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成長(精選7篇)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成長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歡慶六一,共同成長》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是我們期盼已久,永遠快樂,永遠甜美,永遠溫馨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在這裏,老師提前預祝你們:節日快樂!
六一是紅綠領巾的節日!
六一是世界上最稚嫩,最年輕的節日!
六一是全世界兒童共同期待的美好節日!
同學們!讓我們拋去所有的煩惱與不快,搭乘滿載快樂和幸福的列車,在陽光下馳騁;讓我們在屬於自己的節日裏,放聲的歌唱,盡情地品味金色的年華。
同學們,六月的校園花如海,六月的校園歌如潮,六月的孩子在溫馨中憧憬明天,六月的少年在幸福裏規劃未來。
同時,六月也是我們學習的大忙季節,六月是同學們奮鬥的美好時光。
同學們,在我們飽含幸福的歡聲笑語裏,承載了長輩的親切關懷,校長,老師的殷切期望父母的含辛茹苦,是他們付出了深情的愛。兒童是國家的希望,孩子是民族的未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我們肩負着時代的重任,寄託着祖國的未來。“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作爲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我們要帶着感激去生活,要備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時光,不辜負祖國的重託,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不辜負校長老師的教誨。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名好學生在社會做位好公民。
在這裏老師向大家倡議:
1、 要從小培養高尚的情操,樹立遠大的理想,塑造堅強的意志,自尊、自信、自主、自強,做合格的小公民。
2、 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學好各門功課,奠定個人成長的基礎,增強爲社會服務的本領。
3、 鍛鍊強健的體魄,不做溫室的花朵,做搏擊風雨的雄鷹。
4、 用心投身社會實踐,不斷鍛鍊自己,增長才幹,勇於創新。
同學們,我們是新世紀的主人,是祖國騰飛的期望!我們必須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最後,再一次預祝小朋友們節日快樂!茁壯成長!幸福安康!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成長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安全學習,健康成長》。
在日常生活中,總難免有一些不安全的隱患伴隨着我們,尤其是我們小學生普遍較爲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缺乏安全意識,致使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據統計,我國中小學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都在萬人以上,意外傷害事故已經成爲中小學生安全問題的第一殺手,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安全問題應該引起我們、尤其是廣大同學的高度重視。
同學們,人們常說,已經擁有的往往不十分珍惜,只有失去了的,才懂得它的寶貴。我們擁有健康,有了較爲安全的生活學習環境,卻不大重視安全,常常覺得意外傷害離我們很遠,其實,安全事故既十分遙遠又近在眼前,只有那些瞭解安全知識,嚴格遵守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不斷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時刻具有安全防範意識的人,傷害纔會遠他而去。
同學們,生命是寶貴的,但生命又是脆弱的,任何一次小小的意外都可能導致對我們的傷害,因此,爲了你的安全、健康,請允許我提出以下忠告:
認真學習交通安全常識,過馬路、乘車、騎車、步行時注意安全;
認真學習生活安全常識,不喝生水,不暴飲暴食;在集體宿舍互相照顧,上下牀鋪注意踩牢踏穩;
認真學習運動安全常識,注意科學鍛鍊身體,要熟悉多種體育運動的注意事項,預防運動中受到傷害;
時時具備安全意識,在遇到雷雨颱風時,在遇到火災發生時,有處變不驚,避免傷害的能力。
講文明禮貌,同學之間和睦相處,開玩笑要注意分寸,上下樓梯遵守規則,遇到擁擠要禮貌謙讓,大同學主動愛護小同學。
最後,希望同學們牢記老師平時的諄諄教誨,理解父母的每一次叮嚀和囑咐,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讓你和你的父母共同擁有一箇幸福的家。
謝謝大家!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成長 篇3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明天是個好日子,明天我們偉大的祖國將迎來64週歲的生日,1949年的10月1日,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我與青奧同行,陽光伴我成長”。
青奧會是世界少年兒童的體育競技盛會,她將於20xx年8月16日在我們南京舉行,六年級的同學將是運動賽場的主力軍。老師相信我們的同學能通過每天的大課間,每天的體育活動等方式參與到“青奧”之中,上好每一堂體育課,認真做好每天的廣播操,打好太極拳、武術操,能自主發展自己的愛好,加強自主健體。如:進行比較常見的乒乓球、羽毛球、跳繩、跑步等比較常規的活動自主訓練,使我們身體各部分更協調,更靈活、更敏捷,切實做到“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真正體會“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今年,我們高淳繼續開展“陽光體育與青奧同行”爲主題的系列體育活動,通過冬季三項、健身長跑、田徑運動會、跳長繩、籃球及象棋比賽,已經進行了的有籃球、乒乓球、象棋比賽,我們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籃球、乒乓球團體在全區11所學校中,我們都位立第四位。馬上10月份我們學校的運動員將參加跳長繩、50米*8及田徑運動會,將與全區的所有學校的運動員一較高下,這幾天我們的運動員都在刻苦訓練,努力提高,他們在放假期間,也將在家刻苦努力自主訓練,這一些都將磨練我們同學的意志品質,培養他們良好的自主健體習慣,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而且他們取得的成績將爲我們學校爭得榮譽,讓我們固小的名字響徹運動場的上空,而且我們學校一直是農村學校第一,而且我校作爲高淳田徑訓練基地,南京市陽光體育學校,這一個全區就只有我們固小和高淳區實驗小學二所學校,10月份我們的市級運動員還將代表高淳參加的南京市的市級田徑運動會。
“身體是做好一切的基石”,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自主健體,積極鍛鍊,爭創新成績,爭獲新榮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與青奧共同成長!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成長 篇4
老師們 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六個學會”伴隨我們成長》。老師們、同學們都發現了教學樓南面的牆上貼上了“六個學會”共二十四個大字。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創造、學會生存、
聯合國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的21世紀教育四大支柱——“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共處、學會求知”。
學會做事是指用一種善始善終的態度認真地對待和處理各種事務,堅持不懈併力求完善。學會做人是指建構符合道德的價值體系,並承擔個體的社會責任,熱愛生命並感激生活的給予。學會共處:爲了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人們需要得到周圍環境的支持和幫助,至少不應該受到別人有意的阻撓。而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營造個人工作和生活環境的必要前提。
學會求知是當今時代的總體要求,也是學習的改變所在。大量的知識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和掌握,因此對知識的掌握只是學習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學習的方法。
在此基礎上,我們學校增加了“學會生存、學會創造”兩個要求。
學會生存:學無止境,人的一生都需要學習,從嬰兒期一直到老年期,學習貫穿人的整個生命歷程。在21世紀,學會生存就是把學習當做一種生活方式,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學會求知是學會生存的前提。因此,教育的重點應當發生轉變,由“學會”轉向“會學”,也就是要培養一種創新型學習能力。教育的觀念也應相應發生變化,由“擁有文憑”轉向“擁有能力”。文憑和學歷只表示受教育的程度,它代表着過去。一箇獲得了文憑和學歷的人不一定就具有能力。在現代社會中,要取得更好的生存條件和發展空間,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力,特別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要學會創造。
同學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具備以上的素質和要求。讓我們從今天開始,讓六個學會伴隨我們成長,在朝夕中爭取每一分屬於自己的成功,成爲一名合格的21世紀的人才。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成長 篇5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疼痛”,這是我引用當代著名作家劉墉的一句話。我暫且就拿當勞動委員來說事吧。在安排衛生工作時會與同學產生摩擦,煩惱過,鬱悶過,想放棄過,上有班主任,下有同學,夾在中間的日子真的不好過,但明白,勞動委員的工作必須得有人做,既然責任已經落到身上,就勇敢的抗到底吧。在挫折中摸索前進,在困難中茁壯成長。遇到過不服從工作安排,逃跑了,只說句忘了,遇到過因爲是好友就想應付過關,遇到過不負責任隨便了事,然後一走了之等等的情況。剛開始時很糾結,頭痛,後來,終於明白,公歸公,私歸私,該做什麼就得做什麼,一箇班級,學校乃至國家總不能因爲某些特例就停止運行。
或許很多人認爲高中那麼忙,找不到事幹的人纔會去當班幹部。但,經歷,是一筆財富。當個班幹部可以讓人更勇敢,敢站在講臺上大講特講何不需要一種過人的膽量?當個班幹部可以學會爲人處事,上少挨老師批評,下少不得罪同學何不需要較強的社交能力?然而,無論是班幹部,班主任,學校領導他們都只是秩序的維持者,而我們纔是主體,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做好了符合學生身份所該做的才能真正的營造一箇良好的壞境氛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成長。
生命是一種過程,生命本身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是我們自己賦予我們生命一種自己所希望實現的意義,因此,享受生命的過程就是一種意義所在。勇敢的去嘗試新的東西,一件輕而易舉達到的事情,是留不下生命的回憶,對於生命過程的酸甜苦辣的體驗,造成你所有的智慧人生是回憶都學不來的。成長中,我們笑過,哭過,喜過,憂過。在跌倒與爬起中,開始疼痛卻快樂地長大,成長的味道,也許,只有自己知道。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成長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同在藍天下,快樂齊成長
首先,我要問大家一箇問題,如果你有錢,怎樣花才能讓它最有價值呢?答案可能很多。
把它捐了!
這是我的回答,如果我們把它捐給有需要的人,那麼,錢的意義就從那一剎昇華。我曾看過這樣一箇故事:
這是發生在愛心捐款活動上的感人一幕:在醒目的捐款箱旁邊站着一位衣裳襤褸的中年婦女,手中緊緊的拽着什麼?只聽得嗵,嗵。幾聲,幾個硬幣落進捐款箱,她低着頭匆匆離開,當時在場的所有愛心人士都投以敬佩的目光。
可能有人對那幾塊錢不屑一顧,但對那位婦女而言,可能就是她的全部,她捐的錢是微不足道。可她的愛心卻是無價的。
同學們當我們漫步街頭盡情地欣賞那繁華景象時;當我們滿足的喫着零食聊着天時你可曾想到,在同一片藍天下,在我們的城市中,有一些因貧困而面臨失學的同學,他們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他們需要幫助。對此,我們怎能無動於衷呢?爲什麼我們不盡自己所能,伸出援手,讓他們跟我們一樣,走進美麗整潔的教室,汲取知識的養份呢?
也許你捐出的你並不在乎,可他們在乎,不管是多是少,對於他們那些掙扎在貧困線上的同學們而言,可能會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今日種下一棵樹苗,明日長成參天大樹。讓我們爲那些品學兼優、渴望讀書而又家境貧困的孩子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吧,用我們的愛心和微薄的力量,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讓我們用真誠的友誼和愛心,架起一座結實的橋樑;請不要忘記愛心需要我們共同付出和分享。伸出您的友誼之手吧,讓泰順八中的同學和我們共同幸福生活在同一藍天下。去尋找、放飛理想和希望。 在明天的同樣晴朗的藍天裏,我們會有新的收穫和展望,並將愛的旋律繼續唱響。讓愛心之花開滿二十中的校園吧。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成長 篇7
菁菁前小,琅琅書聲。每天清晨迴盪在校園裏的最美聲音是同學們朗讀詩歌的聲音。中國是一箇愛詩的國度,中國人是一箇愛詩的民族。世世代代相傳的詩詞,早已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早已融入了我們的血脈裏,塑造着我們的容貌,淬鍊着我們的思想。
遺憾的是,很多優秀的詩詞都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比如收集四萬八千多首唐朝詩歌的《全唐詩》,大概佔唐朝詩歌總量的十分之一,其他都流失了。所以,我們能讀到唐詩是件很幸福的事。
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唐代最偉大的詩人李白。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唸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閒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走着走着,在一箇破茅屋門口看見一箇滿頭白髮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當李白得知老婆婆要把鐵杵磨成細細的繡花針時感到不可思議了。老婆婆告訴他:“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爲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李白這位大詩人的詩歌,已經化成一種基因,融入每個中國人血液當中,他永遠是中國人的情感表達的導師。我們熱愛故鄉,立刻就會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們熱愛母親河黃河,就會情不自禁地吟唱起“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們熱愛奔騰的長江,就會自然而然地吟誦起“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見蜀山之奇,我們就會說“連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見蜀道之難,我們就會說“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說到酒,我們會想起“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說友情,我們會想起“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說到愁悶,我們會想起“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說希望,我們會想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所以讀一首好詩就是在心靈深處與詩人進行一次情感交流,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殿堂,從詩詞中學會一份冷靜,學會一份寬容,學會一份堅強!去追尋這些民族的文化基因,去擁抱那最美的詩和遠方。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