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崗位說明書(精選5篇)
班主任崗位說明書 篇1
第一條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和引導學生堅持黨的路線,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和鼓勵要求進步的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黨員班主任要協助黨組織做好班級黨建工作。
第二條加強新生入學教育。組織新生學習《貴州大學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和《貴州大學學生手冊》,幫助學生從各方面順利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過度。
第三條加強對學生的紀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教育學生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大學生行爲規範。
第四條加強班風、學風建設。引導學生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尊敬師長,團級同學,關心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開展多種形式的專業思想教育活動;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鼓勵和監督學生勤奮學習,及時瞭解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重視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鍛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發揚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
第五條加強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鼓勵並組織學生參與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體、科技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意識;與學生保持交流和接觸,每學期至少與每位同學談話一次,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關注學生的人際交往、戀愛交友、就業擇業、引導學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樹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完善人格,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和安全意識。
第六條加強對學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包括學生人生安全、宿舍安全、交通安全、節假日返鄉安全、出遊安全等;加強對班級參加重大集體活動的安全教育,如集會、遊行等;加強班級在重大政治事件期間和政治敏感期的安全穩定教育,保證班級的政治方向。
第七條每學期初制訂班級工作計劃,期末及時向所在學院提交工作總結。
第八條注重選拔和培養學生幹部,組建班委會並指導他們開展工作,培養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九條每週至少深入學生宿舍一次,每月至少召開一次班委會,每學期至少召開三次班級全體會議(新生入學時、本班學生出現違紀時、每學期期末考試前、每學年評優時、學生參加四級英語考試前、每學期開學和放假前,班主任均須召開班級全體會議)。
第十條加強與任課老師的聯繫,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召開班級會議,對個別成績較差的學生要單獨談話,必要時與該學生家長取得聯繫、交換意見,並及時將家長意見給所在學院。
第十一條 及時向所在學院和有關部門彙報本班學生違紀情況並提出處理意見,對違紀學生教育要耐心,做到不縱容、不放棄、不袒護,並及時將有關情況與學生家長溝通。
第十二條 認真做好學期班級學生綜合測評、優良學風班、文明宿舍、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評選工作。
第十三條 協助學院認真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調查、認定和統計工作,做好獎、貸、減、免、資、助、補等工作,幫助學生反映和解決學習與生活上的困難。
第十四條 畢業班的班主任要做好畢業生的信息溝通、就業指導、畢業鑑定、優秀畢業生評選和文明離校等工作,關心畢業生考研或出國進修,協助學院做好推免研究生工作。
第十五條 遇身體有疾病、心理異常和其他特殊情況的個體學生情況,及時向所在學院彙報並協助工作;幫助生病和意外傷害學生做好住院治療及費用報銷工作。
第十六條 積極參加班級開展的各類活動,經常與學生談心,對在學習、心理、生活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學生要隨時關心、教育和幫助;做好《輔導員(班主任)工作手冊》的記錄工作,每學期期末將《手冊》上交所在學院查閱存檔。
班主任崗位說明書 篇2
1.抓好思想品德教育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久的需要。班主任的地位及其所肩負的責任決定了班主任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力軍。小學班主任應站在國家和人民翱益的高度,以對民族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學生的學習、勞動、遊戲、生活等各個方面,運用各種教育途徑和方法,系統地、深入細緻地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爲學生一生的思想品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育學生掌握好科學文化基礎知識
學習是小學生的主要任務。教育學生掌握好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質量是班主任的重要職責。爲了使學生學好功課,提高學習質量,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自覺性;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責任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刻苦學習的意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習方法,交流學習經驗,提高文化水平。班主任還要經常與科任教師聯繫,協調各科任教師之間的關係,共同教好學生。
3.關心學生身體健康
班主任對學生全面負責,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學習,而且要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指導他們有規律地生活。班主任要指導學生制定一箇合理的作息制度,安排好學習、遊戲、休息的時間;要組織他們開展體育鍛煉,養成每天鍛鍊一小時的習慣;要教育他們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護視力,飲食定時定量,不挑食,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與校衛生室配合,進行防病教育和採取必要的防病措施;在季節變化時,要特別注意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
4.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勞動實踐
小學生的勞動主要是帶有學習性質的勞動,包括自我服務勞動、日常家務勞動、爲集體服務勞動、社會公益勞動、手工勞動和工農業生產勞動等。班主任要結合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勞動觀點、勞動態度與情感、勞動紀律與安全、勞動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和勞動本領,使學生愛勞動,會勞動,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家裏的事幫着做,集體的事搶着做。爲了養成學生的勞動習慣,要健全勞動制度,定期進行勞動檢查、評比和表揚,使學生看到勞動成果,提高勞動積極性。
5.關心學生課餘生活
班主任要關心學生的課餘生活。一天中,學生有許多時間是在課外度過的。課內活動易於掌握,而課外活動則較難控制。小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活動範圍大,內容廣.他們對活動往往良莠不分。高年級學生的獨立意識增強,好奇好勝,敢冒風險,但他們畢竟經驗不足,往往浪費時間和精力。因此,班主任要支持並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益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使小學生把精力用到有益於健康、有益於學習的活動中去。
6.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
班主任經常性的管理工作概括起來主要有:
(1)深入班級,瞭解學生,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積累學生思想品德、學習狀況、健康狀況等方面的情況,有的放矢地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2)做好班級工作計劃的制定和總結工作,做好學生的品德評定和學籍管理工作。
(3)做好班裏的日常工作,如統計學生出勤情況,安排值日,組織早操、課間操、眼保健操,檢查各種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對班級日常活動的講評,審查班級日誌,對個別學生的幫助教育等。
(4)處理好班級中的偶發事件。
(5)完成學校佈置的各種任務。
7.做好家長工作
班主任要認真瞭解研究家庭對學生思想意識和身心發展產生的各種影響,爭取家庭的配合,形成一體化的教育功能。
班主任在接受新班時,應進行普遍的家訪,瞭解學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和家庭教育狀況,以便有計劃有目的地做好家長工作。班主任可以通過經常進行家庭訪問、書面聯繫、定期舉行家長座談會、家長委員會、接待家長來訪等方式與家長保持聯繫,互通情況,聽取家長的意見和要求,研究對學生的教育問題,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子女取得家長對班級工作的支持與配合。
班主任崗位說明書 篇3
班主任工作的具體目標是管理好班級,建設好班級,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提高班級的整體學習成績。具體的職責如下:
1、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滿腔熱情 ,從德、智、體方面全面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並以身作則,做學生表率。
2、每學期初根據學校計劃和政教處、教務處的工作意見,結合本班具體情況制訂好班級工作計劃,全面安排好班級工作和活動,並切實實施計劃。
3、每天應多次深入班組,進行觀察瞭解,進而全面熟悉學生的品貌、個性、愛好,並經常與任課老師聯繫,瞭解和研究學生,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4、及時瞭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和校外活動情況,並及時採取措施教育幫助差生,及時與家長聯繫,爭取家庭的配合。
5、要認真上好每週班會課,精心指導設計開展班會活動及班級活動,提高教育效果,並重視督促指導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學、自治、自理能力。
6、關心學生的生活和身體健康,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文體活動和學校公益活動,搞好環境衛生,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要配合體育教師,抓好早操、課外活動及達標鍛鍊。
7、每天要督促檢查學生執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爲規範》,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校規,發現問題及時教育。做好表揚和批評工作。
8、認真負責地做好學生的成績報告單和學生檔案登記工作,堅持每學期清,不拖漏,積極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
9、指導班團支部工作與活動。
10、調節本班各科作業佈置,使學生勞逸適度。
11、認真學習教育理論與班主任工作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質,使自己勝任班主任工作,並更新班級管理理念,提高創新意識,爭當優秀班主任。
12、班主任因公、因病、因事缺席,應向年級組長說明原委並安排好自己的課務與班級工作。
13、按照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要求,開展班級工作。全面教育、管理和指導本班學生,使他們成爲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14、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保護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逐步樹立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爲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鬥的志向,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心理品質,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和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
15、教育學生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配合科任教師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
16、教育指導學生參加學校規定的各種勞動,協助貫徹實施《體育衛生工作條例》,教育學生堅持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
17、關心學生課外生活,指導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娛和社會活動。鼓勵學生髮展正常的興趣和特長。
18、進行班級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級常規,指導班委會和本班的團隊工作。培養學生幹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把班級建設成爲奮發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集體。
19、協調科任教師,瞭解和研究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協調各科活動和課業負擔。
20、做好家、校聯繫工作,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21、做好本班學生思想品德評定和有關獎懲的工作。
班主任崗位說明書 篇4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者,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成效決定着班級的狀況及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爲充分發揮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的主導作用,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學校班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結合學校獎勵性工資分配辦法,特製定本崗位職責。
1.每學期制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檢查並執行,做好總結工作;瞭解和掌握本班學生的家庭、思想品德、生活和身體情況,以及個性心理特點、興趣特長;瞭解班級、隊幹部的思想狀況,並經常掌握他們的發展動態。
2.依據《小學德育綱要》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本班集體建設的目標,運用多種形式向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建立班級常規管理機制和班級目標,培養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教育學生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在班級中建立班級管理崗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3.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成績,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4.搞好日常組織管理工作:認真組織學生參加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做到紀律嚴明、秩序井然;組織並督促學生積極參加校、年級的社團活動,每班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的學生參加學校各種社團活動,每位學生參加一項自己最喜歡的社團活動。爲本班學生認真寫評語,負責填寫本班學生的學籍;根據多元評價理念,組織學生開展各項評比工作,填寫好學生素質報告單,安排好學生的假期生活。
5.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定期開展少先隊活動;指導並幫助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文體活動、科技活動、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6.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及時處理班內突發事件。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協助學校貫徹體育與衛生工作條例。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保護環境,不喫零食,不亂丟亂拋生活垃圾。課間開展正當有益的活動,不追逐不打鬧。做好教室及衛生包乾區的整潔工作(教室沒有垃圾,地面無塵土,包乾區無垃圾)。
7.做好班級的文化設計與佈置。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評比活動,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做好班級的文化佈置,定期更換板報。給學生一箇清新的學習環境。
8.協調教育力量,溝通各種渠道。定期做好學生家訪工作,關注班級中的弱勢羣體,關心他們的學習與生活。在班級中成立家長委員會,召開家長會,通過校信通、班級網站等形式,加大與家長溝通的力度,展示班級文化活動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長,構築教育網絡,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9.經常與本班其他學科教師互通班級管理情況,共同商討本班的教育工作。協調各門學科的作業量,掌握並調整學生的課業負擔,採取恰當措施,因材施教,共同教育好學生。
10.做好班級財產的管理工作。教育學生愛護公物,節約能源。
班主任崗位說明書 篇5
1、認真制訂每學期的班主任工作計劃,做好每學期的班主任工作總結,定期向系彙報工作。
2、做好班幹部的選拔、培養和指導工作,充分發揮學生幹部的積極作用。
3、針對學生的思想狀況,積極開展政治思想教育,組織好學生的形勢政策教育、校規校紀教育、畢業就業教育,對學生參加黨校培訓和入黨等工作提出意見。
4、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的學習規律和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和團結、奮進和諧的班風。
5、分別向任課老師和學生瞭解學習情況,及時協調教與學關係。
6、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課餘時間。
7、瞭解本班經濟困難同學的情況,主動關心困難學生。
8、公平、公正地做好每學期的綜合測評工作,獎學金、助學金和榮譽稱號評選工作。
9、負責本班學生的實習工作和社會實踐活動,負責學生的畢業鑑定工作,參與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10、密切配合學生工作祕書的工作,做好所需的統計工作,並協助傳達校、院、繫有關通知。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