要意氣風發、滿腔熱情幹好,爲官一任、造福一方。“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幹事但不乾淨的要處理,乾淨但不幹事的也要問責。《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就是要把權力與責任、義務與擔當對應起來,用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激發幹部擔當精神,用擔當的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問責條例的制定,爲黨的幹部的失責行爲設置了高壓線。全省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有以問責條例爲戒律的自覺,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銳意進取促改革,凝神聚力謀發展,真心誠意爲人民,確保廣東改革發展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閱讀問責條例感想範文 篇3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衆篇明。”相信隨着問責條例的制定實施,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籠子將更加密實,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的倒逼機制將更加嚴厲。問責如同一把殺手鐧,給那些不把紀律規矩當回事,在工作生活中信馬由繮、信口雌黃、我行我素的黨員幹部的作風套上了籠頭,不敢再肆意妄爲,讓紀律規矩真正成了不可碰觸帶電的高壓線。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一次次扯開了大嗓子,卻看不見甩開的膀子,那麼久而久之,黨員幹部就會麻木不仁,難免產生“只要無過,無功也罷”的政治錯覺。找到問題卻不能解決問題或及時解決問題,只會讓羣衆更反感。“真抓”還是“假抓”、“實抓”還是“虛抓”、“常抓不懈”還是“偶爾抓抓”,都體現了轉作風是否嚴實。所以,深入地轉變工作作風,積極地以“嚴”和“實”的態度進行整改,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羣衆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員幹部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加快實現“兩個百年”偉大實踐中,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必須始終堅持凡是對黨和人民事業不利的,就當機立斷、立馬橫刀,堅決改、徹底改、一刻不耽誤地改,改得越早越好,改得越徹底越好,切忌拖泥帶水,更不能留下死角和尾巴。

  能不能一抓到底、堅持不懈,把作風建設變成常態、推向深入,關鍵要看在解決問題上是不是下真功夫、硬功夫,發現反彈能不能嚴肅處理,解決深層次問題能不能啃下硬骨頭。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中強調:“把抓改革作爲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力,敢於啃硬骨頭,盯着抓、反覆抓,直到抓出成效。”轉作風不能有“陌上花開緩緩歸”的閒情逸志,知道錯了的東西,要及時改正,決不能藉故拖延,明知故犯。同時,還要聚焦改作風轉作風的重點難點問題,確保出臺一箇就執行落實好一箇,對違反制度規定踩“紅線”、“闖雷區”的要零容忍,發現一起就堅決查處一起。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鬆;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問責條例的制定爲廣大幹部嚴實的工作作風樹起了標準:工作要做細,不能“做戲”。轉作風一定要實實在在,切不可虛張聲勢,立場不堅,則“四風”之疾永遠不能痊癒。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