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血壓病病人的護師工作計劃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的、原因不明的、以動脈壓升高爲主的疾病。正常成人的血壓收縮壓≤18.67kpa(140mmhg),舒張壓≤12kpa(90mmhg)。在不同生理情況下常有一定的波動,當不同時間反覆測定收縮壓>18.67kpa(140mmhg)和(或)舒張壓>12kpa (90mmha),即可診斷爲高血壓。高血壓和發病與遺傳、精神過度緊張、肥胖、吸菸、酗酒、嗜鹽等因素有關。早期可無症狀,也可有頭暈、眼花、耳鳴、失眠、乏力等症狀。隨着病程進展,血壓持久升高,可導致心、腦、腎等臟器的損害。高血壓病治療需長期甚至終生治療、並根據具體情況使用有效而不引起明顯副作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降壓藥。同時注意糾正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常見的護理問題有:①舒適度的改變:頭昏,嘔吐;②睡眠型態紊亂;③知識缺乏;④潛在併發症–高血壓危象;⑤潛在併發症–動脈粥樣硬化;⑥潛在併發症–腦血管意外。

  舒適度的改變:頭昏,嘔吐

  [相關因素]

  高血壓。

  顱內壓增高。

  降壓藥物所致。

  [主要表現]

  頭痛、頭暈、耳鳴、失眠、乏力。

  噁心、嘔吐。

  [護理目標]

  病人能夠說出血壓升高引起身體不適的應付機制。

  自述舒適感增加。

  [護理措施]

  給病人創造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避免環境刺激加重頭痛。

  指導病人休息和飲食,血壓不穩定/症狀加重時必須臥牀休息。

  協助病人滿足生活需要。

  改變體位時要緩慢,從臥位至站立前先坐一會兒。

  監測血壓,發現血壓變化,立即同醫生聯繫,及時給予治療。

  [重點評價]

  評價加重和減輕不適的因素。

  評價藥物療效。

  睡眠型態紊亂

  [相關因素]

  血壓不穩定引起身體不適。

  緊張情緒。

  不適應住院環境。

  [主要表現]

  入睡困難。

  易醒。

  多夢。

  [護理目標]

  病人能進入正常睡眠狀態。

  主訴夜間睡眠時間延長。

  [護理措施]

  消除或減輕情緒緊張的促進因素(家庭、社交、醫院及病情),鼓勵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狀態。

  告訴病人睡眠與血壓的關係。

  晚餐後控制水分攝入,減少夜尿次數。

  科學地安排治療、檢查的時間,避免干擾睡眠。

  遵醫囑給予安眠藥。

  指導病人促進睡眠方法,如熱水泡腳、睡前喝熱飲料、聽輕音樂、看書刊雜誌等。

  [重點評價]

  病人睡眠改善程度。

  知識缺乏

  [相關因素]

  認知能力限制。

  缺少信息。

  缺乏指導。

  [主要表現]

  病人能說出使血壓升高的誘發因素。

  能敘述保持血壓穩定的方法。

  能說出有關藥物的名稱、用法、作用及副作用。

  [護理措施]

  鼓勵病人對疾病治療及預後提問,傾聽其訴說,確認病人對疾病和未來生活方式的顧慮。

  飲食以低鹽、低脂肪爲原則。少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內臟、蛋黃等。肥胖者應降低每日熱量的攝入以減輕體重。

  指導病人合理用藥:

  降壓藥物儘可能口服,逐步降壓,以防血壓驟降而產生心、腦、腎的供血不足。

  現有的降壓藥種類和品種很多,各種抗高血壓藥物的藥物作用不同,用藥要因人而異,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必須堅持長期用藥,並瞭解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當出現副作用時應及時報告醫生,調整用藥。

  應用降壓藥物過程中,宜向病人說明,避免突然改變體位,以免血壓突然降低引起暈厥而發生意外。

  教會病人自測血壓。

  告知病人突發血壓升高時,應全身放鬆,靜臥休息,立即舌下含服心痛定1片或口服其他降壓藥物,稍覺緩解後即到醫院就診。如出現心前區疼痛或一側肢體麻木、無力、口角歪斜以及夜尿增多、少尿等,均應及時就診。

  [重點評價]

  評價學習情況及效果:病人對有關疾病知識的認識程度。

  潛在併發症–高血壓危象

  [相關因素]

  情緒激動、緊張。

  活動/休息不當。

  [主要表現]

  頭痛、煩躁、心悸、多汗、噁心、嘔吐、面色蒼白或潮紅、視力模糊等。

  [護理目標]

  病人出現高血壓危象能被及時發現和處理。

  [護理措施]

  絕對臥牀休息,減少搬動病人,告知病人緩慢改變體位。

  限制探視,減少刺激因素,防止情緒激動或緊張。

  持續高流量吸氧。

  遵醫囑給予速效降壓藥、鎮靜藥及脫水劑等。

  告訴病人避免屏氣用力。

  [重點評價]

  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

  密切觀察瞳孔及意識變化,監測生命體徵。

  潛在併發症–動脈粥樣硬化

  [相關因素]

  缺乏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按時服藥。

  [主要表現]

  有關器官受累後出現的病症,如胸痛、眩暈、頭痛、下肢麻木等。

  [護理目標]

  病人能夠理解飲食與疾病的關係。

  能夠理解藥物治療的意義。

  [護理措施]

  進行用藥指導,監督用藥情況。

  指導病人及家屬安排每日飲食並督促執行。

  遵醫囑服用抗凝劑,如小劑量腸溶阿司匹林。

  遵醫囑定時服藥,不可隨意停藥。

  按時複查。

  [重點評價]

  觀察病人有無心肌缺血表現及腦動脈、四肢動脈硬化表現。

  潛在併發症–腦血管意外

2頁,當前第112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