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勞動爭議案例分析(精選4篇)

工傷勞動爭議案例分析 篇1

  楊師傅於20xx年3月6日入職某物流公司,任廂式貨車司機,該物流公司未爲楊師傅繳納工傷保險費。20xx年6月3日,楊師傅在工作工程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住院,並於7月24日出院。楊師傅於20xx年5月27日,被勞動行政部門認定爲工傷,於20xx年6月19日被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認定達到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標準六級,楊師傅爲勞動能力鑑定支付了鑑定費200元。20xx年8月27日,楊師傅以物流公司未爲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爲由與物流公司解除了勞動關係。物流公司認爲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認定的楊師傅的傷殘等級過高,但未申請再次鑑定。由於某物流公司不同意向楊師傅支付工傷保險待遇,雙方發生糾紛。

  法院經審理後認爲,某物流公司未爲楊師傅繳納工傷保險費,楊師傅發生工傷,故某物流公司應承擔楊師傅的工傷保險待遇。楊師傅已達到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標準六級,楊師傅爲此支付了鑑定費200元。楊師傅於20xx年8月27日與某物流公司解除了勞動關係,故某物流公司應向楊師傅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以及勞動能力鑑定費。楊師傅因工受傷,故某物流公司應向楊師傅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資。

  最終,法院判決某物流公司支付楊師傅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勞動能力鑑定費等工傷保險待遇26萬餘元。

工傷勞動爭議案例分析 篇2

  20xx年4月,杜某到陝西長城鐵塔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鐵塔公司)鍍鋅車間工作,20xx年7月27日,杜某在上班時被空中落下的鋼材砸中左腳。經治療,於20xx年7月14日出院,共住院336天。

  20xx年7月16日,杜某母親(張新會)向高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因杜某與長城鐵塔公司未簽訂任何書面的合同,不具備工傷認定的基本證據要求。所以高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建議杜某先行證明其與長城鐵塔公司的勞動關係。20xx年8月31日,杜某正式向高陵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請,請求確認其與長城鐵塔公司的勞動關係。20xx年10月8日,仲裁委作出高勞仲案字(20xx)19號裁決書,裁決杜某與長城鐵塔公司存在勞動關係。裁決後,長城鐵塔公司不服,向高陵縣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請求法院依法確認杜某與長城鐵塔公司不存在勞動關係。20xx年4月12日,高陵縣人民法院以(20xx)高民一初字735號判決書,判決杜某與長城鐵塔公司存在勞動關係。長城鐵塔公司仍不服,訴至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該院以(20xx)西民二終字第02104號判決書維持了一審判決。後長城鐵塔公司向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該院以(20xx)陝賠民申字第00094號裁定書駁回了其再審申請。

  20xx年1月9日,高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工認字(20xx)第074號工傷認定書,認定杜某爲工傷。20xx年4月23日,經西安市勞動能力鑑定中心鑑定,杜某傷殘爲七級,停工留薪期三個月。杜某將工傷認定書郵寄送達給長城鐵塔公司,長城鐵塔公司對工傷認定書不服,認爲送達程序不符合法律規定。20xx年2月28日,長城鐵塔公司向高陵縣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請求撤銷(20xx)第074號工傷認定書。

  20xx年7月6日,杜某依據工傷認定書及勞動能力等級鑑定書向仲裁委提出工傷待遇申請,請求長城鐵塔公司支付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並要求單位辦理養老、醫療、失業保險。20xx年10月30日,高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了高勞仲案字(20xx)32號裁決書,部分支持了杜某的仲裁請求。雙方均不服,起訴至高陵縣人民法院,高陵縣人民法院認爲,首先,原被告雙方的勞動關係已由該院(20xx)高民一初字735號判決書和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西民二終字第02104號判決書得以確認,確認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係;其次,高陵縣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作出的(20xx)第074號工傷認定書,已認定杜某所傷害爲工傷,長城鐵塔公司辯稱西安市勞動能力鑑定中心作出的鑑定結論程序不符合法律規定,其辯稱理由不能成立。因爲長城鐵塔公司作爲勞動爭議一方,放棄申請鑑定也不申請複查,是對自己權利的放棄,因而其辯稱觀點不能成立;三、各項賠償數額問題,雙方爭議較大,本院依法判決長城鐵塔公司支付杜某護理費等各項費用共計179377.5元。後雙方又上訴至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以(20xx)西中民二終字第00843號依法維持了一審判決。

  現該案判決已經生效且已履行。至此,杜某與長城鐵塔公司的工傷賠償案件歷經四載,終於落下帷幕。

工傷勞動爭議案例分析 篇3

  20xx年2月6日,蔡先生入職某勞務派遣公司,當天就被派遣到某傢俱公司工作,任操作工。20xx年8月21日,蔡先生在工作中受傷,經大興區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其已達到職工工傷與職業病傷殘等級標準八級。20xx年10月12日,該勞務派遣公司作出股東決定,成立清算組,清算組組長及成員均爲其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某,20xx年3月8日,該公司辦理了註銷手續。蔡先生訴至本院,要求陳某支付其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傷殘津貼等工傷待遇,並要求傢俱公司對上述訴訟請求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院經審理後認爲,蔡先生在工作中受傷,並經相關部門認定爲工傷,其依法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陳某是勞務派遣公司的唯一股東,作爲其公司的清算組組長及成員,因公司註銷前並未支付蔡先生相關款項,故其應對相關款項承擔賠償責任。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蔡先生在傢俱公司工作時受傷,並被認定爲工傷,故基於該工傷產生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以及傷殘津貼,該傢俱公司應承擔連帶給付責任。

工傷勞動爭議案例分析 篇4

  董某爲某保安公司的員工,20xx年9月在下班回家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並死亡,對方司機負事故全部責任,保安公司未爲董某繳納工傷保險。董某家人與肇事司機達成了賠償協議,獲得50萬元賠償。在進行工傷認定後,董某家人又將保安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保安公司公司承擔工傷賠償責任。保安公司辯稱,肇事司機是董某死亡的責任方,董某雖系我公司員工,但其死亡的原因是由於第三人侵權行爲造成,且肇事司機已經賠償了董某家人,公司不應當再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法院經審理認爲,根據法律有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應當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爲本單位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依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因此在董某因工傷死亡後,保安公司應當依照上述法律規定,對董某的近親屬承擔法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賠償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的精神,用人單位對工傷職工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侵權人對該職工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在我國現有法律制度下,因第三人侵權行爲引發的工傷事故,受害職工(包括其親屬)可以享受雙重賠償。

  法院認爲,受害人得到雙份賠償並不違背社會公平原則,也不違背工傷保險的制度目的。工傷保險與民事侵權賠償性質不同,二者不能混用,也不宜相互替代。工傷保險待遇是職工參加工傷保險應得的勞動待遇,不能因用人單位之外的第三人承擔了民事侵權賠償責任而剝奪了職工應得的工傷保險待遇。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