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評課稿範文(通用6篇)
《狐假虎威》評課稿範文 篇1
12月12日聽了仇xx老師執教的二年級語文《狐假虎威》一課。這篇童話講的是一隻狐狸藉助老虎的威風嚇跑森林中百獸的經過,說明了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樣,藉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本事,也啓發我們看問題要看實質,不能被表面現象矇住了自己的視線。
一、導課生動活潑有趣
上課前,仇老師引導學生背誦古詩,古詩短小精悍,對於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是非常有好處的。仇老師注意從平時的點滴做起,培養學生讀書積累的好習慣,課堂上學生紮實的基本功也可見一斑。課堂伊始仇老師以猜謎的形式導入課題,生動、活潑、有趣,配以動物的圖片及文字的“動物”自我介紹,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了。在板書課題的時候,學習課題中的生字“假”和“威”,分別與熟字進行字形比較,再鞏固組詞。學習“假”時,學生說出另一箇讀音,並組詞。由此可見,字詞的學習紮實有效。
二、環節緊湊語言精煉
教學環節緊湊,教師課堂用語精煉。一節課安排了很多內容:從猜謎導入、新課、角色表演到小結拓展,以至鞏固練習,環環緊扣,緊密銜接。無論是知識與能力,還是情感態度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
三、走入文本有悟有讀
仇老師在課堂上非常重視學生的朗讀,努力做到以讀爲本,以讀悟情,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如:帶着問題讀,抓住關鍵詞語讀等,抓住狐狸與老虎的三次對話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和感悟。在教學重點段落時,抓住狐狸的動作“骨碌轉、扯着嗓子”,讓學生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動,體會它的狡猾;又從老虎的動作“一愣、矇住、鬆開”,讓學生感受到老虎的心理變化。帶領學生深入感受,體會到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疑惑。
四、創設情景角色體驗
在學習到狐狸和老虎走進森林時的情景,仇老師抓住狐狸的表現: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的表現:東張西望、半信半疑。師生合作扮演老虎和狐狸的角色,用動作表演代替機械的詞語解釋,讓學生理解狐狸和老虎內心的想法。深入人物內心,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動,以讀代講,以演代悟,爲學生理解文本打好了基礎。學生輕鬆領悟課文內容。讀一讀,演一演的環節充滿了歡聲笑語,不僅加深了孩子們的印象,更是把課堂的氣氛再次推向高潮。
課堂上抓住關鍵詞語指導朗讀以及精美的課件都令人印象深刻。聽仇老師的課,如同春風化雨,不僅滋潤課堂上每個孩子的心田,更對我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
《狐假虎威》評課稿範文 篇2
今天聽了南京市百家湖小學孔珊珊老師講的二年級上冊《狐假虎威》網絡優課,感想頗多。這是一則經典的寓言故事,課文語言生動有趣。孔老師在課堂上非常善於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及時鼓勵他們勇敢表現。
現就我所聽課的感想分享給大家:
1、要求明確,重點突出。
這節課以讀爲主,在讀中走進人物,理解課文。中間穿插識字詞、解詞意、表演、寫字、小結等環節,環環緊扣,使得課堂氣氛既緊張有序又活潑有趣。
二、識字、寫字教學效果不錯。
孔老師在課堂上大多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識字,並穿插圖片、領讀、講解字義、遊戲等來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把枯燥的識字教學上的生機盎然。孔老師在課堂上重點指導的“爺、爪”兩個字,“講解——範寫——練寫——展示——評價”環節完整,效果不錯。
3、注重朗讀訓練,提升朗讀品質。
在教學中,以聲情並茂的範讀引領學生走進課文,接着設計各種各樣的讀:孩子自讀、師生共讀、學生領讀、分角色讀、抓住重點詞句讀、表演讀……在讀中走進文本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進而理解課文,這一點非常值得學習。
《狐假虎威》評課稿範文 篇3
《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戶曉的成語故事。通過狡猾的狐狸藉着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樣,藉着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沒有什麼本事。
聽了陳老師執教的《狐假虎威》一課,心中有些許想法,接下來與大家共同交流。
第一:抓住重點,理解成語。上課伊始,陳老師引導學生用書中的話來解釋狐假虎威的意思,並特別強調了“假”的含義,這樣,學生在整體上對成語有了大概的理解,爲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
第二:層次分明,朗讀指導到位。陳老師用狐狸是如何騙老虎的?作爲主問題,從而引導學生讀課文的相關段落。抓住狐狸說的三次話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和感悟。在教學重點段落時,抓住狐狸的動作“骨碌一轉、扯着、搖”,讓學生想想每個動作所表示的含義,進而來理解狐裡的心理活動,體會它的狡猾;又從老虎的動作“一愣、矇住、鬆開”,讓學生明白百獸之王是被狐狸給騙了。依據學生的理解,教師順勢指導,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明讀,學生的朗讀情緒高漲、踊躍。漸漸地,學生讀出了狐狸的步步爲營,老虎的信以爲真。
第三、角色定位,現場表演。對於7、8兩段,陳老師採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進行處理,其他學生當導演進行評價,並準備了小動物的頭飾,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學生只顧表演缺乏必要的準備,因此效果欠佳。我覺得可以先讓學生理解神氣活現,搖頭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四個詞語的意思,再讓學生對詞語進行想象表演,最後把整個句子和段落表演出來。這樣,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會對角色的各種動作、神態更加瞭解,表演起來就心中有數,遊刃有餘了。最終達到在豐富多彩的朗讀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學、有所感、有所悟的目的。
“教學有法,無定法。”只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據課程標準,圍続教學目標突重點,抓住字詞理解破難點,引領學生自覺、自主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就是教學語文的最好方法。
《狐假虎威》評課稿範文 篇4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抓住狐狸的動作:骨碌一轉、扯、搖,啓發學生思考,理解每個動作的含義,從而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動,體會它的狡猾。又從老虎的動作:楞、松,明白了老虎被狐狸騙了的經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在課堂上情緒高漲,發言踊躍,讀出了狐狸步步得勝,老虎信以爲真的味道來,然後再進行表演,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戶曉的成語故事。通過狡猾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事,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來欺壓別人的事。其中字詞的掌握以及老虎和狐狸的對話部分是重點,而瞭解總結出“狐假虎威”的含義是難點。因此,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根據課文的要求,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教學特點設計如下:
第一部分,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學生字、詞。
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很強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學生擁有熟練查閱字典的能力和極強的閱讀能力。對於字詞已經無須老師一一來講解了。對於生字的教學,則放棄原先的統一教。代之是充分發揮學生自學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小組裏一起學習,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聽取尊重他人的見解,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成爲爲完成同一學習任務作出努力的合作伙伴。利用精心設計的學習單,由小組長帶領,依靠大家的力量,運用各種方法來識記生字。既突破了教學重點,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運用學習工具能力,質疑和解疑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第二部分,創設情景,讓學生進行表演。
多種朗讀形式,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在朗讀中不光要求學生的朗讀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需要學生不僅會讀課文中的對話,而且要學會聯繫上下文揣摩課文中人物的心情。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角色,瞭解課文內容。老師則起指導作用。如:引導學生讀句子“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我先讓學生理解“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四個詞語的意思。再讓學生自己自由讀,個別指名讀之後,讓學生自己把句子演出來,看看是不是把這句句子讀懂了。先讓學生自己試着邊讀邊演,再讓同桌之間進行進行合作表演。通過創設情景、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讀懂句子,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在指導學生朗讀第2節時,提示小朋友讀的時候注意旁白部分,幫助學生運用動作、面部表情進行朗讀表演,初步掌握朗讀技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瞭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朗讀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學、有所感、有所悟
第三部分:巧妙設計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成語的含義。
圍繞第8節進行提問。“百獸爲什麼納悶呢?它們在想什麼?”“它們又爲什麼撒腿就跑呢?”“它們到底怕的是誰?”這一系列問題,是幫助學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的關鍵。就像一箇坡度,讓學生一點一點,不知不覺走上去,慢慢領悟“假”是什麼意思?“威”又是什麼意思?通過這樣的一問一答的形式,逐步揭示“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突破這篇課文的難點。
整個課堂使用了參與教學,合作教學,興趣教學,自主教學,活動教學和媒體教學等策略。運用了分組,個別指導,五官體驗,嘗試,鼓勵,活用資源,實踐表演等教學方法。
《狐假虎威》評課稿範文 篇5
《狐假虎威》是一則經典的寓言故事,故事講的是狡猾的狐狸,藉着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故事。全文語言生動有趣,非常適合閱讀和表演。11月20日週五,聽了孔珊珊老師執教的網上優課,感覺亮點很多:
1、教學環節緊湊,教師課堂語言聲情並茂,如身臨其境之感。
一節課安排了很多內容:從導入、新課、表演故事到小結延伸,以至生字指導練習,環環緊扣,緊密銜接。無論是知識與能力,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增強角色體驗、感情閱讀訓練。
在教7、8節的時候,通過表演讓學生瞭解“神氣活現、搖頭搖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四個詞語,也爲之後的表演片段打好了紮實的基礎。再放到
句子中,指導讀好句子,一氣呵成。
3、整堂課脈絡清晰。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抓住狐狸的動作:骨碌一轉、竄、撲、逮等啓發學生思考,理解動作的含義從而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動,體會它的狡滑,又從老虎的動作:愣、松,明白老虎被狐狸騙了的經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在課堂上情緒高漲、發言踊躍,讀出了孤狸步步得勝,老虎信以爲真的味道來。然後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4、教師的重點歸納有層次性,板書清晰,讓學生很容易理清文章的思路。
5、教師的評價語言也非常豐富
比如:“你真會讀文章!”“你讀的得真流利!”“老師也覺得他讀的很到位!”,“你的氣勢真不少,要是能加上神奇的動作,一定會把老虎鎮住。”
6、這堂課中對基於閱讀的表達訓練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比如你咕嚕眼睛骨碌一轉,在想什麼?結果一定讓學生進行表達,狐狸朝你們走來,你們心裏會想些什麼?討論是否喜歡古詩中的狐狸說說理由。
7、孔老師的板書整潔條理,給人耳目一新,清清朗朗的感覺。
可以看出,孔老師對這堂課做了充分的準備。
8、利用課件,遊戲識字靈活有趣、指導生字“爺、爪”形象易記。
這堂課有很多優點。但個人意見也有幾點不足:
1、在要求學生找找“狐假虎威”這個詞在課文中的意思時,並畫出來,學生好像沒劃,教師應該在學生劃的時候,到學生中去。
2、任務設計的策略可以改爲朗讀課文,二至六自然段,找到狐狸和老虎的三次對話,想想怎樣讀好,總結課文是應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像狐狸一樣的人。在教學中,兩個生字“假”和“借”時,老師很巧妙地引了出來,如果讓學生找出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單人旁)和不同點(雖然都是單人旁,但是它們在田字格的位置不同)就更好了。
《狐假虎威》評課稿範文 篇6
老虎的威風嚇跑森林中百獸的經過,說明了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樣,藉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本事。也啓發我們看問題要看實質,不能被表面現象矇住了自己的視線。
一.教學效果:
《狐假虎威》中狐狸是“狡猾”還是“聰明”?引導學生討論。在教學時,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談看法,教育學生看問題要全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一樣,自己沒有什麼真本事,就是利用別人的威風來嚇唬人的,但另一面也要學習狐狸這種碰到緊急情況,不慌張,靈活應變的能力。在本課的教學中,對狐狸的正確看法和認識,正是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我想,只有這樣,纔能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教學當中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狐假虎威”這個詞的講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通過讀、導、演、評,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講讀課文的時候,充分利用朗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藉助課文裏的插圖看圖說話,實質是一箇引導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學習過程。在教學設計上,由於課文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適合學生朗讀和表演。所以在教學中着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體現以“趣”引路的語文課堂,以分角色朗讀、配合動作讀、合作表演等手段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努力讓課堂洋溢情趣、生趣,並充滿活力。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中着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分角色朗讀、配合動作讀、開火車讀等手段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努力讓課堂洋溢情趣、生趣,並充滿活力。文中對狐狸和老虎的情態描寫,形象生動,十分逼真。如寫狐狸被老虎逮住後“眼珠子骨碌一轉”,馬上想出一箇壞點子,並且“扯着嗓子”發出反問,顯示了狐狸的狡猾。引導學生讀句子:“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我先讓學生理解“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四個詞語的意思。讓學生自己把句子演出來。通過創設情景、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讀懂句子,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不足之處:
1.學生表演時,表演不到位,通過引導,表演就比較到位。
2.對於狐狸的做法,學生的意見也不盡相同,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改進措施:強化以閱讀爲本位的語文課堂實踐活動。在教學中,我試圖讓學生自由地充分地對課文重要語句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通過讀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並整體地從字裏行間內含的意蘊進行感受、領悟和品味。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