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助推展望科研新夢想 幼兒園工作計劃(通用3篇)

巧妙助推展望科研新夢想 幼兒園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我園教科研工作在《指南》精神引領下,在“以老帶新、以能培弱”等合作、自主探究的工作方式中,優化了幼兒園常態下的一日活動質量。在紮實“園本教研”,開展有效課堂教學以及遊戲區域的創設研討,提高了教師的整體業務水平。在“班本課程”與“幼兒創造力研究課程”的互融互補研究中,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量質並舉地完成各項工作。現將本學期教科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重常規工作質量,助推多元發展。

  1、自主閱讀踐行成長。

  開學初,教師通過自定讀書計劃,自主安排每週一小時的固定閱讀以及不定期的自主閱讀時間,通過好句摘抄、讀書筆記等,繼續推動全園教師參與到閱讀教育經典書籍的活動中來,通過閱讀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更新,自我成長。三月,借我園文化節開幕的東風,全園師幼及家長開展了讀書總動員,師幼共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浸潤自己的心田,也爲教科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推崇精神的滋養,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科研意識。

  2、沙龍研討生動引領。

  我們通過推行每月一次全園性主題沙龍活動,將科研與教研有機整合,緊密結合當前教育教學中的研究重點,轉化爲一箇個話題展開思辨,組織教師研究、思考、對話,集思廣益。通過沙龍,建立合作式教科研模式,廣開言路,以尋找教育中的焦點問題爲話題,教師們帶着實踐中的現象、問題去分析思考,結合學前教育理論和校園文化理念來剖析、詮釋、闡述,從中得到內心生髮的感悟、啓迪,從而引領自我在科研道路上的輕快前行。

  3、課程故事精彩延續。

  在課程研究中,我們不斷追隨孩子的腳步,聆聽孩子的聲音,捕捉孩子的興趣,講述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做孩子需要的課程,做自己想做的課程。在每週年級組活動交流中,在教科沙龍活動中,老師們分享的課程微故事內容真實生動,有行爲反省、有教育理念支撐。大家從中得到教育智慧的積澱與引領,形成了一股強有力的力量繼續推動着老師去發現、採擷智慧的火花,理性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使更使大家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使我園的科研活動仿若煥發新的生機。

  5、主題品牌凸顯創意。

  圍繞園所核心理念,我們進一步做好四大品牌節的創意策劃和宣傳,拓展傳統節日、特色節日活動的豐富與內涵,加大宣傳力度和節奏,注重時效性與及時性,進一步凸顯科藝融合文化的理念與辦園特色。在我園科藝融合文化的引領下,一系列富有創意的主題活動繽紛綻放,如:“相約春天,傳承夢想”新學期開學儀式、“春天裏,遇見最美的自己”三八節系列活動、“小小的人兒大大的愛”植樹節護綠系列活動、“清明佳節桃李笑,農膜家風浸染時”清明節系列活動、“追憶展望”文化節活動、“園慶特輯”系列活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等。每一項活動都創意非凡,每一項活動都綻放出科藝的獨特色彩。面對家長、社會通過微信發佈,進一步擴大了宣傳。一箇個豐富多彩的活動、一句句詩情畫意的描述、一張張真實生動的照片,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幼兒的在園生活,孩子們的每一次參與都是童年繽紛夢想的照亮,每一次收穫都是激勵生命成長的根基。

  本學期,我們還以班組爲單位,以學期爲階段,嘗試開展“創意儀式”的養成教育活動,力爭做到“每班一儀式”,紮實有效地開展,以儀式帶動和培養幼兒的各項禮儀及好習慣,讓教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以期逐步形成我園特有的禮儀行爲文化標誌。

  6、網絡陣地便捷高效。

  課題網絡管理日趨成熟,在上級教科部門、園領導的指導與督促下,做好每月科研成果,每月科研動態、課題研究學期彙報、每學年課題研究階段情況彙報等工作,並如期上傳網絡。利用《別樣虹》空間平臺,做到及時發佈相關話題討論、分享班本主題研究計劃、徵集校園文化解讀原創詩歌等,讓科研網絡陣地建設更加便捷高效。

  (二)加強課題文化建設,篤實辦園特色。

  1、做好課題項目培訓。

  本學期正值“十三五”課題的開題,做好課題培訓是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的關鍵,我們遵循有序、有效、有針對性的受訓原則,積極創設各種培訓機會,鼓勵教師特別是園骨幹教師,根據自己研究特長積極參與各種課題對口培訓。通過學習培訓,增強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開拓開展教育科研的視野,同時我們還加大了園本培訓的力度,園內建立“自培”機制,組織各種園本培訓活動。我們充分發揮中層幹部的核心和骨幹引領作用,馮花和陳銀兩位電教和教科主任分別向全園老師傳授了她們開展課題研究學習的心得體會,使教師掌握了開展課題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科研能力。在“二級培訓”中,請外出學習的園領導:尹敏和徐家紅園長與全園教師分享自己外出學習的心得。通過活動既滿足了受訓教師的自我專業成長需求,又讓全體教師共享了培訓精髓,真正提高了“二級”培訓的有效性。

  2、開展班本特色研究。

  實踐證明,提高教師的專題課程研究能力,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幼兒園的課題研究方向,本學期我們繼續開展了班本特色研究活動,主題結合園內大課題,從幼兒的創造力出發。班級期初,從各班幼兒和教師的實際出發,選擇較爲適宜的.研究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設計具有針對性、階段性和發展性的觀察記錄表,在研究的實施過程中不斷探索、思考和調整,將特色課程、區域內容與班本主題相結合、與時事動態相結合,與自然角種植養護遊戲相結合,同時充分利用幼兒園、家庭、社區等資源爲幼兒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採用多種形式,鼓勵每個幼兒都能參與活動、樂於活動。研究中,我們還組織開展了班本特色沙龍研討活動,通過對存在的問題,大家集聚智慧,羣策羣力,使涉及的問題一一得以解決,使各班的班本主題研究不斷調整方向、走向成功。東西園區的班本課程“追‘茶’到底”、“破殼而出的生命”分別在微信平臺上發佈。其他一箇個靈動的班本主題,也紛紛呈現出了“盎然”的姿態,也成就了師幼之間探究互動的精彩。

  3、深化課程內涵建設。

  提升課程開發質量,使課程園本化是一箇逐步建設,逐步完善的過程,是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的過程,是一所幼兒園辦園特色不斷彰顯並最終形成的過程。本學期我們繼續以教科沙龍爲契機,形成互學、互助、互進的課題研討文化氛圍,通過全園全面實施、主題審議、活動研討、亮點分享等活動,構建“對話”平臺,提供“合作”路徑,創新“成長”模式,不斷髮揮教師智慧,積累研究經驗,鼓勵教師從本園積澱的園本文化和辦園特色出發,使課程園本化、科學化、時代化。促使教師在課程實施中,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邊反思,不斷完善和提升園本課程的質量,促進教師走上“自我更新”與“合作互助”相結合的專業成長之路。通過紮實有效的研究,本學期所開展的18個班本主題活動在課程開發數量和質量上均有很大的提高。

  本學期,百忙中在徐幼萍園長的指導和引領下,教科室成員團結合作,在短短几天的時間內根據江帆幼兒園的省精品課題材料,打破原有的思路,重新撰寫了“蘇州市精品課題”申報材料,篇幅約120xx字。

  4、受益聯盟交流活動。

  本學期我園與姐妹園繼續進行科研互通,組成聯盟團隊,確立研究聯盟行動方案,形成科研合力,開創科研發展新局面。首先,以年級組爲單位,建成“園本課程”項目聯盟團隊,開展夥伴式的研究,集合聯盟團隊的力量,使聯盟羣體教師的業務能力,包括課程開發、實施,辦園特色管理、評價等多種能力,都能得到整體提升。同時,在分管教科的尹園長的指導下,依託教科室、課題組的核心力量,我園教師積極開發原創的科藝活動案例,拓展多渠道挖素材,尋求多通道尋方向,逐漸開發了《神奇膠水畫》、《奇妙的圈》、《神奇的紙圈》、《花手帕》等具有研究價值的科藝活動課程,這些課程通過教師在聯盟園的公開展示和演繹,獲得了一致好評。

  5、推進文化建設宣傳。

  篤實辦園特色,必須進一步推進幼兒園文化建設。本學期我們教科室在辦公室各位園長的大力寫作之下,策劃製作《科藝文化手冊》,籌備機幼文化宣傳片的拍攝等等。我們通過整理思路,統一步調,進一步規範、提煉了我園的教育關鍵詞,許多教師在幼兒園文化理唸的感召下,紛紛自發創作了主題鮮明、文字優美、風格靈動的文化解讀詩歌作品,並上傳至“別樣虹”平臺,進一步豐富幼兒園的文化建設內涵。

  (三)輻射教科成果影響,展望美好前景。

  在教科研究中,我們執着堅實教科陣地,巧妙輻射教科成果影響,以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來巧妙助推幼兒園的辦園文化特色,形成一種創新、大膽、富有靈氣的教科研氛圍,同時也夯實和強化了教科團隊的研究力、戰鬥力。在總結回顧中,我們收穫、並擴展了科研帶來的甜蜜、幸福感,並期待在新學期,傳承卓越,更具底蘊地展望新夢想。

  1、出臺了《科藝文化手冊》,這是第一本向社會、家長展現我園文化特色的手冊,可以說是以圖文的方式展示着我園的形象,所以製作工作非常慎重、細緻,要求高。對文字、圖片進行了十餘次修改,最後成文。同時也進一步對我園的文化進行了梳理,集大家的智慧,嘗試將以往的活動進行提煉,變爲我園的特色。如:特色項目課程——“小魔法”項目課程、班本課程——創“心”班本課程、愛的儀式——“遇見愛”儀式薈、集體慶生會——“小腳印”慶生會、親子系列活動——“手牽手”親子社、節日主題課程——“喜樂多”節日匯。

  2、拍攝文化宣傳片。拍攝前期充分準備,成立了多米諾小組,各年級組進行了器材多米諾的研究與嘗試,大家從模仿學習開始,羣策羣力,蒐集視頻,研究細節,併成功運用到實踐中,並發動“爸爸智囊團”家長資源和集體的智慧,創新了很多器材多米諾,目前三個年級組都已試演通過,爲下一步的拍攝做好了準備。在活動中既有困惑與艱難,也有成果的喜悅與激動。這個活動也爲我們十三五課題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作爲“小魔法”項目課程進行研究,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良好途徑與方法。

  3、科普劇活動比賽。草長鶯飛之季,由蘇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蘇州市教育局主辦,蘇州工業園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的20xx蘇州市青少年創意科普劇比賽在園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花季影劇院精彩上演,機關幼兒園的中班小朋友強勢上陣,精彩演繹了《沙漠新城》,將科普知識傳送給大家,獲得了大賽的金獎。科普劇是機關幼兒園的傳統活動,彰顯了幼兒園的科藝教育特色,激發了孩子對科學的探究興趣,增長了科學知識。剛接到喜訊,該劇經過視頻送審,在第五屆全國科學表演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4、公開活動:聯盟園際公開展示活動4節。參與聯盟園展示課,我園的課程設計均爲原創,立意新穎,活動精彩,令大家印象深刻,廣受聯盟園領導及同行的高度評價,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深化了我園的科藝融合文化品牌形象。

  5、“各類參評投稿”重點把關。本學期,教科室組織了優秀論文評比等活動5次,教科室積極領會精神,做到提前發動、有序組織,重點把關、促使教師的教科研經驗及時總結提煉,保證質量,爲有效推廣教科研成果提供了條件。本學期,教師各級各類獲獎8篇,發表13篇。

  下學期工作設想:

  1、對於教師成長、發展問題,我們始終認爲教師的成長需要專家引領,需要分層逐級的指導,需要交流與探討。更重要的是面對讚譽如潮,我們唯有不停下腳步,更需要教師個體的靜心、潛心研究,纔能有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設想:以“十三五”課題研究爲抓手,將之與日常教育教學有機結合。期初每位教師制定詳細的微型課題研究規劃,層層積極落實,每月通過別樣虹進行月報彙總。發揮核心組成員應有的引領作用,帶動組內教師沉下心去研究,使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可以共同商議、相互借鑑、取長補短。,同時也幫助教師積累了課題研究的經驗,爲今後承擔市級微型課題奠定基礎。

  2、倡導教育迴歸本真。在備課組活動、園區沙龍活動中交流課程故事,分享課題研究中生成的“微故事微案例”。建議:課程故事在每週年級組備課活動交流的基礎上,推薦優秀故事案例在月例會上進行分享,在期末進行整理、歸檔。以課題爲抓手,多思考、多實踐,養成反思、積累的好習慣,每學期成果彙報形式儘量多樣化。

  3、加大網絡推廣與社會宣傳力度,進一步展示我園的教科研的成果。積極利用網絡、環境、家長會等途徑,向家長、同行、社會宣傳我園的教科研成果、辦園特色,文字材料爭取在市級以上有報道。

  在機幼建園55週年這段不同尋常的日子裏,我們機幼人依託科研的卓越開拓精神,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斷思考,力求新突破,力爭新跨越。我們致力於科研帶來的靈動卓越、星光流轉,在機幼這片土壤中孕育希望,成就似錦繁花。

巧妙助推展望科研新夢想 幼兒園工作計劃 篇2

  活動時間:

  20xx.10

  活動地點:

  烈士公園

  活動目標:

  1、通過秋遊的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集體外出的興奮和喜悅。

  2、尋找和觀察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中各種植物的變化。

  3、知道要跟着老師和同伴,不能擅自離開集體。

  活動準備:

  1、配合秋遊的系列主題活動。

  2、與家長聯繫,讓孩子穿合適的衣褲,活動前保證充足的睡眠等。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做好準備工作(上廁所、檢查衣物、所帶物品)。

  二、帶領幼兒上車,安排座位,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關注個別幼兒。

  三、遊園活動:尋找、觀察秋天的景色。

  1、摸一摸草地,拾一拾秋天的楓葉,並讓幼兒說一說。讓幼兒初步瞭解秋天的季節特徵,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動手、動口的能力。

  2、讓幼兒在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同時,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3、參觀烈士塔,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萌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

  四、草坪上做遊戲

  《擊鼓傳花》遊戲教案附後

  五、草坪上野餐

  1、大家共同分享零食。

  2、幼兒用中餐。

  要求:講究衛生、愛護公園環境。

  六、餐後散步,準備上車回園。

  要求:注意安全,隨時清點人數。

  七、進班洗臉、休息,幼兒離園。

巧妙助推展望科研新夢想 幼兒園工作計劃 篇3

  今年8月份我擔任小班教師,事實上這羣孩子最大的也不到三週歲,最小的兩週歲零倆月,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可塑性強、控制力差,反抗力大。我在做好言行舉止規範的同時,適當的運用了一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沒想到,孩子們特別喜歡。在組織教學時,我會運用一些簡單的類似於小魔術性質的方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我拿一紗巾握在手裏,請一孩子向外拉紗巾,其餘孩子就發a的聲音;再如我拿一根毛線當小蛇轉動起來併發出s的聲音,孩子們也會跟着發出s的聲音。這不僅把孩子的注意力很快轉移到老師這兒來,還同時鍛鍊了孩子的氣息練習和發音練習。

  在學習《兩隻老虎》這一課時,我先和孩子們一起認識了兇猛的老虎,讓孩子們初步瞭解了老虎的生活習性;又給孩子們講了故事《老虎拔牙》,接着學唱了歌曲《兩隻老虎》,孩子們很快就接受了;最後我又讓孩子們當小老虎 ,並提問“你的老虎沒有哪呢”,孩子們紛紛舉手回答,王文金說:“我的老虎沒有嘴巴。”齊子暢說:“我的老虎沒有嘴巴。”王靖宇說:“我的老虎沒鼻子”……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短短几個月裏,我發現這羣小孩子特別的聰明、活潑可愛。有一天,我在無意的叫着他們的名字:可愛的齊子暢、可愛的王曉葳。接着孩子們就有節奏的把其餘幼兒的名字都說了出來:可愛的劉書含……,讓我想不到的是他們又想到了老師,孩子們一邊看着老師一邊笑着說:可愛的’宋老師、可愛的王老師 。接着孩子們的眼睛又轉移到了我們的牆飾上,齊子暢小朋友盯着牆上的星星寶寶,高興地說:可愛的小星星。看孩子們興趣盎然,我就帶孩子們走到了我們活動室的每一箇角落,讓孩子們盡情地說出了我們小班的可愛之處。然後讓孩子們聯想中班、大班有什麼可愛之處,最後在老師的提示下,孩子們想到了我們可愛的幼兒園,並說出了我愛我的幼兒園。

  我和孩子們有了感情,孩子們也和我產生了感情,有誰能想到兩歲多的孩子早晨一進幼兒園,看到老師就會高興地撲到老師的懷抱裏即親切又清楚地喊着:宋老師好呢。這不正是體現了奧爾夫音樂不是學而是玩出來的音樂嗎,讓孩子們在團康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並且建立每一個人的自信心。

  在剛接小班時,我內心還真得有點發怵,現在看到孩子們的一天天的快樂的成長着,進步着,我會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修養。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