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範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相關知識

  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指的是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衆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1979年1月1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衆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1982年8月17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衆國聯合公報》(《八一七公報》)。美國在三個聯合公報中均強調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這是中美兩國關於兩國關係以及我國臺灣問題的重要歷史文件。堅持一箇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是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政治基礎。

  發展歷程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訪華,中美交往的大門重新打開。尼克松訪華期間,中美雙方於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上海公報”) 。

  1975年12月,美國總統福特應邀訪華。整理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發表了《中美建交聯合公報》。

  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美國宣佈斷絕同中國臺灣的所謂“外交關係”,並於年內撤走駐臺美軍,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即“斷交、廢約、撤軍”)。

  1979年1月,應美國總統卡特的邀請,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訪美,揭開了中美關係史的新篇章。

  1982年8月17日,兩國政府發表《中美聯合公報》(“八?一七公報”),美方承諾“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中國臺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中國臺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建交以來近幾年的水平,準備逐步減少它對中國臺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解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成爲中美關係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