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批覆(精選6篇)

規劃批覆 篇1

  國務院辦公廳16日發出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原則同意《泰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xx—20xx年)》。

  批覆明確,到20xx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12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25平方公里以內。在確定的639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範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加強與蘇南、蘇中、蘇北等城市的聯繫,融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增強城市內部佈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規劃批覆 篇2

  廣東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報請審批汕頭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原則同意《汕頭市城市總體規劃(20xx—20xx年)(20xx年修訂)》(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汕頭是我國經濟特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粵東中心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識、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統籌做好汕頭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逐步把汕頭市建設成爲經濟繁榮、和諧宜居、生態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二、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2245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範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加強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地區的規劃建設管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應當統籌考慮爲周邊農村提供服務。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優化村鎮佈局,加強對村鎮建設的指導,促進城鄉一體化和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加強與潮州、揭陽分工合作,推進汕潮揭一體化發展。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xx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222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205平方公里以內。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關於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範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要根據汕頭市資源、環境的實際條件以及《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空間佈局,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佈局。增強城市內部佈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城市與周邊地區交通運輸條件,加強城市內外交通銜接。發展軌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爲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佈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和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積極有序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範圍,加強對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高度重視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重點防災設施的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積極發展綠色建築。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劃定城市藍線保護範圍,結合水域自然形態進行保護和整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範圍。要加強對蓮花峯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溼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並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六、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要堅持以人爲本,統籌安排關係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佈局和建設。將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佈局和相關資金投入。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爲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要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好達濠古城、新興街等歷史文化街區和文光塔、崎碌炮臺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要加強對重要地段建築高度、體量和樣式的規劃引導和控制,做好城市整體設計,延續城市文脈,突出山城相擁、陸海交融的嶺南濱海城市風貌特色。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治,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規劃》是汕頭市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範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衆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汕頭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汕頭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汕頭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汕頭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批覆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

  20xx年3月20日

規劃批覆 篇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

  你區關於報請審批烏魯木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原則同意《烏魯木齊市城市總體規劃(20xx—20xx年)(20xx年修訂)》(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麪向中亞西亞的國際商貿中心。《總體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識、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統籌做好烏魯木齊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逐步把烏魯木齊市建設成爲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生態良好、特色鮮明的“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現代化城市。

  二、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13783.1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範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加強對各類產業園區、工業集中區的統一規劃和統籌管理,推進烏昌一體化進程。加強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的溝通,促進兵地融合。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鄉鎮(團場),優化村莊(連隊)佈局,促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和農村經濟現代化。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應當統籌考慮爲周邊農村地區提供服務。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xx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41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513平方公里以內。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關於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範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要根據烏魯木齊市資源、環境的實際條件以及《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空間佈局,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佈局。增強城市內部佈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城市與周邊地區交通運輸條件,加強城市內外交通銜接。發展軌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爲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佈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和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積極有序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範圍,加強對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重視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加強重點防災設施和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的建設,建立城鄉社會治安綜合防控機制,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震、防風、防洪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依靠科技進步,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推進工業、交通和建築領域的節能,支持綠色建築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嚴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的發展。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加大對細顆粒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控制,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加強水資源保護,劃定城市藍線保護範圍,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水循環利用率,建設節水型城市。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範圍。要加強對水磨溝、南山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溼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並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六、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要堅持以人爲本,統籌安排關係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佈局和建設。將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佈局和相關資金投入,促進居住社區的民族團結。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爲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要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好大小十字及建國路周邊特色傳統街巷、烏拉泊古城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開展城市生態修復和綜合環境整治,做好城市整體設計,加強對建築高度、體量和樣式的控制和引導,構建人工和自然有機結合、民族特色與現代風貌交相輝映的城市景觀。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規劃》是烏魯木齊市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範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衆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烏魯木齊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烏魯木齊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批覆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區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

  20xx年1月8日

規劃批覆 篇4

  市規劃委、市市政園林局:

  你們聯合報送的《關於審批〈廈門市環境衛生專項規劃(本島)〉等的請示》(廈規〔20xx〕88號)收悉。經研究,同意你們報送的廈門市環境衛生專項規劃(本島、海滄分區、集美分區、同安分區、翔安分區)。根據《廈門市城鄉規劃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專項規劃批准後,你們應嚴格按照專項規劃做好規劃預留和控制工作,在相關規劃管理單元控規的編制、調整和具體建設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充分落實該專項規劃的內容。

  特此批覆。

  廈門市人民政府

  20xx年6月16日

規劃批覆 篇5

  近日,《紹興市中心城市停車場專項規劃》和《紹興中心城市快速公交線網規劃》經紹興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

  紹興市中心城市停車場規劃將分爲三類停車分區,分別採用不同的停車管理措施。通過合理預測規劃年度停車需求,對停車場進行規劃佈局,有效解決城市靜態交通問題,緩解城市交通擁擠。該規劃對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緩解停車供求矛盾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紹興中心城市快速公交線網規劃結構爲“二縱、三橫”,快速公交線路共五條。規劃主要依據客流廊道、居民出行空間分佈特徵和道路狀況,科學合理確定線路具體走向,儘可能連接主要客流集散點。

  20xx年6月16日

規劃批覆 篇6

  根據國家發改委文件批覆,吐魯番市托克遜縣黑山礦區總體規劃獲批,成爲國家規劃礦區。

  爲合理開發利用黑山礦區煤炭資源,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托克遜縣、吐魯番市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級發改委請示,國家發改委研究決定,對托克遜縣黑山礦區總體規劃進行批覆,將黑山礦區列入國家規劃礦區。托克遜縣發改委主任丁振華介紹說,托克遜黑山礦區東西長約35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面積約107平方公里,煤炭資源總量約22.8億噸。礦區將劃分爲2個井(礦)田,規劃建設總規模1240萬噸/年,其中黑山露天礦1000萬噸/年,通蓋井工礦240萬噸/年。按照國家發改委要求,黑山礦區新建煤礦將配套相應規模的選煤廠,對原煤進行洗選,過程中將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防止水土流失,促進煤矸石、礦井水等資源綜合利用。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