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主題徵文
《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主題徵文
真善美伴我行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人性中的美,就像花瓣一樣撒落在我們生活的角落裏,只有開啓我們心靈的窗戶,才能把這些花瓣串成美麗的花環,成爲生活中精美飾品。
(一)
孝義少年李是先天的聾啞人,自記事以來,目睹父母起早貪黑、辛勤勞作。她看在眼裏,記載心裏。從很小的時候起,她就主動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衣做飯、打掃衛生、料理菜地,樣樣在行。沒到農忙,李幾乎包攬了家裏的所有家務。每天清晨,她隨父母一起起牀,打掃完房間後,就到菜園裏摘菜,做好飯後再到田間叫父母。喫完飯,她又隨媽媽到菜地種苗、除草。媽媽心疼她,不讓她做,她執意要陪媽媽幹活。有時拗不過媽媽,李回到家也不閒着,把家裏收拾得乾乾淨淨,以便讓爸爸媽媽回到家裏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在學校,她不但學習刻苦,成績優秀,還在文藝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她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動證明:自己雖然是聾啞人,但並不比正常人差。
理解父母,疼惜父母,這,便是生活中第一朵花瓣!
(二)
一輛公共汽車正在緩緩的駛過來,停在了人們的面前。公交車上,乘客摩肩接踵,擁擠異常。一位老人牽着孫女那小小的手擠進了進來。小女孩皺着眉頭,無奈地靠在爺爺身邊,夾在人羣中,似乎連呼吸都很困難。“小姑娘,來我這坐吧!”小姑娘扭身去看,竟是隔着一排坐上的少年。少年個子不高,手裏拿着本書,應該是名學生。小女孩一臉驚喜,快速的擠了過去。小小的眼睛彎成了一座橋。
與人爲善,體諒他人,這,便是生活中第二朵花瓣!
(三)
生活中在金華女孩曹,在她看來,“山林給你快樂,你要還她潔淨”。於是,她經常獨自一人或者邀上幾個好友一起前往九峯山爬山,撿垃圾。有時一撿就是兩三個小時。用自己的微薄之力,還山林一點潔淨。
感恩社會,回報社會,這,便是生活中第三朵花瓣!
這三瓣花瓣,便是灑落在人間的真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所以,我們要擁有真善美,看見真善美,與真善美同行。
真善美之花綻心間
漫漫長路,人們總在追尋遙不可及的星光,卻總是忘了真善美才應是我們追求的方向。 ——題記
一
冬日的早晨總是很凜冽,霧濛濛的空氣包裹着周圍的事物,刺骨又細密的寒冷,一陣陣打來。“喫點吧。”奶奶和藹的聲音悠悠的傳來,雖有些沙啞,也不那麼清澈,卻暖暖的從耳邊漾開一陣漣漪,像一叢曇花柔柔的開放到心間。
我回頭,望瞭望她,輕聲答道:“好。”她手裏是一碗軟軟糯糯的紅薯,微黃的光澤淡淡的閃耀。迎面撲來的熱氣讓我覺得臉上溼溼麻麻的,帶着獨特的質樸味道鑽進我的鼻孔,引誘着我的口水。我伸手接過奶奶手裏的紅薯,下一秒便發出了一聲不大不小的痛呼:“嘶——”我皺了皺眉。“燙?”奶奶見我皺眉,關切的問我。“我給你放着,不燙了再喫。”奶奶沒有再說什麼,匆匆忙忙的奪過了我手裏的紅薯,轉身朝屋裏走去,彷彿沒有感受到燙手的溫度。
奶奶的動作很快,但我卻在她轉身的一瞬間清楚地看到了她臉頰上那深深的像菊花瓣般的皺紋還有挺得像小山丘般的眉峯。
指尖的餘溫還在,奶奶的身影佝僂又顫巍巍,灰白的髮絲凌亂的像秋日的枯草,隨風而舞。
這便是人性之真,之善,之美吧。奶奶那聲輕輕的話語,那碗香氣四溢的紅薯體現的是宛如白玉般晶瑩剔透的親情。悄然而至,就像帶走冬寒的第一縷春風,流淌在每一個人心中,那樣真真切切的溫暖。
二
夏天有時候真的潑辣的不像樣,絲毫不扭捏,炙熱覆蓋在每一寸暴露的皮膚上。
走了沒多久我便大汗淋漓,撐着膝蓋氣喘吁吁地遙看還有很遠的雜貨店,手裏攥着早已被汗水浸溼的五元錢,嘆了口氣。
“賣冰棍啦!”一陣沉厚但又聲音不大的女聲響起。
冰棍!我一箇激靈,直起身來尋找聲源。“賣冰棍啦!”我猛地回頭,只見一箇婦人正站在小攤旁,她毫無遮蓋地暴露在陽光下,黑紅的皮膚上滾過了顆顆汗珠,通紅的臉頰更染上了一層紅暈。她着急地東張西望,時不時用掛在脖子上沾着污漬的毛巾擦汗。
我興奮地跑過去,習慣性的掏錢,視線在那晶瑩誘人的冰棍上掃來掃去,摩拳擦掌地想象着冰棍入口即化的快感與從舌尖迸發到全身的清涼,我似乎都能感覺那股清涼在我的胃裏翻滾,蔓延。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