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有規則纔有自由有規則纔有進步(精選3篇)
國旗下講話:有規則纔有自由有規則纔有進步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規則看守自由》。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場大火燒燬了哈佛大學的圖書館。很多珍貴的書籍被毀於一旦,讓人痛心疾首。
突發的火災把一名普通學生推到了一箇特殊的位置——在火災發生之前,他違反圖書管理規定,悄悄把一位牧師捐贈的一本書帶出館外,準備悠哉悠哉地閱讀完後再歸還。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從天而降的這場大火,使他手中的這本書成爲哈佛大學受贈的250本孤本書中唯一的一本。
他知道他將要面臨重要的選擇了,一番激烈的鬥爭之後,惴惴不安的學生終於敲開了校長辦公室的門,說明理由後送重地將書還給了學校。校長接下來的舉動更會令人喫驚,收下書後他首先誠懇地向該生表示感謝,對他的勇氣和誠實予以褒獎,然後,他向全校宣佈了將他開除出校的決定。
也許你會問,爲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也許你會抗議校長的不近情理,既然人家已經道了歉,並且歸還了書,幹嘛還要開除人家?也許你會認爲這個學生的做法愚不可及,既然校規這麼嚴厲,你何必還要自討苦喫,把書還給學校?其實,這就是校規在起作用,哈佛大學的管理理念是:讓校規看守哈佛,比用其他東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無規矩不成方圓,讓規則看守學校更安全有效。請同學們試想一下,若是沒有了嚴格、嚴密、嚴明的規則,還會有今天嚴謹、自由、開放的哈佛大學嗎?沒有規則,就是沒有自由。規則與自由並不是相對的,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規則是自由的前提,就像江河一樣,如果沒有堤岸的約束,便不成爲江河,只能是潛流濁溪,肆意奔流;自由是規則的結果,江河若無法展現一瀉千里、波瀾壯闊的奔騰氣勢,堤岸的存在也就變得毫無意義。
脫離了約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讓規則看守的自由纔是真正的自由。同樣,個人的自由離不開集體的規則,個人的自由必須服從集體的規則,否則,這種自由只能成爲肆意妄爲的代名詞,這種自由便可能以犧牲別人的自由爲代價。將規則時刻放於心中,心甘情願接受約束的人才能獲得更完滿的自由;相反,無視規則,對抗規則的人,必將受到規則的懲罰,甚至失去自己的全部自由。
作爲學生,我們不僅要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自由,還要主動地、義不容辭地服從科學合理的規則,讓自己在規則中獲得自由。
在嚴密的規則面前,我們應該像對待我們的自由一樣,去遵守、捍衛和讚美它們。讓規則來看守自由吧,它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國旗下講話:有規則纔有自由有規則纔有進步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遵守紀律,培養規則意識。
紀律與規則,這是一箇簡單、老套的話題,但也是一箇亙古不變的話題。捷克大教育家誇美紐斯說過:學校沒有紀律和制度,便如磨坊沒有水。紀律和規則是我們平時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作爲一名中學生,最基本的就是該遵守紀律,謹遵規則。現代社會中,爲人的基本準則就是守紀律,遵規則。但短短六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也許很多同學會說,守紀律,遵規則做起來並不難。其實一、兩次的做到這六字非常容易,但每一次,每一天都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規矩就是紀律,我們知道,良好的紀律是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保障。在一箇有良好的紀律的環境中,必然受到良好學風的薰陶。一箇紀律渙散的集體,不可能有良好的學風,學習也就得不到保證。而好的環境,好的秩序,必須靠健全嚴明的規章制度和紀律來維持。作爲一名中學生,要嚴格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但依靠他人監督的被動遵守,是很難有進步的。有了嚴明的紀律和規則並不是束縛了我們的自由,而是爲我們鋪就了一條走向成功的大道。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自己約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爲主動,自覺地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畢達哥拉斯說過:不能約束自己的人不能稱他爲自由的人。
同學們:我們選擇了勤勉和奮鬥,也就選擇希望與收穫!
選擇了痛苦與艱難,也就選擇了練達與成熟!
選擇了拼搏與超越,也就選擇了成功與輝煌!
選擇了紀律與約束,也就選擇了理智與自由!
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做到遵守紀律、培養規則意識,去描繪一箇絢爛的中學生活!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有規則纔有自由有規則纔有進步 篇3
尊敬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讓規則爲自己的行動指南》。
鳶飛魚躍,蟲行獸奔,葉綠花開,日升日落,在生命的舞臺上,它們演繹着各自的劇情,但卻昭示着同一個真理:遵循規則。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家都知道,走在路上,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參加比賽,我們要遵守競技規則;寫文章,我們要遵守行文規則;在社會活動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這些都告訴我們,在人類社會中,必須用規則去爲我們的行動指南。
作爲小公民,我們要守法,作爲小學生,我們要守紀。《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和我們的校規校紀,都是針對我們小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制定的,它們既是我們的行爲準則,又是促進我們健康成長的基本保障。每一天,我們都應這樣告訴自己:我們要愛愛國愛人民;好學多問肯鑽研;勤勞篤行樂奉獻;明禮守法講美德;孝親尊師善待人;誠實守信有擔當;自強自律健身心;珍愛生命保安全;勤儉節約護家園。當我們能夠真正遵守這些守則和規範的時候,我們的校園和社會都會變得和諧有序,我們自己也會逐漸養成傳統美德,提升文明素養。
有很多青少年因爲不遵守學校的紀律和規章制度,不嚴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作風,進而由不遵紀到不守法,直至走上犯罪道路使自己悔恨終身。不要以爲平時違反點學校的紀律沒有什麼大不了,這種想法是萬萬要不得的,現在小小的放縱就可能釀成日後的大錯。爲了增強同學們的法制意識,普及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法規水平,我校還專門舉辦了法制講座活動。
校規校紀是他律,而比他律更進一步的,是自律。讓我們從遵守課堂紀律做起,從不倒剩飯做起,從輕聲慢步做起,在原樣交接中傳遞文明,在垃圾分類中踐行文明,在音樂引領中體驗文明……火車之所以能夠奔馳千里,是因爲它始終遵循着堅實的鐵軌;風箏之所以能高高飛翔,是因爲它總是情繫着身後的長線。
讓我們在校內嚴格遵守校紀校規,在校外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用整齊劃一的隊伍,用昂揚的風貌,去彰顯開元的。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