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院士訃告(精選3篇)

大學院士訃告 篇1

  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xx年11月11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0歲。

  先生祖籍浙江舟山,1945年4月26日出生於上海市,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81年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

  先生生前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1997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擔任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第九屆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務委員,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數學及其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爲沉痛悼念先生,茲定於20xx年11月17日上午11時,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先生遺體告別儀式。

  謹此訃告。

  先生治喪辦公室

  20xx年11月13日

大學院士訃告 篇2

  中共重慶大學委員會、重慶大學十分沉痛地宣告: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著名光學工程和儀器科學與技術專家、重慶大學優秀教師的傑出代表、博士生導師、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xx年7月21日17 時06分逝世,享年72歲。

  xx院士1936年8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市。1954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工程系並留校任教。歷任重慶大學光電精密儀器系主任、原國家教委光電技術及系統開放實驗室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微米納米學會榮譽副理事長,中國光學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機電技術與系統集成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員及光纖工作組、智能結構工作組成員,國際儀器與測試技術學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學部評審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第二屆人大代表等。

  xx院士長期從事光電技術及系統、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的科學研究,在智能結構、光纖技術、微系統、文字圖象識別以及智能化儀器及機械等研究方向上,爲國家現代化建設解決了一批重大理論和技術難題,獲得了多項重大科技成果,其中獲國家級、部省級獎勵13項,發表論文290餘篇,對我國精密儀器及機械、光電技術及系統學科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88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並於同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xx年獲重慶市政府首次設立的科技最高獎勵–重慶市科技突出貢獻獎,20xx年獲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xx院士十分重視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以他爲首開闢和創建的重慶大學“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精密儀器與機械”獲國家級重點學科,“光電技術與系統”成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211工程”與“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微納器件及應用”成爲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已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11名、博士研究生48人(含全國優博論文獲得者1名),併爲學校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作出了傑出貢獻。

  xx院士一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幾十年如一日奮鬥在教學、科研第一線,爲我國光電與儀器領域的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襟懷坦蕩,甘爲人梯;潛心研究,鍥而不捨;嚴謹治學,爲人師表。 xx院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光輝的學術成就,爲廣大教育工作者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和景仰的豐碑,他將永遠激勵我們爲祖國的科教事業而努力奮鬥!

  永垂不朽!

  中共重慶大學委員會

  重 慶 大 學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大學院士訃告 篇3

  訃 告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XX大學圖書館館長、中國XX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教授邱因病醫治無效,於 20xx 年 12 月 21 日上午 6 時 12 分在逝世,享年 54 歲。

  爲深切緬懷邱,定於 20xx 年 12 月 25日上午 8 時在XX殯儀館(雨花臺區大周路 206 號)舉行遺體告別儀式,請生前好友于 12 月 25 日上午 6 時40 分, 在玄武門校區大門口或江寧校區行政樓下乘車前往。

  特此訃告

  邱治喪小組

  20xx 年 12 月 21 日

  邱治喪小組聯繫方式

  圖書館:

  校友會:

  國際醫藥商學院:

  傳真: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