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精選14篇)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1
爲貫徹落實黨的__屆三中全會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加快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加強農技推廣工作,提升農民科學種養水平,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在縣農業局的努力下,金鄉縣被確定爲全國農業推廣體系改革示範縣,我有幸被聘爲入戶科技指導員,從事大棚越冬芹菜生產技術指導。在上級農業主管部門和技術指導單位的正確領導、指導下,在同事和科技示範戶的大力支持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組織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顯,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現將幫扶指導情況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加業務學習,提高業務素質。
開展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後,積極參加了縣農業局組織的培訓學習活動,全面學習了大棚芹菜的有關知識,完成了“現代農業推廣服務、越冬芹菜病蟲害防治、越冬芹菜育種新技術、高產芹菜栽培技術、大棚芹菜產業發展狀況和對策”等課程的學習,更新了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增強自己指導示範戶的服務能力。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農業科技推廣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機制創新,爲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支持,使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民更多地瞭解和積極參與農業科技推廣工程,採取黑板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宣傳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宣傳農業科技示範縣的政策,宣傳面向市場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精心選擇高素質科技示範戶。
農業科技推廣在王丕鎮以種植業爲主,科技示範戶理所當然的要有一定的種植水平,同時要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將先進的農業科技在周邊羣衆中推廣開來。目前,我縣大棚越冬芹菜種植面積近萬畝,主要集中在王丕鎮。經過綜合考慮,選擇了以於莊村、彭井村、李閣村的10戶素質較高的農戶,作爲科技示範戶。對10戶示範戶進行挨家挨戶走訪,詳細瞭解各農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他們對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摸清當地耕作制度,並登記示範戶的相關信息,收集他們對農技推廣工作的各種意見、建議。
四、科學指導,定期管理
王丕鎮大棚芹菜主要是以本芹和西芹爲主,每年11月中旬—2月初上市,因正值春節前後和春季蔬菜淡季,芹菜效益非常可觀。爲更好的指導羣衆科學種植,把羣衆優秀的種植經驗總結出來,我按照芹菜的生長特性和關鍵時間節點,定期到10家示範戶進行指導,幫助羣衆科學管理。
(1)播種育苗期。大棚越冬芹菜一般在每年的6月下旬開始遮陽育苗,日曆苗嶺75—80d。播種前需先浸種,在15—20°C的較低溫度下催芽,待8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及時播種。
(2)播種方法。夏季高溫、強光、暴雨,芹菜的苗牀宜短而平,苗牀不應超過10m,在施足肥翻耕後,耬平灌足水。把催好的種子摻潮沙,均勻撒於畦面。每畝用量:西芹50—80g,本芹150g,每畝所需苗牀面積15—50。播種後用過篩細土,薄薄的撒一層,把種子遮住即可。每畝地用施田補或農思安120—150g,兌水75kg,噴灑畦面除草。
(3)苗牀管理。播種8—10天后即奇苗,奇苗後先間去並生苗、過稠苗。半月後進行第二次間苗,苗間距1.5cm見方。1月後進行第三次間苗,苗距保持4—5cm。每次間苗後澆一次水,整個苗期保持畦面溼潤。每次間苗,噴灑殺菌劑防苗死。
(4)定植及密度。當芹菜經60—80天,長到15cm後,具有5—6片葉,開始定植,時間一般在9月初。爲便於管理,提高產量,起苗後進行分級定植。西芹大苗30cmx20cm。中等苗25cmx20cm,小苗20cmx20cm,每畝定植1—1.4萬株。本芹大秒22cmx20cm,中等苗20cmx20cm,小苗18cmx18cm,每畝定植1.5—2萬株。定植後重施底肥,每畝施用有機肥10—15m3,配施N2kg,P2O20.7kg,K2O3kg,B肥0.5—0.75kg。
(5)肥水管理。定植後灌一次大水以利緩苗,然後中耕蹲苗,以利根系生長,緩苗期約一週。從9月中旬—10月下旬,約50天的時間,是芹菜生長的一次高峯期,每10天追一次尿素(10kg/畝),隨水衝施,5—7天灌一次水,每7—10天噴灑一次廣譜殺菌劑。
(6)架設大棚。進入10月,天氣慢慢冰冷,並伴隨霜凍,10月中旬開始架設大棚,大棚架材一般以木製立柱和竹竿爲主。立柱分1.4cm、1.7cm、2.0cm爲主,根據情況一般以5—6行立柱。以5行立柱爲例,1.4cm兩行、1.7cm的兩行、2.0cm的一行,每個立柱入地長度約20—25cm。竹竿以順隨杆和細竹竿爲主,接口處用麻布固定幷包實,以便於上棚膜。
(7)大棚溫度管理。10月底氣溫漸冷,此時上棚膜保溫,白天放風,夜間關閉風口,溫度保持在15—25℃。11月下旬,大棚應雙膜覆蓋,並鋪設草苫。
(8)12月中旬以後開始收穫,根據市場行情了靈活掌握,本芹一般一年3—4茬,西芹在元旦至春節前後收穫。
(9)病蟲害防治。芹菜的病害主要有葉枯病、發病初期用露速淨,霜疫清或特立客600—700倍交替使用,每5—7天一次,連噴2—3次即可。蟲害主要是蚜蟲,一般在覆膜前和春節後發病,覆膜前採用40%毒絲本或刺心乳油1000—1500倍噴灑,覆蓋後用滅蚜威煙劑進行燻蒸。
五、加強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通過科技入戶示範工程,我所指導的示範戶和輻射帶動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了各戶的需求後,精心設計了針對各戶的技術指導方案。主要推廣應用了:大棚芹菜測土配方施用BB控釋肥技術,不但節約了成本,保護農田環境,爲實現農業增產、增收相統一的目標打下基礎;指導示範戶選好20xx年芹菜品種,選擇了在本地表現較好的優質高產、高抗品種楚粳28號,加強種子保管技術指導。
六、入戶指導方式靈活多樣
農業科技推廣的關鍵在於入戶,培訓指導,傳授技術,推廣各項農業新技術到田到戶。爲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入戶指導技能和示範戶農民的科技素質。我根據技術指導方案和農民的需求,在農業生產關鍵環節(如備耕、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多發期等),到每個示範戶家中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和信息服務,與聯繫戶保持電話聯繫,確保技術和信息服務通暢。在指導方式上採用入戶指導爲主,入戶時間達6天/戶,總入戶時間60天,同時輔以集中培訓和現場交流會形式開展。及時發放示範戶門牌。
總之,我將努力工作,加強實踐,積累經驗,嚴格要求自己,爲發展右所鎮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作貢獻。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2
20xx年,託口鎮農技站在上級部門和鎮黨委、政府的關懷指導下,順利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全力抓好本鎮轄區的病蟲防治工作
今年來,我站在農作物病蟲防治方面主要抓好水稻、柑橘、楊梅、油菜等爲主體病蟲防治工作。全年共印發病蟲防治資料18期2500餘份,張貼病蟲情報通知2期。病蟲高發期,分別組織農民羣衆開展病蟲防治戰役3次。使得今年病蟲爆發大災之年無大災。讓羣衆能及時進行病蟲防治,並大大降低了防治成本,達到了豐產增收的效果。
二、積極引進超級兩系稻推廣
1、完成水稻種植推廣兩優系列、豐優系列等4500餘畝,佔總面積的51%以上。
2、推廣柑桔大果實蠅控防新藥劑、新防治技術1000畝。
3、完成推廣南方黑條矮縮病防治技術、藥劑4000畝。
4、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稻、柑桔、楊梅、油菜等作物栽培)2萬餘畝。
三、抓好產業發展、糧食生產播面,國家惠農良種補貼工作的落實
1、歷時一箇月與中南設計院託口電站協調指揮部,完成了託口庫區十六個村,兩個街道的產業發展規劃佈局。
2、發展東魁楊梅種植6000餘畝,生薑500畝,黃桃350畝。
3、完成糧食生產播面8308.44畝,春秋玉米播面共3435.8畝,油菜播面1570.6畝。
4、落實國家惠農補貼(水稻)8308.44畝、補貼資金124626.6元。
四、抓好我鎮農技推廣與科技知識的普及
今年協助市農技推廣中心開展了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班2期,培訓人數380餘人,培訓對象爲楊梅、生薑、黃桃、水稻、柑橘等科技示範戶或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員。其中選送各4名果樹、蔬菜專業戶去硤洲職業中專學習。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3
我是一名戰鬥在農村第一線的農業技術員,自參加工作以來熱衷於農業技術推廣事業,把所掌握的知識真正運用到生產第一線,爲農民的增產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作爲一名基層農業工作者,我有如下心得體會:
一、理論聯繫實踐
作爲一名基層農技推廣工作者,首先自己要具備推廣農業技術知識、掌握農業生產技術、懂得技術操作過程。多年來,我們訂了農村科學實驗和植物保護等材料一年四季堅持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地印發病蟲害情報,準確及時地把農業訊情傳送到千家萬戶,系統地學習了五大作物栽培、病蟲害防治、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農田雜草防除技術等。組織實施了各類試驗示範,如我們在老屋場村、旁塘村進行了“3414”肥效試驗和22個優良水稻品種的產量產值示範比對。受到農民的歡迎和領導的認可。
二、要有喫苦耐勞的精神
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面對的是農業、農村、農民,是生產第一線的人員。與百姓面對面的接觸,深入農戶、深入田間地頭、把技術講給農民聽、示範給農民看。田間地頭就是我們的“辦公室”,要有不誤農時、不懼風雨、不怕烈日、不怕喫苦的精神,所以作爲一名一肩雙挑的(兼鎮計生專幹)技術員更需要毅力,多年來,我堅持勤學習、勤入戶指導、勤試驗示範、勤彙報總結,20xx年度被江西省農業廳評爲“全省先進鄉鎮農技推廣站”。
三、提高經濟效益是農技推廣的目的
在黨和國家惠農政策的指導下,如科技入戶工程,使一些先進的技術、新品種直接入戶到田,讓農民增產增收,獲得較高的效益。
總之,基層農業技術人員要有不怕喫苦與農民打成一片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態度,要有理論聯繫實際和精耕細作的試驗示範,精神百倍的努力工作才能成爲一名出色的農技推廣人員。
自從20xx年國家實施科技入戶工程,到現在已有8年了,20xx年冬通過培訓學習,豐富了自己的科學知識。並被聘請爲20xx年科技入戶技術指導員。我深感榮幸。並感到責任的重大和任務的艱鉅。
我所負責的示範戶是在西牛鎮星村和中星村共有10戶。指導的產業是雜交水稻。根據農村和農民的特點,我制訂了自己的入戶方法。首先是科技培訓,除了對全鎮113戶種養能手統一培訓以外,還入村入組集中培訓,在培訓中發放並指導填寫了示範戶手冊。同時填寫好了技術員手冊。其次是及時入戶指導,讓示範戶明白科技入戶的目的和在農業生產中所起到的作用。我把入戶時間安排在早、午、晚。這樣不會耽誤示範戶幹農活,還可以做到提前進行指導。從春播到秋收,根據具體情況做好入戶安排,做好與示範戶的銜接。不但要指導好示範戶科學種田,還要帶動周邊農戶。改變以往的粗放經營。通過入戶指導,農民才知道要想高產、高效,首先就是要有優良的雜交種子,然後必須狠抓病蟲害防治及大田管理。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4
爲改革創新與建設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增強農民吸納應用科技能力,根據上級業務部門的統一部署和本單位的具體安排,多年來,嚴格按照“一流的工作標準,工作制度、工作效果、工作經驗”的指導思想,早計劃、早安排、早落實,採取有力的工作措施,農業科技指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況
創新高效農業技術推廣與培訓模式,探索高效農業推廣新機制。依託農民實用知識和實用技術培訓工程,採用傳統方法與現代手段相結合,開展對科技示範戶的培訓。同時我直接面對示戶,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實用技術指導,增強示範戶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核心試驗田、示範田、示範戶、示範基地,使新技術、新品種得到展示,起到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輻射帶動作用,使廣大農民看到了科技帶來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科技是農民走上富裕道路的根本途徑。
進行全程和全方位技術服務,提高了示範戶的科技能力。我與示範戶互相交流,示範戶遇到技術以及生活上的難題,多次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面對面地爲示範戶進行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受到示範戶的好評。
二、工作成效
通過直接送科技入戶,增加了我直接入田頭,進入生產第一線的時間和機會,使我更能深入淺出地瞭解當前高效農業生產狀況和農民需求,便於更好地開展工作。同時,又可以通過對“三農”工作的調查研究,查找問題,研究對策,爲領導決策當好參謀。
科技入戶接近了我們農技人員與農戶之間的距離,同志式的農技推廣使農戶更易於接受,樂於接受。通過開展宣傳、培訓、田頭指導、科技諮詢等科技入戶方式,既爲廣大農民樹立了綠色農產品的生產經營理念,又爲農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
科技入戶促進了農業科技工作的開展。在農技人員入戶的同時,我也把農業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工作直接帶到農戶中,試驗與應用相結合,讓農戶也直接參與到農業新技術試驗中,聽取農戶意見,採納農戶建議,使農業新技術更具實用性。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有效的開展科技指導工作,同時做好工作總結,獲得寶貴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努力,讓農民羣衆切實提高對科技知識的利用率,爲農民增產增收做出自己的貢獻。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5
我負責管理區的農業生產技術指導工作,在管理區第一作業區選擇了10名科技示範戶及其輻射帶動的100名種植戶的水稻生產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實際生產中也存在些技術問題,如:有農戶氮肥使用量偏大,硅鉀肥使用量偏少,播種量過大,農藥使用時間不及時,田間雜草難以處理乾淨,病害預防不及時等等問題。
回顧過去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理論上不夠深入,工作經驗少,今後我一定克服缺點,發揚成績,要強化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認真學習業務知識,結合着自己的實際工作,認真學習農業科學技術以瞭解掌握我區農業的基本現狀,虛心向身邊同志請教,通過多看,多聽,多想,做到嘴勤,手勤,腳勤努力使自己在較短時間內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努力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在的工作中要重點抓好一下幾點:
1、轉變觀念從農戶的思想意識入手,不但要用典型引路,讓農戶看到農業新技術是增產增效的重要手段。
2、加大調整品種結構力度,選用當地能安全成熟的優質高產品種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6
我負責管理區的農業生產技術指導工作,在管理區第一作業區選擇了10名科技示範戶及其輻射帶動的100名種植戶的水稻生產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實際生產中也存在些技術問題,如:有農戶氮肥使用量偏大,硅鉀肥使用量偏少,播種量過大,農藥使用時間不及時,田間雜草難以處理乾淨,病害預防不及時等等問題。
回顧過去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理論上不夠深入,工作經驗少,今後我一定克服缺點,發揚成績,要強化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認真學習業務知識,結合着自己的實際工作,認真學習農業科學技術以瞭解掌握我區農業的基本現狀,虛心向身邊同志請教,通過多看,多聽,多想,做到嘴勤,手勤,腳勤努力使自己在較短時間內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努力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在的工作中要重點抓好一下幾點:
1、轉變觀念從農戶的思想意識入手,不但要用典型引路,讓農戶看到農業新技術是增產增效的重要手段。
2、加大調整品種結構力度,選用當地能安全成熟的優質高產品種種植。
3、水稻爭創高產從培育壯苗開始。
4、加強農戶對新技術推廣的認識,如:防病、促早熟、節水灌溉等技術。
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管理區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方案圓滿地完成了今年的農業生產工作。區總播種面積95490畝,其中水田面積15000畝,旱田面積80490畝。全管理區總產糧20172噸,其中水田平均單產780公斤,總產11700噸,比上年畝增產70公斤,總產增加1050噸;旱田玉米平均單產533公斤,比上年畝增產53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1、通過重點抓好示範戶的典型帶頭作用,推廣農業生產的新技術新知識並以此解決了農戶生產過程中的一些疑難問題,使農戶的整體種稻水平有所提高,通過示範和講解擴展了農戶的知識面和實際生產能力。
2、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在用所掌握的農業新技術指導生產的同時組織農戶進行經驗交流,使農戶普遍對農業新技術的認識有所提高,產量提高了,效益增加了,農民承包土地的積極性也提高了,特別是種稻的熱情空前的高漲。爲我們下一年的農業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雖然我們在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時我們也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說,農戶爲了片面追求產量,選擇不適合本地區的中晚熟品種,或氮肥施用量過大,造成空癟粒增加,米質降低;播種量過大,培育不出狀苗;農藥選擇不準確,田間雜草難以除淨,造成草荒嚴重,對病害的判斷和防除能力差,先期意識不到位,病害嚴重時造成減產;選擇肥料不看有效成份,不按照地理條件合理使用氮、磷、鉀肥的量,只根據肥料價格確定施用種類,致使輕度鹽鹼地氮肥基肥施用量過大等等。
我們將更加努力,爲推進農業新技術,增加農民收入做出更大貢獻。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7
半年來,在縣農業和科技局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爲指導,深入開展黨的羣衆路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爲總體目標要求,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橋頭堡建設的機遇,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品種組合,提高農產品質量,提升農業效益。認真組織開展科技增糧項目實施活動,切實做好“三農”服務工作,確保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現將我單位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冬季農業開發項目
充分利用冬閒田優勢,引導農民發展冬季農業生產,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複種指數,增加農民收入。
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爲全面提升我縣馬鈴薯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助推農民增收,維護農村穩定。根據《雲南省農業廳關於印發全省今冬明春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雲農種植[20xx]63號文件)要求和統一安排,結合我縣農業生產實際,我們分別在勐遮、勐混、勐滿、勐阿四個鎮實施完成20xx/20xx年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省、州下達計劃任務20xx畝,產量指標爲畝產鮮薯3000千克或畝產值達4000元以上。實際完成面積2307.7畝,完成計劃面積的115.35%,其中:勐遮827.5畝,勐混738.1畝,勐滿510畝,勐阿232.1畝,此項目共涉及四個鄉鎮的10個村委會,24個村民小組568個農戶。
收穫期經項目小組及專家組實地測產結果爲平均單產2252.4千克,總產量達5197.86噸,按現行市場價2500元/噸計算,總產值爲1299.46萬元,平均畝產值達5631元。所有種植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均未簽訂銷售協議,價格隨行就市,自行銷售,採取邊收穫邊銷售方式,馬鈴薯全部銷售完畢。
通過項目實施和總結,取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同時也發現存在的問題。經驗是:委託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共同完成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由於今年市場行情較好,產品供不應求,由專業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自行銷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馬鈴薯收穫未實現全程機械化,勞動力投入多,成本高,目前正在做馬鈴薯全程機械化試驗示範工作。
二、科技增糧項目
根據《關於印發全省20xx年主要科技增糧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雲農種植[20xx]9號文件的要求,以及《關於下達20xx年省級科技增糧項目資金和計劃的通知》雲財農[20xx]50號和附件13(部級高產創建分作物安排情況)的部署安排。xx縣20xx年科技增糧項目主要是水稻、玉米高產創建,糧食作物間套種,共計20萬畝,其中:水稻高產創建五個片,面積50000畝;玉米高產創建二個片,面積20000畝;推廣糧食作物間套種13萬畝(核心示範30000畝,水稻標準化育秧20xx畝,移栽大田60000畝)。
(一)水稻高產創建
1、勐遮鎮整建制推進水稻高產創建四個片,面積40000畝,其中:早稻上安排三個示範片,面積30000畝,晚稻上安排一箇示範片,面積10000畝。目前,早稻實際落實完成面積30805畝,項目區共涉及13個村委會、153個村民小組、4292戶農戶,受益人口20632人。第一片區面積10001畝,涉及勐遮、景真、曼弄、曼恩4個村委會、58個村小組、1101戶農戶、5651人;第二片區面積10002畝,涉及曼根、曼勐養、曼央龍、曼令、南楞5個村委會、55個村小組、1583戶農戶、8222人;第三片區面積10802畝,涉及曼洪、曼燕、曼掃、曼倫4個村委會、40個村小組、1686戶農戶、21061人。
2、勐混鎮省級水稻高產創建示範一片,面積10000畝,項目區涉及7個村委會、34個村小組、3305戶農戶、受益人口16525人。
(二)玉米高產創建
實施玉米高產創建二個片,面積20000畝,實際落實完成面積21300畝,其中:核心區爲1300畝,分別爲勐遮、勐滿、西定、勐阿四個鄉鎮各5100畝,格朗和、打洛二個鄉鎮各200畝,其餘五個鄉鎮各100畝。項目區共涉及24個村委會、57個村小組、1876戶農戶。
(三)糧食作物間套種
目前,已在全縣11個鄉鎮落實完成3萬畝核心示範片,帶動大面積10萬畝。項目區共涉及85個村委會、466個村小組、29883戶農戶。
(四)水稻標準化育秧
目前,已在勐遮、勐混兩個鎮實施完成水稻標準化育秧2200畝、大田移栽66000畝。
(五)開展宣傳和技術培訓
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聯動到戶,技術指導到田,技術培訓到人”和“縣有技術專家,鄉有技術骨幹,村有技術能人”的要求。從20xx年12月中旬開始,我們就深入到全縣11個鄉鎮,走村入戶認真開展科技增糧項目政策宣傳、技術培訓及跟蹤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截止6月10日,共開展政策宣傳動員工作15次;舉辦現場技術培訓24期,培訓人員1477人次;現場技術指導90次;進行了6次電視臺新聞及報刊報道,發佈了省、州、縣農業信息50餘篇。
科技增糧項目主要以建立千畝高產示範片及百畝攻關工程爲主,結合中低產田改造、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有效整合項目資源,加大項目區投入,建立各項目示範區、示範樣板,全面輻射帶動全縣糧食生產,實現增產增收。
目前,科技增糧項目種植面積已全面落實,各種配套補助物資都相繼到位,各項目正組織實施之中。
三、土肥工作
(一)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示範樣板
在勐遮鎮曼根村委會實施“滇屯502”優質稻150畝測土配方示範;在勐混鎮城子村委會實施“滇隴201”優質稻200畝測土配方示範,同時,還與五戶種糧大戶及專業合作社合作實施960畝測土配方示範樣板。
(二)田間試驗
完成水稻配方肥同田對比試驗五組;完成多元素施鉀試驗二組;完成四種不同配方的緩釋肥在玉米的試驗一組。
(三)取土化驗
完成土樣185個,化驗次數達925項次。
(四)開展宣傳培訓
配方肥整村進村宣傳5次,培訓人員271人次,發放測土配方宣傳冊1200份。
四、曼真基地試驗項目
1、冬馬鈴薯種植試驗。試驗品種爲“合作88”,面積6畝,20xx年11月20日播種,20xx年4月9日收穫。該項目由於在試驗過程中遭水淹沒,沒進行測產。
2、工業用麻種植試驗。種植密度分爲三種,分別爲:20㎝、30㎝、40㎝,試驗品種爲“雲麻1號”,面積3.4畝,該試驗正在進行中。
3、夏季玉米不同方式種植試驗。試驗品種爲“正大615”,面積1.7畝,採用四種不同種植方式,分別爲:單行單株、單行雙株、雙行單株、雙行雙株。每種方式密度爲5555株/畝,目前,長勢較好。
4、水稻新品種引種試驗。品種爲“德優12號”,面積5畝,育秧時間:20xx年5月8日,採取旱育稀植方式栽培,目前,正在生長過程中。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8
我叫,在陸圈鎮工作,多年來在上級農業主管部門和技術指導單位的正確領導、在同事和科技示範戶的大力支持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組織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顯,多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加業務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開展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後,積極參加了縣農業局組織的培訓學習,更新了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增強自己指導示範戶的服務能力。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農業科技推廣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機制創新,爲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支持,使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民更多地瞭解和積極參與農業科技推廣工程,採取黑板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宣傳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宣傳農業科技示範縣的政策,宣傳面向市場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蠶豆無公害栽培技術、大蒜高產無公害栽培技術、洋芋無公害栽培技術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精心選擇高素質科技示範戶。
農業科技推廣在我鎮以種植業爲主,科技示範戶理所當然的要有一定的種植水平,同時要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將先進的農業科技在周邊羣衆中推廣開來,經過綜合考慮,選擇了以馬軍營、紀莊西胡莊、趙官營、宋莊小組的10戶素質較高的農戶,作爲科技示範戶。對10戶示範戶進行挨家挨戶走訪,詳細瞭解各農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他們對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摸清當地耕作制度,並登記示範戶的相關信息,收集他們對農技推廣工作的各種意見、建議。同時做好宣傳工作,加強科技示範戶對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瞭解。要求每戶示範戶帶動20戶輻射戶,全面帶動5個村民小組的所有農戶學科學用科學。
四、加強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通過科技入戶示範工程,我所指導的示範戶和輻射帶動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了各戶的需求後,精心設計了針對各戶的.技術指導方案。主要推廣應用了:大蒜測土配方施用BB控釋肥技術,不但節約了成本,保護農田環境,爲實現保洱海和農業增產、增收相統一的目標打下基礎;大蒜無公害栽培、防病蟲技術,保證了大蒜產品的安全可靠,指導農戶精心選擇優質早熟大蒜品種“紅七星”;洋芋無公害栽培、防病蟲技術,保證了洋芋產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戶指導方式靈活多樣
農業科技推廣的關鍵在於入戶,培訓指導,傳授技術,推廣各項農業新技術到田到戶。爲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入戶指導技能和示範戶農民的科技素質。我根據技術指導方案和農民的需求,在農業生產關鍵環節(如備耕、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多發期等),到每個示範戶家中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和信息服務,與聯繫戶保持電話聯繫,確保技術和信息服務通暢。
總之,我將努力工作,加強實踐,積累經驗,嚴格要求自己,爲發展右所鎮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作貢獻。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9
半年來,按照縣農委的要求和部署,我作爲一名科技指導員,牢固樹立服務宗旨,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緊緊圍繞“糧食增產、結構調優、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中心,在上級農業主管部門和技術指導單位的正確領導、指導下,在同事和科技示範戶的大力支持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組織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顯,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現將半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加業務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開展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後,積極參加了縣農委組織的各期培訓學習,全面學習了小麥、水稻、大豆等有關知識,更新了知識,拓寬了視野,提高了業務素質,增強了指導示範戶的服務能力。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農業科技推廣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機制創新,爲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支持,使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民更多地瞭解和積極參與農業科技推廣工程,採取廣播、電視、黑板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宣傳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宣傳農業科技示範縣的政策,宣傳面向市場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精心選擇高素質科技示範戶。
農業科技推廣在我鄉以種植業爲主,科技示範戶理所當然的要有一定的種植水平,同時要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將先進的農業科技在周邊羣衆中推廣開來。經過綜合考慮,選擇了10戶素質較高的農戶,作爲科技示範戶。對10戶示範戶進行挨家挨戶走訪,詳細瞭解各農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他們對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摸清當地耕作制度,並登記示範戶的相關信息,收集他們對農技推廣工作的各種意見、建議。同時做好宣傳工作,加強科技示範戶對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瞭解。要求每戶示範戶帶動20戶輻射戶,全面帶動各村民小組的所有農戶學科學用科學。
四、加強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通過科技入戶示範工程,我所指導的示範戶和輻射帶動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了各戶的需求後,精心設計了針對各戶的技術指導方案。上半年主要推廣應用了:測土配方施用BB控釋肥技術,不但節約了成本,保護農田環境,爲實現農業增產、增收相統一的目標打下基礎。
五、入戶指導方式靈活多樣
農業科技推廣的關鍵在於入戶,培訓指導,傳授技術,推廣各項農業新技術到田到戶。爲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入戶指導技能和示範戶農民的科技素質。我根據技術指導方案和農民的需求,在農業生產關鍵環節(如備耕、播種、田間管理
總之,我將努力工作,加強實踐,積累經驗,嚴格要求自己,爲發展黃壩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作貢獻。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10
被聘爲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技術指導員以來,我嚴格按照項目實施要求,認真制定工作方案,積極開展入戶指導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目標。現將20xx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積極宣傳國家政策,遴選好科技示範戶。深入瞭解項目相關政策,高標準、高質量開展工作,深入到示範村瞭解情況,協助篩選了10個科技示範戶,徵求示範戶建議和意見,隨時與科技示範戶進行技術交流,培訓、指導示範戶蔬菜生產。二是入戶調查掌握情況,制定指導方案。被聘爲寧州街道普茶寨是村委會技術指導員以來,首先到10個示範戶家裏交心談心瞭解生產情況,掌握每戶的實際情況,結合縣農業局蔬菜產業實施方案和對技術指導員的總體工作要求,制定了“年度技術指導方案”和“分戶技術指導方案”。
三是及時開展技術指導。20xx年9月份以來,分別指導10戶科技示範戶在大門口懸掛科技示範戶標牌。在科技示範指導實踐中,做到了“五到戶”即實施科技示範項目宣傳到戶、服務協議簽訂到戶、技術手冊發放到戶、技術指導方案制定到戶、科技示範戶物化補貼發放到戶。“五到田”即主推品種落實到田;技術措施落實到田;配方施肥技術指導到田、花椰菜管理技術指導到田,病蟲防治指導到田。小麥秋播期間,及時組織種子、化肥、農藥、勞力、是否農機和技術進行幫扶。花椰菜生長時期,我根據不同的農事季節,多次到村深入田間地頭檢查移栽生長情況,耐心指導,手機號碼心連心,24小時提供技術諮詢服務。深入示範戶和輻射戶家中或田間現場指導農業生產26次,入戶指導時間100天。
四是組織技術培訓。一年來,認真組織示範村科技示範戶進行了5次集中培訓,共培訓300人次,組織科技示範戶、村幹部、農戶代表到花椰菜示範樣板觀摩培訓3次,150人次。發放科技書刊和技術資料400份。
二、取得的效果
一是科技示範戶科技意識和種植水平明顯提高。通過指導,10個科技示範戶的花椰菜種植水平顯著提高,示範戶全部掌握了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種植水平顯著提高。
二是提高了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入戶率。通過培訓指導,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100%。
三是節約了生成成本。配方施肥技術、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及農藥殘留量,增加了農民收入。
四是提高了自己的的業務技能。通過與科技示範戶的互相交流瞭解了農民的真正所需,通過田間培訓指導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科技示範戶水平參差不齊,傳統種植觀念一時難以改變,關鍵技術掌握不夠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是本人的業務技術、理論水平不全面,需要及時提高,生產指導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三是科技示範戶手機、電話號經常換,給生產指導帶來困難。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11
我叫,在工作,多年來在上級農業主管部門和技術指導單位的正確領導、在同事和科技示範戶的大力支持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組織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顯,今年上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加業務學習
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開展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後,積極參加了縣農業局組織的培訓學習,更新了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增強自己指導示範戶的服務能力。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農業科技推廣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機制創新,爲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支持,使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民更多地瞭解和積極參與農業科技推廣工程,採取黑板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宣傳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宣傳農業科技示範縣的政策,宣傳面向市場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蠶豆無公害栽培技術、大蒜高產無公害栽培技術、洋芋無公害栽培技術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精心選擇高素質科技示範戶
農業科技推廣在我鎮以種植業爲主,科技示範戶理所當然的要有一定的種植水平,同時要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將先進的農業科技在周邊羣衆中推廣開來,經過綜合考慮,選擇了以小組的xx戶素質較高的農戶,作爲科技示範戶。對xx戶示範戶進行挨家挨戶走訪,詳細瞭解各農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他們對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摸清當地耕作制度,並登記示範戶的相關信息,收集他們對農技推廣工作的各種意見、建議。同時做好宣傳工作,加強科技示範戶對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瞭解。要求每戶示範戶帶動20戶輻射戶,全面帶動x個村民小組的所有農戶學科學用科學。
四、加強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通過科技入戶示範工程,我所指導的示範戶和輻射帶動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了各戶的需求後,精心設計了針對各戶的技術指導方案。主要推廣應用了:大蒜測土配方施用控釋肥技術,不但節約了成本,保護農田環境,爲實現農業增產、增收相統一的目標打下基礎;大蒜無公害栽培、防病蟲技術,保證了大蒜產品的安全可靠,指導農戶精心選擇優質早熟大蒜品種;洋芋無公害栽培、防病蟲技術,保證了洋芋產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戶指導方式靈活多樣
農業科技推廣的關鍵在於入戶,培訓指導,傳授技術,推廣各項農業新技術到田到戶。爲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入戶指導技能和示範戶農民的科技素質。我根據技術指導方案和農民的需求,在農業生產關鍵環節(如備耕、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多發期等),到每個示範戶家中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和信息服務,與聯繫戶保持電話聯繫,確保技術和信息服務通暢。
總之,我將努力工作,加強實踐,積累經驗,嚴格要求自己,爲發展右所鎮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作貢獻。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12
一年來,按照縣農委的要求和部署,我做爲一名科技指導員,牢固樹立服務宗旨,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緊緊圍繞“糧食增產、結構調優、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中心,在上級農業主管部門和技術指導單位的正確領導、指導下,在同事和科技示範戶的大力支持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組織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顯,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現將半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加業務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開展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後,積極參加了縣農委組織的各期培訓學習,全面學習了小麥、水稻、大豆等有關知識,更新了知識,拓寬了視野,提高了業務素質,增強了指導示範戶的服務能力。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農業科技推廣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機制創新,爲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支持,使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民更多地瞭解和積極參與農業科技推廣工程,採取廣播、電視、黑板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宣傳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宣傳農業科技示範縣的政策,宣傳面向市場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精心選擇高素質科技示範戶
農業科技推廣在我鄉以種植業爲主,科技示範戶理所當然的要有一定的種植水平,同時要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將先進的農業科技在周邊羣衆中推廣開來。經過綜合考慮,選擇了10戶素質較高的農戶,作爲科技示範戶。對10戶示範戶進行挨家挨戶走訪,詳細瞭解各農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他們對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摸清當地耕作制度,並登記示範戶的相關信息,收集他們對農技推廣工作的各種意見、建議。同時做好宣傳工作,加強科技示範戶對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瞭解。要求每戶示範戶帶動20戶輻射戶,全面帶動各村民小組的所有農戶學科學用科學。
四、加強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通過科技入戶示範工程,我所指導的示範戶和輻射帶動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了各戶的需求後,精心設計了針對各戶的技術指導方案。一年主要推廣應用了:測土配方施用BB控釋肥技術,不但節約了成本,保護農田環境,爲實現農業增產、增收相統一的目標打下基礎。
五、入戶指導方式靈活多樣
農業科技推廣的關鍵在於入戶,培訓指導,傳授技術,推廣各項農業新技術到田到戶。爲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入戶指導技能和示範戶農民的科技素質。我根據技術指導方案和農民的需求,在農業生產關鍵環節(如備耕、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多發期等),到每個示範戶家中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和信息服務,與聯繫戶保持電話聯繫,確保技術和信息服務通暢。在指導方式上採用入戶指導爲主,半年來入戶時間達6天/戶,總入戶時間60天,同時輔以集中培訓和現場交流會形式開展。及時發放示範戶門牌。
總之,我將努力工作,加強實踐,積累經驗,嚴格要求自己,爲發展 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作貢獻。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13
今年,本人負責農技指導的科技示範戶是上杭縣臨城鎮水西村、宮橋村、富古村、西郊村、西坡村的7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種植水平較高的農戶,根據入戶調查統計:總人口32人,勞力14人,總耕地156畝,每戶輻射帶動周圍農戶20戶,共輻射帶動農戶200戶;10戶科技示範戶有5戶種植水稻,5戶種植大棚蔬菜及水果。作爲一位技術指導員,按照上級的要求,積極下鄉,認真指導科技示範戶和科技試驗示範基地,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培育農業科技示範戶
本人所指導的10戶示範戶,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接受、學習能力較強的農戶。示範戶主要圍繞水稻及大棚蔬菜種植進行集中培訓、入戶指導、實地解決生產技術,指導農業科技示範戶應用、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其學習接受能力,發揮科技示範戶的輻射帶動作用。
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
水稻主推品種包括T優2155、全優2689、特優716、宜優673,主推技術包括旱育秧、機插秧、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綜防等;蔬菜主推品種有花椰菜、芥菜、菜椒、甜豆等,主推技術包括無公害、反季節栽培技術、保護地栽培技術等。爲了讓農戶更好的瞭解這些新技術、新品種,本人將每一項新品種、新技術的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分類介紹、裝訂成冊,併發放給每一位農戶。
三、田間技術指導,預防病蟲害。
在空閒的時間,我都會到農戶的田裏進行手把手、面對面的技術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向農戶傳授主要的病蟲害的發病表現、防治方法。
四、及時溝通,瞭解種植情況
在初期進行示範戶情況摸底調查的時候,就將自己的電話向科技示範戶公開,方便示範戶隨時諮詢生產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通過電話聯繫,把生產中可能出現的隱患都解決在萌芽之中,及時地爲科技示範戶在生產中排憂解難;自己也會定期聯繫示範戶,詢問種植情況。
五、及時測產,統計收成
農戶收穫的時候,積極組織測產。根據統計,水稻種植示範戶及其輻射帶動的農戶水稻畝產爲1362斤/畝,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個百分點,相較於普通農戶水稻畝產要多兩百餘斤。蔬菜種植戶的年產總值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個百分點。
六、存在的問題,下一步計劃。
示範戶傳統種植觀念一時難以改變,學習生產積極行不高,生產新技術掌握不夠;因爲自己是第一次做農技指導員,在很多方面都沒有經驗,在今後的工作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多參加一些培訓,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業務知識來爲農民服務。繼續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戶工作,多宣傳,多指導,讓農戶更好的認識科技推廣的重要性。
農業技術員工作業績總結優秀 篇14
一、積極參加業務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開展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後,積極參加了縣農業局組織的培訓學習,更新了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增強自己指導示範戶的服務能力。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農業科技推廣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機制創新,爲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支持,使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民更多地瞭解和積極參與農業科技推廣工程,採取黑板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宣傳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宣傳農業科技示範縣的政策,宣傳面向市場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蠶豆無公害栽培技術、大蒜高產無公害栽培技術、洋芋無公害栽培技術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精心選擇高素質科技示範戶
農業科技推廣在我鎮以種植業爲主,科技示範戶理所當然的要有一定的種植水平,同時要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將先進的農業科技在周邊羣衆中推廣開來,經過綜合考慮,選擇了以馬軍營、紀莊西胡莊、趙官營、宋莊小組的10戶素質較高的農戶,作爲科技示範戶。對10戶示範戶進行挨家挨戶走訪,詳細瞭解各農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他們對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摸清當地耕作制度,並登記示範戶的相關信息,收集他們對農技推廣工作的各種意見、建議。同時做好宣傳工作,加強科技示範戶對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瞭解。要求每戶示範戶帶動20戶輻射戶,全面帶動5個村民小組的所有農戶學科學用科學。
四、加強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通過科技入戶示範工程,我所指導的示範戶和輻射帶動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戶的基本情況、瞭解了各戶的需求後,精心設計了針對各戶的技術指導方案。主要推廣應用了:大蒜測土配方施用BB控釋肥技術,不但節約了成本,保護農田環境,爲實現保洱海和農業增產、增收相統一的目標打下基礎;大蒜無公害栽培、防病蟲技術,保證了大蒜產品的安全可靠,指導農戶精心選擇優質早熟大蒜品種“紅七星”;洋芋無公害栽培、防病蟲技術,保證了洋芋產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戶指導方式靈活多樣
農業科技推廣的關鍵在於入戶,培訓指導,傳授技術,推廣各項農業新技術到田到戶。爲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入戶指導技能和示範戶農民的科技素質。我根據技術指導方案和農民的需求,在農業生產關鍵環節(如備耕、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多發期等),到每個示範戶家中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和信息服務,與聯繫戶保持電話聯繫,確保技術和信息服務通暢。
總之,我將努力工作,加強實踐,積累經驗,嚴格要求自己,爲發展右所鎮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作貢獻。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