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校團委意見和建議(精選9篇)
對學校團委意見和建議 篇1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由德育概唸到德育信唸的道路是從行爲和習慣開始的,而行爲和習慣又滲透着青年對於所見所爲事物的深刻情感和個人態度。”因此,爲避免德育工作空洞說教,我校團委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根據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徵,寓教於樂,構建豐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動。利用學校各級宣傳陣地加強對青年的引導,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爲教育爲內容,以輿論引導、活動宣傳、實踐訓練爲手段,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導向,爲學校創建學習型學校提供優良的人文環境,鼓勵學生積極進取,追求卓越。 近年來,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校共青團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可以說在我縣是一面旗幟,但也存在制約我校共青團工作發展的一些問題。本人熱愛團的工作,從一參加工作就加入了共青團的工作,現在就我校開展共青團的工作存在的問題、原因及解決方案做幾點闡述。
新時期,共青團面臨許多新情況、新任務。要適應新情況、新任務。拓展共青團的影響力、發展力,僅靠共青團自身的力量,僅靠共青團常規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學校共青團需要造勢,需要借勢,需要借勢造勢。一、共青團工作造勢的必要性、原則、方法
共青團需要造勢。所謂造勢,就是通過各種形式,在羣衆中造聲勢,造影響。一箇政黨、一箇團體,不管有多麼好的綱領,多麼好的章程,首先需要人們認識你,瞭解你,然後纔有可能接受你、支持你、擁護你。共青團作爲一箇擁有光輝歷史的先進青年羣衆組織,曾跟隨黨在革命、建設的實踐中取得許多輝煌的成績,在青年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擁有極強的感召力。
改革開放以來,整個國家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社會公衆的政治意識和組織意識有所淡化。一些團組織沒有及時順應這種歷史變化,僅限於常規工作和常規方法,對團員青年的思想教育限於空洞說教。一年甚至幾年,一些團組織沒有一次大型活動和重點、熱點工作來吸引、凝聚青年。隨着共青團團對招生、入黨、就業等與青年緊密相關的人生大事的政治優越性逐漸弱化,共青團在青年中的凝聚力,在黨政和社會各界中的影響力也就逐漸減弱。由於缺乏影響力,一些基層團組織已處於癱瘓狀態,許多羣衆不知道共青團在做什麼。在這種形勢下,共青團既要做好基礎工作,更要多做一些造聲勢的工作。造勢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增進人們的瞭解,增強共青團在青年中的影響力。造勢可以展示共青團的工作能力,增強共青團在青年中的凝聚力。共青團造勢要堅持兩項原則。
一是始終堅持圍繞黨政中心造勢。共青團作爲黨的助手和後備軍,理所應當地負起中心工作先鋒隊,生力軍的責任。圍繞黨政中心開展一些有規模、有聲勢的工作,可以爲黨政中心工作的推進起到鼓與呼的作用。脫離黨政中心開展工作,就很難引起黨政的關注,共青團工作就容易陷入自娛自樂的狀態。反之,就會受到各級黨政的重視、信任和關心,增強團的政治實力。二是始終圍繞青少年成長成才造勢。青少年時期是一箇人成長的重要時期。對青少年特別是對具有特殊困難的青少年進行幫助,會對他們一生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共青團要凝聚青少年,就要爲他們的成長成纔開展一些有聲勢、有影響的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困難,讓他們在人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感受到團組織的溫暖,增強對團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自覺地跟隨[文章來源第一範文:]團組織建功立業。
共青團造勢要掌握兩種方法。一是要集中力量造勢。正如帶兵打仗,優秀的指揮員總是集中優勢兵力對敵實行各個擊破。全面出擊,戰線過長都是兵家忌諱的。現在,各級團組織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有限,要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好是不現實的。團組織要勇於放棄,善於抓大放小,集中精力抓好重點工作,在重點工作上造好勢。樹立“要做就做最好”的觀點,認真策劃,精心組織,高水平地做好每一件重點工作。如果共青團組織每年都能圍繞黨政中心,圍繞青少年成長成才做好2―3件有規模、有創意、有影響的工作,就可以讓社會各界感到團組織是活躍的,有生氣的。長期堅持,共青團組織就會在當地活躍起來,壯大起來。當各個團組織都活躍起來時,全團也就活躍起來。二是要善於以小做大。以小做大是造勢一詞的應有之意。是共青團鍛鍊自我,不斷創新的重要方法。在許多中心工作中,共青團不在主戰場,不是主力軍,責任和壓力不大。共青團不能以此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要有主動參與意識和政治敏銳性。要充分發揮職能,善於從不起眼的小事着手,把黨政關心而又無暇顧及的小事做成有規模、有影響的大事。把小事做大,可以對黨政中心工作起到拾遺補缺、推波助瀾的作用。把小事做大,可以爲黨政工作營造氛圍,爭取羣衆的支持和參與。
共青團工作借勢的必要性、原則、方法共青團工作需要借勢。所謂借勢,就是藉助各方面的力量和影響來增強自身實力。從古至今,無論帶兵,從商亦或從政,凡善於借勢者,均能成就大業。借勢可以節約資源,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借勢可以迅速地凝聚有生力量,由弱變強,由小變大。共青團非強力部門,但共青團從事的工作是一項社會性極強的工作,牽涉方方面面。共青團更需要借勢,需要藉助各方的力量推進自身工作。共青團借勢需要把握的原則。一是要堅持依法原則。共青團作爲生力軍,預示着希望和未來,並且擁有豐富的政治、組織、人才資源。只要溝通得當,比較容易獲得各方面支持。對共青團來說,並不是所有的力量均可借用。一些具有非法利益的力量,往往需要借用共青團的名義,在公衆中樹立自己健康的形象。爲此,他們會給共青團更優惠的支持。對於這些力量,共青團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斷不可借用。二是要堅持誠信原則。借勢是爲了獲取有關方面的支持,更好地服務於工作對象,而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勢壓人。共青團在對外合作中,既要考慮自身利益,也要考慮合作者的利益。要善於用借來之勢,幫助合作者解決實際困難,讓合作者感到與共青團合作是有利的,可發展的。同時,要對被借勢者負責,讓被借勢者感到共青團是認真幹事業的,是能幹事業的。如此,才能持久地獲得各方支持。三是要堅持實效原則。借勢不是無爲的炫耀和吹毛求疵,而是爲了爭取支持,優化環境,推動工作。共青團要珍惜所借之勢,把所借之勢用到關鍵時候,關鍵事情上,使每一次所借之勢都能發揮好的功效。共青團要重點借好兩種勢。一是借黨政之勢。黨政之勢是共青團最可借用之勢,也是最大之勢。借黨政之勢,就是爭取黨政領導多做指示,多參加活動,必要時幫助協調有關力量,解決具體困難。借好黨政之勢,可以引起各方面重視,也爲共青團的合作者搭建了向黨政彙報工作,爭取支持的平臺,使合作者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更加堅定與共青團的合作。二是借才之勢。共青團有青年聯合會、青年企業家協會等外圍組織,吸引了各族各界優秀才。通過外圍組織,各類優秀纔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鑑,互相支持。共青團要整合才資源,借用一部分才之勢爲另一部分青年服務,最終團結凝聚才爲青年工作服務。共青團每年評選推薦各級十大傑出青年,優秀青年企業家,青年致富能力,青年崗位能手等各類優秀才,這些纔在事業中得到了共青團的認可和幫助,對共青團心懷感激之情。借用他們之勢爲共青團工作服務,他們是願意和支持的。兩類優秀才分佈在各行各業,在本單位,本系統是骨幹,甚至是一把手,他們一旦支持青年工作,其能量是巨大的,全方位的。借好優秀才之勢,對促進共青團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共青團工作要借勢造勢造勢和借勢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造勢是目的,借勢是手段。要想造好勢,造大勢,僅靠共青團自身的力量是困難的。造勢往往是一項大型複雜的工作,需要各方支持。俗話講,衆人拾柴火焰高。共青團廣泛借用一切可借之勢,則可使造勢工作錦上添花,產生裂變效應。從另一層面講,造好勢有助於借勢。聲勢造好了,可在社會各界中增加知名度,增強認可度,樹立良好形象。聲勢造好了,彰顯出共青團的創新力、影響力、號召力。這樣一支充滿朝氣、銳氣的團隊,誰不支持它呢?因此,借勢造勢既是共青團把工作做大、做精、做強的必然要求,也是共青團凝聚團員青年,實現青少年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方法。
對學校團委意見和建議 篇2
⑴應把一些些年富力強董專業技術、有事業心、有奉獻精神且能同心同德團結大夥,辦事光明磊落的同志提到領導崗位。以使其能帶領大夥共同奮鬥搞發揮團隊效益,把學校的整體工作搞上去。
⑵分配製度上在體現多勞多得前提下,儘量消除相同或相近崗位分配製度的不合理因素(可採取年終工作業績、崗位綜合考覈,結合綜合平衡的辦法)。分配上要考慮到勞動的數量(指勞動時間),勞動的強度更要考慮質量和效果決不能讓偷奸取巧之人有空可鑽;而讓踏踏實實幹工作的人感到寒心。
⑶採用包括獎勤罰懶和考覈勞動態度效果的辦法,充分調動一線教師和二線教輔人的積極性真抓實幹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的分配製度應具有透明性,可採用年終公佈的辦法,這樣一方面可接受羣衆監督而另方面對每一位職工自己在工作上也起到督促作用。
⑷搞好重點專業的培養建設,加大設備師資投入。引進或培養一些專業有特長的教師實行名教名校的辦學方針,爭取搞出在全省乃至全國,有特色的重點專業。可提高學校的聲譽,也可爲學校的升格打下基矗
⑸着重抓好學校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房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這裏管理更爲重要這幾個部門第一與學生打常打交道,第二也關係到學校教學效果和學校教學資金投入的效果。防止出現個人見效益學校投入沒效果的現象。
⑸抓好學生就業工作,以就業促招生。可考慮向大企業定期陪養輸送優秀學生等辦法,打開學生就業工作的局面。同時這對來年生源質量的提高也有利。
對學校團委意見和建議 篇3
尊敬教育局領導:
您好!
我是市實驗小學二年級一名學生的家長,我的孩子在該校讀書已有一年多時間。在此期間,孩子得到了所在班班主任和各任課老師的悉心培養和耐心教育,學習興趣日益濃厚,學習成績也日益提高,作爲家長心中十分高興!
孩子進入二年級以後,我發現學校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上和作息時間上作了一些調整,深感不解。特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望教育局領導能夠認真考慮。
一. “減負”問題 學校說接上級通知,爲學生“減負”,學生在校時間不應超過6小時,故“日託班”取消,我表示不解。“日託班”是學校考慮到雙職工家庭家長在接孩子的時間上有困難而開設的,日託班只是讓孩子在學校完成家庭作業,並未另外加重學習任務,且“日託班”地參加遵循的也是自願原則,學校並未強行規定,此舉並未加重孩子負擔,“減負”一說何來?卻反而是“加重”了家長的負擔。
二. 課程設置上 一年級每週還有兩節英語課,到了二年級每週卻只有一節課了,難不成要學的東西反而變少了?每週一節英語課,少了給孩子鞏固的機會,到下節課豈不容易忘記?
三. 接孩子時間安排上 現在學校在北校門東側劃了專門的接孩子區,並在牆上做出了標識,考慮不可謂不周到,但殊不知由於低年級幾乎同一時間放學,每個年級又有七、八個班,而劃分的區域又小,家長全部堆在一起,自行車、電瓶車、摩托車 、汽車擁堵不堪;每個家長都急於接自己的孩子回家;低年級學生自律性又較差,不時會有孩子掉隊;在此情況下,老師管理孩子的壓力太大,孩子的安全很難得到保證。
爲此,我們建議如下:
1. 恢復“日託班”,爲家長“減負”;
2. 恢復每週兩節的英語課;
3. 錯開各年級的放學時間,並與交警隊協商,在孩子放學時間段將此路段改爲汽車單行,緩解交通壓力。
以上作爲家長的心聲,(建議教育局亦可做個名義調查,瞭解家長的真實想法)望教育局領導本着孩子的利益,認真考慮以上問題。
家長姓名:
x6.09.27
對學校團委意見和建議 篇4
23、多開展一些有益於學生的文體活動,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
24、孩子們已經進入初三了,我覺得應該恢復早晚自習,以便更好的迎接中考。
25、學校應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目前這樣14個人合用4個水龍頭,喫飯一次要排長隊,大二的學生連象樣的教室都沒有,圖書館和電腦房更不象樣,根本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這樣是不是太誤人子弟了。
26、不亂訂書刊,不亂收費,收費制度應透明。
27、是否可以把圖書室對學生開放。
28、大學畢業生應是有涵養的知識分子,經常在隊長的褥罵下,我想是培養不出來的。我真心希望學校能辦成大家喜歡的、有文化氛圍的好學校。
29、所謂準軍事化管理並不是正真的軍事化管理,學校應從軍隊管理中吸取部份對學生有用的和合適的項目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而不是生拉硬搬。例如:早上起牀後大可不必出去集合,可簡單搞一下衛生工作後靜心讀一會書,再集合去喫早餐。一天中集合次數不能太多,佔用了學生太多的讀書時間,學生應以讀書爲主。
30、教師要多關心體貼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1、每次的單元測驗和每次的考試 ,孩子們不會做的題和做錯的題,老師們一定要及時訂正和加以講解。
32、多開展各種安全紀律教育活動
33、儘早解決借讀費問題。
34、關於孩子們在學校的飲水問題,也應像以前一樣,取之於孩子,用之於孩子,於人於己都方便。
35、優化育人環境,排除社會不良青年到校擾亂。
36、學校應該作專業點,就好象一箇企業,做出自己的品牌,搞出學校的特色。我想這對於學校的發展,還有就是對招生和就業也有很大的好處。
37、學校應該注意多一點活動,發展學生的興趣,光靠死讀書是不行的,將來一定會喫虧。象現在我們在學校,什麼什麼節目啊什麼的,很少有是民樂出來的學生上去表演的,大家都光會死讀書了。其實我覺得,應該可以適當多的增加一點比賽之類的。
38、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太輕。
39、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便於因材施教,不要歧視差生。
40、教師應多做耐心教育,多表揚學生。
41、孩子們的作業要加強監督,儘量杜絕抄襲。
42、現在部分學生的學習壓力太輕。家長對學校的意見對學校的意見或建議家長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
對學校團委意見和建議 篇5
昨天孩子從學校帶回來一份家長問卷調查交給我,並叫我填寫,下面是我擬的草稿,希望大家能給我更好的指點和建議,爲謝!
首先感謝學校能給我們家長這樣一箇機會,因爲對孩子的愛,我們放心的把孩子交給了百年老校(一中)培育,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結臺起採,爲孩子的健康成長鋪平道路,作爲家長現在也不在是僅僅把孩子養大,其實家長和老師一樣也應該是教育者,我也越來越感到家長是多麼的難做,雖然我做的還不夠,但是我會與學校積極配合,讓孩子有一箇即嚴格又寬鬆的成長環境。
我覺得從現在開始應該對孩子們進行責任感和上進心的教育。並還要理性的看待孩子們課堂上的開小差。
我提幾條;1,孩子們已經進入初三了,我覺得應該恢復早晚自習,以便更好的迎接中考。
2,關於孩子們在學校的飲水問題,也應像以前一樣,取之於孩子,用之於孩子,於人於己都方便。
3,孩子們的作業要加強監督,儘量杜絕抄襲。
4,尤其每次的單元測驗和每次的考試,孩子們不會做的題和做錯的題,老師們一定要及時訂正和加以講解。
對學校團委意見和建議 篇6
1、多開展一些有益於學生的文體活動,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
2、多舉辦一些週末培訓班,發展學生的特長。
3、老師多與家長溝通交流。
4、多開展各種安全紀律教育活動
5、不亂訂書刊,不亂收費,收費制度應透明。
6、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便於因材施教,不要歧視差生。
7、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加強管理。
8、教師應多做耐心教育,多表揚學生,少用打罵威脅。
9、注意食堂衛生,特別不應該一邊拿包子一邊收錢數錢。
10、優化育人環境,排除社會不良青年到校擾亂。
對學校團委意見和建議 篇7
我們是xx屆高三畢業生(現高二)的學生家長,我們對於該校在高三挪入分校學習的這種政策表示很不能理解,並不支持這種政策.具體原因有下:
1.分校硬件條件很差,完全沒有本校的條件好,例如分校只有電扇,而沒有空調設備,高三學生在本階段並不是去忍受外界環境的時候,在高考中,學生們要拼出的是成績,和身體,和在學習中的毅力,而學校把學生挪入分校,無疑是將高三學生再加上更多負擔.並且很可能因爲燥熱影響學習.
2.學校2年都是在本校學習,而高三卻將學生挪入分校,學校是否考慮過學生的路途是否遙遠,並且在那裏交通很不方便,本校地處和平里地區,而分校那裏沒有任何公交車駛入.只能從本校或142(地壇)走入,自行車同學也是如此.
3.中本校有很好的操場設施,可以使得同學們在高三會考中取得好成績,有鍛鍊的機會,而分校本身學生學習就緊張,又加上沒有放釋的餘地,使得同學們沒有勞逸結合的機會,這無疑又是一箇影響身體的因素.
4.分校這裏有實驗室等一系列學生需要操作的場所,分校做實驗全要回到本校,而高考對於實驗的考試都是有一定要求的.這不就是成心不讓學生學習嗎?
5.學校可以在高二做一次調查,詢問學生是否願意挪入分校,或藉助於該校學生會力量,開展一次關於是否挪入分校的討論.該校領導可以完全得到這樣結論:那就是多半數的是不願意,而在高三中.是否還要讓學生去爲了環境的改變而適應三個月呢,顯然這是浪費時間.
6.中負責教學管理的校長都是在本校工作,那麼分校怎麼處理?很多老師比如教授高二的部分是高一教師,顯然很多師資是過不去的,這個問題學校又是否考慮過.
7.分校不像其他學校,例如171等,處於安靜地區,有操場.強硬的硬件,.分校地處地壇地區和滑冰俱樂部,和疾控中心,這種喧鬧環境不是高考學生應該有的.況且地壇每年都有廟會,2月一次,甚至一月一次的"我愛我家"服裝節,這種喧鬧,雜鬧,閒雜人員在學校周邊學校是怎麼處理的?顯然根本沒想到!而一到這些時候往往又是我所說的2的問題再次出現,交通擁堵.
解決辦法:
1.學校可以將新高一,初一挪入分校進行爲期一年的學習,最後高二,高三關鍵時刻再回到本校,這樣既阻止了高中,初中之間擱年級熟悉,甚至出現我們家長們所不願意看見的兩個年級打架,因爲的就是中間的新高一,和老生的關係.
2.學校把新高一挪入分校後,很多事情都很方便.而高三又可以安靜的複習,不受到環境的影響.
學校可以在即將從高二走入高三的(20xx屆畢業生,現高二進行一次大膽飛躍),我們想效果肯定是會好的.希望學校儘量滿足我們家長的意見以及學生的意見,否則高三出現任何由於以上出現的問題,我們家長絕對不願意.!!!學校應該開一次關於此問題的研討會.
3.我們祝願中有更高的明天,祝願xx屆的畢業生高三順利.請學校大膽嘗試!如果該問題學校不能解決,我們家長會堅持反映到區裏去解決,最後乃至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提出相關建議.
請學校認真考慮,對現在高二做一次調查,利用學生會去解決!
對學校團委意見和建議 篇8
我們是**屆高三畢業生(現高二)的學生 家長,我們對於該校在高三挪入分校學習 的這種政策表示很不能理解,並不支持這種政策。具體原因有下:
1.分校硬件條件很差,完全沒有本校的條件好,例如分校只有電扇,而沒有空調設備,高三學生在本階段並不是去忍受外界環境的時候,在高考中,學生們要拼出的是成績,和身體,和在學習 中的毅力,而學校把學生挪入分校,無疑是將高三學生再加上更多負擔。並且很可能因爲燥熱影響學習。
2.學校2年都是在本校學習,而高三卻將學生挪入分校,學校是否考慮過學生的路途是否遙遠,並且在那裏交通 很不方便,54本校地處和平里地區,而分校那裏沒有任何公交車駛入。只能從本校或142(地壇)走入,自行車同學也是如此。
3.本校有很好的操場設施,可以使得同學們在高三會考中取得好成績,有鍛鍊的機會,而分校本身學生學習就緊張,又加上沒有放釋的餘地,使得同學們沒有勞逸結合的機會,這無疑又是一箇影響身體的因素。
4.分校這裏有實驗室等一系列學生需要操作的場所,分校做實驗全要回到本校,而高考對於實驗的考試都是有一定要求的。這不就是成心不讓學生學習嗎?
5.學校可以在高二做一次調查,詢問學生是否願意挪入分校,或藉助於該校學生會力量,開展一次關於是否挪入分校的討論。該校領導可以完全得到這樣結論:那就是多半數的是不願意,而在高三中。是否還要讓學生去爲了環境的改變而適應三個月呢,顯然這是浪費時間。
6.負責教學 管理的校長都是在本校工作,那麼分校怎麼處理?很多老師比如教授高二的部分是高一教師 ,顯然很多師資是過不去的,這個問題學校又是否考慮過。
7.不像其他學校,例如171等,處於安靜地區,有操場。強硬的硬件,54分校地處地壇地區和滑冰俱樂部,和疾控中心,這種喧鬧環境不是高考學生應該有的。況且地壇每年都有廟會,2月一次,甚至一月一次的"我愛我家"服裝節,這種喧鬧,雜鬧,閒雜人員在學校周邊學校是怎麼處理的?顯然根本沒想到!而一到這些時候往往又是我所說的2的問題再次出現,交通擁堵。
解決辦法:
1.學校可以將新高一,初一挪入分校進行爲期一年的學習,最後高二,高三關鍵時刻再回到本校,這樣既阻止了高中 ,初中之間擱年級熟悉,甚至出現我們家長們所不願意看見的兩個年級打架,因爲的就是中間的新高一,和老生的關係。
2.學校把新高一挪入分校後,很多事情都很方便。而高三又可以安靜的複習,不受到環境的影響。
學校可以在即將從高二走入高三的(20xx屆畢業生,現高二進行一次大膽飛躍),我們想效果肯定是會好的。希望學校儘量滿足我們家長的意見以及學生的意見,否則高三出現任何由於以上出現的問題,我們家長絕對不願意。!!!學校應該開一次關於此問題的研討會。
3.我們祝願54中有更高的明天,祝願07屆的畢業生高三順利。請學校大膽嘗試!如果該問題學校不能解決,我們家長會堅持反映到區裏去解決,最後乃至北京市 教育 委員會提出相關建議。
請學校認真考慮,對現在高二做一次調查,利用學生會去解決!
對學校團委意見和建議 篇9
來學校已經快七年了,親身心的體會到了學校每一次發展的同時也感覺到了自己的收穫和進步。在全院上下共同努力下,新媒體技師學院伴隨着黨的規劃正在起航。作爲一名共產黨員,首次遇到這樣書面的題目我想還是說幾點意見和建議吧。其實近七年來一旦有些想法就會毫不忌諱的說給領導聽,也有一些得到了科室領導或校領導的支持及採納,當有了成效時,心中十分榮幸。今天,我想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一些個人意見,(本人層次不高,說幾句大白話,)敬請領導審閱!
一、教學方面
1、全方位提高任課老師的責任心
任課老師的責任心非常重要,教師上課時學生睡覺、看小說、玩手機等等卻熟視無睹,我想這樣的課堂有這樣的老師是學生的悲哀,也是老師的悲哀。教師可以經常與該班的班主任進行溝通,以此瞭解學生,以便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警覺性和教師的實質性教學任務。
2、專業教師職業技能有待繼續提高
就此問題建議學校高薪聘請(可以通過像校企合作等不同方式,如:小巨人集團、南通機牀等)高技能教師到學校,一方面是任教,更多的是培養在校的專業教師。可以籤固定期協議,下達任務書。
3、各專業所開課程要精、要系統
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到底能給技校生什麼,在固定的時間內能給大專班的同學什麼,能給高級工班的同學什麼。只要能給就行,就怕當同學們畢業時什麼也學不到,什麼也得不到。我認爲咱們學校有些專業有些課程開得太雜,這樣學生不能集中精力學習一樣課程或一門專業技術,到最後的結果自然也就好不了多少。
二、管理方面
1、改變班主任順手帶班的思想
咱們學校任課老師有一部分是班主任,課程很滿,授課任務很緊張,本就沒有時間帶班。然而在班主任隊伍急缺的情況下被委任爲班主任當中的一員,可班主任工作主要講得就一箇“細”字,這樣順手帶班的情況難免會給學生一些空隙。以上是萬不得已的情況,從現實來看,有些班主任從思想上就是“順手”,這種思想再加上本來就沒時間,學生被放鬆了,班級自然是散漫的,學校的學風校風建設有可能會因爲某個班級而停滯不前。
2、對學生的管理核心應該是“愛”+“嚴”
管理學生一切由愛出發,因爲愛學生你便會有很多奇思妙想,如果我們老師對學生能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能像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我想在管理他們的時候一定會很人性化,很有親和力。人與人是相互的,老師這樣對待學生,我們的學生也一定會給與理解,就算現在不會,將來一定會。再有就是嚴格要求,古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對學生嚴格要求也是當老師人格體現的一部分。試想一下,當學生有很多行爲規範不符合學校要求時我們當老師的竟然看不見,或者看見了就當沒看見,我想此時我們老師的人格就出現問題了。學生從內心也會對老師另有看法的!所以說學生管理無小事,我們在培育幼苗,如果培育者看見幼苗受蛀蟲侵蝕而置之不理的話,那麼我想這棵幼苗不會有好的花期,更不會結出甜美的果實,那麼我們的付出,我們的努力也就付諸東流了,再白一點說,我們的工資是白拿的,雖然很努力,但是沒有效果,我們更多的時候應該只要功勞,不要苦勞!說了這麼多,其實意思就是說我們要不惜一切努力看管好我們培育的對象,爲他們修枝剪葉,澆灌撒光,讓他們茁壯成長。嚴盯死守,不給他們任何長歪長斜的機會!
3、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自我管理
最好的管理者應該是學生自己,試想一下,全校總共不到一百位教師,管理着近千名學生,老師能不累嗎?每位同學稍鬆一口氣就算大家齊努力也是應變不過來的。我們再想一下,如果能有一批精幹的學生幹部,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某個班級,讓這些沒有家庭瑣事牽掛的人除了學習就把心思放在學生管理上是不是老師要輕鬆很多,不僅如此,同時我們也培養了一批擁有管理思想的優秀學生。我想,這也是我們對學生的給予!所以,在管理上我們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學生幹部培訓上,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其爲學校服務,爲自己也奠定將來走入社會的管理基礎!
4、制度在先,深入人心
任何管理都離不開制度,我們學校也有自己的成文的學生管理制度,但是同學們能不能熟知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呢?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又做了多少呢?沒有行規,如何蹈距?如果我們願意反思的話,我想當前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招生方面
在招生問題上,我建議學校獎罰機制應該進一步明確。人的動力往往來源於兩方面,一是自動,二是制動。不管自動還是制動,他都需要另外一種力的牽引,要麼是壓力,要麼是誘惑力。獎是誘惑力,罰是壓力。所以我建議,在全方位維護學校利益的基礎上招生獎罰機制要進一步明確。像那些不癢不痛的制度,一切全靠良心幹活的制度對正常人的心理時間久之便會產生精力疲勞,沒有了鬥志,沒有了士氣。有些同志可能總是想在這個問題上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然而現實告訴我們就像我前面所說,我們不需要苦勞,我們要的是功勞!要的是效益!沒有效益的工作跟不做有什麼區別呢?我想這也可能是我校招生各個區縣剛開始都好,到後來都不行了的其中一箇原因吧,也許大家意識不到,但並不代表它不存在,有些東西是潛移默化的!
四、人事管理方面
在這個問題上我在考慮我是否有發言權,包括上面我所講的一切,當我回過頭來看它時,覺得有些話說的欠妥。然而學校既然要搞這個活動,那我就直言不諱,希望能夠得到領導的理解。人事問題上我覺得自己沒有發言權的原因是在這個學校我的學歷是最低的,本來就沒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說任何不滿意的話,然而面對學校的發展,面對自己所在單位的問題我想談一點自己的意見。
在用人方面首先一點我覺得要重用咱們學校一些有知識、有能力、有眼界、有辦法的人。俗話說千兵易得,一將難求。人說“不拘一格降人才”,我說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另外一點就是要實施優勝劣汰制度,大家按能力上崗,如果學校能有一套淘汰制度,每年按制度淘汰最後兩名,我想老師的工作作風和態度又將必然是另一箇景象。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國家有很多國企紛紛倒閉,其主要原因無非就是喫大鍋飯惹的禍,大家幹好幹壞一箇樣,當着領導一箇樣,背過領導又一樣。長此以往,就會正像魯迅先生所說:“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是建議領導通過一些辦法使大家產生動力,一方面施加壓力,另一方面給與誘惑力,我想這樣的話一箇生機勃勃的校園懷景,一箇積極向上的教師隊伍一定會在新媒體技師學院這塊土地上產生。
以上是我本人的一點想法,藉此機會呈給領導,如有不妥之處,誠望海涵!作爲一名共產黨員,藉此機會也向組織表表決心,在未來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努力向上、開拓進取、勇往直前、與時俱進,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爲嶄新的新媒體技師學院的發展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本着學院發展我光榮,學院憂患我爲恥的思想與學院一起共同承擔,共同成長!!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