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奶奶的祭文悼詞(精選8篇)

對奶奶的祭文悼詞 篇1

  各位,各位來賓,各位親友、同志們:

  風雲變色,草木哀歌。今日是一箇令人難過的日子。20xx年臘月十一日,奶奶因操勞一生,積勞成疾,在xx市xx區xx鎮xx村家中不幸辭世,享年84歲。噩耗傳來,村民及家屬親友無比悲哀,同聲哀悼!

  奶奶雖是平凡的農村婦女,但她的一生卻是極不平凡的一生。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在農村生活的近70年裏,在家族和村民中樹立了巾幗楷模形象。奶奶數十年如一日勞作操持,受盡了苦難!

  奶奶的一生是頑強的一生。在艱苦歲月中,她從不向命運屈服,始終堅韌地同現實和命運抗爭着。

  奶奶她一生雖不識文斷字,卻憑悟性把握了樸實而深刻的人生哲理,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教育子女在貧寒中學會生活本事。她從未向子女提出過任何要求,直到臨終。她對命運的抗爭、對生活的追求深受村鄰的好評。她的不幸長辭,鄉親失去了一名好長輩,兒女失去了一位好母親,孫子們失去了一位好奶奶。四世同堂至今。悲兮!

  奶奶的.一生是賢惠的一生。她形影不離地照看了老伴,相濡以沫。逆境中,主動樂觀。她一生尊法守規爲人耿直,光明磊落,擅長睦鄰友舍,品行高潔。處理鄰里之間關係得心應手,深受鄉親讚揚,口碑極好。

  奶奶的一生是博愛的一生。她爲人和善,憐惜生命,憐憫弱小。當年生活困難,她哺育了9個子女,對子女疼愛有加,嚴格要求,從不遷就,捨命勞動掙來口糧餵養他們,縫縫補補換穿淨衣;孩子進門遲早,留有熱飯。無論日子多緊困,她含辛茹苦,忍勞忍怨,從未讓子女受作難。

  懿德傳諸鄉里口,賢慈報在子孫身。奶奶雖離我們而去,但她那種勤勤懇懇的奉獻;那種勤儉節省的優良作風;那種豁達樂觀的境界,永久值得我們學習和記取。深信我們定能不負她老人家的期望,繼承和弘揚她老人家的美德,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生活得更美好,以慰奶奶在天之靈。

  我們尊敬的奶奶,安眠!

對奶奶的祭文悼詞 篇2

  各位奶奶生前的同事、好友,各位親屬、以及關懷我奶奶的各方人士:

  感謝你們今日趕來參與我奶奶的告辭追悼會。

  奶奶的一生,動亂坎坷,閱歷很多。從一箇農村的放羊娃,通過自己不懈努力,成爲一名榮耀的國家幹部,爲農業農村建設付出了畢生精力。奶奶誕生在貧苦的農夫家庭,直到十幾歲才能夠一邊放羊一邊上學。靠着自己“學問轉變命運”的堅決信念和喫苦耐勞的,最終考入山西農大。由於家境貧寒,上學期間,寒暑假其他人能夠回家團聚,他卻要打短工,揀破爛,當裝卸工,來湊足學費,還要貼補家用。上學幾年,總共就花了家裏32元錢。參與工作後,他先後擔當過鄉鎮和農業局,始終是幹一行愛一行,本本分分,恪守盡職,爲自己贏得了榮譽,也得到人們的普遍敬重。

  奶奶是我們家的脊樑。沒有他老人家的艱苦努力,就不行能從一箇世世代代的農夫家庭變成一箇學問分子家庭;沒有他老人家的’言傳身教,就沒有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也沒有我們學業和事業上所取得的成果。可以說,是奶奶轉變了我們整個家庭的命運。

  奶奶常常教育我們,要“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就在年前回家時,臥牀不起的奶奶把我們幾個孫子叫到牀前,在呼吸都困難的狀況下,插着氧氣,斷斷續續地跟我們說:你們不管將來在什麼工作崗位上,都要對得起組織,對得起家庭,對得起自己。奶奶要求我們孫輩也要團結在一起,和諧相處,不管將來身在何處,都要牢記骨肉親情。奶奶說,“錢財有盡,人情無盡”,做人要重情重義,知恩圖報;做人要和善真誠,寬以待人。

  奶奶坎坷的一生,凝成這短短的幾句話,我們一輩子都不會遺忘他老人家對我們的囑託。奶奶一生清貧,臨走也沒有留下什麼物質財產,但是他留下的良好家風和優秀品德,卻是給我們最珍貴的財寶,是任何金銀珠寶都比不上的。兒孫沒有辜負奶奶,八個孫子,七個已經上了高校,其他孫子外孫雖年幼,也都仔細學習。這是奶奶留給我們的最大財寶。

  奶奶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將永久感謝他、愛戴他、懷念他!

  奶奶年老患病以來,親朋好友前來探望,我們全家深表感謝。

  友愛的奶奶,您安眠吧!

對奶奶的祭文悼詞 篇3

  各位親朋好友,各位長輩:

  今天我們全家懷着萬分悲痛的心情來到這裏悼念奶奶的不幸病逝,並向她的遺體作最後的告別,我代表全家衷心感謝各位不辭辛勞地來到這裏,與我們共同分擔這份悲傷,送奶奶最後一程。

  20xx年2月26日13點55分,奶奶於×醫院病情惡化,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83歲

  從我記事起,奶奶就一直帶着我,好似第二個兒子一般疼愛,平日裏有好喫的第一個省給我喫,這些我都沒有忘記。在奶奶腿腳還靈活的時候,你時常騎着我到東到西,還經常開玩笑說什麼時候能讓我騎車帶你。光陰荏苒,一眨眼我長大了,也能騎車帶你了,你坐在我的’後面用雙手緊緊地抱着我的腰,你說生怕從車上掉下來。此刻,我多麼想那一刻凝固,時間永遠停留在那個時刻。我還想過幾年自己買車了,讓你坐在轎車內,那樣再也不怕日曬雨淋了,我保證開車不讓你暈車,可現在你卻匆匆地走了,甚至在臨走之前也沒有和我說上一句話。

  現在我成家了,也有兒子了,你將對我的愛護加倍灌注到小孫孫身上,寵愛他,溺愛他,爲此我還責備你,不能過分溺愛小孩的,我知道你對小孫孫的。喜愛是從心底由內而外情不自禁發出的,就在你住院神志不清的時候,你嘴裏還叨唸着三個字,我多麼希望如意平安能時刻伴隨着你。

  就在你住院後,我承擔了部分看護的責任,在我陪你的當天,你是多麼地清醒,甚至還讓我一度開心的認爲沒過幾天就能接你出院了,沒想到,第四天的交接班我沒能見到清醒地你,那天我上班的時候,我頭髮散亂着,也許我有預感,可我卻很平靜,到了醫院,看着你罩着氧氣大口大口的呼吸,眼神中透露着無助,我的心也碎了,早知這樣,我哪怕不去上班也要陪你走過人生最後一程,我沒能最後見到清醒地你,我好傷心,曾經讓你最疼愛的孫子,這次沒能從死神手中將你搶救回來,我好遺憾!

  在最後的地幾天中,你拉着我的手清晰地說讓我不要忘了你,怎麼會呢,在臨走之前,你還把所有的後事都囑咐了一遍,我當時還罵你神經病,奶奶,請你原諒我對你的不敬,因爲我不想聽到你說那種話,永遠不想聽到你的這句話,我想讓你好起來,你可知你的一番話讓我的心在哭泣。

  奶奶,你最後還是走了,奶奶,你安息吧,年事有壽而盡,生命無所不在,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一舉一動,你的一切,與天地永恆,與枝葉長青,奶奶永遠活在我心裏,我會一直思念你,直到永遠。文字不能窮盡我的思念,可我現在只能用它來悼念你!

  最後我再次代表全家感謝各位爲我奶奶誠摯地送行,感謝你們!

  安息吧,奶奶!

對奶奶的祭文悼詞 篇4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戚朋友、鄰居同鄉們:

  今天,在這樣一箇悲痛的時刻,我們聚集在這裏,沉痛悼念我的岳母大人,儘管她只是一位普通人,可是,在兒女們的心中,是母親的真誠善良、寬厚慈祥、任勞任怨、以優秀品質,深刻影響了每個孩子的成長,在子女們的心中,她是一位優秀的母親、成功的母親、神聖的母親。

  爲緬懷母親一生的辛勞付出,子女們共擬一份悼詞,以此形式,表達她們的懷念和感恩,下面請任一峯(五女婿)致悼詞。

  悼詞:

  悼念母親

  慈祥的母親王玉蓮本縣大寨村人,1926年十一月初二生。

  因病於20xx年十一月初六七時三十分去世,享年八十五歲。

  1943年九月十四與我父親結婚,辛勤養育我們兄弟姐妹八人,三個兒子,五個女兒。

  母親一生中經歷過膽戰心驚,兵荒馬亂,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經歷過少喫缺穿,忍飢挨餓的困難時期,也享受過改革開放,衣食無憂的幸福年代。

  但付出的太多太多,享受的太少太少。

  母親她操勞一生,理因多多享受晚年幸福,但終因多臟器衰竭 ,與世長辭。

  母親的一生,是樸實無華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勤儉持家的一生。

  她是含辛茹苦孝敬老人的好媳婦,是關愛丈夫操持家務的好妻子,她更是疼愛子女教子有方的好母親。

  她是一箇平凡的女人,是一箇極不平凡的媽媽,是我們心中最偉大的母親。

  她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的美德她的賢惠永存,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媽媽,您安息吧!

  無盡的哀思

  奶奶走了,帶着對家庭的無限眷戀,兒孫的無盡哀思,走完了她八十五歲的人生歷程!

  奶奶一生歷經艱辛,生於窮家,喫苦耐勞鑄就了她老人家堅韌的’意志和要強的性格。

  四世同堂,團結祥和是奶奶一生最大的功績!

  “喫虧是福,孝敬老人”是奶奶傳給兒孫的優良美德,厚道,謙讓,忠孝,誠信是奶奶教導兒孫立世的標準。

  兒孫以奶奶爲光榮,奶奶以兒孫爲驕傲,奶奶的安康,無時不牽掛着兒孫們的心。

  無奈黃天澤不佑,使您速歸帝鄉。

  奶奶您走的太快太早,沒留下任何遺言,您就悄悄的走了。

  奶奶您勞苦功高,在我們兒孫心裏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最偉大的奶奶,晚福還未享盡,便離我們而去,叫兒孫心痛難忍,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響。

  奶奶,我們再也看不到您那慈祥可親的面容了,聽不到您那溫暖輕柔的叮嚀了,但您的音容笑貌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願奶奶九泉有靈,保佑我們兒孫家更旺,業更興!

  奶奶我無盡的懷念和您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可如今,您去了。

  我們的世界裏,再也沒有機會守候在您的身邊,再也沒有您溫和的笑容,再也沒有您慈愛的關懷,再也沒有……再也沒有了奶奶。

  奶奶請您放心,我們全家人會一如既往的團結在一起,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照顧好我的爺爺,讓他在有生之年安度晚年!

  奶奶,我們永遠愛您,願奶奶一路走好!安息吧,奶奶!

  孫女:

  20xx年12月12日

對奶奶的祭文悼詞 篇5

  尊敬的各位,各位親朋,各位來賓: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追悼會,追悼我的奶奶。

  奶奶王秀英生於19xx年10月16日,20xx年4月18日十點三十分因病永遠離開里人世,離開了她給予一輩子關懷和恩愛的大家庭,走完了簡單但卻不平凡的一生,享年72歲。

  奶奶一輩子沒上過學,18歲地時候在老家河北陽原嫁給了爺爺,19xx年隨爺爺遷居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市,她的6個兒女也在烏市出生,26年裏奶奶也始終以一雙勤勞的雙手改善着全家人的生活。19xx年,舉家回國,遷居湖北襄樊,奶奶又在這裏養育着子孫後代,她的養育之恩深深銘記在每個人的心裏。

  我是奶奶唯一的孫女,從小到大在她老人家的愛護下長大,我知道現在我最親愛的奶奶離開了我。回憶起奶奶來,她永遠是頭髮黑亮、矮矮胖胖、嘴角帶着笑意、顫巍巍提着菜籃子的樣子。爺爺是一大家子人地主心骨,她則是我們一家人的.紐帶。不論誰從外地回家,等待他們的是熱乎乎的餃子;端午節裏姑姑、媽媽在奶奶的帶領下包一大堆糉子,奶奶拌的香甜的紅棗葡萄乾餡還能浮現在眼前;等到八月十五,全家人團圓的日子,她則一定會親手做紅豆沙餡的大月餅,傍晚的時候按全家人的分數切好,不論在不在家人人有份。

  我的奶奶有着一顆包容的心,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家裏的每個人都傾注着無窮的愛。她用行動告訴我們:家和萬事興,要以一顆無私的心愛護、關懷、支持每一位親人,這種也將在這個大家庭的子孫後代中傳承下去。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平淡但卻偉大的一生。親愛的奶奶、奶奶,多想再看你一眼,多想再握握你溫暖的手,但你卻永遠離我們而去……

  在這裏我代表全家人感謝所有參加追悼會的親朋好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奶奶和我們全家人的關心。

  奶奶一路走好,也請保佑子孫後代平安健康!奶奶安息吧!

對奶奶的祭文悼詞 篇6

  各位親朋、各位鄉親:

  今日,我懷着無比悲哀的心情,代表全家向諸位跪拜,感謝大家來參與我奶奶的追悼會。

  xx月xx日凌晨,當我得知奶奶病危的消息,就馬上趕回家中,看到奶奶平躺在牀上,雙眼微閉,面色與平常一樣,面容非常安穩慈愛,甚至還帶着微笑。我連忙摸脈,脈搏確實停止了跳動,就問媽媽和大姑,奶奶臨終前的狀況,大姑說:你奶奶夜裏還喝了一袋牛奶,早上四點多的時候,呼吸急促,以後就越來越弱。媽媽說:你奶奶走的時候沒有一點苦痛,確實是壽終正寢。我的孩子說:老太太是睡着了,別動她,她還會醒來的。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規律,人活百歲古來稀。奶奶已經##歲了,可大家還想讓她再活幾年,沒有想到她走得這樣突然!由於前幾天她還給我們唱戲、猜謎語、做嬉戲,她給曾孫女玩“猜寶”的嬉戲,逗得旁人哈哈大笑。我讓她破謎語,她毫不猶豫的隨口道出“身坐金鑾殿,面對鳳凰樓,上下齊張口,鳳凰亂點頭”等多箇謎面,思維是那樣的靈敏,怎麼說走就走了呢?奶奶的仙逝真是留下了諸多的圓滿!

  奶奶說:我活了一百多歲,啥福都享了,北京也去了,啥也都見了,我已經滿意了。但是她總是說:業子該回來了吧,業子該回來了吧。這是奶奶的圓滿。

  父親說:你奶奶走的時候我沒在跟前,每想起來都很難受。奶奶呀,是您支配父親去幫妹妹家蓋房子,父親走的時候您還高興奮興,怎麼才走了一天,您就與世長辭了呢!

  我和弟弟妹妹更是有太多的圓滿,沒有聽到您臨終前的教導,但是,細想起來,您平常對我們支配的許多。從小上學的時候,您支配我們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長大要有長進。我參與了工作,當了醫生,您支配我以前是“窮漢子吃藥,富漢子打錢”,如今你要多關心病人,多關心窮人;我當了院長,您又叮囑我,要不貪不佔,服好務、不讓人家花冤枉錢。雖然您的話很樸實,可都是實實在在的真理呀。

  雖然有許多圓滿,但也有許多的欣慰:在您的勤勞操持下,在您的積德行善下,在您的.諄諄教導下,我們都參與了工作,家庭生活越來越美好;您德高望重,受到了鄉親們的敬重和愛戴。像今日,縣長給您送來了輓聯,書記鄉長給您送來了花圈,並親自給您召開追悼會,許多的親戚、伴侶和鄉親們都來爲您送行。人們都說:她老人家一輩子積德好善,真是好心有好報,活了一百多歲,會升入天堂,成爲神仙的。

  從如今看來,我們真的信任您成了神仙!不是神仙,怎麼會消失這麼多的巧合。這是您一輩子積德,感動了上帝的結果。人們都說,老年人早晨昇天,把三頓飯都留給了後人,也就是把美好都留給了後代。您早晨七點仙逝,正是星期六,我們過週末,孩子們也不上學,便利給您辦喪事。您仙逝的當天,雨夾雪突然停止,這幾每天氣轉晴,氣溫由零下上升到零上,給您老人家辦喪事帶了諸多便利。今日,您的軀體將入土爲安,您的靈魂將升入天堂,而今日夜裏氣溫就將驟降,明天就要下雨,後天就要下雪;每年的正月初三,是親朋給您拜年送大饃的集中日子,而正月初三剛好是您的五七;您的“百天”是三月初七,正是春暖花開,您壽誕的前夕———這一切,全都是簡潔的巧合嗎,只有神仙纔能有如此神機妙算的支配!

對奶奶的祭文悼詞 篇7

  尊敬的各位、各位長輩、親朋好友們:

  今天,我們懷着沉痛的心情,在這裏悼念我的奶奶。

  首先,我代表全家,衷心感謝各位親朋好友、父老鄉親,不辭辛苦地爲我奶奶送行。

  我奶奶因年事漸高,體力日衰,於20xx年9月15日下午6時05分,在家裏安詳地與世長辭,享年88歲。

  一九二七年四月四日,我奶奶出生在天津一箇普通的家庭。

  在當時那個困苦的年代,我奶奶好學上進,學習文化知識三年多。

  在校期間,她勤奮好學,受到老師的誇獎,寫了一手好字。

  抗日戰爭爆發,奶奶隨父母來到雲南宜良,父親在鐵路局工作,從此奶奶的一生就和鐵路連在了一起。

  解放以後,奶奶積極工作,在宜良鐵路小學擔任教員。

  雖然收入非常微薄,但是心想可以爲國家爲鐵路事業爲教育做一點奉獻,也心甘情願。

  再此後奶奶作爲家屬支持在機務段工作的爺爺,養育孩子。

  奶奶的一生沒有做過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正是這種平淡如水的歲月,卻印證了我奶奶的堅韌慈愛的品格。

  我的奶奶一生忠厚善良,勤勞樸實,不捨得多花一分錢,爲人和藹,與人爲善。

  我奶奶照顧我爺爺一輩子,喫喝拉撒睡,爺爺喫的每個水果都是奶奶削好,就連一塊手帕奶奶也要幫他洗乾淨,收拾的平平整整,更別提那些沾滿污穢的褲子,牀單……奶奶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女和我們六個孫兒孫女,她用全部的生命撐起了一箇家,就連我的孩子出生後,82歲的奶奶還爲孩子洗尿布、做飯、抱他喂他哄他睡覺……她給予我們的不僅是生活上的`悉心呵護,更以她的言傳身教、以她自己的表率作用注視着支持着我們,牽引和啓迪着我們的父輩母輩和我們,教我們正直,教我們善良,賦予我們健全的人格和不斷進取的,使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能兢兢業業,在爲人處世上真誠無愧。

  我奶奶的晚年是幸福的。

  我的大姑姑、小姑姑、姑爹、表哥、表姐全力對奶奶照顧和護理。

  親朋好友們、還有朝夕相處的老鄰居們都給予了關照,使奶奶享受到了人間最真摯的親情和最珍貴的友情。

  人間有愛,歲月無情,奶奶最終離我們而去,您老人家放心地走吧!您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您的每個兒女、每個孫兒孫女,每個曾孫都繼承了您正直、勤勞、自強、慈愛的品行,繼承了你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工作的作風,都沒有辜負您的期望。

  我們今後會好好地照顧您的孩子:我的大姑姑、小姑姑,讓她們感受到幸福美滿,歡度晚年生活。

  我們也會好好教育和培養好自己的子女,以實際行動來告慰您老人家的在天之靈!

  最後,請允許我代表全家再一次感謝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所過我們的人們:謝謝你們。

  我們將永遠保持這份真誠的謝意!親愛的奶奶,安息吧!您老人家一路走好!

  謝謝大家。

對奶奶的祭文悼詞 篇8

  各位、各位親朋好友:

  首先感謝諸位在這炎暑酷日百忙之中專程來到這裏,爲我母親送行、向我母親告別。在此,我謹代表全家向你們表示由衷的謝意。

  母親生於1916年4月,卒於XX年7月,享年92歲。

  7月16日夜10時28分,母親心境祥和,在我們全家人的擁簇、注視下平靜地離開了我們。

  她一生勤勞,身體一直比較健康,是去年10月,在她91歲高齡時不幸遭遇大腿骨折的不幸變故,使她長期臥牀無法活動,身體素質急劇衰竭,最終油盡燈滅,終其天年。

  我母親就是一位很普通、很平凡的女性,但她在我們心目中始終是很偉大的母親。她把一生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家庭,貢獻給了子女。早年父親在郵電局工作,那時母親年輕讀過書有文化,父親動員她參加郵電局工作,但母親考慮到有了孩子就得把家庭照料好,所以在家庭和工作的問題上她選擇了家庭。母親生養了我們兄弟姐妹8個子女,現在我們養一箇子女還是覺得有點艱難,想當初國家困難時期物資極度貧乏的情況下,要養育8個子女是何等艱辛卓絕啊!8個,每一箇子女的奶都要一口一口喂,飯要一餐一餐燒,鞋要一雙一雙做,衣要一針一針的縫,這要付出多少勞動啊,這是不能用數字來計算的一筆帳:母親每天摸黑起牀,整天忙碌到晚,夜裏還要點燈給我們補衣補褲,有時做到睡着了針刺到了手指,醒來還要接着再做,不到十一二點她是不睡覺的,生活如此艱辛,但她絕無怨言。更令人起敬的是,四十年前(1967年)父親因病過早地離開了我們。當時只有幾個姊妹參加工作不久,兄弟們都在讀書,最小的弟弟只有十歲,生活難呀。母親就幫人家做衣裳、彈棉花、紡毛線、辦託兒所用勞動所得來補貼家用,甚至開園地種菜、種瓜、鍾豆來增添飯桌上的食品,這才真叫做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不容易啊。在艱難的生活中母親形成了十分節儉的性格。一分錢都捨不得亂花,一點點好東西都捨不得喫,有好的都留給子女。記得困難時期喫居民食堂那年頭,有一次,我從食堂打回來的稀飯特別少,小孩不懂事,叫着沒喫飽,母親就把自己碗裏的稀飯均沉了孩子們,自己加點開水喝了就算數。那年頭母親身體就虛弱了,暈倒過二次,經醫生診斷爲嚴重營養不良,操勞過度。就這樣她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子女們身上。我們都知道母親給予我們的是很多很多,而我們給予母親的是太少太少,我們都希望她老人家能活過100歲,多享受些晚年的幸福,但她還是出乎意料的走了,平靜地、默默地走了。嗚呼哀哉。

  我們在這裏悼念母親的偉大,不但是她爲撐持一箇家庭所奉獻的勞動,真正偉大的是她的世界,人格的偉大。

  母親讀過書,識過字,知書達理,她樂於奉獻,而恥於索求。那怕是生活最困難年頭,她始終堅持自食其力(勞動謀生)信念,從未向他人伸手索求,甚至連向他人借錢都認是不好的。母親當了30多年的’居民小組長,都是義務爲民服務,不計報酬的。

  母親永遠是喫苦在前,享受在後。多少年來她一直保持這一習慣,飯是她煮的,菜是她燒的,但她總是最後一箇喫飯,大家喫飯時她不是洗衣服就是忙家務。她總是希望讓兒子孫子多喫點飯菜,自己卻喫剩下的飯菜。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範衝淹勤提倡的先苦後樂的高尚品質。

  母親性格溫和很有教養,自我懂事起至今未看到母親發過脾氣紅過臉,無論遇到多麼不順心的事,她總是從容自如處置若定。她從不打自己小孩,更不與他人爭執。在我的記憶裏連她高聲說話的樣子和聲音都沒有印象,她好象永遠地一臉祥和,面帶微笑。老鄰居、原黃岩中學校長沈衝茂聽到家母逝世後,連夜題寫輓聯“慈容光照千古史,懿範美垂四海情。”正是母親爲人的真實寫照。

  母親最關心的是子女教育問題,她告訴我們:“做人要正,誠實才能生正氣,做人要勤,勤奮纔能有好結果。”晚年她信佛,她唸經求佛其實不是爲自己,都是在爲兒子、爲孫子、爲曾孫們祈求平安,祈求幸福。

  一位朋友在母親的靈堂上寫了四個字“賢淑堪頌”,我非常感謝他對我母親一生的概括。

  今天我們在這裏追悼我的母親,我們的心情非常悲哀,母親的形象已經刻在我們心中,我們的目的就是爲了讓我們的下一代,繼承老一輩善良人格和傳統,並且加以發揚廣大。我想這個目標可以達到,也應該都能夠達到。

  現在,我們全家在此向母親告別,母親,安息吧……

  在此,再次對諸位的到來表示感謝。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