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推廣項目實施情況總結(精選3篇)
農技推廣項目實施情況總結 篇1
20__年是我市沙坡頭區實施農業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第二年。自項目實施以來,我們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落實,目前,項目實施的各項工作正在按計劃推進,下面就項目實施的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項目實施的基本情況
(一)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情況。
我市20__年實施了機構改革試點工作,將鎮鄉農技站劃歸市農牧局和所在鎮鄉雙重管理考覈,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運行,我們理順了人員管理機制和工作機制,通過競聘上崗,優化人員配置,嚴格管理考覈,充分調動了農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了爲農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促進了農技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中衛市沙坡頭區農技推廣機構在編人員共61人,
其中,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31人,初級職稱24人;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23人、大專30人、中專7人。沙坡頭區12個鎮鄉農技服務站均具有必要的辦公用房,鄉鎮農技服務站儀器設備總價在7-14萬元的7個,7萬元以下的5個。
(二)項目實施基本情況。
中衛市沙坡頭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需要,種植業確定了優質糧食、設施蔬菜、硒砂瓜作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的三大主導產業。在去年的基礎上,確定了推廣新品種21個,其中,優質糧食作物4個,設施蔬菜14個,硒砂瓜3個,新技術19項,其中,糧食作物3個,設施蔬菜10個,硒砂瓜5個;精選了科技示範示範戶700戶,其中,優質糧食科技示範戶200戶,設施蔬菜科技示範戶300戶,硒砂瓜科技示範戶200戶;建設了5個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重點示範推廣農業提質增效實用技術,切實起到示範推廣作用,分別是:宣和鎮山羊場單種玉米示範基地;東園鎮黑山村水稻標準化示範基地;常樂鎮硒砂瓜科技示範基地;柔遠鎮日光溫室培肥改土提質增效示範基地;東園鎮日光溫室提質增效示範基地;沙漠日光溫室有機瓜菜種植示範基地。每個基地有專門的負責人和技術指導員,前期做好實施方案,中期做好田間調查記錄,後期做好總結。並且在不同的生產環節組織技術指導員、科技示範戶及輻射戶到基地參觀學習。
(三)項目實施的主要成效。
通過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切實理順了農技推廣機構管理體制,發掘了各方面的潛在力量,提高了廣大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加快了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廣大技術人員得到了羣衆的認可,得到了羣衆的大力支持;通過培育科技示範戶,羣衆對科技興農的認識進一步提高,示範帶動作用明顯,出現了“村看村,戶看戶,羣衆都看示範戶”的新景象。示範戶和示範基地產量和效益也十分明顯,我們對示範戶做了經濟效益調查,設施蔬菜以70米×8米的大棚爲例,種植品種爲我們主推的品種西甜瓜NO1,秋茬西甜瓜棚產量達到1800公斤,棚收入15300元,畝產量2186公斤,畝收入18012元。比一般示範戶畝產增448公斤,畝收入增11342元。優質糧食示範戶產量比非示範戶提高10%,效益增9.5%。硒砂瓜示範戶產量比非示範戶畝增150公斤,畝增產200元。示範基地節本增效顯著,我們也對東園鎮、鎮羅鎮以增施有機肥爲主的示範基地進行了調查,80米×8米的示範棚棚均產量10180公斤,產值25450元,產量比非示範區提高1866公斤,增22%,每畝增收3097元。香山壓砂瓜旱作節水綠色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產量比非示範區產量增加26%,商品瓜率提高20%。糧食高產示範基地玉米核心示範田每畝達953.8公斤,水稻畝產達885.03公斤,較普通大田每畝分別增100.98公斤和54.15公斤。沙漠日光溫室有機瓜菜種植示範基地成爲去年下半年經濟觀摩的亮點,接待中央首長、國內外、省內外參觀、考察學習百餘場次,受到了各界好評,爲單位名爭得了榮譽,爲中衛爭得了榮譽。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組織領導,精簡技術力量。
爲確保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根據區、市有關文件精神和項目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要求。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20__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示範縣項目實施方案》。8月10日,領導小組召開會議,下達了項目實施時間表。8月15日,召開了中衛市沙坡頭區基層農技推廣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啓動大會,提出了建設目標。繼續聘請自治區和市上在優質糧食、硒砂瓜產業有建樹的專家10名,組成了項目實施專家團,負責制定技術規程、開展技術培訓和試驗基地的技術指導工作。從去年90名科技指導員員中篩選聘任了70名責任心強,有較強業務實踐能力,有組織羣衆工作經驗和良好作風,勇於喫苦、樂於奉獻的農技人員擔任技術指導員,爲項目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二)精心培育科技示範戶,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根據現代農業生產的需要,我們積極實踐探索了“農業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範戶”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模式,建立了農技人員抓示範戶、示範戶帶動輻射戶的農業技術推廣新機制。一是精心篩選技術指導員。在去年項目90名科技科指導員中,我們遴選了70名素質高、業務精、技術過硬的人員作爲技術指導員,兼顧項目實施的三個主導產業,其優質糧食專業技術人員20人、設施蔬菜專業技術人員30人、硒砂瓜專業技術人員20人。二是精選科技示範戶。在去年900名科技示範戶中,我們經過效益對比和示範帶動能力對比,選定了700名作爲科技示範戶,其中優質糧食產業200戶、設施蔬菜產業300戶、硒砂瓜產業200戶,每名技術指導員指導和培訓示範戶10戶。爲確保指導員發揮應有作用,我們還明確了技術指導員的工作職責,每個技術指導員分別與市農牧局、科技示範戶簽訂技術服務協議,明確了雙方權利和義務。目前,所有技術指導員均已在入戶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分戶指導方案,填寫了《技術指導員手冊》、《示範戶手冊》,分門別類地指導農業生產技術,發放技術指導資料,示範戶物化補貼也已全部發放到示範戶手中。三是切實加強技術培訓。我們切實加強了對70名基層農技指導員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現代農業發展形勢、現代農業發展以及農業新技術與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業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形式採取專家授課、基地實習和外出考察相結合的方式。並將培訓成績與目標考覈相結合,培訓成績和結業證書載入個人檔案,作爲提拔、評優、評先和年終個人考覈的重要依據。爲使示範縣項目取得實效,進一步提科技示範戶帶動輻射能力和農民種植水平,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我們切實加強對科技示範戶的培訓。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培訓工作。一是集中對科技示範戶種植大戶進行培訓,輻射帶動周邊農戶;二是派出農技人員直接送技術到鄉進村,組織科技示範戶和輻射戶開展新型農民培訓。三是以市農技中心牽頭,組織沙坡頭區農技服務單位和各大種苗公司每月開展一次“拉網”式技術服務工作,成立三個科技服務團,分片區進行拉網式科技入大棚技術服務和現場培訓;三是圍繞設施蔬菜、硒砂瓜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搞培訓。着力提高產業科技水平,我們重點培訓農民在掌握傳統農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圍繞主導品種、主推技術進行培訓工作。今年共進鄉村培訓230場次,培訓指導農民2.5萬多人,發放技術資料3萬多份。按時、質優、足額髮放了物化技術補貼。
(三)抓好示範基地建設,示範推廣新品種、新技術。
我們結合產業分佈和種植特色,建設了5個示範基地,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示範。各示範基地都制定了詳細具體的實施方案,市農技中心組織5名高級農藝師,成立了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建設技術專家組,負責技術方案的編制、高產栽培核心技術組裝配套、制定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在每個基地明確了一名負責人和一名技術指導專家,負責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爲切實搞好試驗示範基地建設,我們整合項目資金,完善了各項配套設施。如,東園鎮日光溫室提質增效示範基地,投資50多萬元,完成了基地橋、路、水電、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試驗示範基地建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組織基層農技人員和科技示範戶到試驗示範基地現場觀摩和學習,充分發揮了基地的示範帶動作用,區農業專家、市主要領導多次到東園鎮日光溫室提質增效示範基地和沙漠日光溫室有機瓜菜種植示範基地基地進行參觀考察,對基地建設給予充分肯定。
(四)嚴格項目管理,確保項目資金落到實處。
爲確保項目資金落到實處,我們建立了資金專戶,實行專戶管理、專項使用。資金支出嚴格按照《財政部關於撥付20__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補助資金的通知》相關要求執行,全部用於農技人員下鄉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費用、農業科技示範戶的物化技術補助、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建設補助、專家組費用、農技人員和新型農民培訓費用、技術資料印刷和制度建設、工作考評等費用等6個方面。
一年來,我市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具體工作中也發現了不少困難和問題,如:機構工作環境、設備設施還需要進一步改善;基層農技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農民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輻射帶動作用還不強,有的示範戶經過培訓後,不能及時的將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其他農戶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針對各類問題,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加
大督查力度,定期下鄉對科技指導員工作到位情況進行督查;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定期舉辦科技培訓班,組織人員到村、戶開展服務指導工作,確保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爲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農技推廣項目實施情況總結 篇2
爲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__年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農辦財201338號)和湖南省農業廳 湖南省財政廳關於印發湖南省20__年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湘農業聯2013136號)的要求,確保實施好基層農技推廣(養殖業)補助項目,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基層養殖業農技推廣體系公共服務水平,提高養殖業經濟效益,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實施目標
着眼於現階段養殖業發展需要,以滿足農牧漁民的科技需求爲出發點,以深化基層牧漁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服務隊伍建設爲核心,以服務後農牧漁民的實際成效爲檢驗標準,通過明確職能、理順體制、優化佈局、加強隊伍、充實一線、創新機制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運行高效、服務到位、支撐有力、農牧漁民滿意的基層養殖業技術推廣機構,推進隆回養殖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實施內容
(一)深化體系改革,完善工作機制。
1、持續推動和深化基層養殖業技術推廣體系進程。 在隆回縣畜牧水產局(隆回縣畜牧水產技術推廣站)、鄉鎮動物防疫站(鄉鎮畜牧水產技術推廣站)擇優選擇豬場技術骨幹做爲養殖技術推廣指導員(以鄉鎮爲主),引導養殖專業大學生到基層做好推廣體系服務工作,引領示範戶(場)技術人員利用現代養殖先進技術進行生產,對項目實施指導員和養殖場專業技術員進行系統培訓,爲基層養殖技術推廣體系注入新生力量。
2、建立養殖技術推廣新機制。
(1)組建基層農技推廣養殖業補助項目專家組。在縣畜牧水產局的領導系統挑選技術過硬、工作積極、具有實戰技巧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9名,組建養殖技術組。實行定點聯繫制,把我縣想幹事、能幹事、幹得成事的養殖業技術推廣人員組織起來,認真履行技術指導職責。
(2)明確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責、範圍、對象及內容,量化工作指標和任務要求。一是包場聯戶制度,每個養殖技術指導人員落實工作任務職責,聯繫服務工作區域和養殖示範戶,實行包乾責任制。二是在全面推行包乾責任制基礎上,實行公開服務機制,向社會公示養殖技術指導人員姓名、聯繫電話、服務內容、工作職責等。三是對每個養殖技術指導人員定崗定責,加強養殖戶需求信息收集與反饋。四是確定養殖技術指導人員工作目標(包括新品種、新技術、示範任務、推廣使用率等)、服務對象、任務要求和工作指標等。五是全面推行工作日誌公示和考勤制度,把每個養殖技術指導員的下鄉記錄和技術服務情況張貼公示,強化羣衆監督。
(3)建立健全績效考評機制。建立健全縣畜牧水產局、鄉鎮政府、養殖戶三方考評制度,將養殖技術指導人員的工作實效、輻射帶動養殖戶情況及畜牧水產局、鄉鎮政府、養殖戶三方滿意度作爲主要考覈指標,考評結果與養殖技術指導人員補助報酬、津補貼、獎金等掛鉤。縣畜牧水產局根據實施該項目的考覈結果,綜合考覈年度工作,考覈結果與年度評先評優、職務晉升掛鉤,建立先進更先進,後進趕超先進的良好工作氛圍,充分調動每個養殖技術指導員工作積極性。
(4)建立多元化養殖技術推廣服務機制。以畜牧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爲技術服務的突破口,切實提高技術的到位率;以網絡專家諮詢系統、網絡書屋等現代化手段推廣養殖業主導產業和主推技術。在強化公益性服務和公益性職能基礎上,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共同做好養殖技術推廣工作,共同開展養殖技術服務。
(二)革新主導技術,主推實用成果
縣項目實施小組根據縣專家小組意見、養殖產業發展要求和養殖戶的科技需求,通過邀請科研、教學、企業等單位專家,組織開展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篩選與集成,形成技術操作規範,制定實用可行的養殖技術推廣計劃。
1、主導品種:杜洛克、長白、大約克。
2、主推畜牧技術
(1)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綜合技術(2)豬人工授精及遺傳改良新技術(3)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4)獸藥安全使用技術(5)自配飼料安全生產技術
(6)人工種草,青貯、氨化飼料生產技術
(三)明確示範區域,健全服務網絡。
1、培育科技示範戶。
在全縣26個鄉鎮220個行政村實施20__年基層農技推廣(養殖業)補助項目,全縣共遴選30個養殖場(戶)做爲科技示範戶,選聘養殖技術指導員9名,採取集中培訓、分戶指導、實地考察、觀摩交流等方式,指導養殖技術科技示範戶的應用,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其學習接受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使每個科技示範戶成爲養殖情況調查員、養殖技術指導員、政策宣傳員,成爲農民看得見、問得着、留得住的“鄉土專家”。在加大科技示範戶培育的同時,充分發揮科技示範戶的輻射帶動作用,擴大培訓覆蓋面。
2、建設養殖科技示範基地
邵陽市佳和農牧有限公司做爲縣養殖科技示範基地,以湖南農業大學和湖南佳禾農牧有限公司專家技術團隊開展新品種和新技術、新設備設施引進的試驗、示範和開展培訓觀摩等活動。做到“四明確”暨一有明確的主導產業和主導技術;二有明確的基地責任人;三有明確的專家、技術指導員以及技術指導服務職責;四有醒目標示牌。
(四)夯實人才基礎,提高服務水平。
通過基層農技推廣項目的實施,着力解決基層養殖業技術推廣機構人員斷層和知識更新慢的實際問題,分層分類進行培訓。根據上級要求挑選骨幹養殖技術指導人員到國家農業部、省農業廳、省畜牧水產局進行培訓。根據實際情況,以集中培訓、異地研修、現場集訓等多種形式,加強對聘任指導人員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訓,對養殖大戶、養殖協會等主要從業人員加強指導,建立系統培訓制度與准入制度的對接。鼓勵一批熱愛養殖事業、專業素質高、立志獻身“三農”的高校養殖專業畢業生到基層從事養殖技術推廣服務工作,改善養殖技術推廣隊伍結構。以陽光工程、各種惠農政策項目爲依託,以推廣養殖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爲目的,全面推進養殖業科技服務進村入戶的比率,進一步提升技術推廣水平。
三、實施步驟
根據上級要求,項目工作實施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8月19日-8月31日)宣傳動員籌備階段,篩選主導產業、主推技術、主推品種,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實施小組、專家組,細化養殖行業實施方案、編制湖南省20__年基層農技推廣(養殖業)補助項目實施方案,報送縣畜牧水產局、省畜牧水產局。
第二階段(9月1日-11月25日)組織實施階段,一是遴選示範戶和技術指導員。二是發佈主導品種和主導技術名
錄,編制技術指導方案和技術資料等。三是對示範場、示範戶、帶動戶進行技術指導與服務。四是兌現“物化技術”補貼,促進主導品種、主導技術到位。五是開展以示範場、示範戶和基層農技指導員爲重點的培訓等。
第三階段(11月26日-11月30日,具體時間以上級文件要求爲準)考評總結階段,縣畜牧水產局(縣畜牧水產技術推廣站)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和上級要求,認真進行項目總結,開展績效考評和驗收檢查,並形成驗收總結報告報省和省農業廳,申請上級驗收。
四、經費安排和使用
1、養殖業技術推廣服務補助安排4萬元。
(1)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補助安排1.5萬元,主要用於技術指導員交通、通訊和誤餐補助。
(2)聘請技術專家補助安排1.0萬元,主要用於聘請專家的差旅、交通和勞務費等。
(3)技術資料印刷、制度建設及工作考評等管理費安排1.5萬元,主要用於技術推廣資料的印刷及建立競爭上崗、責任推廣、績效考評、知識更新等相關管理制度和開展工作考評過程中的資料印刷費等。
2、養殖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補助安排2萬元。
(4)養殖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補助安排2萬元,主要用於基層養殖業技術人員參加培訓、繼續教育補助和採用現代化手段開展推廣服務補助;養殖業技術指導員參加農民田間學校、集中辦班和現場實訓等方面補助;以及實施“特崗計劃”,支持大學生到鄉鎮從事農技推廣服務工作補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縣畜牧水產局(縣畜牧水產技術推廣站)成立以主要負責人爲組長,邵陽佳和農牧有限公司成員爲副組長、組員。成員主要負責具體技術資料的編寫、技術方案制定、資金落實、項目實施進度的檢查、驗收等工作,切實組織、協調、管理,解決項目實施中的具體問題。
(二)落實工作責任制。項目實施小組主要負責項目的組織領導、綜合協調、監督檢查、宣傳發動等工作;
(1)項目管理、組織協調實行技術推廣負責制。根據縣畜牧水產局的要求制定實施措施,加強綜合協調,整合行政、技術、項目資源,組織宣傳發動,加強監督檢查等。
(2)技術推廣實行專家負責制。專家組全面負責項目實施時的技術指導工作。專家組組長根據上級要求及時定期召集專家會議,研究解決推廣實施中出現的技術問題。
(三)加強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設立項目專帳,專人負責,做到專款專用。建立相關財務管理和公示制度,細化支出範圍,明確補助資金使用用途,用途符合上級規定,將科技示範戶、科技示範基地、技術指導員的任務指標、經費補助標準等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一旦發現違規違法行爲,按國家規定嚴肅處理。
農技推廣項目實施情況總結 篇3
本人19xx年畢業於中等技術職業學校,至今任區大坡鎮大坡村民委員會農民技術員,並在起被大坡鎮農技110服務站聘請任電子農務首席信息員,被大坡鎮科普惠農服務站聘請任科普信息員,在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在這短短的幾年裏,我始終堅持“廉政勤政、服務羣衆”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紮實工作,積極進取,把科技興農作爲自己恪守之責,創造性地開展農技推廣工作,爲大坡鎮的農業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作爲一名農村基層的工作者,我的成長離不開領導的’培養幫助和同志們的關心支持。現將這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向組織和領導彙報一下。在工作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
一、在市、區農業、科技部門和大坡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本人絕對聽從上級領導指揮,堅持黨的先進性、不斷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結合本人實際,紮紮實實完成各項工作,使市、區科工信局引起重視,給大坡服務站配備了led電子顯示屏,投影機,顯微鏡,電腦,摩托車,蔬菜農藥殘毒檢測儀等一批新設備,又刷新了房屋,還配備貨架,支持站裏進行農資經營,在市科工信局與區科工信局的幫助與扶持下,已經把大坡110服務站建成省級標準服務站。
二、求助市農技中心,幫助農民防治橡膠病。
1、從去年夏開始,很多農戶都反映自家的橡膠黃葉嚴重,膠水產量嚴重降低,經我站反映給上級農技服務中心確診爲橡膠黃葉病。爲此,大坡服務站與市農技中心植保站聯繫,於7月16日借到煙霧機5部免費借給農民使用,並與農藥公司掛鉤配送農藥,本人多次深入田頭地角做技術指導或是親身上陣防治,經過二個多月的艱苦奮戰,使18個村莊的1235畝橡膠病害得到了防治。
2、去年晚造本鎮多箇村莊的水稻“稻飛蝨”爲害嚴重,本人多次下到本鎮各田洋檢查觀察,在發生蟲害村莊指導農民用“煤油+敵敵畏+葉蟬散”混幹沙子進行深水撒施新方法,消滅水稻飛蝨628畝,深受農民朋友歡迎。
3、指導大坡村“公司+農戶”合作的300畝辣椒基地管理工作,長期與駐村外地技術員一齊走到田頭地角爲辣椒種植戶做種植管理技術指導,確保豐收。
4、農藥殘留檢測工作。爲從源頭上保證農產品質量,我鎮加強了農藥經營管理,並指派本人爲蔬菜質量(農藥殘留)檢測員。每天深入田間、收購點與農貿市場採樣進行抽檢工作。在進行檢測工作的同時,繼續加強安全使用農藥宣傳和指導,分門別類地告知種植戶蔬菜種植禁用和限用農藥品種,同時張貼公告與掛橫幅,並加強相關檢查,確保本地蔬菜生產的質量安全。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