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精選4篇)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 篇1

  一、完善審計內控制度,促進集團內控管理健全與完善

  ⑴ 首先完善集團公司內審制度,做到審計工作有據可依,根據審計業務類型,準備建立《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審計辦法》、《集團公司預算執行情況審計辦法》、《集團公司合同管理審計辦法》三項內審制度。

  ⑵ 內控制度是指公司爲實現經營目標,保障資產完整、保證會計信息真實、促進經濟活動健康有序進行而制定的一種內部協調、組織、制約、檢查的控制系統,20xx年內審工作應該建立在公司內部控制的基礎上,對其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評價,主要是評價內控是否健全、有效,可依賴程度如何;評價在其內控制度健全、有效、可依賴的前提下,在運行中是否得到認真的貫徹和執行,是否有利於公司的經營活動、促進公司的發展等,以便及時發現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從而確定審計重點,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保證審計工作質量,有針對性的提出審計意見,促進下屬企業健全和完善內控制度,保證其經營活動正常運行。

  ⑶ 通過預算審計促進預算管理思想觀念轉變。目前公司費用開支的相關制度尚未健全,部分單位即以預算作爲費用開支的標準(而非以費用制度爲預算標準),因此,費用開支喪失了計劃性,部分項目突破預算範圍。審計將配合財務等相關部門,建立與健全各項費用管理辦法,制定相關費用開支標準,同時使之成爲預算編制指引、規範性文件。

  二、以經營業績審計爲中心,結合經濟責任審計。

  內部審計必須以公司經營業績審計爲中心,主要是對下屬企業的每半年度經營業績(預算執行)審計,通過經營業績審計不僅要查錯防弊,及時發現問題並予以糾正,逐步實現由發現型向預防型的轉變,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影響業績提高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抓住關鍵,提出建議和意見,進而促進下屬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在開展經營業績審計時,內部審計應注意的問題是:經營業績審計一定要與經濟責任審計以及其他專項審計相結合,經濟責任審計也就是對下屬企業經營者年度或任期內的經營目標、經營任務完成情況以及真實性進行審計。集團公司不僅要加強離任審計,還應搞好任中審計,注重對下屬企業領導幹部任中經營績效的評價。

  ⑴ 對下屬企業經營業績審計(年度審計、半年度審計):

  通過對下屬企業20xx年度經營業績審計,出具審計報告,提交集團公司考覈小組,作爲對各下屬企業考覈的依據。

  通過對20xx年的半年度預算執行審計,發現預算執行過程與內控管理中存在問題,敦促其糾正問題、執行集團經營政策、落實經營管理措施,圍繞集團年度經營目標提高經營效益。

  ⑵ 結合經營開展經營專項審計,促進內控制度貫徹與執行

  ①收入合同審計

  集團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各企業的收入應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併入賬覈算,禁設小金庫,因此,對下屬企業的各項收入項目是否納入預算管理,收入金額全部入賬,以及收入內控是否健全、有效進行審計。

  ②在各項成本費用支出進行跟蹤審計

  集團公司與下屬企業簽訂經營責任書,但主營業務成本並不納入業績考覈,並在ERP中實行預算控制,因此,對下屬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的開支範圍、標準、原始票據合法性進行審計,以確定下屬企業各項成本費用支出的真實、合法性。

  ③工程項目的竣工結算審計

  近年來集團公司不斷有一些修繕工程竣工結算,工程竣工結算均聘請具有資級的工程造價資質的諮詢公司審計,因此,主要是對工程招標、合同簽訂、竣工驗收、付款進行審計。

  三、依照“審後要追究、審後要整改、審後要運用”的原則,建立審計結果落實反饋制度,加強對審計意見落實情況的跟蹤,並定期組織開展審計成果運用執行情況的檢查。

  1、對下發整改通知責令限期整改的下屬企業,要及時進行回訪,監督審計意見的落實,使企業存在的問題逐漸減少,同樣的問題不重複出現,從而達到查違糾偏、防範未然、強化管理、規避風險的目的。

  2、與集團公司各職能部門,尤其是財務部要進一步加強合作與工作溝通,將審計部掌握的相關信息及時通報,避免管理、監督、考覈脫節。

  四、加大宣傳力度,改善內審環境,加強審計人員培訓,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1、20xx年審計隊伍人員出現流動,審計崗位配備不足,導致年度工作目標未能全部落實,20xx年,需要領導支持與相關部門配合,按崗位設置配備審計人員,充實審計隊伍力量。

  2、協助與配合相關部門健全與完善內控制度,使管理有制度,審計有依據,處罰有規定,進一步發揮審計事前、事中、事後參與經營管理作用。

  3、利用公司刊宣傳內審,報道一些通過內審使被審計單位增加效益的事例,或定期與公司各職能部門及下屬企業老總、相關部門進行座談,讓所有員工瞭解內審在企業中的作用,特別是讓下屬企業領導從瞭解、重視到全全力支持內審工作,爲內審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更好的基礎。

  4、通過審計回訪,落實審計問題整改,同時也使審計部門瞭解下屬企業訴求、解決問題存在困難,深層次瞭解企業經營情況,更好服務企業。

  5、要對現有的內審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組織參加國際內審師資格考試等,不斷豐富業務知識,提高審計人員自身素質,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20__年內部審計工作將緊密圍繞集團公司發展目標,樹立科學的審計理念,堅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工作方針,即圍繞增強集團公司經濟效益這個中心,重點對集團公司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以及帶有普遍性和傾向性的問題進行專項審計,同時還要及時對重大經濟事項進行專項審計調查,求真務實即是審計工作要合理地分析評價事項,辯證地做出評價結論。努力構建與集團公司發展態勢相適應的審計監督模式和審計服務體系,着力提升審計服務質量,切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能,爲集團公司的發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標

  緊緊圍繞着20__年經濟工作目標,依據各項法律、法規、制度,認真履行公司賦予監察審計部門的各項職責,全面的監督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性,突出重點領域、項目、資金和環節,在加大常規監察審計力度的同時,更加註重事後整改和事前跟蹤過程控制,以監督促過程,從治理機制和完善制度的層面揭示問題,提出建議,改善公司經營,提高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一)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建立並完善《內部審計工作手冊》。

  加強審計制度的建設,通過審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明確預防機制、監督機制和糾錯機制,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

  (二)加強審計人員培訓,進一步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力爭審計報告優秀率(由上級評價90分以上爲優秀)達30%以上。

  加強審計隊伍綜合素質能力建設,滿足內審工作要求的適應程度、提高內審業務質量。

  (三)參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對本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評價。

  審計評估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合規性、適時性,對內部控制環境、經營風險、控制活動等進行評估和測試。

  (20__年5月22日,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等五部委(以下簡稱五部委)聯合發佈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財會[20__]7號,以下簡稱《基本規範》)。

  20__年4月15日,五部委聯合發佈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財會[20__]1l號,以下簡稱《配套指引》),自20__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__年1月1日起擴大到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礎上,擇機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時,鼓勵非上市大中型企業提前執行。

  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體系的建設與實施,一是加強和規範企業內部控制的需要。各類企業需要根據內控規範要求,對原有制度進行修改、完善和提升;構建企業內控制度和管控流程。二是有助於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四)以財務收支審計爲基礎,開展對所屬公司(事業部)經濟責任和經濟效益審計一次。

  財務收支審計是監督各單位能否合法、合規和遵守財經紀律的有效措施,是開展各項審計業務的基礎。定期對所屬公司資產、負債、權益和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進行的監督和評價,是建立領導幹部監督約束機制,促進各級領導幹部的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績效意識的重要手段。

  (五)建立審計結果落實反饋制度,加強對審計意見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意見落實率達90%以上。

  建立審計結果落實反饋制度。對下發整改通知責令限期整改的單位,及時進行回訪,監督審計意見的落實,使公司存在的問題逐漸減少,同樣的問題不重複出現,從而達到查違糾偏、防範未然、強化管理、規避風險的目的。

  三、工作措施

  (一)制訂並完善《內部審計工作手冊》,計劃於20__年6月完成。

  (二)計劃安排對現有的內審人員進行二次(每個人一次)脫產審計業務培訓(爲期一週),計劃於20__年6-8月完成。繼續組織參加國際內審師資格考試,不斷豐富業務知識,提高審計人員自身素質,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

  (三)深入學習並理解《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內容,對本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評價。計劃於20__年11月完成。

  (四)結合預算執行情況,對所屬公司(事業部)20__年上半年的經濟責任和經濟效益情況進行審計(必要時延伸至以前年度)。計劃於20__年10月完成。

  (五)建立審計結果落實反饋制度,計劃於20__年2月完成。同時,加強對審計意見落實情況的跟蹤。

  (六)結合效能監察,重點開展活動項目、大宗物資採購等支出性經濟合同事前審計工作,充分發揮事前審計的預防作用。

  (七)開展重要領域、重點活動項目的專項審計。

  (八)開展各項常規性審計工作。主要審計內容包括:財務收支、經濟往來的真實性、合法性;各經營單位的經濟效益審計;經營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檢查國家財經法規和企業財務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對公司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問題開展專項審計調查等。

  (九)對物資採購管理進行審計,特別是對印刷採購、投遞費採購管理、辦公用品、設備、項目活動物資等採購管理活動進行審計監察。

  四、重要事項

  (一)制訂並完善《內部審計工作手冊》

  (二)深入學習並理解《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內容,對本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評價。

  (三)結合預算執行情況,對所屬公司(事業部)20__年上半年的經濟責任和經濟效益情況進行審計。

  五、主要資源

  20__審計室將保持現有組織架構及人員配置不變,通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來保證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 篇3

  一、持續深化開展預算實行審計

  堅持“揭穿問題、標準辦理、促進改革、進步績效”的審計思路,進一步實行《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預算實行和決算內部審計施行辦法(試行)》,深化開展預算實行審計。本年要點對各個項目的經費預算實行狀況施行全進程審計,加強對項目資金運用效益、效果剖析和審計,努力完結預算實行審計與績效審計的有機結合。活躍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效果,促進各部分進一步加強財政預算辦理,嚴格實行各項財政準則,進步預算資金運用效益和效果,保證學院各項事業使命和作業方針的完結。

  二、進一步加強領導幹部經濟職責審計

  審計處活躍與組織、紀檢、監察部分合作,做好乾部任期經濟職責審計,進一步深化經濟職責審計的內容,堅持以領導幹部實行經濟職責爲主線,要點重視領導幹部!

  遵循實行法律法規、方針佈置,嚴峻經濟決議方案擬定和實行,以及恪守廉政規則等狀況,促進領導幹部樹立正確政績觀和科學開展觀,進步領導幹部的經濟職責意識。加大對領導幹部任期內經濟決議方案及效果、內部操控準則的健全及實行狀況等方面的審計力度,促進領導幹部行使權力與實行經濟職責嚴密聯接,進一步發揮經濟職責審計在促進科學決議方案,推動依法治教,完善監督機制,防備廉政危險等方面的重要效果。依據學院組織部的託付,本年將對6名副處級領導幹部進行任期經濟職責審計。

  三、持續做好基建補葺工程項目審計

  結合我院實踐和辦理要求,持續做好基建補葺工程項目審計,活躍實行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標準建造工程項目全進程審計的定見》的精力,持續加強對基建補葺工程項目辦理進程與工程項目造價的內部審計,不斷改善和加強對各類工程項目的立項、勘測、規劃、投標、施工、竣工以及相關工程設備資料收購、改變恰談、工程款結算等各個環節的運轉狀況和相關經濟辦理活動的審計監督,促進各類工程項方針準辦理,節省工程本錢,標準工程辦理,防備基建補葺出資辦理危險,保護合法利益,保證工程建造的順暢施行,進步資金運用效益。

  四、持續搞好專項審計和審計查詢

  依照領導要求,本年持續做好飲食中心的財政辦理和學院會議中心運營效益的專項審計作業,對學院各部分的收費狀況進行審計查詢,以加強部分內部操控,標準各類財政行爲,防備經濟辦理危險,避免呈現違背“出入兩條線”方針和私設“小金庫”等違法違紀行爲。五、加強審計效果使用和審計整改

  依照市教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教育體系內部審計效果使用作業的定見》的要求,實在抓好審計效果的使用和審計整改作業。擬定審計效果使用作業準則,清晰各部分的職責,樹立部分聯動機制,對內部審計發現的各類財政違規問題要仔細進行整改,對嚴峻違法違紀的行爲要及時向有關領導和紀檢、查看部分報告,並主張進行職責追查,一起把內部審計效果作爲內部相關查覈點評的重要依據,以加強審計整改,遏止“屢審屢犯”現象,進一步增強審計在促進各部分加強和改善內部辦理中的效果。

  六、進一步加強審計的本身建造

  加強事務學習,活躍參加審計和財政事務培訓,進步審計事務才能。完善審計準則,進步審計質量。活躍開展盯梢問效,做到內辦理,外監督,在原有準則、規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各項準則,結合《審計法》仔細抓好審計質量操控作業,把好審計質量關,下降審計危險,並活躍開展計算機審計和效益審計,不斷進步內部審計才能。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 篇4

  一、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總體思路:

  1、今後5年公司審計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由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轉變爲經濟效益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經濟合同審計等並重。

  2、20xx年審計工作重點是:以內控制度審計爲基礎,以經營業績審計爲中心,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加強審計意見的落實,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防範風險、完善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即在實施審計監督同時,提高審計服務職能。

  二、20xx年度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計劃如下:

  1、完善審計內控制度,促進集團內控管理健全與完善

  ⑴首先完善集團公司內審制度,做到審計工作有據可依,根據審計業務類型,準備建立《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審計辦法》、《集團公司預算執行情況審計辦法》、《集團公司合同管理審計辦法》三項內審制度。

  ⑵內控制度是指公司爲實現經營目標,保障資產完整、保證會計信息真實、促進經濟活動健康有序進行而制定的一種內部協調、組織、制約、檢查的控制系統,20xx年內審工作應該建立在公司內部控制的基礎上,對其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評價,主要是評價內控是否健全、有效,可依賴程度如何;評價在其內控制度健全、有效、可依賴的前提下,在運行中是否得到認真的貫徹和執行,是否有利於公司的經營活動、促進公司的發展等,以便及時發現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從而確定審計重點,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保證審計工作質量,有針對性的提出審計意見,促進下屬企業健全和完善內控制度,保證其經營活動正常運行。

  ⑶通過預算審計促進預算管理思想觀念轉變。目前公司費用開支的相關制度尚未健全,部分單位即以預算作爲費用開支的標準(而非以費用制度爲預算標準),因此,費用開支喪失了計劃性,部分項目突破預算範圍。審計將配合財務等相關部門,建立與健全各項費用管理辦法,制定相關費用開支標準,同時使之成爲預算編制指引、規範性文件。

  2、以經營業績審計爲中心,結合經濟責任審計。

  內部審計必須以公司經營業績審計爲中心,主要是對下屬企業的每半年度經營業績(預算執行)審計,通過經營業績審計不僅要查錯防弊,及時發現問題並予以糾正,逐步實現由發現型向預防型的轉變,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影響業績提高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抓住關鍵,提出建議和意見,進而促進下屬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在開展經營業績審計時,內部審計應注意的問題是:經營業績審計一定要與經濟責任審計以及其他專項審計相結合,經濟責任審計也就是對下屬企業經營者年度或任期內的經營目標、經營任務完成情況以及真實性進行審計。集團公司不僅要加強離任審計,還應搞好任中審計,注重對下屬企業領導幹部任中經營績效的評價。

  ⑴對下屬企業經營業績審計(年度審計、半年度審計):

  通過對下屬企業20xx年度經營業績審計,出具審計報告,提交集團公司考覈小組,作爲對各下屬企業考覈的依據。

  通過對20xx年的半年度預算執行審計,發現預算執行過程與內控管理中存在問題,敦促其糾正問題、執行集團經營政策、落實經營管理措施,圍繞集團年度經營目標提高經營效益。

  ⑵結合經營開展經營專項審計,促進內控制度貫徹與執行

  ①收入合同審計

  集團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各企業的收入應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併入賬覈算,禁設小金庫,因此,對下屬企業的各項收入項目是否納入預算管理,收入金額全部入賬,以及收入內控是否健全、有效進行審計。

  ②在各項成本費用支出進行跟蹤審計

  集團公司與下屬企業簽訂經營責任書,但主營業務成本並不納入業績考覈,並在ERP中實行預算控制,因此,對下屬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的開支範圍、標準、原始票據合法性進行審計,以確定下屬企業各項成本費用支出的真實、合法性。

  ③工程項目的竣工結算審計

  近年來集團公司不斷有一些修繕工程竣工結算,工程竣工結算均聘請具有資級的工程造價資質的諮詢公司審計,因此,主要是對工程招標、合同簽訂、竣工驗收、付款進行審計。

  三、依照“審後要追究、審後要整改、審後要運用”的原則,建立審計結果落實反饋制度,加強對審計意見落實情況的跟蹤,並定期組織開展審計成果運用執行情況的檢查。

  1、對下發整改通知責令限期整改的下屬企業,要及時進行回訪,監督審計意見的落實,使企業存在的問題逐漸減少,同樣的問題不重複出現,從而達到查違糾偏、防範未然、強化管理、規避風險的目的。

  2、與集團公司各職能部門,尤其是財務部要進一步加強合作與工作溝通,將審計部掌握的相關信息及時通報,避免管理、監督、考覈脫節。

  四、加大宣傳力度,改善內審環境,加強審計人員培訓,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1、20xx年審計隊伍人員出現流動,審計崗位配備不足,導致年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