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通用3篇)

校園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篇1

  本應急處理機制主要適用於在學校下班期間校園發生的學生打架、學生意外傷害、學生突發疾病、宿舍嚴重違紀事件等突發事件(在正常上班期間出現的突發事件原則上應由相關部門負責處理和上報校長室)。

  一、發生學生打架事件

  1、發生學生打架事件時,現場值班教師、學生幹部應立即制止,並儘量控制打架雙方的責任人,同時立即告知值日辦公室;

  2、值日行政和教師應迅速趕到發生打架地點,首先查明有無學生受傷,如有受傷第一時間派車送往醫院治療;

  3、瞭解打架事件的嚴重程度,如是否是學生打羣架、是否有學生嚴重受傷、是否使用了器械等,如打架事件性質嚴重,值日行政應馬上通知主管領導,領導應立即處理。

  4、如是一般性質的打架,值日教師應及時處理。查明打架事件原由及經過,安撫學生情緒,登記打架雙方姓名、班級,於第二天進一步進行處理。

  二、發生學生意外傷害或學生突發疾病

  1、發生學生意外傷害和突發疾病時,現場的教師、學生幹部應立即撥打120,呼叫救護車進行急救;

  2、立即告知值日辦公室,值日教師應立即趕往現場,保護好受傷學生,瞭解學生基本情況;

  3、由值日組長負責跟該生的’班主任聯繫,聯繫其家長迅速趕往到醫院;

  4、救護車來後,由值日行政安排1-2名值日教師陪同受傷學生至醫院進行治療;

  5、待家長來醫院後向家長說明情況,並將學生交給家長照顧,值日教師可以返校。

  6、第二天上班期間由值日教師將情況向上級彙報。

  三、宿舍嚴重違紀事件

  1、宿舍嚴重違紀事件是指在學生在宿舍發生打架、聚衆酗酒、聚衆起鬨、聚衆賭博等行爲;

  2、發生宿舍嚴重違紀事件時,現場教師應及時趕往現場立即制止學生的違紀行爲;

  3、如事件不能得到控制,現場教師應立即跟值日辦公室聯繫;

  4、值日行政和教師應迅速趕往現場進行處理,首先制止學生違紀行爲,然後登記違紀學生班級或宿舍,於第二天進一步處理。

  下班期間的其他突發事件,原則上都有值日教師首先進行處理和登記,由相關部門第二天跟進處理。

校園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篇2

  爲加強預案的編制、修訂和管理工作,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預案體系,切實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水平和處置潛力,按照應急體系建設的有關要求,特制訂本制度。

  一、應急預案應當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特點和可能造成的社會危害,具體規定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和突發事件的預防與預警機制、處置程序、應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後恢復與重建措施等資料。

  二、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由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村應急預案、重大活動應急預案等構成。

  三、鄉總體應急預案由鄉人民政府編制並印發實施,報上級人民政府備案;專項應急預案由各相關部門牽頭組織編制,報鄉人民政府同意,以鄉人民政府名義印發實施,報上級人民政府備案;部門應急預案、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村基層組織應急預案、重大活動應急預案由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編制並印發實施,報鄉人民政府備案。

  四、鄉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性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各村、企事業單位根據鄉人民政府的要求,結合各自的實際狀況,開展必要的應急預案演練。

  五、鄉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各村要加強對應急預案的修訂、完善工作,根據面臨的突發事件形勢,對啓動應急預案處置效果進行評估,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修訂意見,定期不定期開展應急預案修訂、完善工作,不斷提高應急預案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校園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篇3

  一、培訓

  根據接受培訓的人員不同,選擇不同側重點,確定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如下:

  1、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內容

  ⑴鑑別異常情況並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

  ⑵對待各種事故如何處理;

  ⑶自救與互相救護的能力;

  ⑷學習使用各種器件、工具的技能與知識;

  ⑸任務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務;

  ⑹與上下級聯繫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

  二、演練

  定期組織進行演練。公司進行事故應急預案演習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訓練和演習可以驗證事故應急預案的合理性,發現與實際不符合的情況,找出不足項和整改項,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

  進行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習要注意以下事項

  1、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編制完成後,公司應向所有員工以及外部應急服務機構公佈;

  2、每一次演練後,公司應覈對事故應急處理預案規定的內容是否都被檢查,找出不足的缺點。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⑴事故期間通訊系統是否運作;

  ⑵員工是否安全撤離;

  ⑶急救服務機構能否及時參與事故搶救;

  ⑷是否有效控制事故進一步擴大。

  (三)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內容及分類

  1、分類事故應急救援演習:

  可分爲室內演習和現場演習兩種。

  ⑴室內演習又稱組織指揮演習。主要由指揮部的領導指揮、通訊、調度等組成的指揮系統。在各級職能機關、部門的統一領導下,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室內組織指揮的形式將各級救援力量組織起來,實施應急救援任務和對危害到的人員實施有效防護的指導。

  ⑵現場演習即事故設想實地演習。根據其任務要求和規模可分爲單項訓練、部分演習、綜合演習三種。

  A、單項訓練。針對性完成應急救援任務中的某個單科目而進行的基本操作。如個人防護訓練、火災處臵訓練、人員互救訓練等的單一課目訓練。

  B、部分演習。部分演習是檢驗應急救援任務中的某個課目、某個部門準備情況,同應急單位部門之間的協調程度而進行的基本工作。

  C、綜合演習。綜合演習是檢驗指揮部的指揮、協調能力和救援專業隊的救援能力及其配合情況、各種保障系統的完善情況及員工的避災能力等。

  (三)演習基本要求和內容

  1、基本要求。爲了使演習得到預期的效果,演習的計劃必須細緻周密,要把各級應急救援力量和應該配備的器材組成統一的整體。

  2、演習的基本內容是根據演習的任務要求和規模而定,應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⑴各演習單位相互支援、配合及協調程度;

  ⑵公司生產系統運行情況,公司內應急情景、公司內應急搶險、急救與醫治;

  ⑶公司內消防安全通道保障及安全撤離通道路演;

  ⑷事故區清點人數及人員控制,防護指導,包括專業人員的個人防護及對員工對毒氣的防護;

  ⑸通信及報警訊號聯絡,各種標誌佈設及對危害區域的變化佈設點的.變更;

  ⑹交通控制及交通道口的管理,治安工作;

  ⑺員工及無關人員的撤離、防護區的洗消污處理及上、下源受污染情況調查,事故的善後工作;當時當地的氣象情況及地形、地物情況及對事故危害程度的影響;

  ⑻向上級報告情況及向友鄰單位通報情況;

  ⑼各專業隊講評要點,演習資料彙總需要的表格。

  以上這些內容僅是一般情況,還應根據演習的任務增減內容。

  3、演習人員的組成不論演習規模的大小,一般都要有兩部分人員組成:

  ⑴事故應急救援的演習員工,佔演習人員的絕大多數,主要爲各工段生產操作人員及部分後勤保證人員,即將來可能與事故應急救援直接有關者。

  ⑵考覈評價者,由公司應急領導、安全員及部分外協專家組成。對於每一次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進行評價,對其中不足之處進行持續改進。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