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拓展訓練小遊戲彙編

  拓展遊戲也被稱作體驗式訓練,它主要是指在自然地域,通過模擬探險活動進行的情景式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從而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鍊團隊”的目標。以下是拓展訓練欄目的小編爲您推薦的《最新拓展訓練小遊戲彙編》,供參考!

  【一】集中注意力

  項目學員:所有學員參與其中

  項目時間:30-40分鐘

  項目控制:拓展培訓師要求參訓學員圍城一箇圓圈,相鄰兩位學員的雙臂分別抱在對方的肩膀上,在統一做下蹲動作的同時,一起說“集中注意力”。

  器材場地:寬闊平整的場地,室內外均可。

  分享回顧:從1-20次,第3、5、8、10、12、13、15、19次時只能下蹲不能講話。如有某一人出聲,則認定爲沒有完成,需要從新再來,直到全部通過爲止。

  【二】進化論

  項目學員:所有學員參與其中,扮演雞蛋、小雞、鳳凰、大猩猩和人。

  項目時間:20分鐘

  項目控制:拓展培訓師要求全體人員先蹲下作爲雞蛋,相互找同伴進行猜拳,贏者進化爲小雞。贏者找小雞同伴再猜拳,贏者進化爲鳳凰,猜輸者退化爲前一箇階段。贏者找鳳凰同伴再猜拳,贏者進化爲大猩猩,猜輸者退化爲前一箇階段。贏者找大猩猩同伴再猜拳,贏者進化爲人,猜輸者退化爲前一箇階段。一直進行幾分鐘,直到大部分的人都進化爲人,只剩餘4人爲止,剩餘4人表演節目後進化成爲人。

  器材場地:一塊空地

  分享回顧:拓展培訓師應儘量使氣氛保持輕鬆和愉快,消除學員間的陌生感,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員間的友誼。

  【三】怪獸

  項目學員:所有學員參與其中,要求12人爲一組最佳。

  項目時間:5~10分鐘

  項目控制:拓展培訓師給出要求:團隊要創造出一箇怪獸,這隻怪獸只有11只腳、4隻手在地上。全體人員必須鏈接在一起成爲一箇整體。

  (1)首先需要團體確定一箇組合方案。

  (2)學員必須高度配合去執行該組合方案。

  (3)組合方案要考慮到學員身體上的個體差異性。

  器材場地:一塊平整的地。

  分享回顧:活躍團隊氣氛、發揮團隊創意。

  (1)大家用什麼方法達成共識?

  (2)你認爲最有創意的地方在哪裏?

  【四】印泥作畫

  遊戲目的:

  鼓勵人們使用他們右腦思考問題,讓人們體會右腦在學習中的作用。

  遊戲準備:

  人數:不限。

  時間:不限。

  場地:室內

  材料:印泥、白紙。

  遊戲步驟:

  1、幾個人共同使用一盒印泥。請個人把他們的拇指按在印泥上,然後把他們的拇指印在白紙上。

  2、韋拇指印作畫(例如,臭蟲、轎車、宇宙、碟等)。

  3、讓人們彼此交換作品,分享各自的創意。

  (遊戲心理分析)

  大腦分爲左右兩個半球,左半球稱爲左腦,右半球就稱爲右腦,它們主管的功能有區別。

  右腦是感性直觀思維,這種思維不需要語言的參加,掌管音樂、美術、立體感覺等。而左腦是抽象概括思維,這種思維必須藉助於語言和其他符號系統,主管說話、寫字、計算、分析等。例如,成人嚴重中風,如果病變發生在左腦,往往會造成失語症,出現部分或完全喪失語言能力,但他卻有意識,能夠理解別人說的話,只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左腦和右腦的這種優勢不是先天就形成的,它與後天的勞動是分不開的。大多數主要用右手的人的左腦具有言語優勢功能,即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高度發達。主要用左手的人的右腦具有非言語優勢功能,各種感知高度發達,善於形象思維。左右腦雖然具有各自不同的主要功能,但它們在“工作”時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它們互相協助,共同反映客觀事物。

  【五】玩轉文字

  遊戲目的:

  這是一箇開發人們智力和想象力的遊戲。

  遊戲準備:

  人數:不限,4人一組。

  時間:不限。

  場地:不限。

  材料:隨意寫着各種詞彙的小紙條,詞彙包括各種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還有一些平時不大常見的事物、不常經歷的場景和不常做的活動等,幾個盤子。

  遊戲步驟:

  1、隨機造句

  將寫着詞的紙條摺好,按形容詞、名詞、動詞、量詞、名詞的順序分別放在不同的盤子裏。

  參加遊戲的人每人依次去每一箇盤子裏分別取一張紙條。

  根據順序讀出由隨機抽取的詞組成的句子,可能很滑稽,如:“靈活的奶牛編織窗子”。每個參與者都會想象這樣一箇奇怪的情景,會捧腹大笑,也會記住那些畫面,有更多離奇的想法。

  2、隨機編故事

  將寫着名稱、場景和活動的詞語的各類紙條放在不同的盤子裏。

  參加遊戲的人每人隨機取三張不同類的紙條。

  給五分鐘的時間,每人根據三個詞編一箇故事,要求情節完整流暢、表達清楚、合乎語法邏輯。這個過程是很難的創造過程,要在三個可能看起來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詞之間建立一種聯繫,沒有豐富的想象力是不可能的。

  (遊戲心理分析)

  智力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能確保認識活動有效進行和發展人腦聰明智能功能的心理特徵的綜合。它具體表現爲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等幾個方面,是它們有機結合而成的。在此我們應先明白一箇觀點:頭腦是控制人類心理活動的樞紐,所有的心理特徵實際上都是有關頭腦的特徵,而人的智力是控制和調節各種心理活動的關鍵。

  【六】防水紗布

  遊戲目的:

  發揮人們的思考力,讓人們的智力在遊戲中得到充分發揮。

  遊戲準備:

  人數:不限。

  時間:不限。

  場地:不限。

  材料:準備一箇瓶子,一塊紗布,一根細繩或一根皮筋。

  遊戲步驟:

  紗布能防水嗎?這個問題很簡單,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正確回答上來。看上去,紗布織得那麼疏漏,網眼又多又大,要想用它來“防水”,恐怕辦不到。讓參與者來試試。先找來一箇瓶子,在裏面灌上一瓶水,然後用紗布蒙在瓶口,用細繩或皮筋把紗布緊緊紮在瓶口。這時,大家把瓶子倒過來試試看,瓶裏的水會不會流出來。結果,水並不往外冒——紗布能“防水”,它把水堵在瓶子裏,一滴也沒流出來。

  這是什麼原因呢?紗布防水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爲空氣壓力的作用;二是因爲水的表面張力的作用。

  空氣的壓力很大,完全可以托住壓在瓶口處水的重力,所以水不會往下漏。另外,水的表面像一層有彈性的皮膚,這層“皮膚”上的分子緊緊地被水面下的那層分子所吸引,把水裹了起來,不讓水隨便亂跑。我們用的布傘、雨衣能防水,也是因爲水滴表面張力很大,不容易進到傘或雨衣的裏層去。

  遊戲心理分析:

  這個遊戲通過看人的思考力,考察出人的智力指數。一箇人的智力不僅是一箇客觀的數值,也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心理學上認爲,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積極的思考是提升智商的一箇重要標誌,肯開動腦筋的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會很多。

  【七】偵察敵情

  遊戲目的:

  從判定乒乓球的位置看人們的勘察力。

  遊戲準備:

  人數:不限。

  時間:不限。

  場地:室內。

  材料:乒乓球。

  遊戲步驟:

  1、參與者圍成一箇圓圈站或坐着。每人之間相隔50釐米,雙手背在身後,用一乒乓一作爲被偵察對象。

  2、選出一人站在圈中央當“偵察兵”。

  3、遊戲開始後,乒乓球在圍圈人背後手中傳來傳去,傳球人也可不將球傳出,只做一箇假動作(傳或不傳),而下一個接球人未接到球也要做個接球動作,並連續“傳”下去,以迷惑偵察兵。

  4、偵察兵經仔細觀察,判定球在誰手中時可指着對象喊:“不許動。”如球在該對象手中,偵察兵即勝利完成任務,兩人互換,拿球人當偵察兵;偵察兵如果喊了三次還沒有偵察到敵情,就是沒有完成任務,得表演一箇節目。

  遊戲心理分析:

  本遊戲對提高觀察力頗有幫助。偵查不僅是行爲上的一種勘察,這種偵查需要人們縝密的觀察以及細緻的分析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這也是人們一種敏銳的觀察力的體現。人們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有計劃、有耐心的思考,就能根據一些細節評判出最好信息。

  【八】盲人運球

  任務:由隊長指揮隊員將紅桶中的球全部運到藍桶中。注意,整個過程中隊員的手不能接觸球;不能移動桶,可使用場地內的物品。規則:(以15人爲例)

  15人中選1人爲隊長,站在指定位置;

  選2人作副隊長,站在距離隊長10米遠的位置;

  其餘12人,每3人一組;站在距副隊長5米位置,面向隊長,橫排站立;兩兩雙腿綁在一起,矇住雙眼。

  在每組人身後1米處放置一黃桶,桶中裝有30只乒乓球;在每組人側前1米處放置兩組工具。

  在副隊長和隊長中間的位置放置兩隻藍桶。

  所有隊員準備就緒,將任務卡交給隊長。活動開始。

  道具:4個紙杯,8個匙,8雙筷子,4把叉,1張任務卡。1張題目卡(可作爲副隊長的干擾項目)

  【九】盲人島

  任務

  1、將一箇球投入水中的一箇桶中2、所有的人集中到珍珠島規則

  1、第一個任務完成後才能離開盲人島

  2、島的周圍是激流,任何人和物品一旦落水都將被衝回盲人島器械:

  1、50*50cm木臺12個,高度20cm2、80*20cm木板兩塊3、木桶或塑桶一隻

  4、乒乓球或網球3只

  5、一雙筷子、一張報紙、一段膠帶、雞蛋一隻、筆一支6、任務卡片

  團隊表現:順利完成項目。但"常人"長時間"忙於"包雞蛋等項目,致使營救行動時間幾乎用盡。

  體會:①盲人島、啞人島、常人島各有優勢,但又各有長短。各層分別相當於一箇團隊中的基層、中層、決策層;

  ②中層(啞人)一味向基層(盲人)尋求溝通,而缺乏向決策層(常人)的彙報、溝通。中層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應及時向決策層彙報;

  ③決策層(常人)被瑣碎的事務所困擾,不能科學決策;

  ④基層(盲人)在整個"遊戲"中很無奈,作爲一箇團隊,明確一箇團隊的目標和任務是非常重要的!

  【十】青蛙大戰

  活動目的競爭與合作問題分析與決策器材場地

  室內外平坦的場地均可,12~16人一組(偶數爲佳)墊子爲總人數的一半、毛線球16顆(與總人數相等)邊界繩兩條規則

  1.在相距6~8M的位置,以邊界繩標出起點與終點

  2.請夥伴依序採1、2、1、2方式報數,將整組分成兩小隊,由一組先攻併發給一人一塊墊子,另一組採取防守併發給一人2顆毛線球(軟球),兩方各自退到起點與終點線的後面3.攻擊方自起點線後出發,前進時必須兩腳一齊青蛙跳,墊子則代替荷葉,如果站立在墊子上,則對方不可用球攻擊,另外可用墊子來擋球4.防守方必須站在線外以球攻擊,在線內攻擊無效5.被擊中的人員必須回到起點重來

  6.計時5分鐘,統計共有幾人成功達陣,然後交換器材,攻守互換分享重點:

  1.你的小隊是採取游擊戰還是團體戰?爲什麼?2.不同的攻、守策略,導致結果有什麼不同?

  3.任務中,你扮演何種角色?決定角色安排的因素是?不同角色對團隊的貢獻分別是什麼?4.你的需要被注意到了嗎?個人的需求是否曾被提出?團隊提供了哪些協助?這和平時的工作、生活有沒有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比方說~

  5.過程中你看到團隊或個人的表現如何?哪些是很棒的?有什麼現象是平時團隊忽略了?6.競爭對手的表現對團隊會不會造成影響?是什麼?

  【十一】生命之圈

  活動名稱 生命之圈

  活動目的 觀察力的訓練

  器材場地 12~16人一組,每組一箇呼拉圈(每個呼拉圈有三到四種顏色更好)

  規則

  1.每組圍成一箇半圓,由訓練員面對夥伴手持道具,開始宣佈:

  現在要進行的是一箇很嚴肅、且每個人都會面臨的生命課題『生與死』

  我現在用『1代表生』、『2代表死』(訓練員開始示範1與2的表示方式)

  ☆訓練員先將呼拉圈擺放一箇位置(例如轉單數圈…等)後,然後說明:

  『注意看,這是1』

  ☆訓練員再將呼拉圈改變擺放方式(例如轉雙數圈….等),然後說明:『這是2』

  2.示範完後,訓練員開始變換呼拉圈的擺放方式(剛開始2~3次依照示範的方式,然後開始改變,因爲規則不在於此),然後詢問夥伴『這是1還是2?』

  3.當幾位夥伴應答後,有夥伴答對時,訓練員必須確認:『對!這是1(或這是2)』;錯誤時,則告知:這是1(或這是2)

  4.如果學員表示知道,可請他繼續參與、確認,或者舉手向訓練員單獨確認,

  請學員不要直接說出答案,以尊重其它夥伴的學習權力

  5.答案在每次訓練員的提問方式:

  當問句是:『注意看、這是1還是2?』代表1

  當問句是:『這是1還是2?』代表2

  分享重點

  1.人們都習慣用親眼所見來判斷事情,當你所看到的規則不斷被打破,你有什麼感覺?是什麼讓你改變原有的觀察模式而找到答案?

  2.過程中,你是否較多的時間都在觀看訓練員每次的示範動作、其它夥伴每次的行動?問題是否因此被解決了?你覺得自己的行動力夠嗎?

  3.當執着於動作、答案的對錯時,你觀察(發現)到什麼?當找到答案後,你又觀察(發現)到什麼?兩者有沒有不同?

  4.(過程中如果有人質疑訓練員的對錯時,較適合將這問題提出)當我們面對問題而無法解答時,你是先換個方向、反問(反求)自己,還是先質疑別人?在生活、工作中,有沒有相同或類似的情形?

  5.團體中可能有某些人不氣餒、不斷提供答案(意見),這對你會不會造成影響?是什麼?或者當團體越來越沉默,會不會讓你更不敢開口表達?在你的生活周遭,是否有類似例子?

  6.面對生、死的議題,你是否可以豁達的看待此問題?同樣的,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問題是你可以從容以對的?哪些是你避免去碰觸的?(這個部分可以請學員不必回答,改用寫的;如果願意,事後可以找一位你願意與他分享的人,彼此討論這個話題)

  【十二】結對而行

  道具:繩子若干

  參加人員: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多組參加

  遊戲規則:本遊戲要求場地較大,遊戲開始時先把每一組人員的左腿或右腿綁在一起,多組並排一起站在起跑線上,主持人喊“開始”時,各隊齊出,最先到達終點的隊就算獲勝。本遊戲要求參加者的配合默契。

  【十三】頂氣球比賽

  道具:氣球一箇、繩子一條

  參加人員:兩組對抗(每組一般爲3人到7人)

  遊戲規則:遊戲開始前先把繩子沿場地的正中間拉開(像網球網一樣),然後雙方排開用頭頂球,哪方先落地爲輸,雙方輪流發球。體現配合能力和競爭能力。(注意只能用頭,不能用身體的其它部位)

  【十四】籮卜蹲

  將參與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牽着手圍成一圈,給每堆人以顏色或數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蘿蔔開始統一下蹲,同時還要念詞,再指定別的蘿蔔堆做同樣動作,目標要一致,依此類推但不能馬上回指。

  以一實例加以說明。有紅、白、黃、紫四堆蘿蔔,白蘿蔔先蹲,蹲的時候念“白蘿蔔蹲,白蘿蔔蹲,白蘿蔔蹲完紅蘿蔔蹲。”唸完後所有白蘿蔔手指一致指向紅蘿蔔堆。紅蘿蔔們馬上要開始蹲且口中一樣要唸唸有詞,之後他們可以再指定下一個但不能是白蘿蔔。

  【十五】我們不孤單

  各人圍圈站立,肩膀貼肩膀,臉向圈內。各人前後腳站穩,雙手向前,準備向前推的動作。 選一人站在圈中,閉上眼,雙手交叉胸前。大家大聲問:“準備好沒有?”圈中人回答:“準備好啦!”(這很重要,可令氣氛更認真,他們會覺得這“崗位”很重要。) 喊完口號,中間的人把身體挺直向後跌,其他人託着他,輕輕向左或右傳遞,組長在圈外輕聲講“支持者”:“做得好!”亦要安慰中間那位:“不要怕,他們在支持你!” 約一分鐘轉完,圈中人站定,張開眼向每位支持者道謝。望三秒,點頭,微笑。 換另一人站在中間,直至每個人都體會過被支持的感覺。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