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2.0語文教師研修計劃(精選3篇)
信息技術2.0語文教師研修計劃 篇1
一、專題名稱:
閱讀課的教學流程研究
二、專題目標:
(一)掌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般流程。透視語文課的基本性質,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年段目標科學設計教學過程,能夠完整地把握一節語文課的基本要素和整體結構。
(二)根據設計好的教學流程組織實施語文教學,將語文課程目標落實到語文教學的整體過程中,形成一節到多節課的語文教學範例。
(三)實現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工具性成長和人文性積澱,讓學生在一節語文課中有“看得見”的提高和進步。
(四)通過這次課例打磨活動,爲全組語文教師提供關於“閱讀課教學流程”的研修材料,並使研修組的教師儘快成長。
三、打磨課例:
江蘇教育出版社四年級上冊《九寨溝》。
四、羣組成員:
指導教師:
主持人:
執教人:
成員:
五、活動措施
1.學習專家的有關理論,在六個專題思想地引領下,統一思想,明確認識,爲課例打磨做好先期準備。
2.遵循山東省教師培訓中心提出的“三次備課兩次打磨”的要求,接受省市中小學師資培訓中心和指導教師的指導,做實打磨過程,完成各項打磨任務,並做好數據統計和分析,及時上網展示並實施研討。
3.積極爭取有關指導專家的幫助,組織開展教學研討等活動,提高認識,集中解決教學與技術等問題,促進打磨計劃的順利實施。
4.執教老師認真完成若干次備課(基於個人經驗、基於同伴互助、基於教學反思,並反覆)的教案;針對研修組成員的兩次打磨情況,整理出個人反思;兩次打磨後,進行試教,並整理出教學實錄。
5.團隊成員認真參與研課打磨、觀課評課等活動,針對執教人的三次備課,要完成2篇教案修改、6次(下限)發帖(有內容、有理據)、13篇反思或總結;根據分工進行觀課評課,整理出評課材料。
6.及時與其他研修組交流信息,提高研修效率。
六、時間安排:
9月19日團隊成員在平度市南京路小學召開第一次會議,確立打磨課題,形成打磨計劃
9月20日完成第一次備課,並上傳第一次備課。
9月20日9月21日,備課研討,對教案進行評論,網上修改教案,參加備課研討會議,進行第一次打磨。
9月22日9月25日進行第二次備課,執教人完成並上傳第二次備課教案。
9月26日9月27日上課,發佈課堂實錄,分工觀課,發佈觀課報告。9月28日參加課後評議會。
9月29日完成基於實踐反思的第三次備課,上傳教案。9月30日10月6日參與總結反思。
信息技術2.0語文教師研修計劃 篇2
20xx年xx月下旬,國培計劃安徽省中小學“骨幹教師”高級研修項目初中語文班在淮師大開班,我很幸運能夠有機會參加高水平的研修和語文語專業課的提升學習,特別是能夠在這所高等學府聆聽教誨,頗感榮幸。對於這次培訓,我將全力以赴,認真學習和探求,力求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教學素養。爲了更好地學習,我以淮師大制定出的本期研修班的研修計劃爲依據,制定個人研修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專家教授的指導下更新教育觀念,拓寬教學視野,提高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促使自己專業化發展。
二、研修目標
1、通過培訓,學習先進的研究方法,形成良好的研究意識。
2、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認識。
3、深入理解中學語文課程性質、課程目標。掌握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
4、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積極開展閱讀教學、習作教學、課堂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以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5、促進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學研究能力。
三、研修措施
1、努力學習課程知識,在學習過程中認真做好筆記,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
2、學習專家們的先進理念,逐步內化爲自己的東西,積極動腦思考問題,並積極討論交流。
3、通過專家的引領,理論聯繫實際,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和教學方式,努力探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4、積極參與各種研討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博採衆長,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逐步向專業化教師的標準靠近。
四、研修內容
1、認真聽取專家教授的講座,踏踏實實地學習理論知識。
2、到影子學校聽課、評課、研討、上課認真觀摩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吸取精華,提高自身素養。
3、積極參與班級研討活動,在活動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探討中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
4、每天聽課後做到及時反思,記錄感悟的點點滴滴,認真完成作業。
5、鑽研教學專著,努力學習與新課程相關的理論知識,並做好讀書筆記,寫下讀後反思。
6、填寫好研修日誌,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信息技術2.0語文教師研修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經過高一上學期的磨合,學生基本適應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大多數同學擺脫了初中時段機械地、死記硬背地學習語文的思維定勢,大體上能感覺到高中語文學習與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動學習、主動選擇和確定學習內容,最起碼有了這種認識、這種慾望了。
在上學期期中考試中,許多學生摸不着頭腦,從不知考什麼中反映出不知學什麼,很迷茫。到期末考試時,大多數同學知道高中語文學什麼,以及怎麼學了。當然,迷惘的同學也還有不少。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激發和引導他們學習語文。
二、教材分析:
必修3的“閱讀鑑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古代詩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說和科普科幻作品。四個單元分別是:人物與環境(小說一),感受與共鳴(唐宋詩),質疑解難(古代議論散文),啓迪與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訓練一般議論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學會寬容——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善待生命——學習論證;愛的奉獻——學習議論中的記敘。口語交際專題爲議論。
“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爲:交際中的語言運用;文字作品的個性化解讀;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名著導讀”介紹《紅樓夢》和《高老頭》。
必修4的“閱讀鑑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有中外戲劇,宋元詞曲,古代人物傳記及社會科學論文。四個單元分別是:性格與衝突(中外戲劇),情思與意境(宋元詞曲),理清思路(社會科學論文、隨筆),知人論世(古代人物傳記)。
“表達交際”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訓練議論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解讀時間——學習橫向展開議論;發現幸福——學習縱向展開議論;確立自信——學習反駁;善於思辨——學習辯證分析。口語交際專題爲辯論。
“樹立探究”設計的專題爲:邏輯和語文學習,走近文學大師、影視文化。
“名著導讀”介紹莎士比亞戲劇和朱光潛的《談美》。
三、教學目標和要求:
擬在期中考試前完成必修3內容的學習,其中安排3次寫作訓練,2次月考或單元測試;期中考試後完成必修4內容的學習,其中安排3次寫作訓練,1——2次月考或單元測試。
教學中要求做到:
1、依據新課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力求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認真鑽研、領會新教材和新大綱,提高課堂效益,向45分鐘要質量。
3、本學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兩部書的教學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強化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與提高。
4、本學期在寫作上,着重培養學生寫作議論文的能力。先瞭解議論文文本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議論說理的興趣和能力,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
四、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學情分析,面對高一下學期文理分科的現狀,認識並瞭解新的學生,儘快熟悉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繼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圍繞學法設計教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講究提問設計,板書設計,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歸類、梳理。
4、利用課外時間給學生解疑答難,加強輔導,補學補差。
5、強化基礎知識的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6、在集體備課和教學中,以培養閱讀能力爲中心,在作文備課和訓練中做到系列性、科學性、實效性。
五、教科研設想:
1、充分認識到教科研工作在實施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性。
2、認真學習、鑽研新課程理論,切實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用科學的教育理念來指導語文教學。
3、堅持集體備課制度,集思廣益,羣策羣力,用羣體智慧和力量,提高整個高一年級組各位語文同仁的語文教學水平和能力。
4、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發揮筆記本電腦在備課、教學、輔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5、課外認真學習有關語文教學的雜誌,如《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學習》等,廣泛吸收,不斷充電,以期高屋建瓴地實施教學。
總之,不能做經驗型語文教師,而要做科研型語文教師。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