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薄弱學校幫扶計劃(通用7篇)

小學薄弱學校幫扶計劃 篇1

  爲了不斷加強農村薄弱學校建設,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充分開發、利用和共享教育資源,通過互動交流、相互切磋、優勢互補、全面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協調發展,根據彬政教發〔20xx〕128號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製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義:

  1、開展結對互動交流活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整合城鄉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協調發展的重要措施。

  2、通過互動交流、聽課研討、專題講座,爲骨幹教師、青年新秀搭建展示教學藝術和方法的平臺,促進兩校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3、增進校際間的友誼。促使城鄉學校相互學習,揚長避短,優勢互補,不斷更新管理理念。

  二、工作原則

  按需幫扶,重點幫教,長期堅持 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原則。

  三、組織機構

  組 長:彌維民

  副組長:孫智民 李小榮 蒙戰禮 紀冠軍 馬愛蓮

  成 員:高永軍 劉元鵬 史 亮 李 媛 郭 瑩(語文) 劉文娟(數學) 楊 芳(音樂) 張 莉(美術)

  劉小剛(體育)

  四、結對幫扶學校:

  義門柴村小學 義門彌家坪小學 義門福託小學

  五、工作內容

  按照教育局的統一部署,對幫扶學校傳授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選派優秀學科教師送教幫扶和改善教育教學設施等工作。

  六、工作步驟

  1、第一階段(20xx年5月5日-20xx年5月10日),根據縣局有關文件精神,積極展開宣傳動員工作,選拔優秀的年輕教師爲薄弱學校送教做準備。

  2、第二階段(20xx年5月10日-20xx年5月20日),分析實際情況,制定幫扶計劃。深入被幫扶學校,瞭解學校的具體情況,徵求被幫扶學校的意向,共同研究制訂幫扶方案。

  3、第三階段(20xx年5月20日-20xx年4月10日),具體實施幫扶階段。一是支教人員入校熟悉瞭解薄弱學校情況,制定個人幫扶計劃並具體實施送教下鄉。二是在根據被幫扶學校的實際需求,給予教學用具和器材設施等方面的幫助。

  4、第四階段(20xx年4月11日-20xx年5月31日),總結階段。對全年幫扶活動進行總結,爲下一年更好的服務於被幫扶學校積累經驗,並收集整理相關過程資料歸檔。

  七、具體措施

  1、通過調研,確定薄弱學科,每學年開展2次以上的以課堂教學爲主題的研究活動,切實解決被幫扶學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2、針對師生現狀,以高效課堂爲主要內容,定期開展師資培訓(專題講座、觀看名師教學實錄等)。

  3、定期選派若干名政治思想好、業務能力強、有一定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分批赴被幫扶學校送教,做到人員、時間、精力三到位。

  4、利用網絡和學校構建的資源庫,爲被幫扶學校提供教學幫助。

  5、根據被幫扶學校的需求,提供相關器材,幫助其改善教育教學設施。

  八、幾點要求:

  1、全體教師要充分認識結對交流互動幫扶的重大意義,把此項活動作爲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積極參與。

  2、加強管理與考覈,教導處和年級組要密切配合、周密安排、認真實施。且把此項活動納入教研組,教師(班主任)全方位考覈之中。

小學薄弱學校幫扶計劃 篇2

  爲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響應縣局相關文件精神,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城關中學建設,改變城關中學辦學條件差、教育理念落後、教研教改薄弱、生源差、教育質量不高等狀況,促進教育均衡、和諧發展,同時爲了更好的拓寬我校的生源來源地,爲我校創建一箇優良的生源基地,經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確定我校與薄弱學校城關中學進行長期結對幫扶。

  近年來,雖然我縣城關鎮中學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但受歷史、地理、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城關鎮中學與同在縣城的嘉禾五中、珠泉中學之間還存在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學校在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水平、教學質量等方面還相對薄弱,差距還在逐漸拉大,導致生源逐漸萎縮,給城區初中教育帶來了不穩定因素。爲此,縣局在創先爭優和踐行宗旨教育活動中,指示我校把“均衡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縮小在城學校差距”作爲活動主題,大力實施學校結對幫扶工作,加大對薄弱學校城關中學的扶持力度,促進我縣城區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學校爲確保結對幫扶工作規範化、制度化運作,紮實有效地開展,特製定本方案。

  (一)明確結對幫扶時間

  從20xx年8月開始與嘉禾縣城關中學結對,幫扶長期化,常態化。

  (二)建立結對幫扶領導小組。

  組長:雷華清校長

  副組長:雷平副校長

  組員:鄺少華、曾俊彥、雷成國、劉紅星、曹牧芝、派駐城關中學的專職教師。

  (三)明確幫扶內容。

  1、經費幫扶

  學校每學期要資助城關中學2-3萬元,期中1萬元用於教研教改的活動經費,1-2萬元用於招生宣傳(下半年)或器材添置(上半年),彌補城關中學辦學經費的不足,並對考入嘉禾一中且來自城關中學的困難學生酌情減免學雜費和提供貧困生生活補助。

  2、硬件幫扶

  無償向城關中學捐贈實驗儀器、圖書、課桌凳、體育器材等教學用品,幫助城關中學完善教學實驗設施配備,改善辦學條件。

  3、教學幫扶

  重點開展好“三送一建”活動:

  一是送管理。嘉禾一中將向城關中學調派一名具有豐富的學校管理的人員城關中學掛職,參與學校的決策與管理,選派4-5名具有豐富班級管理經驗的優秀班主任擔任對口扶持班的班主任,並且嘉禾一中每學期與城關中學開展兩次經驗交流會,由一中派出具有豐富的學校管理、班級管理經驗的人員到城關中學傳授管理經驗,每次不少於2人。通過這一措施提高城關中學的教育管理水平。

  二是送示範課。由嘉禾一中教研室牽頭安排,每學期每個學科要選派1-2名教學能手到城關中學上示範課,每人不少於一節,同時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幫助城關中學改革課堂教學,落實新課改理念,提高教學質量。

  三是送教研。嘉禾一中教研室要幫助城關中學建立完善教研教改制度,每年與城關中學共同開展一項學科教研課題,破解一項影響學生成長和教育質量提高的難題,提高城關中學的科研水平。由一中承擔費用,每期將組織城關中學的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到省、市名校進行1-2次教學交流、考察、學習,通過開展一系列教學科研活動,要使城關中學領導和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發生較大轉變,跟上形勢發展,努力提升辦學品位和辦學水平。

  四是加強城關中學特色建設。幫助城關中學打造體藝特色項目,使城關中學學科特色尤其是體藝方面逐步彰顯辦學特色。

  4、師資幫扶

  嘉禾一中將向城關中學的每一箇年級選派語、數、外各一名優秀教師全職赴城關中學支教,另理、化、生等科目,將根據城關中學的具體需求安排一名教師兼課;每學期要對結對城關中學教師進行一次業務培訓,提高城關中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每個學科要安排1-3名優秀中青年教師與結對城關中學相應學科教師結爲“一幫一”對子,相互開展教學方法、經驗、信息等方面的交流。

  5、招生幫扶

  針對城關中學的生存困境,嘉禾一中將在幫助城關中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制定有針對性招生優惠政策,即共同組建“一中對口教學支援班”,向縣局申請,面向全縣招生,由一中派任班主任及語、數、英、理、化教師,一中撥出專項資金進行招生宣傳。

  (四)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確保一中對城關中學幫扶工作落到實處,獲得實效。

  我校將對派往城關中學的教師進行專項考覈,對工作表現好、能認真完成任務且取得突出成績的學校領導和支教教師,在評優、評先、職務評聘和選拔任用等方面優先考慮,派出期間,派出人員的原人事、工資關係不變,在支援學校的原任職務予以保留,職務升遷、職稱評聘等不受影響。

  派出人員工資福利待遇與城關中學同類在崗人員保持一致,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各種津補帖等待遇不變。同時一中將給予派出人員每月300元的特殊津貼,課時津貼一中將按130﹪發放。

  20xx-20xx年度嘉禾一中幫扶薄弱學校實施情況小結

  一、派出教師:

  管理:雷成國

  班主任:何水娟(語文),李芳凌(數學),李如鳳(英語),胡梅(語文)

  其他科任教師:劉豔子(語文),李羣英(語文),李海娟(英語),雷文欽(英語),鄭飄玲(數學),鄺少華(生物),曹牧芝(歷史)。

  二、組建班級:

  共組建兩個“教學對口支援班”(238、239),兩個“教學指導班”(240、241),爲城關中學額外招收245名學生。

  三、資金扶助:

  20xx年下期,1萬元用於招生宣傳,1萬元用於教研教改。

  20xx年上期,2萬元用於20xx年下期秋季招生宣傳,1.3萬元用於添置乒乓球檯等體育設施。

  四、活動開展:

  20xx年9月17日,學校教學管理經驗交流會,主講:雷平副校長

  20xx年9月18日,優秀班主任經驗交流會,主講:謝本義、任貴志。

  20xx年10月,語、數、外送教活動,聽課、評課活動。

  20xx年3月11日,學校教學管理經驗交流會,主講:謝建軍委員

  20xx年4月15-19,教學比武活動周。

  五、實施效果:

  1、有效的提升了城關中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使得城關中學的聲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2、有效的提升了城關中學整體的科研能力,本年度,城關中學的教師論文、科研成果、學生作品等較上一年度提升30﹪有餘。

  3、有效的改善了城關中學的生源結構,許多學生及家長慕嘉禾一中的名而來,使城關中學招收到了部分優秀新生。

  4、有效的提高了城關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使城關中學得到了社會、家長、上級部門的認可,學校初一年級的兩平一率得到大幅提升,由原來全縣落後一舉躋身中上,學校在20xx-20xx年度考覈中,被縣局評爲最優。尤其是教學對口支援班”(238、239)與 “教學指導班”(240、241)成績名列全縣前列。

小學薄弱學校幫扶計劃 篇3

  一、 指導思想

  爲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執行新《義務教育法》,以構建和諧、公平教育環境,促進城區教育均衡發展,遵循教育規律,規範教學秩序,實施宏觀調控,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加強領導管理

  成立薄弱學校幫扶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張繼凡任組長,副校長李啓新、孫炳照爲副組長,具體統籌協調、指導督查該項工作。各有關學校要積極配合,做好工作。

  三、 幫扶對象

  城興小學

  四、幫扶措施

  1、 制度保障,優化配置。規定其他學校不得爭搶城興小學生源,同時,南街小學也應加強內部管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中心小學將在今年對城興小學領導班子組織培訓,提高學校管理水平,20xx年下學期要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

  3、 加大經費投入。爲確保城興小學工作正常運轉,要求中心小學與城興小學結成“對子”。

  a) 加大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學校內部經常性開展教師校本培訓,另一方面,利用中心小學的教研開放周等教研活動,爲城興小學教師搭建“學習—成長”的平臺。再次,中心小學還要選派學科帶頭人到城興小學送教。

  b) 嚴明招生紀律。嚴格按照劃塊招生,就近入學的原則,對小升初和小一招生實行責任追究制,對違反招生政策的責任人要嚴肅查處。小升初時爭取部分學生就近進入實驗初中就讀。小一招生時城興小學招生區域的學生就近入學。外區域轉入學生推薦進入城興小學就讀。

  c) 爭取上級領導支持,加大對城興小學校舍改造力度。

  4、 加強教學業務指導,提升科研興教水平。

  ⑴、幫助結對學校制定教育教學計劃;

  ⑵、定期派教師到結對學校開展教育科研指導活動,上示範課(每個學年兩次以上);

  ⑶、幫助結對學校開展課改工作;

  ⑷、幫助結對學校培養、培訓教師;

  ⑸、提供必要的教育教學信息;

  ⑹、實現部分教育資源共享;

小學薄弱學校幫扶計劃 篇4

  一、落實好義務教育階段各項政策。

  對就讀我校的建檔立卡的家庭進行幫扶,保證上級的發放的貧困寄宿生補助全額準確的落實到位(目前每個建檔立卡貧困生享受1250元/每年的待遇,同時家庭經濟有困難的非建檔立卡戶子女,學校也發給適當的補助),讓那些家庭貧困的孩子能夠安心讀書、讀得起書。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爲住宿生學生提供營養的午餐和晚餐。堅決杜絕亂收費和推薦教輔資料的行爲。

  二、切實做好貧困救助工作。

  組織全校教師和同學自願捐款活動,積極爭取引導社會各界捐資,多渠道籌集貧困生資助資金。具體在每年的三月(控輟保學活動月)和九月(動員流失生返校月)都開展師生捐助活動,給學生集中購買學習用品。鼓勵學生們努力學習,使學生們順利的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三、全面落實“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包保建檔立卡貧困生幫扶學生”的政策。開展專題會安排扶貧工作,每月一次談心談話和每學期的家訪是否落實到位,定期查看教師的扶貧家訪記錄本。

  四、保證資金落實到位。

  對於市級財政撥付貧困學生資助金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其他待遇等,要及時精準發放到學生手裏。對各班“住宿生補助”政策的落實情況定期教學督查審覈。

  五、建立貧困學生信息臺賬。

  在認真調研、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建立貧困生的資料數據庫、貧困家庭勞動力數據庫,使每一箇貧困家庭、每一箇貧困生都要有相應的信息資料,確保不漏一戶貧困戶、不漏一箇貧困生,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管理,程度地發揮各種教育扶貧資源的作用,確保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穩步實施。

  六、加強輿論引導。

  我校充分利用手機短信、微信、宣傳標語、等各種載體,宣傳好教育精準扶貧的重大意義、幫扶內容和典型事蹟等,讓每個貧困戶、貧困生瞭解幫扶政策,掌握幫扶措施。進一步統一廣大幹部羣衆思想認識,激發教育扶貧攻堅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小學薄弱學校幫扶計劃 篇5

  開展師生結對幫扶活動,幫助學習和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是新形勢下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書育人水平的重要途徑,是當前和今後深入推進“雙優雙滿意”活動、全面提高羣衆滿意度的重要內容。

  一、指導思想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少數學生的。本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確保教好每一箇學生”“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原則,從學困生抓起,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實行成功教育,並長期堅持下去,真正讓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我班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全面提高學習成績,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深入貫徹教育局“爲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工作,增進師生間的理解和溝通,幫助學習和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走出困境,全面構建起和諧關愛的新型師生關係,促進優良校風、學風的形成。”精神,特制訂師生結對幫扶活動方案如下: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後進生轉化對象有:楊陸凡,劉家豪。學生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平時做作業不認真,不能及時做好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工作,並且上課不專心聽講,不能認真學習。學生學習習慣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績不夠理想。

  三、工作任務

  1、確定學困生名單,並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2、針對各類學困生,採取相應的辦法、措施使其提高。

  3、認真做好學困生提高工作的記錄,以便日後總結經驗、教訓。

  四、具體幫扶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關心幫扶對象的思想成長,定期與幫扶對象開展談心活動,向學生傳授成長心得和人生經驗,幫助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惑,努力用真誠的態度觸動學生心靈,用樂觀向上的精神激勵學生奮發,幫助他們走出精神誤區,勇敢面對現實困難。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樹立起學困生的自信心,才能使他們重新找到自己取得進步的起點。

  2、進行學習指導。

  (1)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興趣的穩定性和集中性,使學困生有恆心、有毅力,在學習中專心致志,精益求精,從枯燥中尋樂趣,在困難中求喜悅。

  (2)要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學困生,對學困生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責備,用自己的誠心、愛心和耐心去關心和幫助他們。

  (3)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預先考慮到學困生在本節學習中的學習難點。

  (4)抓住教學中的每一箇環節,及時輔導:課上多提問;課下多輔導。

  (5)繼續對學困生實行分層作業制度。

  (6)批改作業時,要想到學困生,學困生的作業要優先批改,而且要儘量“面批”。

  (7)繼續開展上學期的“一幫一、一對紅”活動,充分發揮了羣體效應的力量,幫助學困生儘快趕上來。

  3、參與生活幫扶。深入關心幫扶對象的生活狀況,對於能幫助解決的困難,要及時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協調各方力量,想方設法幫助解決,讓幫扶學生能夠儘早免除後顧之憂,安心學習、快樂成長。

  4、密切家校聯繫。與暫時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家長進行經常性的聯繫,通過短信平臺、家長會、學生家訪等方式將結對幫扶活動的目的、意義及開展情況及時通報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學生近期的思想狀況及學習表現,協調教育方式方法,努力形成在校老師“幫”、在家家長“促”的良好共育局面。

  總之,希望通過上述幫扶措施,經過我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能夠使他們日有進步,學有所獲。

小學薄弱學校幫扶計劃 篇6

  本學期,我校舉辦了師生幫扶活動。作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幫扶工作也成了我們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一箇重要任務。爲進一步貫徹落實這一活動,我特此制定如下幫扶計劃:

  一、指導思想

  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健康的參與學習活動,在幫助學困生進步的同時,進一步關注學優生的發展,提高班級整體教學質量。

  二、學生現狀分析

  根據安排,我本學期的幫扶對象是七年級一班的耿先超、齊春華、張秀慧,齊曉燕、董德和王悅同學以及七年級二班的杜文凱、祖慶輝、王娜、耿豔、梁晨和耿守梅同學。

  在這十二名學生中,既有學優生,也有學困生。總體來看,耿先超、杜文凱等學生思維活躍、上進心強、學習興趣濃厚、成績好、品德發展也較好,可以說是班級中的佼佼者。而王悅、耿守梅等幾位同學則相對缺乏學習熱情,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相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的提高與改進。

  三、幫扶對策與措施

  所謂的幫扶並不僅僅是定位於學困生,學優生固然值得認同,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考慮到這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由於優秀學生長期處於優越環境,他們的缺點容易被教師和家長忽視,如果不注意糾正這些缺點,優秀學生也容易形成一些消極心理。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生羣體,應該制定出不同的幫扶措施:

  對於學困生而言,要十分重視和關注他們的好奇、興趣、愉快與焦慮等情緒情感,並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進行合理的整合與調配,以關懷和理解的師愛真誠走近他們身旁,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通過溝通打開他們的心鎖,循循善誘,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情境;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引導他們建立時間觀念,合理的調配學習時間,講究學習效率,注意學習方法,堅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實幫人,激發學困生努力向上的學習熱情;在平時的工作中,還要善於捕捉他們個性中閃光的部分,幫助他們張揚學習外的魅力,樹立其自信,達到幫助他們挑戰困難,體現自身價值的學習目的。

  對學優生而言,我們則要注意對他們進行挫折、情感教育,由於學優生長期處於鮮花與掌聲之中,驕傲的神情溢於言表,一次措手不及的打擊往往會一下子挫敗其高昂的鬥志,丟面子的情感常糾纏左右,情緒表現爲焦慮不安,過分的羞愧與自責易導致自我情緒失控,近年來天之驕子難以承受挫折的悲劇常有發生,故而要密切關注他們遭受失敗後的表現,加強對學生進行“勝不驕,敗不餒”的心理素質教育,以一種坦然的心態去面對失敗的考驗;在學習時間的調配上,還要鼓勵這些學生利用時間,加大閱讀量,不斷擴展自己學習的空間範圍,同時還要啓發他們利用自己的特長,施展多方面的才能,鼓勵他們積極創新。此外,還要引導優秀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優秀學生的缺點在於不能恰如其分地認識自己,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身的長處和短處,力爭讓他們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培養學優生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1)要把握好表揚的“度”。常常對優秀生表揚“失度”,這是不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既不能把優秀生的爭強好勝斥之爲“出風頭”,又不能把他們“誇上天”,甚至把他們和一般學生對立起來,推向孤立。而是要及時肯定優秀生的進步,並引導他們向更高目標努力。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既在學習上有信心,又預防他們產生自滿情緒。

  (2)注意培養優秀生正確對待挫折。優秀生由於經歷順境多、逆境少,因而對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因此,應有意識的設置一些困難,以鍛鍊和培養學優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們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3)根據優秀學生各方面能力較強的特點,還要千方百計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但要注意克服他們的虛榮心,培養他們的實幹精神。

  我相信,學困生經過積極的誘導和自身的努力是可以轉化爲學優生的,無論是學困生還是學優生都有其個人自身魅力的一面,因此,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在不久的未來,定會桃李滿天下!

小學薄弱學校幫扶計劃 篇7

  爲發揮Xx省特級教師後備人選的示範引領、骨幹帶動的作用,加強農村薄弱學校建設,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和諧發展,語文工作室和Xx市Xx區農村薄弱學校Xx小學進行結對幫扶。爲確保結對幫扶工作紮實有效地開展,特製定本方案。

  一、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做好結對幫扶工作的責任感

  作爲特級教師後備人選,應確立“均衡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縮小城鄉差距”的責任目標,加大農村薄弱學校扶持力度,不斷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地區城鄉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二、明確要求,認真做好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各項工作

  (一)建立結對幫扶體系。根據省教育廳特級後備人選幫扶計劃要求,語文工作室與Xx區Xx小學及Xx小學兩名語文教師陳英、彭雪梅結爲幫扶對子。

  (二)明確結對幫扶內容。幫扶要從“幫錢、幫物、幫教、幫師”四個方面入手,力所能及地幫助農村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提高隊伍素質,提升教育質量。

  1、幫錢。在幫扶過程中,Xx老師所在的Xx市第五中學,每學期資助一定的辦學經費,彌補結對學校辦學經費的不足,爲Xx小學考入本校的困難學生減免學雜費和提供貧困生生活補助。

  2、幫物。要無償向結對學校捐贈圖書、教研資料、學習用品,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3、幫教。要開展好“四送”活動:一是送管理。教育團隊每學期要派出具有豐富的學校管理、班級管理經驗的班主任到Xx小學傳授管理經驗,每次不少於2人。通過這一措施提高結對學校的教育管理水平。二是送示範課。每學期要選派至少2名教學能手到結對學校上示範課,每人不少於一節,同時開展聽課、說課、評課活動,幫助農村學校改革課堂教學,落實新課改理念,提高教學質量。三是送教研。幫助結對學校開展一項學科教研課題,破解一項影響學生成長和教育質量提高的難題,提高結對學校的科研水平。四是送先進理念。通過開展一系列教學科研活動,要使結對學校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發生轉變,努力提升辦學品位和辦學水平。

  4、幫師。語文工作室每學期要對結對學校教師進行一次業務培訓,提高結對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每個學科要安排兩位教師與結對學校相應學科教師結爲“一幫一”對子,相互開展教學方法、經驗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提高業務素質和能力。

  (三)做好總結提高工作。結對幫扶要做到有計劃、有活動、有記錄、有成效、有檔案材料。學年結束時,要認真地進行總結,找出存在問題,提出辦法對策。

  三、建立機制,確保結對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1、是加強組織領導。Xx區教育局成立名師工作室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實施,推動結對幫扶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運作。

  2、是加強考覈管理。Xx區教育局將名師工作室幫扶工作,作爲對於省學科帶頭人、省教學能手績考覈內容,並列入對學校工作年度考評內容。

  3、是建立獎懲機制。Xx區教育局將對工作室中幫扶活動表現突出的優秀教師給予表彰獎勵。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