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精選10篇)
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爲突破口,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以新課程實施爲突破口;以加強信息技術管理和應用爲重點,進一步加大信息技術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全校的信息技術水平。
二、工作目標及措施
(一)校園網工程建設
1、實施改造校園網工程,高標準建設校園網絡系統,進一步完善校園網結構,發揮網絡爲教育教學服務的功能,爲教育教學應用構建網絡平臺。
2、完善學校內網功能,完全實現校務公告、辦公自動化。
(二)加強學校校園網管理
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對校園網的管理,制訂網絡管理規章制度,落實各項管理工作措施,確保網絡安全、暢通。
1、組織領導。成立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
2、常規管理。不斷研究各種管理技術,加大考覈力度,杜絕網絡信息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網絡暢通,更好地服務於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既要保證網絡安全暢通,又要杜絕教師在網上聊天、打撲克、玩遊戲等不良現象。深入研究網絡應用問題,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病毒防治。加大對學校的管理力度,從制度上進行約束,減少病毒的傳播。凡新安裝系統的計算機必須先安裝殺毒軟件,並打好相關補丁後才能接入網絡,,從根本上解決網絡病毒問題,保證網絡不因病毒導致堵塞、停網等現象的發生。
(三)充分發揮網絡的使用效益
樹立建網是爲教育教學服務的思想,加強學校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力度,進一步完善網頁建設,改進和提高教育網站的服務質量,更好地爲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學管理服務。
1、繼續加強學校網站建設,進一步完善網站佈局和內容,使其服務於教學,服務於德育,服務於管理;服務於學生,服務於教師,服務於社會。力求網站界面簡約、佈局合理、色調一致、風格統一、內容豐富。
2、教師個人主頁建設。組織指導建設好一批具有特色的專題網站、資源網站;通過建設教師網站和學校網站等社區性服務網站或欄目,吸引學生、教師;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BBS等交互性欄目的作用。
(四)建設
繼續加強資源庫建設。建立自己的資源中心。
(五)網上辦公環境建設
探索和完善校內消息和文件傳輸系統,實現網上發佈通知、傳送文件,進一步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
(六)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
1、繼續抓好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工作,立足實際,針對不同學科和學段,完成對教師常用軟件系統的專項內容培訓。
2、繼續組織開展教師多媒體課件評比活動、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七)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研究
1、加強信息技術教研。
2、加大信息技術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應用研究力度,發動全體教師研究探索
3、進一步開展《網絡環境下學科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研究
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 篇2
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對我們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與轉變。以我現有的文化知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質量的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爲了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水平和師德修養,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更能符合時代的要求,首先要腳踏實地的抓好自己業務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來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自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以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特制訂個人學習計劃:
一、學習目標:
1、加強學習,掌握正確的教育觀點。
2、瞭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進行教育實踐。
3、瞭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將掌握的教育理論轉變成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
5、進一步提高現代信息意識,提高現代信息技術水平,能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維護,會熟練使用辦公軟件進行文字處理,素材加工,課件修改、製作,網絡資源搜索等。
二、學習內容:
(一)豐富教育教學理論
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如《教育新理念》、《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愛心與教育》、《電腦報》等。
(二)提高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繼續學習相關的課件製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軟件的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音頻視頻處理軟件的使用編輯;計算機的保養與維修等。
(三)繼續加強個人師德的修養,學習先進個人的事蹟
三、學習措施
1、利用課餘時間堅持每週進行業務學習,做到定時、定內容,學習有關優化課程結構的文章和走進課程的信息報道。充分集中時間學習相關的信息技術與專業的練習,確保課課有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
2、及時對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用筆隨時記錄下來抽時間整理,並爭取與同行們進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進步。
3、虛心向各科教師學習優秀的教育經驗,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平時加強校內外聽課,虛心與本校同學科教師交流上課心得,取長補短,儘量擠時間爭取去聽課,吸收別人的先進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4、多聽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上公開課,通過集體備課、交流學習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5、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表率。積極參加培訓活動,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在此過程中,學習正確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及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篇三
根據測評結果,使我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還有待於提高,對於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和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內容非常欠缺。教師要充分意識到瞭解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應該具有主動探索和運用信息技術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意識,並且要非常熟練地操作常用設備,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課堂。
我所在的學校屬於村鎮中學,缺乏信息化環境和信息化資源庫,平時教學中很少有接觸網絡化應用。
通過本次培訓,我希望能在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能力和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能力兩反面得到顯着的提高。
1、提高技術素養,瞭解相關知識。瞭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類型與功能,熟練操作常用設備。掌握互聯網、移動設備及其他新技術的常用操作。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掌握加工、製作和管理數字教育資源的工具與方法。
2、掌握有正確方法,進行有效的課前計劃和準備。依據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學生特徵和技術條件,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設計有效實現學習目標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設計有助於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與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指導策略與方法,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與創造。
3、學習有效組織和管理課堂的方式方法。利用技術支持,改進教學方式,有效實施課堂教學轉變學習方式,有效開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4、瞭解如何科學的進行評估與診斷。嘗試利用技術工具收集學生學習過程信息,並能整理與分析,發現教學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5、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依託學習共同體,促進自身專業成長。利用教師網絡研修社區,積極參與技術支持的專業發展活動,養成網絡學習的習慣。
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 篇3
在制定這個研修計劃之前,我先感謝這次信息技術培訓的所有組織者!希望自己通過網絡這次研修平臺能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彌補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讓學生們喜歡上課堂,熱愛上學習,讓同事們能相互促進,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現就測評結果和專家的建議,結合自身實際,制定這個研修計劃。
一、自身分析:
在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方面:我的技術素養還是可以的,對多媒體設備等能熟練操作,瞭解與教學相關的通用軟件及學科軟件的功能及特點,並能熟練應用,能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掌握加工、製作和管理數字教育資源的工具與方法。計劃與準備方面,還是能找準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問題的契合點的。組織與管理方面,讓每個學生平等地接觸技術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保持學生學習注意力,鼓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引導他們提升技術素養併發揮技術優勢。但在評估與診斷方面卻存在嚴重的不足,沒有好好學習評估的標準,所有就會在診斷方面出現無從下手的`感覺。學習與發展方面,,具有主動運用信息技術促進自我反思與發展的意識,掌握專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自主學習能力。
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方面:技術素養方面也是還行,可能是得益於自己對各種網絡設備的瞭解和使用吧,這幾年教改也改變了觀念。計劃與準備,組織與管理,評估與診斷這三個方面卻是嚴重的出現問題,在發展目標中我將列出。學習與發展方面,還是能有效參與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實現學用結合。
二、環境分析:
鄉鎮的初級中學,相對而言還是比較落後的。無論是設備還是整體的觀念。教學任務也比較重。
發展目標:
1、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能力方面,在自己較好的技術素養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學習,對計劃於準備、組織與管理、學習與發展等三個方面的各項較強理解和實行,重點將評估與診斷方面的各項指標理解透,通過這次培訓,力爭達到優秀。
2、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能力方面,計劃與準備,組織與管理,評估與診斷這三個方面是一片飄紅啊!計劃與準備這塊評估列出了六點,組織與管理有五點,評估與診斷有四條,我將一一瞭解,一一學習,爭取將它們融會貫通,達到優秀。
3、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方面,本人將通過此次培訓,結合網絡與實踐教學中的各種資源,力求是自己在專業水平上有個大的提高。
三、行動計劃
如果說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或挑戰的話,那最大的困難可能是時間問題。但時間就是海綿裏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1、學習必修和選修的共計17門課程,認真觀看視頻,學習文字內容,累計學習時間達到20小時以上。
2、積極參與BBS討論,積極參與話題討論和交流,在與其他老師的學習中獲得提升。
3、加入學科所屬的工作坊,參與坊內話題討論,積極發言,認真關注別人發表的內容。
4、經過充分準備後,完成研修作業一;在教學實踐中選擇小課題切入,錄製、製作微視頻,完成研修作業二。
5、積極整理材料,完成培訓感言任務。
實現發展目標的具體途徑與措施:現在好好珍惜這次培訓的機會,認真聆聽專家們的視頻與講座,做好筆記與交流,把學到的理論結合實際教學應用到課堂上區。在生活中多閱讀相關信息技術方面的書籍,多花點時間鍛鍊下各種教學軟件,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爲促進本學科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信息素養的提升,根據中區教研室信息技術學科的工作意見,結合本組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
二、任務目標:
1、組織本組教師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繼續抓好教學常規的落實。
2、加強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上好每一堂信息技術課 ,加強對學生的課堂管理和調控,積極引導學生能夠喜歡上信息技術課。
3、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的評比活動,努力提升教學實踐水平和教學理論水平。每一位教師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並寫一篇讀書筆記。
4、組織本組教師進行一次集體聽課、評課活動,並落實到書面,上傳到本站。
三、主要工作安排:
1、認真備課,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和探討,針對本校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授課,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手段,上好每一課;
2、身爲信息技術教師,要發揮本教研組的工作作風,互相之間要進行學習與交流,從而提高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的技術水平,並很好地將本學科融入到其他學科;
3、組織本教研組教師互相聽課評課,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協作探索,切實提供課堂40分鐘效率,學習其他兄弟學校教師的先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4、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使教研活動落到實處。
雖然我組人員少,但爲保證新課標的落實,確實把課堂教學作爲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教研組將作好集體備課的工作,加強實踐;再反思;再實踐的過程。備課中注意情境創設及設計意圖的確立。組內集體研究、備課、說課、評課。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①商議制訂本教研組工作計劃。
②組織本組教師觀摩省能手評比的優質課。
十月份
積極準備,迎接區;備說上評;抽測,組織一次本教研組到我校講一節觀摩課。
十一月份
組織本組教師參與;送課下鄉;活動,通過觀摩學習,積極研討,並相互評課。
十二月份
結合區教研室的工作,進行教學資源庫建設。爲進一步加強頁建設,將其作爲教師專業素養水平的展示臺,本學期末,按學科分冊收集整理教學設計、課件和檢測試題,使教育資源共享共建。
元月份
1、組織期末複習,迎接區教學質量抽測
2、寫好教研組工作總結。
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 篇5
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對我們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與轉變。以我現有的知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質量的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爲了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水平和師德修養,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更能符合時代的要求,首先要腳踏實地的抓好自己業務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來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自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以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特制訂個人學習計劃:
一、學習目標
1、加強學習,掌握正確的教育觀點。
2、瞭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進行教育實踐。
3、瞭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將掌握的教育理論轉變成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
5、進一步提高現代信息意識,提高現代信息技術水平,能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維護,會熟練使用辦公軟件進行文字處理,素材加工,課件修改、製作,網絡資源搜索等。
二、學習內容
1、豐富教育教學理論
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如《教育新理念》、《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愛心與教育》、《電腦報》等。
2、提高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繼續學習相關的課件製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軟件的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音頻視頻處理軟件的使用編輯;計算機的保養與維修等。
3、繼續加強個人師德的修養。
三、學習措施
1、利用課餘時間堅持每週進行業務學習,做到定時、定內容,學習有關優化課程結構的和走進課程的信息報道。充分集中時間學習相關的信息技術與專業的練習,確保課課有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
2、及時對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用筆隨時記錄下來抽時間整理,並爭取與同行們進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進步。
3、虛心向各科教師學習優秀的教育經驗,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平時加強校內外聽課,虛心與本校同學科教師交流上課心得,取長補短,儘量擠時間爭取去聽課,吸收別人的先進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4、多聽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上公開課,通過集體備課、交流學習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5、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表率。積極參加培訓活動,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在此過程中,學習正確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及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四、學習安排
1、Photoshop繪圖軟件的學習。
2、音頻視頻處理軟件的使用編輯。
3、《愛心與教育》、Flash動畫的製作。
4、flash動畫的製作。
5、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
6、計算機的保養與維護。
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 篇6
有幸參加了20__年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學習。爲了能讓本次培訓學習起到真正的實效,真正讓自己獲得一定的進步,我制定了一套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培養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意識和能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拓展視野。
二、研修目標:
1、通過此次培訓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教育的瞭解。
2、通過培訓掌握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教育能力,並利用信息技術教育構建有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3、通過培訓能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展開合作、探究的自主合作。培養學生樹立學習的新理念。
4、通過培訓,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
三、研修的措施:
1、積極主動的學習珍惜國培的機會。每天按時學習,保證學習的時間和質量。遵循學習的要求和紀律,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及時完成學習作業。利用平臺積極更各位教授、老師、各位同仁學習交流。
2、通過理論聯繫實際,在信息化環境下不斷更新自己教學理念,並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應用信息技術教學能力,充分利用學校的良好教學條件,掌握白板,投影,錄播等運用能力,提高教育質量。
3、積極參與研討,積極發言,加強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多寫研修日誌,在反思中完善自己。
四、研修的內容:
更新教學理念,優化課堂教學。
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 篇7
1、嚴格按照研修流程,結合評價的指導意見,彌補自己的短板。要熟悉研修的平臺,按照每一板塊的要求,積極收看專家的視屏講座,主動參與羣內的討論話題,潛心研讀學習內容,按時完成作業。對於不懂會不會的知識,主動請教老師和同學,加強合作與分享。
2、每天安排1—2小時學習研修的課程,要抓住本次研修的好機會,密切聯繫課堂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研教研學方有成效。對學習中出現的新問題要因地制宜,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來解決,無論是硬件與軟件,都能想辦法去克服,保證完成研修任務。
3、平時要多讀書學習,尤其是對自評中暴露出的能力短板要想法彌補,要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實踐,要改變落後的教學思想,認真學習《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和《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喫透本次研修的課程主題,有針對性的選擇相關主題展開研修。
4、學思寫相結合,在研修中要堅持思考,堅持撰寫研修日記,要在博客上新開闢一箇研修專欄,每週至少撰寫一篇研修心得,用一年的時間來梳理自己的學習歷程,檢視自己研修的變化。
5、積極主動的和同學互動,培養自己的合作能力。在學習坊內,要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熱心爲同學解決軟件的使用問題,虛心向有能力的同學學習,取長補短,發展自己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的能力,幫助學生儘快轉變學習方式,達到在研修的過程中師生同進步的目的。
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 篇8
網絡平臺爲我們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爲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採用網絡研修的學習方式,通過“中小學校長博客羣”這一平臺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及時學習、討論。根據進修學校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特製定如下網絡研修計劃:
一、目標:
通過研修,進一步豐富自身素養,學習教育發達地區優秀校長的先進理念與創新意識,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使自己不斷地豐富與發展;提升自身理論知識水平,並把這些先進理念運用到工作中。
二、內容和措施:
1、利用網絡資源作爲平臺。積極參加各類交流研討活動,經常在博客中發表自己的文章,學習體會。勤於學習、勤於交流、在培訓、學習的實踐活動中增長自己的見識,提升自己的學識力。
2、不定期地寫出讀書學習筆記、心得體會。並把學到的理論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積極參加聽評課活動,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科教學專業素養。
3、完成進修學校安排的《治校之道》專題學習任務,體驗名校長的管理魅力,要記好學習筆記,,寫出學習體會。在博客上發表文章、積極參與交流,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4、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吸取源頭活水融匯教育智慧,結合學校的實際反思自身的管理工作,找差距,找不足,對自己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正。
網絡學習爲我們提供了最快、最方便的學習方式。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將努力讓自己的工作更高效。
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 篇9
我是一箇平時很不喜歡動電腦的人,所以對信息技術的使用與掌握非常不好,結合自身因素以及根據測評結果,使我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根本不具備信息技術能力,對於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和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內容非常欠缺。現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作爲教師必須要充分瞭解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具有主動探索和運用信息技術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意識。
瞭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類型與功能,並且要非常熟練地操作常用設備,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課堂。環境分析:由於我所在的學校屬於農村學校,缺乏配備必需的硬件設施,所以缺乏信息化環境和信息化資源庫。平時教學中更是很少有機會接觸到信息技術和網絡化應用。
發展目標:通過本次培訓,我希望能在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能力和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能力兩反面得到顯著的提高。
具體內容如下:
1、提高技術素養。瞭解相關知識。瞭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類型與功能,熟練操作常用設備。掌握互聯網、移動設備及其他新技術的常用操作。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掌握加工、製作和管理數字教育資源的工具與方法。
2、掌握有正確方法,進行有效的課前計劃和準備。依據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學生特徵和技術條件,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設計有效實現學習目標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設計有助於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與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指導策略與方法,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與創造。
3、學習有效組織和管理課堂的方式方法。利用技術支持,改進教學方式,有效實施課堂教學轉變學習方式,有效開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4、瞭解如何科學的進行評估與診斷。嘗試利用技術工具收集學生學習過程信息,並能整理與分析,發現教學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引導學生利用評價工具開展自評與互評,做好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嘗試建立學生學習電子檔案,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供支持。5、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依託學習共同體,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利用教師網絡研修社區,積極參與技術支持的專業發展活動,養成網絡學習的習慣,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教師個人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依據《xx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株洲市攸縣江橋街道鴨塘鋪中心小學整校推進實施方案》和教研組具體情況,特製定本組本研修方案。
二、研修主題
根據精準的學情分析,進行更科學有效的的教學設計。
三、研修目標
根據學校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整體推進的規劃,本學期深入和完善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爲核心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學科特徵,聚焦課堂,依託教研活動,改進教師教學行爲,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切實研究、解決信息技術與信息學科教學深入融閤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工作安排
1、所有成員完成前沿課程的學習,20xx年11月3號前。(各自完成。)
2、完成信息技術支持的教研系列課程,20xx年11月6號前完成。(負責)
3、制定方案:提交— —份學科信息化教學的研修活動計劃:依據學校整校推進實施方案,結合教研組內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設計完成本教研組的信息化教學研修計劃,20xx年11月8日前完成。(蔡負責)
4、完成一份信息化融合示範案例:完成一份信息技術與學科應用實踐的示範指導案例(基於本學科選擇的能力點),20xx年11月8日前完成。(蔡負責)
5、所有成員完成在線測評,完成能力點的選擇。坊主協助本組成員完成在線測評,完成能力點的選擇,20xx年11月8前完成。
6、完成相關能力點的系列課程,上傳作業,20xx年11月13號前完成。
7、基於本組能力點的選擇,發佈校本研修任務。20xx年11月15號完成。(負責)
8、所有老師完成校本研修任務,20xx年11月27號完成。
9、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提交本學科校本研修當中的整體研修成果。20xx年11月30號完成。(負責)
五、研修任務
網絡研修:11月1日開始,學校組織教師參加中國教師研修網的研修。
(1)技術學習: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和應用實踐,掌握相關技能工具(希沃白板、希沃授課助手)、利用教師研修網學習在線教學策略,能熟練使用1—3種信息技術相關工具開展教學活動;
(2)協同備課:以備課組爲單位,利用貝殼網等資源空間進行在線集體備課,確定一兩個應用突破口完成教學設計。例如9月份參與湖南省在線集體備課大賽。
(3)應用實踐:每位青年教師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方式,融合學科特徵,進行信息化教學研討課。
(4)創新教學成果: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如項目式學習、翻轉課堂、創客教育和跨學科融合教學研修等。
六、校本研修:根據本組發佈的任務爲主。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