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消毒制度最新(精選15篇)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1
爲加強校園衛生和文明校園建設,培養師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優化育人環境,營造“清潔、整齊、文明、有序”的校園環境,特制訂學校環境衛生常規消毒制度。
一、定期對樓道、扶手、窗臺、桌凳用有效氯進行表面擦拭消毒,每天對校園環境進行徹底消毒。
二、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分片包乾,定人、定點、定期檢查,校園每天要做到淨化、美化、亮化。
三、每天做好教室、活動室、餐廳、寢室開窗通風,確保室內空氣流通,每天不少於30分鐘。
四、垃圾倒入垃圾桶(箱)內,嚴禁隨處亂倒,杜絕焚燒垃圾、樹葉等污染環境現象發生。垃圾要日產日清,垃圾箱和果皮箱要保持外表整潔。
五、落實垃圾分類管理。各學校校園內要設分類垃圾桶,教育督促學生垃圾分類投放,校園垃圾要實行分類處置,特別是口罩處理必須設置專用垃圾桶並嚴格規範處置。
六、禁止隨地吐痰、擤鼻涕,隨地大小便、亂扔果皮紙屑、菸頭和雜物,嚴禁向樓下潑水、投扔垃圾雜物。
七、隨時對廁所沖洗做到無污跡、無臭味,每天午後進行徹底清洗、消毒。
八、學生宿舍每月牀單換洗翻曬,進行一次內環境消毒,每學期末對被褥、墊席日曬消毒並做好記錄。
九、採取有力措施消滅校園內蚊、蠅、鼠、蟑等病媒生物(重點是消滅老鼠),尤其加強學校食堂周邊、水溝、廁所等重點區域進行整治,消除的孳生環境,避免病媒生物在校園孳生。蚊蠅等滋生地控制在5%以下,鼠密度控制在1%以下。
十、學校建立健全衛生責任制,保持室內衛生整潔。各學校定期開展愛國衛生活動,組織衛生檢查評比,進行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知識。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2
1、爲加強學校飲食安全,防止病從口入,對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內設施作如下規定:
2、食堂對炊具、餐具,堅持每次用餐後,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對餐具用開水蒸煮10—20分鐘。對消毒後的。炊具要有保潔措施。
3、採購回來的肉、菜一定要洗乾淨。菜要洗3次,做到無雜物;食物要煮熟,堅持不出不衛生食品。
4、炊事用具要經常保持清潔,每餐要清潔乾淨,每天用消毒水抹熟食櫃。
5、食品過夜要加蓋放好,廚房人員分飯要堅持戴口罩。
6、生熟食物嚴格分開,盛放及使用不同的用具,盛放要加蓋,防止蚊蠅等叮、爬及污染。
7、每餐後對食堂的地板、水溝用漂白的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應保持清潔,並加蓋。
8、採購滅鼠、滅蚊、滅蠅的’藥物,加強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場所。
9、使用藥物消毒時,必須使用經國家批准使用的藥物,正確的配製使用,保證消毒有效。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3
1、學校各班級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掃衛生,辦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值日,學校每週進行一次大掃除。辦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時間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學校定期噴灑消毒液或石灰水進行噴霧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傳染。(總務處負責)
3、各班清潔衛生打掃學生每天負責進行公共環境衛生打掃,定期做好滅“四害”工作。
4、各班飲水機每天由專人進行保潔工作,由供水部門進行定期消毒工作。
5、如發現校外、社區有類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門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時期學校消毒制度進行責任區內的消毒工作。
6、如發現班內有類似“流感”、 “禽流感”、“ 手、足、口病”的`現象,則班主任應及時做好監控和上報工作,並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
7、星期三爲學校清潔衛生大掃除時間(包括消毒)。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4
一、學校環境衛生消毒制度。
1、校內各教室、辦公室、功能室、每一天安排值日生,單週進行大掃除。每一天有充足時間打開門窗,堅持室內空氣流通。課間10分鐘定時,定人開窗。班級每星期一次用稀釋的84消毒液沖刷地面,進行對教室消毒。
2、校保潔員按照負責進行每一天的公共衛生環境打掃工作,定期做預防疾病的防治工作。
3、如發現校外、社區有傳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門按照防非典、防治禽流感時期學校消毒制度進行職責區內的消毒工作。
4、如發現班內類似“流感”的現象,則校衛生室負責監控,並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5、食堂工作人員按食堂衛生規定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6、各班、各組室飲水機每一天由專人進行保潔工作,由供水部門進行定期消毒工作。
二、個人衛生保潔制度。
1、學生應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2、學生飲水必須自帶獨用茶杯。
3、學校洗手設施及時放置消毒肥皂或洗手液。4、學校洗手設施配置做到每班有一箇以上水龍頭。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5
學校供水設施清洗消毒制度
(一)對學校飲用水設施進行定期的’保養,以確保供水設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
(二)飲用水設施由供水人員定期進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兩月一次,並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記錄。
(三)學校飲用水周圍環境,保持衛生整潔,防治灰塵及空氣污染
(四)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和水質情況,及時清除污垢,保證師生飲用水的乾淨和衛生。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6
一、加強對消毒液使用過程中的管理,要安排專人進行噴灑,做到科學消毒。乙醇等易燃消毒品僅用於學校門衛對外來人員車輛消毒、擦拭辦公用品等,嚴禁室內噴灑。
二、各學校在使用消毒用品前,凡不是上級發放的,都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對不貼合標準要求,達不到消毒作用的消毒用品以及假冒僞劣藥品,堅決不能使用。
三、加強對消毒用品的安全管理,嚴格按照規範要求運輸、儲存、使用,做好發放使用記錄。使用乙醇等消毒液進行消毒的學校,應當注意該藥品遇必須溫度和明火會燃燒爆炸;84消毒液等消毒藥品對眼粘膜或皮膚有強烈刺激性,有腐蝕性(不要噴灑在金屬質、易褪色的器物,或許可範圍內低濃度噴灑,30分鐘後擦拭)。
四、每次消毒後,要認真填寫《學校消毒殺毒工作記錄表》。
五、噴灑過程中,要安排噴灑人員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嚴防工作人員藥物中毒事件發生。
六、具體消毒方法
1、日常空氣消毒。可採用紫外線燈照射或空氣消毒機消毒。
紫外線燈照射消毒:在無人條件下開啓,每次照射不少於1小時,每一天一次。
空氣消毒機消毒:可採用紫外線循環風、高壓靜電循環風等類型的空氣消毒機,按照設備使用說明書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條件下開啓使用。
2、日常空調濾網。每月清潔消毒一次,過濾網可用有效氯濃度爲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後用清水衝淨晾乾。
3、日常地面、物體表面消毒。地面可用包含效氯濃度爲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拖拭,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拖拭乾淨;講臺、課桌椅、窗臺、角櫥、門窗把手、牀欄、電話機、開關、洗手盆、坐便器、檯面等高頻接觸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乾淨,每一天至少一次。
4、日常團體食堂廚房的清潔消毒。每餐工作完畢用清潔劑如洗潔精清潔各種廚具餐具表面,並用清水沖洗乾淨,堅持衛生。廚房地面可用包含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拖拭,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洗淨,每一天至少一次。
5、日常團體食堂餐具消毒。櫃和高溫加熱消毒碗櫃等,按照操作說明書使用;也可用高溫蒸汽或煮沸15~30分鐘消毒,或採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mgL~500mgL)浸泡30分鐘後,再用清水漂洗乾淨。餐具消毒後應注意保潔。
6、日常手的消毒。學校應在學校內配置足量的洗手設施。肺炎疫情期間,學校應配備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學生在入校後、離校前、飯前便後、團體活動前後等進行洗手。洗手時應採用流動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據實際情景配備含醇類快速手消毒液。
7、日常衛生間的消毒。可用有效氯濃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門把手、水龍頭、馬桶按鈕、洗手檯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噴霧器中進行空間及表面噴霧至溼潤,等待30分鐘後再開窗通風,清水洗淨。
8、日常校車的消毒。無空調的校車應開窗通風,有空調的校車到終點後應開窗通風;校車內座椅、扶手、吊環等表面參考本文“地面、物體表面消毒”進行;車內空調濾網每週清潔消毒一次,濾網可浸泡於有效氯濃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30分鐘後用清水衝淨晾乾後使用;無窗密閉的校車,可在人員清空後用移動紫外線燈照射消毒1小時,或可用有效氯濃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霧消毒,作用30分鐘後,開啓空調外循環通風換氣。
9、隨時消毒(發生感染病例時,按照專業部門要求實施)。
10、常見消毒劑及配製
(1)有效氯濃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配製方法:
①84消毒液(標識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爲1:100比例稀釋;
②消毒粉(標識有效氯含量12%,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③含氯泡騰片(標識有效氯含量500mg片):1片溶於1升水。
(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嚴禁室內噴灑。
(3)其他消毒劑按產品標籤標識以殺滅腸道致病菌的濃度進行配製和使用。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7
1、學校根據需要配備紫外線消毒設備、84消毒液、75%濃度酒精等,配齊噴壺、灑水壺、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學校定期和不定期加強師生消毒知識、消毒器具使用與操作要點的培訓,根據不一樣季節向學生宣傳預防傳染病相關知識。
3、學校每一天對教室、辦公室、團體場所進行一次消毒,在流行性疾病和傳染病突發或高發時增加消毒的頻次,每一天進行兩次消毒。
4、發現疑似病人,根據具體情景讓其回家休息、治療或直接送往醫院。病人所在教室或辦公室用5%含氯消毒劑徹底對地面、桌面、門把手、以及手能夠觸摸的地方進行徹底消毒。呼吸道傳染病,可採取紫外線照射對空氣進行消毒。
5、學生及教師患傳染病時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級或辦公室要進行徹底消毒。如各種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溼物品要用日光曝曬,加強室內通風,必要時進行空氣紫外線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癒後,經診治醫院開具疾病痊癒、解除隔離證明,再經學校保健教師同意後方可回校。
6、對患者所在班級或辦公室和與患者接觸過的.學生或教職工要進行隔離篩查。隔離和觀察檢疫期間學生不許串班、扎堆,取消大型集會活動,隔離期滿後方可解除。
7、教師員工在家中發生傳染病時,應及時報告學校領導,以便採取必要的隔離和防護措施,並對所在辦公室進行消毒。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8
一、學校各班級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掃衛生,辦公室每天支配工作人員值日對衛生進行清潔。辦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足夠時間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二、由保潔人員每天負責進行公共環境衛生清潔。三、學校後勤處支配專人定期噴灑消毒液或石灰水進行噴霧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傳染。
四、消殺區域包括:樓梯樓道及四周、各辦公室、廁所、沙井、化糞池、垃圾箱、垃圾中轉站等室外公共區域及宿舍。
食堂消殺由食堂支配專人負責。
五、消殺工作每月進行一次,並填寫《消殺記錄表》。六、定期做好滅“四害”工作,投放鼠藥必需在保證平安的前提下進行,必要時掛上明顯的標識。
七、校內內無亂堆放現象,雜物剛好清除,生活垃圾須日產日清。
八、隨時清除綠化帶雜草、紙屑、落葉、果皮等雜物,定時澆水、修枝、鬆土。
九、如發覺校外、社區有類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門根據“防非”、防治“禽流感”時期學校消毒制度進行責任區內的消毒工作。
十、如發覺班內有類似“流感”、“禽流感”、“結核病”“手、足、口病”的’現象,則班主任應剛好做好監控和上報工作,並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9
一、堅持室內空氣流通,每一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不少於20分鐘,幼兒教室、寢室、活動室每一天用紫外線燈消毒兩次,每次35分鐘,紫外線燈每週擦一次浮塵,以免影響消毒效果。
二、口杯消毒。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口杯,消毒櫃每日消毒一次40分鐘。
三、加強幼兒一日生活管理,堅持幼兒個人的清潔衛生,飯前、便後洗手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四、幼兒用餐桌子、三餐擦嘴毛巾每餐一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一次,用包含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
五、桌椅、牀頭、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消毒。每日用包含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洗一次。
六、幼兒寢室、活動室、廁所地面隨時清掃。每日用包含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把擦洗消毒一次。
七、玩具消毒。幼兒玩具每週用包含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一次30分鐘,並曬乾。
八、廁所要清潔通風,隨時清掃,做到無異味,每日用包含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沖洗、浸泡消毒一次。
九、牀上用品消毒。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牀單、枕套每月兩次。被子、牀單、枕頭每週爆曬一次,時間不少於2小時。
十、工作人員要堅持儀表整潔,要勤洗澡,勤剪指甲。給幼兒開飯前要用肥皂洗手。
十一、如遇傳染病毒傳播時期等特殊情景,將另行通知加強衛生消毒工作。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10
爲保證學校師生的身心健康,防止學校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和蔓延,特制訂本消毒制度。
一、消毒負責部門:
校長負總責,學校總務處負責監督、指導、檢查,相關人員具體實施。
二、消毒範圍:
學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門扶手等)、走廊、宿舍、廁所以及手可以觸摸的地方。尤其是學生經常接觸的物品要進行全面徹底消毒並做好記錄。廁所用生石灰粉進行消毒。
三、消毒時間:
每週對校園進行衛生大掃除,確保校園整潔乾淨。每天應有一定時間打開教室門窗、寢室窗戶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潔員按時負責進行每天的`公共衛生環境打掃工作,定期做好滅四害工作。
四、 異常情況:
如發現校外、社區有類似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等傳染病病例,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責任區內的消毒工作。如校內出現類似流感現象傳染病,學校及時上報相關部門並進行監控,並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對患傳染病學生上課的教室、及時進行空氣消毒和物體表面的消毒。消毒結束後進行通風換氣。
五、餐飲具消毒:
1、食堂工作人員按食堂衛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2、各班、各處室飲水機每天由專人進行保潔工作,由供水部門進行定期消毒工作。
3、學生應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住宿生應保持寢室整潔乾淨,經常晾曬被子。
4、學生飲水必須自帶清潔的獨用杯具。
5、學生就餐必須自帶餐具,並保持餐具清潔。
六、消毒記錄:專人記錄消毒情況。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11
一、做好個人“五勤衛生”——勤洗澡、勤理髮、勤換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
二、認真做到餐具、茶具、飲具的消毒操作程序:
1、案板每一天清洗消毒一次;刀具每一天沸煮一次;冰箱每一天清洗一次,十天用熱鹼水沖洗消毒一次。
2、熟食應做到“專人、專室、專工具、專消毒、專冷藏”,紫外線每餐消毒強度不低於70微瓦㎡。
3、嚴格執行“一洗、二消、三衝、四保潔”的程序。洗—用40-50℃的溫水加鹼(或清洗劑)刷洗;清—用清水侵泡或沖洗餘污和鹼液;消毒—A物理消毒:一般可用蒸汽或100℃的沸水消毒,時間應當在15分鐘以上;B化學消毒:a可用高錳酸鉀撒入冷水中,濃度爲1000-20xx,水溶液呈櫻紅色即可,浸泡不少於5分鐘;b新潔爾滅,用1000-20xx的水溶液,侵泡時間5-10分鐘;cTC-101消毒劑,每公斤水放入TC-101兩片,侵泡15分鐘;d84消毒液,器皿、果菜及除殘留農藥消毒,按1:200侵泡10-30分鐘(即一瓶蓋原液加3kg水)。公共衛生設施消毒按1:50噴霧擦洗10-30分鐘。傳染病患者污染物消毒按1:50侵泡60分鐘。冰箱、電話、浴缸、消毒除臭,按1:250作用10-30分鐘;C電子消毒櫃消毒:a熱力消毒爲80℃,時間爲1-2分鐘。b臭氧消毒爲20-30分鐘;保潔—經消毒後的餐具、茶具、飲具必須由專人保潔,防止交叉感染,不能除指漬印。
4、香巾衛生:A香巾用過一次要用洗滌劑洗淨,用蒸或煮消毒後灑上數滴香水;B每條香巾使用110次後即不再使用,以免賓客感到陳舊和不衛生。
三、嚴格執行一客一消毒制度
1、餐廳檯布、餐布、口布、香巾、餐具、茶具、飲具等;
2、客房臥具、五大巾、茶具等;
3、茶樓各部位的茶具、飲具等。
四、對客房衛生間、公共衛生間必須堅持一日一消毒和隨時保潔。
五、環境衛生及陰陽溝每年定期消毒撒藥。
六、所有的’臥具、布草、工裝洗滌後,3-4次均要用高溫消
七、對違反以上制度的部門和個人,嚴格按《員工手冊》處理。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12
一、學校各班級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掃衛生,辦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值日對衛生進行清潔。辦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時間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二、由保潔人員每天負責進行公共環境衛生清潔。
三、學校後勤處安排專人定期噴灑消毒液或石灰水進行噴霧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傳染。
四、消殺區域包括:樓梯樓道及周圍、各辦公室、廁所、沙井、化糞池、垃圾箱、垃圾中轉站等室外公共區域及宿舍。食堂消殺由食堂安排專人負責。
五、消殺工作每月進行一次,並填寫《消殺記錄表》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13
一、室外環境:
1、活動場地:乾淨、清潔、安全,每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隨時做好保潔工作。
2、綠化帶:隨時清除雜草、紙屑、落葉、果皮等雜物,定時澆水、修枝、鬆土。
3、周邊環境;無亂堆放現象,及時清除雜物,做好每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
二、幼兒活動室及辦公室:
1、地面乾淨、清潔,每天用消毒液噴灑、拖洗,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窗明几淨,桌椅每天清潔並用消毒液擦洗。
3、茶杯、毛巾、玩具每天按規定清洗消毒。
4、幼兒圖書每週陽光下曝曬一次。
5、有消毒記錄。
三、盥洗室
清潔通風,地面無積水,廁所及時沖洗,做到無垢、無味、無蠅。每天上下午各消毒一次。
四、午睡室:
1、牀圍欄、門窗等兒童接觸密切的物品,每日消毒液擦洗消毒。
2、地面乾淨、清潔,每天用消毒液拖洗。
3、每日上午開窗透氣,使用空調時每日開窗2次,每次20分鐘。
4、每週用紫外線照射30分鐘;被褥、牀單、枕套每兩週陽光曝曬一次,每次2—4小時,每月換洗一次。
五、廚房:
1、乾淨清潔,擺放有序,每日用消毒液清洗竈臺、操作檯、水池、地面等。
2、幼兒餐具每日用餐後洗淨並消毒,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衝、四消毒、五保潔。
3、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使用前必須消毒,炊具用後清洗乾淨,保持清潔。
六、如遇傳染病毒傳播時期等特殊情況,將另行通知加強衛生工作。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14
爲了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貫徹預防爲主的防病原則,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要求,制定第一初級中學通風消毒制度。
一、學校環境衛生消毒制度:
1、加強教室、環境衛生的打掃和保潔,尤其是衛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實踐證明,教室的通風和消毒一樣,是防止傳染病發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專人,做好教室的通風工作和消毒工作,殺滅病原菌,從根本上杜絕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並做好消毒記錄。
4、教室應在每節課後開窗通風,每天保持通風2小時以上,其他教學用房每天開窗通風2-3次。
5、樓道、廁所、備課室等公共場所的消毒工作由總務處安排專人每週兩次進行。
6、班級每星期一次用噴霧消毒劑,噴灑教室,進行對教室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
二、個人衛生要求:
1、學生應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
2、學生飲水必須自帶水杯。
3、保持居住房間的通風換氣。
4、避免和來自疫區的人員來往,如要接觸,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戴口罩),儘量縮短接觸時間,不要直接面對,並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在接觸後及時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醫用酒精擦拭)。
5、咳嗽和打噴嚏時不要正對別人。應使用紙巾保護遮掩口鼻。
學校消毒制度最新 篇15
爲保障就餐者身體健康,避免傳染病發生,杜絕食物中毒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防疫站有關規定,特制訂食堂餐具、工具、用具消毒制度。
一、食堂及餐廳所使用的餐、工、用具(盆、盤、瓢、勺、碗、稱、刀、筷、鏟等)必須經過高溫(蒸汽)或者藥物(TC101等含氯消毒劑)消毒後,方可使用。
二、餐、工、用具嚴格執行–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潔制度,由各組長負責,保管按照食堂辦公室制定的表格逐項進行登記。
三、各組組長對餐、工、用具進行消毒時,餐、工、用具必須清洗乾淨,同時做好個人衛生方可進行消毒。使用高溫消毒的餐用具,必須放在蒸箱或蒸車內用蒸汽蒸30分鐘。藥物採用TCl01等含氯消毒劑時要按使用方法兌制消毒水,餐用具至少浸泡15分鐘,以達到消毒效果。
四、洗刷餐用具必須有專用水池,不得與洗蔬菜、肉類等其他水池混用。
五、消毒後的餐具、工用具必須貯存在保潔櫃內備用,保潔櫃應定期清洗,保持潔淨。
六、不準用抹布(特別是未消毒的抹布)擦拭已經消毒處理過的餐用具,防止二次污染。
七、每次清洗消毒:工作結束後,要把水池、消毒池及地面等清洗乾淨,並對所用的抹布等工具進行全面消毒。
八、對餐、工、用具的消毒不得弄虛作假,消毒員要對其進行監督。餐、工、用具消毒後,組長要在登記表上簽字。
九、每月完後,食堂保管和食堂經理要在當月食堂餐、工、用具登記表上簽字,然後交食堂存檔備案。
十、如出現餐、工、用具消毒不當引起的衛生事故,要追究責任人和簽字人的責任。
十一、按照食品從業人員衛生要求做好個人衛生。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