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培優補差工作計劃(精選3篇)
信息技術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篇1
一、 指導思想
爲順利完成本學年的教學任務,提高本學期的教育教學質量,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學校工作目標,除了認真備課、上課、定期評定學生成績、優質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外,應採取課內外培優措施,制定培優計劃,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及培優補差工作中,力爭取得好成績。通過這次的半期測試進一步瞭解到班上學生的情況,制定出培優補差計劃
二、 具體內容
第一步深入瞭解基本情況,學生情況分析:綜合素質、學習態度、學習方法。
第二步制訂培優補差目標
培優的主要目標放在能力培養和信息素養上(分析、解決問題遷移能力)。
補差的主要目標是放在基礎知識掌握和基本能力上,重在幫助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調整心態,耐心輔導等教育方法,提供特殊幫助,採取分層、分組的方式,幫助他們查漏補缺,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如進行分數加減法計算,因數和倍數教學登。在補差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們的成績穩步提高,擺脫差生的困境。
信息技術培優補差實施方案
(一)思想方面的培優補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瞭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定期與學生家長、班主任聯繫,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二)有效培優補差措施。
利用課餘時間和第六節課,對各種情況的同學進行輔導、提高,“因材施教、對症下藥”,根據學生的素質採取相應的方法輔導。具體方法如下:
1.課上差生操作演示,中等生訂正,優等生解決難題。
2.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爲學習對子。即“兵教兵”。
3.培優補差過程必須優化備課,功在課前,效在課上,成果鞏固在課後培優。培優補差儘可能“耗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必要精力”。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練習,才能上好課,才能保證培優補差的效果。實踐操作與課本內容相結合,遊戲激趣,有利於啓發學生思維;習題講評要增加信息程度,圍繞重點,增加強度,引到學生高度注意,有利於學生學會解答,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變通性。
4.每週進行一次測試—“週考”,每月進行一次“月考”,建立學生學習檔案。
(四)在培優補差中注意幾點:
一、不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秀的學生,一視同仁。
二、根據優差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案,比如優秀生可以給他們一定難度的題目讓他們進行練習,學困生則根據他們的程度給與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和講解,已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
三、經常與家長聯繫,相互瞭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
四、對於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要及時地檢查,並做出評價。
五、不定期地進行所學知識的小測驗,對所學知識進行抽測。
六、要講究教法。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研究不同課型的教法。如上覆習課時,要把知識進行網絡,把知識進行列表比較,把知識系統,便於學生掌握;上習題評講課時,做到既評又講,評有代表性的學生答題情況,講知識的重點、易混點、熱點及考點。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優生率。
信息技術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篇2
通過高一信息技術基礎理論和操作的學習,學生對基本的操作技巧和網上衝浪等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熟悉,在此基礎上高二年級的第一學期主要以MS Office 辦公系統的WORD 和 EXCEL(20xx版)爲教學內容,穿插圖像處理、申請博客和裝飾個人博客等技巧組織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使學生能以最大的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培養信息技術素養,樹立信息技術意識,從而促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教學優勢
計算機是比較特殊的學科,操作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較積極,比較熱情,討論和學習的氣氛比較不錯。
教學不足
學生對電腦的興趣侷限於遊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對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只對娛樂功能感興趣。
計劃制定:
第一、教學措施
1) 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 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 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 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
第二、教育措施
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爲,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爲,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信息技術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篇3
爲了進一步加強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與完善,積極進取,努力工作,特製定教師個人校本研修工作計劃。
一、研修主題
以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爲指導,立足課堂、革新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爲重點,堅持科學育人,紮實有序地開展政治教學研修工作,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個人素養,努力服務於教研教學工作而努力。
二、研修目標
以“求真、求實、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後盾,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爲重點,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爲前提,開展個人研修。
1、積極實踐課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圍繞“有效性課堂教學”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積極探索,參與課題研究,積極響應學校參加每次的教研活動,能夠自覺應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來指導教學。
三、學習內容
1、研讀課標
研讀《政治課程標準》中關於閱讀階段目標要求,交流課標研讀體會,以便準確把握各學段閱讀目標要求。
2、鑽研教材
鑽研本學段教材中習作內容,整理歸類,總結出本學段閱讀內容的共同特點,找出難點問題並交流研討,以便全面把握政治教材中的閱讀方法及閱讀難點。
3、課堂教學
結合自己的教研主題設計一節本年段的公開課。
4、案例分析
對自己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和再設計,以此鍛鍊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5、撰寫經驗
撰寫關於課堂教學的經驗論文,提高自己的反思總結能力和寫作能力.
6、研修總結
在年末時把近一年的研修歷程,把自己在研修過程中的學習、進步和體會結合起來寫一篇個人研修分析與總結。
四、實施計劃
1、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多看教育教學專著,並認真做好筆記,努力提高個人專業素養。
2、認真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平時要做到:用心備課、上課要有激情、及時撰寫課後反思、精心設計作業、耐心輔導學生。
3、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各種教學教研活動,配合教導處做好每一週一次的教研組活動。
4、通過教師個人自學,網絡學習的方法及時瞭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擴展自己知識視野,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育教學理論,提升理論水平和教學教研水平。
5、積極主動地上好研討課,認真開展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使教學研討進課堂。
6、認真撰寫教育教學心得體會,爭取有質有量。
五、預期成果
通過網絡及各種書籍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爭取早日成爲一名優秀的專家型教師
總之,我一定按計劃認真學習,成爲終身學習的先行者,不斷更新教育教學、學習觀念;認真反思,提高教育研修能力。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