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科研處工作總結(通用3篇)

大學科研處工作總結 篇1

  一學期來,我們在區科研部的指導下,在學校的直接領導下,以課題研究爲抓手,以課堂爲陣地,開展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主要做瞭如下工作:

  一、規範管理,加強學習,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

  規範管理。教科學習經常化。注重引導教師結合學科教學,學習教育科研理論及新課程理論。爲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課程提供理論支撐,爲拓寬教師理論學習的渠道,組織教師“走出去”認真學習,同時堅持“請進來”的方略,邀請教育科研的行家來校做專題講座。校本研究制度化。校本研討校級活動形式多樣,結合課改要求,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每週有活動、有研討。有以增強課題研究實效爲目標的課題研討活動,有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爲目的的聽課、評課活動……每學期全校性教育科研活動四次,每月各級各類課題組至少活動一次。教科室與教導處協作,十分重視課堂教學研究,學校開展“集體備課”“創建研討課”等活動,教師的教研活動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課堂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科研工作總結匯總工作總結

  領導以身作則,帶領全員參與。姜校長科研意識強。儘管工作繁忙,他帶頭搞課改、做研究、寫體會文章。他結合本校實際主持市級規劃課題。老師們在他的帶領下,結合教學實踐將本校承擔的研究課題滲透於學科教學之中,聯繫課堂教學寫出了篇篇膾炙人口的文章。

  科研室在校長領導下積極工作,發揮了研究和管理的職能。學校將教育科研列入了整個學校工作計劃並有必要的經費投入,制定並實施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獎勵條例,學校有比較完備的科研檔案。促進了教師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抓立項課題的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育人功效的創新實踐研究》這一課題已經進入關鍵時期,我們將該研究課題有機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主要在以下五方面進行了探索:第一,要使學生理解學習的目的,明確學習的目標;第二,結合新課程標準,將課組織得新穎有趣;第三,激發學生的成功感,要使全班學生包括待進步生都能獲得成功;第四,開展學習競賽;第五,及時反饋、正確評價、適時進行表揚和獎勵。把這些探索分解到了各個年級中的學科之中,收到了成效。另外,我們還圍繞課題研究,加強教師學習和培訓工作。提供書目,要求老師自學,並寫;請專家來校講課,學習課改理論,使教師改變教研觀念;提供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的機會,定期對教師進行集體培訓和分科培訓,如專題講座、教學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案例分析等,培訓的內容傾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引導教師通過對自身現狀的分析,制定自我發展規劃和每年學習計劃;幫助教師建立個人成長記錄袋。

  三、做好了常規性的業務工作。

  1、做好了全校教師的組稿和推薦工作。本學期,全校老師在市級以上投稿科研論文20篇科研工作總結匯總科研工作總結匯總。

  2、爲總結提煉教師的研究成果,分別編輯了校科研探索報、教師論文集、教育教學案例、研究成果專集等。

  3、加強了科研室的自身建設。一是加強了自身的理論學習,帶頭學理論、寫文章;二是網上交流探索學習;三是做好了相關資料的彙總和上報工作。

  總之,我們將課題的研究與學科教學、德育教育、創建工作等有機整合,以科興教,改觀了學校面貌。教師通過教育科研加快了專業成長,教師們的業務水平在整體上有了很大提高。

  小時候總盼望長大,長大了好乾這個、那個,所以總覺得時間過得慢,而現在卻覺得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20xx年馬上就過去了,真的希望“甲流”等不和諧的因素與20xx年一起過去,20xx年全世界都不再有那麼多的煩惱科研工作總結匯總文章。

  20xx年雖然馬上就要過去了,但一年來的一切都歷歷在目,現在對自己一年來的專業發展進行簡單的總結,以便提醒自己摒棄不足,發揚優勢,繼續努力工作。

  師德方面,堅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熱愛自己的工作,把教書育人當做一項偉大的事業,而不是當做謀生的手段。所以從來不參加社會上的亂辦班、亂補課,自己也從不違反規定去私自給學生補課。

  教學方面,盡心盡力地幫助學生學好化學。通過學習化學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作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所以在教學中一貫堅持“以人爲本”,建立“民主、平等、對話”的師生關係。“對話”不僅做到師生語言的交流,而且更有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將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併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學內容也是源於學生生活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內容。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爲化學學習的主人。改革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自我。

  遵章守紀,認真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從不因個人原因而耽誤學生的課業,即使是因公出差,也從來都是想辦法不耽誤學生科研工作總結匯總工作總結

  成績方面,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成績,但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5月份參加長春市中考命題庫成員考試並順利通過,而且成績也不錯,並積極參加培訓,從來不敢懈怠。通過培訓,使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今年十月份開始,又陸續參加幾次考試說明的編寫工作,雖然佔用個人很多時間,但仍然感到很高興,因爲這是與知名教師研討、學習的好機會,我一定會倍加珍惜。

  以上是我一年來的專業發展總結,我會繼續發揚優點,改掉不足,爭取在20xx年的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績。

大學科研處工作總結 篇2

  時間如流水,十月份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留給我們的是新的思考和更大的努力。掩卷長思,細細品味,這一月裏教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不禁又浮上心頭來,使我感慨萬千,這其中有苦有樂,有辛酸也有喜悅,失敗與成功並存。在我任七年級(3)班數學教學工作的這一月裏,我自己是過得緊張又忙碌,愉快而充實的。

  現在,我把自己在這一學年教學工作中的體會與得失寫出來,認真思索,力求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績和進步。

  一、政治思想方面:

  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育教學方面: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爲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準備:備好課。

  每一次備課都很認真,遇到問題時立即提出,與其它同課頭老師討論,綜合考慮各種方案。多發表自己的見解與大家討論,如有問題立即更正、改進。

  2.多聽課,學習和吸取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於努力學習、積累經驗,不在於教學時間的長短。聽課的同時,認真做好記錄,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備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樣講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務求每聽一節課都要有最大的收穫。

  3.鑽研教材,認真備課。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同時也是同學學習的主要參考書,我們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講授本課程的內容,同學學習纔會有依據,同學在課堂上跟不上老師時可以參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師的思路,所以應該重視教材的鑽研。在備課過程中,尋求讓同學更容易接受的教法。

  4.瞭解同學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5.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同學,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6.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同學,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同學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同學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同學,注意引發同學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課外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同學的負擔。

  7.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初二同學愛動、好玩,難管,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同學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同學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同學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同學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多做思想工作,從生活上關心他。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8.熱愛同學 ,平等的對待每一箇同學,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同學的學習。

  三、取得的成績

  在本月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從本月的考成績來看,我所任教的初1(3)班比以前有所提升。

  四、存在的不足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課堂語言平緩,沉悶,激情不高;對同學興趣的培養不足;課堂語言不夠生動;考試成績不穩定對開放性靈活性題目訓練、引導不夠等,這些是我目前在我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五、改進措施:

  1.多與同學溝通,瞭解同學掌握知識的情況,這樣有利於針對性的對同學進行教育,無論備課多認真仔細也很難適應不同班級的情況,只有溝通、瞭解,才能更好地解決各個班級的不同問題。另外,有些同學基礎較好,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就能更好地引導這些同學更好地學習。

  2.注重組織教學,嚴格要求同學。大部分同學的學習基礎較差,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同學已經形成了厭學的習慣,頂多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襲的,對於容易掌握的內容他們也不加思考,所以必須嚴格要求他們。由於同學缺乏學習自覺性,所以上課時間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時間,教師應善於組織、調動同學進行學習,更充分地利用好上課時間。

  3.注重打基礎。由於同學基礎較差,上課時多以學過內容作爲切入點,讓同學更易接受,從熟悉的內容轉到新內容的學習,做到過渡自然。對於學過的內容也可能沒有完全掌握,則可以花時間較完整地複習學過內容,然後才學習新知識。作業的佈置也以基礎題爲主,對稍難的題目可以在堂上講解,讓同學整理成作業。

  4.運用多種技巧教學。對於大部分的數學題,同學都不知如何入手去解,他們在小學時沒有形成解題的思維習慣,爲了讓同學更好地解題,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應把解題的方法進行總結,分爲幾個簡單的解題步驟一步步地解題。多找資料,在上課前講一段相關的典故或趣事吸引同學注意力,引發他們的興趣,這些都是有效的技巧,使同學對本課程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爲四中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科研處工作總結 篇3

  河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河套大學10個院系之一,成立於20__年,成立之前爲內蒙古臨河水利學校。該院共有45名教職工,其中,從事教學科研的教師有34人,實驗員6人,行政人員5人.高級職稱10人,中級職稱14人,初級14人.研究生4人,大學本科29人。從事教科研的人數佔總人數的70%以上。

  土木工程學院在“十五”期間,是一所水利中專學校,教師參與水利科學技術開發項目居多,如彭芳老師作爲第三完成人蔘與研究了“土壤固化劑的製作與應用研究”項目,具體負責該項目的室內實驗與技術推廣工作。該項目1999年開始,20__年已經按計劃完成了全部試驗研究內容,並通過了由國內著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鑑定。專家組認爲,該項技術成果初步實現了技術配套,經過多年運行考驗,效果良好,該產品具有較廣闊推廣前景。成果在中小級別渠道襯砌、集雨工程等應用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項研究成果已於20__-x年在河套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公路建設等行業進行了大面積推廣。該項目至x年先後在河套灌區的幹、分幹、支、鬥四級渠道進行應用,共襯砌渠道45280平方米。並在硬化鄉村道路、沙漠公路、庭院硬化、處理房屋漏雨、集雨工程等方面推廣應用了35000多平方米。固化劑預製板單價每平方米200元左右,是混凝土單價的60-70%,在此期間,共澆築襯砌土壤固化劑8萬多平方米,共完成工程投資1600萬元,與混凝土相比,至少節約工程投資685.71萬元。

  另外,經自治區水利廳批覆,x年在河套灌區利用自治區政府專項資金節水改造工程中,在磴口、杭錦後旗、臨河、五原、烏拉特前旗的部分斗渠上推廣使用固化劑板襯砌渠道77046平方米,佔襯砌斗渠總數量的10%,完成工程投資1540.92萬元,與混凝土預製板相比,固化劑襯砌渠道至少節約工程投資660.39萬元。

  社會效益:固化劑新材料的研製成功,是無機非金屬建築材料領域的一箇創新,它使我國在土壤固化劑研究方面又前進了一步。並將在水利、市政、道路、庭院美化等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應用該產品,首先是可節省工程投資;其次是可省時、省力,高效;三是就地取材,且施工工藝簡單,便於施做;四是不會產生廢棄物,且無毒無害,同時還能減輕道路負荷及尾氣排放量,減少噪音符合環保要求;五是固化劑砌體與土壤顏色相近,不破壞自然景觀。因此,大面積推廣使用,對推動建築材料領域的科技進步,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節約型社會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詳見相關鑑定材料)。

  03年彭芳老師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乾旱區草型淺水湖泊不同富營養化狀態臨界體系的研究》項目批准號:50569002;負責富營養化綜合治理。在研究的過程中,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的《基於模糊模式識別的烏梁素海水質評價》和《淺析凌汛分洪工程對烏梁素海水環境的保護作用》論文分別發表在《灌溉排水學報》x年第2期和《中國農村水利水電》x年第3期。這一項目06年已鑑定。我係彭芳教師03年以來還參加了自治區項目《鹽漬化地區水一鹽聯合肋破影響與節水灌溉原理研究》,主持巴盟水鹽監測田間試驗資料整理分析,06年已結題鑑定。並且有兩篇有關節水灌溉方面論文《河套灌區節水灌溉潛力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發表在《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__年第4期。《非充分灌溉條件下春小麥三水利用及水分生產效率研究》發表在《灌溉排水學報》x年第3期。還有兩篇以第一作者撰寫的論文《淺析河套灌區農田水利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發表在《內蒙古水利》x年第1期。《淺談內蒙古河套灌區節水灌溉潛力》發表在《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__年第2期。

  07年彭芳和郭彥芬老師又參加了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綜合技術集成與示範》。負責田間渠道節水效果監測評估。該項目立足河套灌區水土資源環境現狀,結合自治區政府撥付的3億元河套灌區節水工程專項資金工程建設項目,在巴彥淖爾市新農村建設中,在灌區內區分不同的生態區域選擇6個項目區,跟蹤監測和試驗研究相應的生產和管理條件下的水土資源環境動態。

  灌區水生態研究涉及的主要問題有3個方面:

  ⑴河套灌區水資源環境動態及合理利用問題;

  ⑵河套灌區土壤水鹽環境動態與土壤鹽漬化防治的問題;

  ⑶河套灌區生態環境動態與保持生態平衡的問題。因此,隨着專項資金項目區田間配套工程的實施,相應開展項目區水生態良性循環的監測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黃河水的基本承載量,也就是確保河套灌區這塊綠洲的生態需水的最低維持水量,尋找河套灌區節水(減少浪費、高效用水)與生態需水的臨界區域。

  該項目用行後的經濟效益:河套灌區是一箇以農業爲主體,林、牧、漁、企全面發展的經濟建設區,水生態環境的動態變化將直接關係到巴彥淖爾市的經濟發展。水生態研究在節水灌溉條件下的監測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鹽分,二是植被,三是水循環。在水利工程設施逐步完善的條件下,加快了改良步伐,生態環境向良性發展,由於該地區受水資源的限制,灌區作物供需水緊張,矛盾加劇,佔灌溉面積40%的鹽鹼中低產田改造受到水資源的限制,鹽鹼危害存在潛在危險,總的來說生態環境比較脆弱。

  通過內蒙古河套灌區利用自治區政府專項資金實施灌區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達到提高土地鹽鹼化防治效果,在典型區內70%以上的耕地上,將表層全鹽含量控制在0.2%以下,在改造鹽鹼化土壤的同時,使潛水水質得以淡化,地下水位控制在適宜的深度。由於地表鹽分減輕、潛水水質改善和地下水保持適宜的深度,草田面積得以擴大,項目研究成果實施推廣後,使草田覆蓋面積達到鹽荒地面積的70%以上,林木覆蓋率達10%以上。使典型區水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達到規避生態風險的目的。爲沿黃河流域水資源的統籌利用和經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使農民增收、國家增稅、社會進一步安定,具有顯著的生態效應、社會效益和間接地經濟效益。

  土木工程學院科研學術氣氛比較濃厚,每年舉辦一屆論文交流會。近五年來發表教學科研學術論文有37篇,百分之七十的教師參加了教科研項目。王翠英老師研究的《關於工程測量計算方法的改進》項目20__年獲得河套大學教學成果獎。在老師的影響下,我係04級路橋班學生巴特爾田俊義等8名同學在x年申報的《馬鈴薯燃料乙醇及綜合利用建設項目》競賽作品參加全區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獲得全區大學生科技創業計劃優秀獎。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