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編輯人員工作計劃(精選3篇)
電臺編輯人員工作計劃 篇1
圍繞總體要求,我們制定了廣播宣傳的基本思路和目標,即“新聞立臺、節目活臺、外宣響臺、活動強臺”。嶧城人民廣播電臺將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使廣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廣播的作用日益凸觀。
一、提高新聞宣傳輿論引導水平,爲嶧城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運用新聞手段,靠雄辯的事實爲正確輿論提供強有力的依據。總攬全局,針對輿情,及時發表評論,表明立場,爲社會輿論樹旗定向,以使輿論朝着正確的方向流動並迅速發展爲主導性輿論。弘揚主旋律,大力宣傳先進典型。積極開展新聞批評,扶持正氣,鞭撻–,形成社會輿論的健康主流。善於處理熱點問題。主動化解社會矛盾,使輿論導向實現正效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出精品,創名牌,增強宣傳報道的吸引力。
二、要做好我區各項事業發展的宣傳報道,做好對內宣傳
在新聞的焦點上,我們要求新聞將加大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力度,對羣衆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不惜篇幅,深挖深究,形成重頭報道,力爭一期新聞,在羣衆心中打一箇烙印。我們將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的總要求,明確責任,準確定位,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把體現黨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羣衆心聲統一起來,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羣衆、把每天發生農業、農村、農民中的生動事件、感人場景、動情故事和農民迫切需要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文化精品、通過聲音、通過電波傳遞給廣大農民,切實爲“三農”服務,求得最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適應“三貼近”要求,改進節目結構,擴大農村廣播節目的影響力。
在廣播節目的結構設計上,將逐步加強和改進新聞宣傳。以貫徹區委、區政府決策,播報最新消息,關注人間萬象,傳承社會文明爲宗旨的《嶧城新聞》,以短新聞爲主,內容全,種類多,既有動態報道,也有深度報道,既有時政新聞,也有社會百態,既有領導活動,也有羣衆實踐。
隨着嶧城人民廣播電臺的發展壯大,我們在製播方式上,將變過去單一的錄播方式基礎上,發展爲錄播、直播兩種方式,這樣可以有效地形成聽衆與電臺互動,吸引更多的聽衆參與,提高收聽率;在節目設置上,將精心設置《嶧城新聞》、《法制與生活》、《三農直通車》等7個錄播節目和《與你同行》、《生活資訊網》、《娛樂新幹線》、《戲曲大放送》等直播節目,在播出時間上由過去的6小時延長到12小時,能夠比較好地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行業收聽人羣的聽衆需求。
三、切實提高嶧城區的知名度,做好對外(上)宣傳
1、在現有基礎上,認真分析上級臺的用稿需求,查找問題,尋找對策,同時加大在省級電臺的上稿力度,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工業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推進自主創新等主題,及時宣傳和挖掘我區各單位的先進典型和經驗作法,加強對我區各項工作的報道力度,切實提高嶧城區的知名度,努力把我區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區縣。
2、加強記者的學習培訓力度。繼續選送優秀記者到省市電臺學習培訓,進一步熟悉省市臺報道的重點,加大重點新聞的報道。
電臺編輯人員工作計劃 篇2
音樂之聲廣播站作爲學生會的窗口部門,擔負着配合學校宣傳工作和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職責。在過去的一箇學年中,廣播站在學校學工部(處)、團委的帶領下,堅持正確的_導向,積極配合學校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新學年的到來,使廣播站的工作面臨着更大的挑戰。爲進一步提高節的質量,加強廣播站的宣傳力度,擴大廣播站在學校的影響力,更好地爲同學們服務,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建立健康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特製定計劃如下:
一、招新本學年的招新,同樣採取海報、宣傳片花相結合的形式對本部門進行宣傳,同時開闢專題欄目爲學生會的其他部門的招新宣傳提供平臺。廣播站的招新情況如下:
1、播音部採取面試形式公開招聘,選拔幾名播音水平較高和應變能力較強的成員(5名左右)。
2、編輯部採取面試形式公開招聘,選拔幾名文字能力較好和編輯能力較強的成員(5名左右)。招聘編輯人員在廣播站尚屬首次。因考慮到音柱的增加、播音質量要求的提高、減輕播音員收集整理編輯資料的壓力,故做此改動。
二、工作職責
1、繼續採取值班站長制,加強對節目的監督與引導。站長主管廣播站全面工作,協調各部門工作運行,調整有關人員配置,定期召開例會,及時總結廣播站的經驗和教訓,蒐集各方面意見,起總策劃作用,做好廣播站日常工作。
2、播音部:負責全天的播音工作、各節目組可以發揮組員的聰明才智,在學校允許、健康的範圍內,靈活設計具體內容,注重自身播音素養的全面提高。
3、編輯部:審閱和編輯播出的新聞稿件,編輯和收集廣播站節目稿件,保障每天能夠提供好的稿件。監督節目內容,避免短期內重複主題的出現。
三、日常工作
1、播音時間。由於學校7、8節下課時間爲18:00,考慮到播音員時間調度、廣播的收聽率的問題,將下午的播音時間由原來的17:30-18:10改爲18:00-18:30。故新學年的播音時間爲每週一至週五12:00-12:30、18:00-18:30。雖然下午的播音時間有所縮減,但有助於節目的精緻度與播音質量的提高。
2、欄目設置。本學年我們決定將廣播節目進行調整,每天設立一箇固定的大板塊,播音員在打的板塊之下發揮自己的長處,調整節目的具體內容。目前,廣播站的具體板塊爲週一資訊風暴,內容涉及同學們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娛樂資訊。週二爲音樂之旅,內容涉及各類音樂與音樂家。週三爲體壇風雲,內容涉及體育界重大賽事、體壇人物介紹以及體壇快訊等。週四爲生活廣角,從不同角度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週五爲自由風度,內容由編輯和播音員自主調配,作爲總結和綜合性的節目,靈活性較大。另外,特殊情況下的節目調整在學工部(處)、團委的指導下進行。
3、臺標及片花錄製。新的臺標、播音員個人宣傳片花將於近期錄製,同時各節目組根據每天節目內容可錄製節目主題片花。
電臺編輯人員工作計劃 篇3
一、提高新聞宣傳輿論引導水平,爲嶧城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運用新聞手段,靠雄辯的事實爲正確輿論提供強有力的依據。總攬全局,針對輿情,及時發表評論,表明立場,爲社會輿論樹旗定向,以使輿論朝着正確的方向流動並迅速發展爲主導性輿論。弘揚主旋律,大力宣傳先進典型。積極開展新聞批評,扶持正氣,鞭撻邪惡,形成社會輿論的健康主流。善於處理熱點問題。主動化解社會矛盾,使輿論導向實現正效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出精品,創,增強宣傳報道的吸引力。
二、要做好我區各項事業發展的宣傳報道,做好對內宣傳
在新聞的焦點上,我們要求新聞將加大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力度,對羣衆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不惜篇幅,深挖深究,形成重頭報道,力爭一期新聞,在羣衆心中打一箇烙印。我們將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的總要求,明確責任,準確定位,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把體現黨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羣衆心聲統一起來,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羣衆、把每天發生農業、農村、農民中的生動事件、感人場景、動情故事和農民迫切需要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文化精品、通過聲音、通過電波傳遞給廣大農民,切實爲“三農”服務,求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適應“三貼近”要求,改進節目結構,擴大農村廣播節目的影響力。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