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精選29篇)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XX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加之,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把這項工作作爲解決“三農”問題,緩解和消除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好事、實事來抓,鄉鎮新農合工作總結。一年來,XX鄉的新農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經驗,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現將20xx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回顧
(一)、圍繞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職責做好各項工作。
1、審批參合農民的醫療轉診;按規定審覈、補償參合農民的醫療費用。按時上報縣內定點醫療機構和轉診到縣級以上醫院醫療費用基金補償彙總表和財務報表,按規定填報各種統計報表;
2、按照新農合基金財務管理辦法和會計制度,搞好財務管理和會計覈算,做到基金專戶儲存,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封閉運行,保證基金安全和合理有效使用,規範管理新農合檔案資料,建立參合農民登記臺賬,及時整理立卷,裝訂成冊並妥善保管。
3、按月向各村民委員會張榜公佈本村參合農民住院減免補償情況,接受村民監督。
4、按《縣新農合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制度》規定,檢查、監督定點醫療機構的服務行爲和執行新農合規章制度情況。20xx年5月,鄉合管辦對衛生院、村衛生室進行了現場督查,慢性病門診抽查100人次,應有處方100份,實有處方100份,覈查相符;門診診療入戶抽查15人次,抽查結果相符;住院情況入戶抽查3人次,抽查結果相符。患者對醫療機構滿意度95.86%。7月份協助縣合管辦蒞臨我鄉進行督查工作,入戶抽查結果真實、準確,達到了預期目標。
(二)、協助開展20xx年新農合參合宣傳動員和農民參合資金的收繳以及合作醫療證及收款票據的發放工作。縣人民政府於9月19日上午9:00—10:30召開了20xx年籌資工作視頻會,副縣長李紅梅就籌資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講話;衛生局長趙燕梓首先對20xx年新農合實施方案(即龍政辦發22號文件)調整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其次是對20xx年度新農合籌資工作目標、參保對象、籌資辦法、時間安排和工作步驟等籌資工作說明做了重點強調,工作總結《鄉鎮新農合工作總結》。我鄉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發動和深入細緻的工作,截止10月31日,全鄉應參合7857戶,已參合7610戶,以戶爲單位參合率爲96.86%。應參合33588人,已參合30961人,以人爲單位參合率92.18%。參合人數比20xx年增加812人,增長率爲2.69%。
(三)、參合農民受益情況。自20xx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止,新農合對參合農民門診統籌補償減免35544人次,(含家庭帳戶補償人次),參合人員補償人次覆蓋率爲118%,累計補償基金285584.26元;累計住院1506人次,參合人員補償人次覆蓋率爲5%,累計補償基金1168749.16元;慢性病門診累計減免2537人次,參合人員補償人次覆蓋率爲8.41%,累計補償基金122519.16元;XX鄉住院正常分娩累計123人,補償金額45200元;四項合計共累計減免39710人次,補償基金16220xx.58元。已支付資金16220xx.58元佔可用基金總額(2577739.5元)的62.93%,其中:門診統籌已支付資金285584.26元佔可用基金總額(644434.88元)的44.32%;慢性病門診已支付資金122519.16元佔慢性病可用門診基金總額(128886.97元)的95.06%。住院已支付資金1168749.16元佔可用住院基金總額(1804417.65元)的64.77%。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抓好新農合民心工程。新農合工作在我鄉得到了黨委、政府的重視,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次,把縣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鄉、村和幹部,同時把此項工作納入20xx年年度目標考覈的內容,因此爲推動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二)、分工協作,大力宣傳。要達到農民自願參保,宣傳工作是關鍵。要求工作人員喫透精神、掌握政策要領。通過開展培訓、交流、討論、等多種形式,讓參與開展新農合工作的全體鄉、村幹部,喫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相關政策、規定,及試行的方案,全面把握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參加對象,醫療基金籌集辦法,醫藥費報銷標準及手續的辦理等等,爲走村入社宣傳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矗我鄉大部分農民由於受經濟條件限制和傳統觀念的影響,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風險意識不強,互助共濟觀念比較淡薄,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不十分瞭解,存在一些疑慮和擔心。隨着外出打工人口的增多,也給新農合的深入開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爲此,要求針對不同的家庭,採用不同的工作方法,有的放矢地把建立新型農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
一、工作回顧
(一)圍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職責做好各項工作。
1、審批參合農民的醫療轉診;按規定審覈、補償參合農民的醫療費用。按時上報定點醫療機構和轉診到縣級以上醫院醫療費用基金補償彙總表和財務報表,按規定填報各種統計報表;
2、按照新農合基金財務管理辦法和會計制度,搞好財務管理和會計覈算,做到基金專戶儲存,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封閉運行,保證基金安全和合理有效使用,規範管理新農合檔案資料,建立參合農民登記臺賬,及時整理立卷,裝訂成冊並妥善保管。
3、按月向各村民委員會張榜公佈本村參合農民住院減免補償情況,接受村民監督。
4、按《新鄭市新農合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制度》規定,檢查、監督定點醫療機構的服務行爲和執行新農合規章制度情況。
(二)協助開展20xx年新農合參合宣傳動員和農民參合資金的收繳以及合作醫療證及收款票據的發放工作。我鄉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發動和深入細緻的工作,截止12月31日,全鄉參合11732戶,以戶爲單位參合率爲96.86%。
(三)參合農民受益情況。自20xx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新農合對參合農民門診統籌補償減免16742人次,(含家庭帳戶補償人次),累計補償基金990778.2元;累計住院1283人次,累計補償基金1709859元;累計補償基金395519元。觀音寺衛生院住院正常分娩累計123人,補償金額30750元;四項合計共累計減免18025人次,補償基金2700637.27元。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抓好新農合民心工程。新農合工作在我鄉得到了黨委、政府的重視,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次,把縣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鄉、村和幹部,同時把此項工作納入20xx年年度目標考覈的內容,因此爲推動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分工協作,大力宣傳。要達到農民自願參保,宣傳工作是關鍵。要求工作人員喫透精神、掌握政策要領。通過開展培訓、交流、討論、等多種形式,讓參與開展新農合工作的全體鄉、村幹部,喫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相關政策、規定,及試行的方案,全面把握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參加對象,醫療基金籌集辦法,醫藥費報銷標準及手續的辦理等等,爲走村入社宣傳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我鄉大部分農民由於受經濟條件限制和傳統觀念的影響,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風險意識不強,互助共濟觀念比較淡薄,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不十分瞭解,存在一些疑慮和擔心。隨着外出打工人口的增多,也給新農合的深入開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爲此,要求針對不同的家庭,採用不同的工作方法,有的放矢地把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義和好處講深講透,深入人心。使農民羣衆充分瞭解參加合作醫療的權利義務,明白看病報銷的辦法和程序,消除農民的疑慮和擔心,自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結合一些實際的典型事例進行宣傳教育,讓羣衆明白黨和政府的良苦用心,從而增強參保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全鄉新農合工作得到順利實施。
(三)強化服務窗口管理,爲參合農民提供優質服務。在辦理患者住院費用報銷、轉診等手續時,我們熱情耐心地接待每一位來訪者首先,把參合的手續和報銷制度、程序、報銷範圍、報銷比例等相關制度作口頭宣傳,並堅持以人爲本,努力做到準確、及時。並定期向社會公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補償情況,接受羣衆監督。
三、取得的經驗。
(一)領導重視,思想認識到位是關鍵。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並召開專題會議貫徹落實縣政府的動員會議精神,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把該項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爲開展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組織環境。
(二)宣傳發動工作是基礎。只有通過宣傳,廣大羣衆對參加合作醫療有較好的思想認識,營造了較好的輿論氛圍,羣衆自願參加合作醫療。纔是我們工作的最終目標,所以,是否做好宣傳發動,是否向羣衆充分解釋政策,使羣衆知情,是促進工作落實的基礎。
(三)隊伍精幹,協作配合到位是有力保障。在推行合作醫療工作中,按照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鄉衛生、民政、財政等有關部門能夠密切配合、協調聯動,主動做好工作。使該項工作順利開展。
四、存在的不足
(一)工作不夠細緻。一些幹部在籌資工作中不夠主動,工作過於簡單,幹部由於對政策瞭解不深,宣傳工作沒有做到位,導致農民對合作醫療政策缺乏足夠的瞭解,沒有消除農民的顧慮,也是導致參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思想認識不夠。農民健康投資觀念、互助共濟意識淡薄,對健康存在着僥倖心理,與供養家庭、建房等支出相比,花錢看病是次要的、對隨機潛在的醫療風險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了參合意識不強,另外,一些農民對新農合的期望值過高,認爲報銷比例低、範圍小,對按政策規定不予報銷的部分無法理解。
(三)由於鄉級醫療條件有限,人才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農民因一點小病就要奔大醫院,最後花費大而報銷補償低,不能充分享受新農合政策帶來的實惠。總之,20xx年我鄉的新農合工作在各級部門的領導支持下,取得了一些經驗,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只有虛心學習,不斷提高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到爲民服務。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3
20__年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政府重視、各部門大力協作下,基本理順了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體制,達到了“政府得民心、農民得實惠、醫療機構得發展”的預期目標,初步構建了我市農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20__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由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130元,其中中央補助60元,省級、本級財政補助50元,農民個人繳費20元,再從中提取30元作爲門診統籌資金。
一、20__年參合籌資情況
20__年,我市新農合以村爲單位覆蓋率達到100%,參合農業人口總數達387366人,參合率97.22%。共籌集合作醫療基金3873.66萬元,其中個人繳費731.96萬元,民政資助42.78萬元,省、本級財政補助1549.46萬元,中央補助1549.46萬元。
二、基金的監管情況
爲切實保障廣大參合農民的利益,確保參合農民真正得到實惠,農村合作醫療服務中心通過建立督查制度,實行定期專項督查與經常性督查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等監管措施,加大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力度。每月不定期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四合理”和住院病人在院情況進行現場督查,經檢查,1—12月全市定點醫療機構扣減違規補償費用共27.84萬元。每月對全市各定點醫療機構已補償參合農民住院費用進行電話回訪,回訪率達每月全市上報總人數的2%。
三、搞好二次補償,提高參合農民受益程度。
年內對20__年度住院病人患特大疾病1萬元以上的參合農民713例進行了二次補償,共補償金額435萬元。年內對20__年度第一批住院病人患特大疾病2萬元以上的參合農民447例進行了二次補償,共補償金額329.16萬元。
四、基金的補償情況。
20__年1—12月共補償19.45萬人次,計補償醫藥費用4564.55萬元;總受益率爲50.2%;其中門診補償12.2萬人次,補償256.64萬元;住院補償7.25萬人次,補償4307.91萬元。人均住院補償600元,全市平均實際住院補償比爲37.98%,較去年提高8個百分點。
五、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一種新制度,尚需不斷探索。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由於定點醫院數量多、分佈廣,合作醫療經辦機構編制少,人員少,現有工作人員只能勉強應付日常審覈工作,交通工具未及時到位,監督工作難以到位。鎮鄉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結算處工作人員兼職多,隊伍穩定性、工作連續性和效率均較差。
2、合作醫療籌資難度大、成本大。每年度合作醫療籌資期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且必須依靠行政命令,籌資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健全。
3、上級行政部門的干預較多,如規定起付線、增加補償標準等,易導致合作醫療基金出現政策風險。
六、20__年新農合工作安排與打算
(一)圍繞目標,落實責任,採取措施,突出抓好20__年新農合門診統籌工作。根據省衛生廳、__市有關文件精神,20__年新農合門診統籌工作在德陽全市範圍內全面啓動。市農村合作醫療服務中心早謀劃、早宣傳、早發動、早安排,切實做好20__年的門診統籌宣傳工作。加強領導,集中精力,衛生局目前正與綿竹電信局談協議的有關事項,爲抓好新農合門診統籌信息系統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市農村合作醫療服務中心要做好各鎮鄉定點醫療機構的門診統籌軟件培訓工作,各鎮鄉定點醫療機構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集中精力、集中人力、集中財力抓好本轄區內村衛生站人員新農合門診統籌的信息錄入培訓工作,要求每個村醫都要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技巧,預計20__年4月份實現門診統籌網上審覈補償。
(二)從20__年1月起開始實施《關於建立__市新農合基金運行管理評價體系的通知》,要求各定點醫療機構按指標比例承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超支風險。嚴格執行__市新農合住院率、次均住院牀日費用、次均住院費用、次均住院天數、藥品費用比例、自費比例等指標規定。
(三)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基金運行安全。各定點醫療機構要堅持因病施治的原則,嚴格掌握病人住院指徵,防止小病大治加重患者治病經濟負擔,20__年確保全市平均住院率下降至全省平均水平;嚴把入院身份覈實關,防止冒名住院套取新農合基金;嚴格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防止濫用藥物、串換藥品等違規行爲造成新農合基金流失。
(四)加強補償公示,確保新農合補償公平、公正。新農合醫藥費用補償務必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和羣衆知情原則,做好公示工作是重要手段之一。20__年各定點醫療機構要繼續認真執行公示制度,每月對全市範圍內新農合補償情況在鎮鄉、村兩級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以接受農民羣衆及社會各界的監督。轉貼於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4
半年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衛生局、醫保局、合管辦領導的大力幫助指導下,根據《XX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積極認真的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動員、審覈報銷醫療費用等一系列工作,得到了廣大人民羣衆的認可,同時也收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現將上半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1、實施政策依據、提供優質服務是保障。
爲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正常、有序、平穩的開展,根據《XX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辦法(試行)》及市委、市政府的有關規定,嚴格就診、治療、結算等操作程序,合理控制醫療服務成本,做到農合病人應醫報銷程序簡單化,報銷合理透明化,切實爲參合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農民參加合作醫療最擔心的就是“文件上一個樣,實行起來變了樣”,最怕的就是手續麻煩,一次兩次跑回頭路。爲此,實行全程代理就顯得相當重要,只有不斷健全服務體系,爲農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務,才能贏得工作的主動和持久。
2、積極開展宣傳、培訓工作。
自我院開展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以來,領導比較重視,設立辦公室,落實專職人員,負責農村合作醫療具體工作。並且,先後開專題會議以及開展相關業務培訓,要求全體醫務人員熟悉掌握相關政策、規定和業務,並通過多種方式向社會廣泛宣傳。組織翻印合作醫療資料彙編,病種目錄,熟知相關業務。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杜絕亂檢查、大處方等不規範行爲的發生。
3、醫療服務質量到位,不斷提高參合羣衆滿意度。
德和醫院是爲民服務的窗口,熱愛崗位、關心病人、熱情服務是每個德和人員工作標準的最底線。爲此,德和以服務質量爲首要,一是組織醫護人員學習,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敬業精神,牢固樹立爲民服務的思想。二是提倡“一杯水、一句問候、一次攙扶”爲內容,心貼心、送一份溫馨的活動;三是提倡微笑服務,採取免費掛號、上門就診、健康知識輔導、病人病情信息跟蹤、等形式,主動關心病人病情狀況。
4、藥品讓利工作到位,做到價格優廉取信於民。
我院按照市衛生局、合管辦的要求,藥品進行統一採購,統一配送,做到了進貨渠道正宗,藥品質量保證,藥品價格優廉,在國家指導價的基礎上讓利,使百姓直接受益,讓利於廣大農合患者。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採購工作公開透明的運行機制,從而使患者用上放心藥。
5、審覈、報銷
德和醫院合管員在報銷過程中,認真執行報銷程序,對來報銷醫療費用仔細查實覈對。爲提高參合農民對報帳程序的認識,印發了“參合患者就醫、報銷程序”有效提高了參合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程序的認識。如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已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
開業以來,我院20xx年2月至20xx年5月,共有116病例費用得到補償。住院費總額合計332684.29元,補償住院醫藥費92476.00元,最高l列補償4443.00元,最低1例補償48.00元,另對35例住院正常分娩給予每人一次性補償100.00元,合計補償額3500.00。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精神負擔和家庭困難,體現出了合作醫療制度的優越性,合作醫療資金也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我院剛剛起步,在制度、管理和工作上都不盡完善,希望各級領導對我院合作醫療工作給予多多指導和支持,使我們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逐步使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運作的軌道。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理念,始終把便民服務放在第一位,精益求精,努力構建和諧醫院,建立長效機制,不斷地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推向深入,並取得更大成績。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5
一是在增加受益上出實招。
上半年,全縣新農合參合人數85.7萬,農業人口參合率100%,人均籌資400元,個人繳費80元,各級財政補助320元,籌資總額34280萬元;鎮、村兩級一般診療費均調整到10元,新農合補償8元;鎮級普通門診補償比例保持45%不變,日補償封頂提升至34.8元/人,村級普通門診補償比例由45%上調到50%,日補償封頂提升至14元/人;特殊病種門診補償由2類調整爲3類,嚴格控制特殊病種治療費用金額;提高材料費、檢查費報銷比例;進一步細化不予補償範圍,將非定點醫療機構本部的門診費用等納入不予補償範圍,將縣內產篩、新篩分別納入門診和住院補償;對縣外就診未按規定及時辦理轉診手續和到非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費用補償較下降5個百分點,同時不再享受70%的保底補償。1-5月份,全縣累計受益648233人次(其中住院36916人次,門診611317人次),補償總金額15973.43萬元,資金使用率46.5%,縣鎮政策範圍內住院補償比75.3%。
二是在特殊羣體保障上求實效。起,我縣實現新農合與醫療救助無縫對接,對農村低保、五保等重點對象的救助當場兌付。1-5月份,全縣醫療救助同步結算89311人次,救助金額1148.7萬元。在全面開展提高農村兒童重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醫療保障水平的基礎上,將尿毒症、多發性耐藥性肺結核、胃癌等20種疾病納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實施範圍。
三是在規範管理服務上促提高。今年上半年,我們赴全縣30家定點醫療機構調研、督查、指導,逐家覈實實際開放牀位數和在院病人數,對所有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和民營醫院均檢查3次以上;出臺了村衛生室管理辦法,明確了衛生院的管理職能,對開展網絡直報的村衛生室進行了全面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
二、存在問題
新農合籌資工作面廣量大,工作經費短缺;參合人員登記和信息錄入存有差錯;醫療機構醫藥費用過快增長的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縣外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過高,資金出險的概率增大;經辦機構人手不足,經費短缺,資金監管難以實施到位。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調動羣衆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促進新農合制度持續健康發展;規範基金管理制度,從合作醫療基金的籌集、撥付等各個環節着手,規範基金監管措施,健全監管機制,保障基金安全運行,堅持基金使用和費用補償公示制度,增加基金使用的透明度,充分發揮羣衆的監督作用;優化定點機構服務,規範醫療服務行爲,嚴格執行新農合報銷基本藥物目錄和基本診療項目目錄,最大限度減少濫檢查、濫用藥、亂收費以及掛牀住院等不正當醫療行爲,同時積極探索綜合支付方式改革,確保資金運行安全;加強新農合一條線人員的教育管理,認真執行新農合各項紀律制度,樹立新農合窗口的良好形象。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6
一、基本情況
xx鄉位於xx縣東北部,與、兩縣市接壤,距縣城28公里,全鄉耕地面積46134畝,轄8個行政村。
XX年8個村委會: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
鄉域總人口39812人,是典型的農業鄉。截止XX年12月31日,籌集資金35萬多元。
XX年參合農民門診看病11400人次,補償家庭帳戶金額323013.9元,每次人均補助28.34元。
XX年參合農民在xx醫院住院出院1580人次,住院總費用932644.02元;合理費用912822.58元;共補償585696.51元;人均費用590.28元,人均補償費用370.69元,補償率62.8%;自費費用9821.44,自費率2.13%;藥品總費用211184.20元,藥品自費費用752.66元,藥品自費率0.00%;診療費用107076.08元,診療自費費用2711.68元,診療自費率3.00%。
二、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具體做法
(一)穩妥啓動,科學測算,積極推進。XX年十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我鄉開始籌備,鄉政府抽調專人對我鄉8個村的農民近3年來就醫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通過對其他縣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驗的學習和借鑑,結合本鄉實際情況,鄉黨委、政府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研究制定了適合本鄉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召開了由各村三大頭、醫療單位、鄉直各單位負責人等參加的動員會。會上,着重強調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重要性。會後全鄉8個村積極行動,按照鄉政府的部署,分階段進行了宣傳發動、登記造冊、資金收繳、填寫證書等工作,保證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XX年1月1日正式啓動。
(二)健全組織機構,加強領導,明確責任。鄉政府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協調指導小組。由黨委副書記任主任,黨委委員、紀檢委員任副主任,成員由鄉政府辦、財政所、民政所、衛生院等負責人組成。擬定、修改和完善農醫所各項制度;負責參與各村的組織、宣傳和動員工作,以提高參保率;財政部門負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監督管理。
(三)廣宣傳,深動員,提高農民認知度充分發揮電視媒體覆蓋面廣的優勢,利用兩個月的時間,每週播報合作醫療政策、進度、農民認知情況等新聞,並用字幕打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標語;在報銷現場解答農民疑點,起到了很好的宣傳發動效果。各村利用廣播、標語、自制宣傳單等形式在各村進行宣傳動員。各村召開支部會、黨員會、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宣傳發動。 在宣傳動員期間,農醫所及時向管理委員會彙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度,反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動態。鄉政府多次召開各村主任彙報會,瞭解各村參保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答覆和協調,提高了我鄉的整體參保率。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全鄉迅速展開。
(四)啓動資金落實到位縣鄉兩級合管工作人員熱情,周到解答農民提問,認真,負責給參合農民報銷,確保資金運轉的安全,真正做到蕙民,利民,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
(五)定期業務培訓,確保報銷暢通。XX年至XX年,我鄉合管辦對8個村定點診所負責人進行了多次業務培訓和現場指點。完善各項政策,促進工作開展。
(六)控制醫療費用,規範服務行爲。爲更好的配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順利實施,鄉合管辦制訂了本鄉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要求。與醫生進行業務交流,指點到位,把報銷藥物目錄及診療目錄給醫生髮放下去,帶領醫務工作者學習新農合文件,按國家政策辦事,讓參合農民得到應得的補償。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7
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培訓會議結束後,各鎮(辦事處)場領導高度重視,迅速落實會議精神,認識組織好搞好宣傳發動工作,全區共發放宣傳手冊8萬份、文件彙編200份,提高了廣大農民羣衆對合作醫療的認識和參合的積極性。各鎮(辦事處)場均成立了專門機構,由分管領導帶領工作組進村入戶開展參合繳費工作。截至3月31日省定的繳費最後期限,全區共完成參合人數144576人,參合率達79.16%,較好地完成了參合繳費任務。參合率80%以上的單位有柳林洲鎮、西城辦事處、錢糧湖鎮、採桑湖鎮、蘆葦總場和水產養殖場。特別是柳林洲鎮責任落實到位,措施具體得力,參合率高達96.23%,並且參合基金上繳及時,資料裝訂規範、齊全。爲此,特對柳林洲鎮提出通報表揚。
搞好當前我區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區委、區政府要求要進一步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合作醫療管理網絡;二是要搞好參合信息錄入和發證工作;三是要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與管理,控制不合理用藥等不規範行爲;四是要加強對合管辦工作人員的管理,提高業務水平,加強合作醫療基金管理,降低基金風險。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8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上半年工作總結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制度是黨和政府關心農民羣衆的一項民生工程。20xx年是我縣實施新農合制度的第三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農合工作,縣政府連續三年將此列爲我縣實施的多項民生工程之一。因新農合是一項艱鉅和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和操作性強、制約因素多,且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工作量大,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和精心指導下,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來,我縣新農合總體上運行平穩有序、管理逐步規範、基金運轉安全、補償水平提高、農民反映良好、民生工程得以落實。現將近半年來的新農合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新農合運行情況
(一)農民參合情況
20xx年全縣共有53.2815萬人參合,參合率達94.75%。高於全省平均參合率。
(二)基金籌集情況
20xx年度應籌集新農合基金5328.15萬元,目前已籌集併到帳資金4631.345萬元。其中:農民個人繳納參合金1065.63萬元(含縣民政、財政部門從醫療救助資金中統籌解決的55.842萬元,資助了農村五保戶、低保戶和重點優撫對象共2.7921萬人參合),於20xx年2月底全部籌集到位。縣財政應配套資金532.815萬元,於20xx年4月上旬全部到賬;省級財政應配套補助資金1598.445萬元,20xx年2月底已預撥1504萬元,尚欠撥94.445萬元;中央財政應配套補助資金2131.26萬元,20xx年5月上旬已預撥1528.9萬元,尚欠602.36萬元。截至5月底,20xx年度實際籌集到位新農合基金4631.345萬元,基金到位率爲87%。
(三) 基金使用情況
截至20xx年5月31日,全縣共審覈補償結算 18376人次,累計支付補償金20xx.9萬元,其中:大病住院11332人次,住院醫藥費4631.72萬元,住院補償金 1901.27 萬元;住院分娩846 人次,住院分娩定額補償金24.7萬元;慢性病門診補償 2656人次,慢性病門診補償金 139.98萬元;一般門診補償3542人次,一般門診補償金11.95萬元。住院醫藥費平均實際補償比爲41%。
二、 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強縣鎮兩級管理經辦機構(縣合管中心、鎮合管站)的能力建設,並實行以縣爲主、縣鎮經辦機構一體化管理。縣合管中心人員和工作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
(二)進一步合理調整和完善了新農合補償方案。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新農合運行實踐,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餘,保障適度;以住院補償爲主,兼顧受益面;正確引導參合病人流向,合理利用基層衛生資源”的基本原則,針對縣外醫療機構住院實際補償較低的問題,經縣合管會研究通過,進一步合理調整和完善了新農合補償實施方案,今年將縣外協議、非協議醫療機構住院醫藥費名義補償比分別由去年的50%、45%提高到55%、50%,分別提高了5個百分點,以提高縣外醫療機構住院醫藥費實際補償比。
(三)開展20xx年度籌資宣傳活動。通過廣播、電視、網站、標語、橫幅、宣傳欄、街頭集市宣傳等多種有效手段,向廣大農民羣衆宣傳新農合的意義,有關補償政策,強化風險共擔、互助共濟和自我保健意識,提高農民參合積極性。
(四)組織開展全縣各定點醫療機構網絡信息培訓班。爲實現全縣新農合網絡化直報,實現新農合管理系統與醫院管理系統無縫對接,縣合管中心對全縣所有定點醫療機構相關業務人員進行了爲期8天的培訓。培訓結束後分三組對各鎮定點醫療機構及時進行了HIS軟件安裝,現已基本結束,20xx年7月1日起全縣將啓動新農合網絡化直報。
(五)加強了對新農合基金和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我縣實行了“財政代收、專戶儲存、農行結算、網上監督、衛生使用”的封閉運行方式,形成了財政部門、農行、經辦機構、醫療機構和管理機構“五方”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運行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資金管理上的漏洞。同時,縣合管中心統一審覈,收支分離、管用分離、用撥分離和錢賬分離,其補償費用嚴格按照醫療機構墊付、縣合管中心審覈、縣財政部門審查、農行辦理結算的資金劃撥程序運行,既方便了農民,又確保了基金管理運行安全。爲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督查和考覈,縣合管中心組織縣新農合專家督查組成員對全縣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並按縣合管中心制定的《和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規定》,開展年中、年末專項考覈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新農合工作已正式運行近三年了,但它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運行中必然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目前,我縣新農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表現在如下
幾個方面:
(一)宣傳工作不夠深入、細緻,一些參合農民存在期望值過高現象。新農合制度實施過程中,一方面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政策宣傳和引導工作尚不夠深入細緻,另一方面農民對以大病統籌爲主的新農合缺乏經驗體會,與老的制度相模糊,對新政策理解不透徹,再加上農民互助共濟、風險共擔和健康保險意識不強,一些參合農民存在期望值過高的現象。
(二)農村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能滿足參合農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一是農村基層醫療機構尤其是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和設備大多數沒有完全達到規範標準,仍不能滿足臨牀需要,還不能根本解決農民就近醫療的問題;二是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短缺,是困擾新農合長期穩固發展的嚴重問題。基層醫療機構尤其是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學歷低、專業技術水平不高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難以引進衛生人才,另一方面現有的衛生人才還在繼續流失,其實人才進不來和流失掉的最根本原因是待遇問題,如何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待遇,讓他們安心在基層工作,是新農合的重要支撐點。
(三)對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不夠,還只落於形式。目前,縣合管中心人員少(在職在崗8名),信息網絡還未正式運行,中心業務人員只能整天忙於醫藥費的補償結算,對各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還不能真正落到實處。
(四)簡單易行、穩定長效的籌資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起來,籌資工作量大,成本較高。在農民個人籌資方面,農民
鄉鎮合作醫療工作總結
個人繳費收繳方式目前主要採取“縣宣傳、鎮發動、村收繳”的方式,在集中時間段由基層幹部挨家挨戶籌資,人力、物力、財力耗費大,籌資成本較高,鎮、村負擔較重。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在紮實做好參合患者醫藥費審覈補償結算等日常工作的同時,着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着力做好從7月1日開始的全縣新農合管理信息網絡直報工作。實現新農合管理信息系統與定點醫療機構HIS系統對接運行,實現網上在線審覈、及時結報、實時監控和信息彙總,並實現縣級平臺與省、市級平臺順利對接聯網運行。
二是繼續強化宣傳,並將宣傳工作貫徹於新農合實施的全過程。讓農民全面瞭解新農合政策,明白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讓農民“知曉制度、享受制度、遵守制度”,進一步打好打
牢新農合工作的’羣衆基礎。
三是進一步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和督查。堅持定期考覈和動態管理制度,嚴格規範診療程序和用藥行爲,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積極探索建立以單病種定(限)額付費爲核心的醫藥費用綜合控制體系,採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相結合的辦法強化醫療機構監管,努力採取綜合措施控制醫藥費用的不合理增長。
四是積極開展新農合藥品集中招標採購試點準備工作。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充分借鑑先進試點縣、市(區)成功經驗,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實施方案,計劃從20xx年起,以縣爲單位,對《安徽省新農合藥品目錄(20xx年版)範圍內的藥品,實行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實施方案,並以統一價格向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統一配送,切實降低藥品費用,減輕參合患者的醫藥費負擔,保證參合患者用上安全、有效、經濟的藥品。
五是督促定點醫療機構加大門診醫藥費墊付力度。積極採取定點醫療機構組織醫療小分隊送醫送藥上門服務,定點醫療機構直接墊付門診醫藥費補償金現場報銷等方式,提高家庭帳戶基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家庭帳戶基金無效沉澱。
六是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與農村特困羣衆醫療救助制度的銜接工作。通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醫療救助的協調互補,共同解決農民看病就醫難的突出問題,努力爲貧困參合提供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雙重保障。
七是做好20xx年度資金籌集相關準備工作,督促各鎮政府在本年度11月份開展下年度參合資金籌集工作。在堅持農民自願的基礎上和保證資金安全、手續健全、責任清楚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建立形式多樣、簡便易行、農民認可的農民個人籌資方式。
八是分別於7月上旬和11月中旬組織開展兩期20xx年度參合患者慢性病鑑定、發證工作,以解決參合患者慢性病門診大額醫藥費補償問題。
九是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在20xx年取消家庭賬戶,實行新農合門診統籌。
十是做好本年度新農合基金決算和下年度預算,編報年終各類相關財務、統計報表。
鄉鎮合作醫療工作總結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9
“百名醫師下鄉幫扶活動”第一階段已順利完成,市屬三大醫院的醫護專家經過第一階段下鄉幫扶工作,較完滿完成了市衛生局交付任務,收到滿意的效果。市衛生局高度重視“百名醫師下鄉幫扶活動”,制定活動方案、召開多次動員會,活動開始後,派出專門人員到全市各鎮區督導、慰問,並在第一批醫務人員結束幫扶活動後,局領導親自組織全體醫務人員進行座談,瞭解幫扶活動的成效和困難。現將活動情況彙報如下:
一、 活動開展情況。
(1)市屬三大醫院和各鎮區醫院均高度重視本次活動,精心組織,挑選出100名主治醫師以上的高層次醫護人員隊伍分成三批參加本活動,其中部分成員是博士、碩士研究生和主任、副主任醫師。第一至三批的醫務人員已全部進入農村最基層的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站),活動開展順利,各支小分隊均能嚴格按照市衛生局的活動方案開展工作,各鎮區認真組織宣傳發動工作,市屬三大醫院精心製作宣傳資料,各小分隊的醫務人員細心指導村級醫療機構建立健全基本的業務規範和制度、幫助村級醫務人員提高基本診療業務技術水平和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所有下鄉的醫療隊都安排了爲當地醫務人員講課,下鄉幫扶的醫護專家以講課、示範、討論等形式面對面、手把手地與我市最基層的醫務人員共同工作和交流,是一種非常好的提高基層醫護人員診療水平的方式,效果更爲明顯。同時安排幫扶的醫護專家到村(也我市最基層的農村)進行義診,村民從未見過這樣多的市級醫院大醫生(高層次醫護人員)到村級進行義診,深受村民歡迎,義診羣衆比較多。
3月26日,在市衛生局舉行簡短的啓動儀式後,各小分隊的醫務人員馬上分赴南頭、板芙、三角等15個鎮區的,正式展開了“百名醫師下鄉幫扶活動”。參加第一階段幫扶活動的醫護專家共62人,在20天的基層工作中,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幫扶工作中,在7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衛生站進行了幫扶工作,共爲羣衆義診4558人次,舉辦各類健康教育講座80次,爲約3000人次舉行了健康教育活動,受到了羣衆的歡迎和好評。
(2)各鎮政府、村民委員會和各鎮區醫院均高度重視本次活動,精心安排,組織宣傳發動工作,使活動能順利進行,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港口鎮以政府名義發文,要求各村做好相應的組織工作;南朗鎮政府和醫院高度重視,專門安排醫療隊到社區講課,開展健康教育,並深入農家和敬老院體檢,主動發現了一些高血壓病人,並開展健康指導。這些方式都更大、更充分地發揮了醫療隊的作用。
(3)市屬三大醫院的醫護專家在下鄉幫扶的這段時間裏,在充分發揮了他們高水平的業務素質幫助基層醫療機構提升業務水平的同時,也積極開展其他的幫扶活動。如市人民醫院和中醫院在組織方面下了大量的功夫,如對各專家的簡介製作了彩色宣傳噴畫,上面有醫院專家簡介和特長,圖文並茂,有利於村民選擇醫生。博愛醫院的專家們針對基層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水平特點和當地的疾病情況專門製作課件,組織基層醫務人員集中對他們進行授課、培訓。市中醫院在組織方面也下了大量的功夫,製作精美的健康宣傳欄和專家簡介,有利於活動的開展,並針對具體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講座和行爲干預等。所有的這些都受到了當地基層醫療機構的好評。
二、 活動的意義:
通過這次活動,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的積極意義:
1、村級進行義診,深受村民歡迎,義診羣衆比較多。羣衆都對醫療隊給予充分的讚揚和肯定,感慨地說多年來沒見過這樣多的市級醫院大醫生(高層次醫護人員)到村巡迴醫療了,現在又有人關心農民了,這是大好事!
2、幫助了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站和衛生站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項的工作制度和各項規範。
3、通過一起共同工作及交流,幫助糾正基層醫務人員一些錯誤的觀念和診療技術,對規範和提高他們的診療行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下鄉幫扶的醫護專家與基層醫務人員通過共同的工作,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渠道,爲今後工作的相互聯繫和合作,落實“雙向轉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利於基層醫務人員業務水平的提高,縮小城鄉醫療服務水平的差距,也有利於大醫院的醫護專家能更多更深入地接觸病患,促進科研工作的開展,同時也促進了轉診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這些都有利於我們爲廣大羣衆提供更優質、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
5、通過有針對性的義診、健康教育和行爲干預等活動,深入到羣衆中,方便羣衆就醫,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使羣衆能得到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也有利於促進和建設和諧的醫患關係。
6、通過這類活動,使我局進一步瞭解和掌握基層醫療機構所和醫務人員存在的實踐問題和人民羣衆羣衆的需求,爲我局今後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提供了更準確的依據。
這次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有個別鎮區的工作不夠細緻,存在着工作放任自流的情況,達不到醫療隊下鄉幫扶的目的。
2、下鄉的醫護專家和基層醫療機構都有反應,認爲幫扶的時間過短,對完善各項制度和規範診療行爲時間是不夠的,希望以後能繼續開展同類的活動。
3、由於基層醫療的硬件限制和人員素質等因素,開展健康教育、行爲干預等工作未如理想,需要加強培訓。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0
祿豐縣第二人民醫院
20xx年上半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
我院自20xx年被定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以來,醫院領導非常重視這項關乎民生的工程,想方設法方便參合農民報免,增加報免率,減少目錄外費用。我院緊緊圍繞提升新農合服務水平這一工作目標,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監督、監管結合、標本兼治、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審勢新農合發展,使新農合的優越性更加顯著,參加農村補助更加快捷,贏得了廣大參合農民的好評。目前我院新農合工作穩步發展,各項重點工作全面落實,主要運行指標質量良好,現將我院20xx年上半年新農合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組織和各項規章制度
從20xx年8月份開始,按照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由副院長爲領導的醫院合作醫療領導小組及合作醫療辦公室,合管辦由六名同志組成,並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從組織和人員上保證了我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隨着合作醫療業務的逐步擴大,我們將及時增加辦公室工作人員,以保證合作醫療工作的正常開展和有序進行。又於20xx年1月根據縣合作醫療政策的變更,建立健全了我院的合作醫療服務管理制度,按照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的要求,實行診療服務項目、用藥目錄、收費標準三公開。對醫護人員、有關的財務人員和業務經辦人員進行了合作醫療有關政策規定的學習和培訓,使有關人員能夠正確理解和執行合作醫療實施辦法以及
其它相關規定。並且,先後開專題會議,要求全體醫務人員熟悉掌握相關政策、規定和業務,並通過多種方式向社會廣泛宣傳。組織翻印合作醫療資料彙編,病種目錄,熟知相關業務。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杜絕亂檢查、大處方等不規範行爲的發生。今年5月份,我院按照縣衛生局文件精神,積極開展自查自糾,查找風險點,從明確監控責任、規範運行程序、建立預防機制、開展風險預警等方面制定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監控實施方案及工作計劃》,有效的保障了新農合基金的良好運行。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運行情況
爲使參合農民更多的享受國家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優惠政策,醫院領導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新農合工作,醫院把降低均次費用、減少目錄外費用、增加報免率作爲醫院爲農民辦實事的目標,完善制度,強化責任,參合農民在第一時間就可到合作醫療辦事處進行報免,只要是手續齊全,符合報免條件,合管辦工作人員在不超過15分鐘的時間將報免款交付參合羣衆,真正做到了出院既報。從而使我院一直在全縣縣級醫院保持了目錄外費用最低,報免最及時。如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已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我院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共有1275病例費用得到補償。住院費總額合計2218073.08元,補償住院醫藥費1183467.55元,次均費用1739.67元,次均減免928.21元,日均費用219.82元,平均住院日7.91天,最高l列補償7120.43元,最低1例補償5.09元;單胎順產150人住院費總額合計142500.00元,補償住院醫藥費82500.00元;剖宮產154人住院費總額合計308000.00元,補償住院醫藥費205100.00元,另按
祿豐縣降消項目政策對360例住院分娩孕產婦給予每人平均補償400.00元,合計補償額122770.00元。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精神負擔和家庭困難,體現出了合作醫療制度的優越性,合作醫療資金也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
三、加強參合人員住院管理,杜絕冒名頂替
爲了使合作醫療醫療資金能準確、及時地落實到參合住院人員手中而不被冒名頂替住院人員套取,覈實住院人員身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具體的做法是:住院病人在要求報銷合作醫療費用時,經辦人員首先要求其提供《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身份證》和《戶口薄》,經覈實無誤後,方可按相關標準覈報費用;對於疑有不予報銷範圍的患者,則要求其提供有效證明資料後方可報銷,有效地保證了參合資金的安全使用。
四、加強藥品、診療範圍管理,杜絕大處方,超範圍診療
我院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以來,各臨牀科室嚴格按照《合作醫療藥品目錄》規定用藥,今年新的《雲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藥物目錄》發佈以後,醫院立即將新目錄下發到各臨牀科室,以保證合理用藥,對證施治。對自費的藥品和診療項目一律執行事先告知制度,在得到患者或家屬簽字同意後再使用,有效地保證了藥品的合理使用,規定了住院患者住院期間檢查、治療的規定,有效地減輕了參合人員的住院負擔,在降低次均住院費用的同時,實際補償比也得到了提高。
五、嚴格執行入院、出院標準及有關規定
醫院將“合作醫療住院病種住院目錄”和“祿豐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分段計費日均包乾費用標準”印發至各臨牀科室,
要求各位臨牀醫師嚴格按照住院收治標準收治病人,對於病種目錄之外又確需住院治療的病人,應及時通知院合作醫療辦公室按照規定辦理報批手續,對於合作醫療基金不予補償範圍內的疾病和項目不予病人補償。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首診醫師負責制,各科室及各臨牀醫師決不允許推諉危重病病人。嚴格按照規定,沒將不符合住院條件的參保人收入住院,在收治病人時從門診醫生到住院部收費室再到住院醫生三個環節嚴格審查新農合參合病人的身份,不得冒名住院或借證租證住院。沒有僞造新農合住院病人病歷(掛名住院)。同時也沒有對參合人分解住院或對不應該出院的病人誘導、強制出院,根據病情需要,病人確需轉診時,應按照相關條件,填寫轉診書,辦理出院,進行登記,手續完備,嚴格控制轉診率在2%以下。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努力確保出、入院診斷符合率在95%以上,並控制因同一疾病二次住院在15天以上。
六、醫療服務質量到位,不斷提高參合羣衆滿意度。
醫院是爲民服務的窗口,熱愛崗位、關心病人、熱情服務是每個醫務人員工作標準的最底線。爲此,我院以服務質量爲首要,一是組織醫護人員學習,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敬業精神,牢固樹立爲民服務的思想。二是提倡“一杯水、一句問候、一次攙扶”爲內容,心貼心、送一份溫馨的活動;三是提倡微笑服務,採取免費掛號、上門就診、健康知識輔導、病人病情信息跟蹤、熱線電話等形式,主動關心病人病情狀況。
七、審覈、報銷
醫院收費員在報銷過程中,認真執行報銷程序,對來報銷醫
療費用仔細查實覈對。爲提高參合農民對報帳程序的認識,印發了“參合患者就醫、報銷程序”有效提高了參合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程序的認識。嚴格執行雲南省物價部門頒佈的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按標準收費,並按有關結算規定進行結算。決不超範圍、變通、重複、分解收費。各類收費項目的記錄應與實際相符,保存原始單據以備複查和檢查。凡自費項目需單獨收費,並做好特殊標記。及時準確填寫各類醫療費用結算的合作醫療統計表。
八、 藥品、特殊診療、服務設施的管理
嚴格執行合作醫療的藥品、診療項目以及服務設施使用範圍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國家和省級物價部門的物價政策,確保向參保人員提供的藥品中無假藥、劣藥;對於報銷範圍內的同類藥品有若干選擇時,在質量標準相同的情況下,選擇療效好、價格低的品種。門診病人取藥時按照急性疾病3天量,慢性疾病7天量的原則給藥。我院按照縣衛生局、合管辦的要求,藥品進行統一採購,統一配送,做到了進貨渠道正宗,藥品質量保證,藥品價格優廉,在國家指導價的基礎上讓利,使百姓直接受益,讓利於廣大農合患者。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採購工作公開透明的運行機制,從而使患者用上放心藥。嚴格掌握各類特殊診療及藥品使用的適應症和指徵,決不誘導或強制病人接受特殊項目或使用自費藥品。實際使用的診療項目或藥品應與記錄相符,決不能將合作醫療支付範圍外的項目變通記錄爲全額支付的項目。出院帶藥應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1
一、基本情況
天平鎮位於藤縣西部,距梧州市75公里,是梧州市的西大門,轄20個行政村,區域面積348.54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共17944戶。
天平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在今年5月下旬前期宣傳發動工作全面展開,經宣傳發動,到7月底,我鎮共有34006人農民羣衆自願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佔全鎮人口的的50%,參加合作醫療7675戶,佔全鎮總戶數的42.8%。
二、具體實施
1、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鎮政府及各村委從政治的高度全面認識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重要性,並落實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落實。主要領導親自抓,並落實村主任具體負責。從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和各項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
2、宣傳和繳費工作
(1)、宣傳發動從5月20日起至5月31日止,掛鉤各村的鎮政府工作人員和衛生院醫務人員深入到各村、各戶進行宣傳,發放資料,張貼標語。讓農民羣衆充分理解,並取得她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爲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營造濃厚的氣氛。
(2)、6月1日開始,掛鉤各村的責任人、鎮幹、村幹、及村醫,逐戶向羣衆繼續宣傳並收費,充分和農民進行面對面的講解,讓農民真正瞭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舊合作醫療的不同點,講深、講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優越性,消除誤解,轉變觀念,讓廣大農民自覺參與。
3、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監督機構
(1)、天平鎮人民政府成立由鎮政府和衛生、農業、財政、民政等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組成的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衛生院。
(2)、村民委員會成立由村委會主任、衛生所所長、鄉村醫生、婦女主任及若干農民代表組成的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小組。
(3)、天平鎮成立由人大、財政、紀委和衛生等有關部門人員組成的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負責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使用的監督。
三、主要成績
截止xx年7月31日,我鎮共有34006人農民羣衆自願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佔全鎮人口的50%,參加合作醫療7675戶,佔全鎮總戶數的42.8%。共收上合作醫療款340060元.
從xx年7月1日起至xx年12月31日止,爲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羣衆共報銷金額140997.36元,其中鄉鎮級住院157人次,報銷金額共39451.03元,縣級住院170人次,報銷金額共82940.31元,在地市級醫院及外地醫院住院34人次,金額共18586.02元。到xx年2月29日止,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得到了門診優惠免收掛號費1438人次,門診檢查優惠876人次,優惠減免了6515.20元。累計報銷金額189919.56元。
四、經驗體會
(一)、我們取得這樣的成績,靠的是鎮政府、村委、村醫、和我們通力合作。
1、首先政府領導特別重視這項工作,親自落村召開現場動員大會,極大地提高了羣衆的信服程度並鼓舞了工作人員的鬥志。
2、其次村幹、村醫對本村的情況比較瞭解,落村工作人員和他們密切配合工作得心應手,效率大大進高。
3、我院的落村人員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根據村幹、村醫的介紹,針對各戶家庭情況,舉出恰當的事例來講深講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優越性。
4、開始實行報銷後,我們繼續延續收費一箇月。以報銷實例來讓羣衆看到實惠,放心參加。
(二)、我們深切體會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確實可經保護農村經濟,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推進和深化農村衛生體制改革,逐步縮小城鄉衛生差距,更好地向農民提供低廉、優質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從而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
(三)、在實施報銷後,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我們衛生院也獲得了一箇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如何進一步提高我院的服務質量,改善我院就醫環境,儘快提高院的技術水平,讓患者放心的進來,高興地出去。將是我院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所在,這將能更進一步引導農民羣衆積極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五、存在問題
1、辦公經費缺乏。
2、合作醫療報銷工作人員均爲兼職,工作效率受到一定的影響。
3、交通工具缺乏影響信訪和籌資工作。
六、爲了鞏固及繼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我院提出如下建議:
1、簡化轉診審批手續,讓羣衆自由選擇醫院就診,縣、鄉鎮級醫院靠提高自身技術水平,服務質量以吸引羣衆前來就診治療。
2、預防接種應按一定比例給予報銷。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2
××市轄6個縣(市、區),86個鄉(鎮、辦事處),3614個行政村,總人口546萬,其中農業人口379萬,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350元。共有醫療機構2574處,其中鄉鎮衛生院89處、行政村衛生室2354處。20xx年10月,××市在泰山區、寧陽縣開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試點工作,截止20xx年年底,全市開展省級試點縣1個(寧陽縣)、市級試點縣2個(泰山區、東平縣),在岱嶽區、新泰市、肥城市開展縣級試點鄉鎮7個,總覆蓋農業人口72.5萬人。東平縣、泰山區被確定爲20xx年度省級試點縣。
1××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主要做法
1.1行政推動市政府把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作爲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於20xx年10月提出了先行試點,總結經驗,不斷完善,逐步推開,到20xx年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工作目標。成立了由分管市長任組長,衛生、財政、農業、民政、計劃、審計、藥品監督等相關部門爲成員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領導小組。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研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問題,聽取試點工作情況彙報,幫助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市政府在市衛生局設立了××市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掛靠在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科,具體負責制定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規劃、管理制度與辦法,組織實施試點及推廣,對基層進行宏觀指導和協調等工作。全市6個縣(市區)及試點鄉鎮也都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分管領導任副主任,衛生、財政、農業、民政、審計、藥監等部門負責人及農民代表參加的新農合管理委員會,組建了辦事機構,落實了工作人員,並將工作人員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寧陽縣、東平縣在衛生局設立了獨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泰山區、東平縣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設爲副科(局)級事業單位。
1.2宣傳發動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伊始,各試點單位針對羣衆存在的“四怕”(怕運行起來報銷不公平、不及時、不受益;怕自己交的錢被挪用;怕上級補助不到位;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長久),普遍加強了宣傳發動工作,通過製作電視和廣播專題節目、開闢報刊專欄、發放明白紙、出動宣傳車等形式,大力宣傳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義和好處,使農民充分瞭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後自己的權益,明白看病和費用報銷兌付的辦法與程序,消除疑慮和擔心。寧陽縣將羣衆繳納的10元錢分解到365天,張貼出“一天只交三分錢,看病吃藥管1年,最多可報1萬元”的標語口號,便於羣衆理解和接受。泰山區結合正在開展的創建“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示範縣(區)”、“全省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活動,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岱嶽區實行“三個帶頭”,帶動羣衆積極主動地繳納合作醫療基金,即:鄉鎮黨政領導班子及全體機關幹部帶頭落實駐村點的合作醫療資金;村兩委成員、小組長,黨員、鄉村醫生帶頭繳納合作醫療資金;鄉鎮機關幹部職工家屬是農村戶口的帶頭繳納合作醫療資金。
1.3政策拉動資金籌集上。××市參合農民人均籌資20元,其中,各級財政扶持10元,農民個人負擔10元。
補償報銷上。各試點單位本着以收定支、保障適度的原則,經過反覆測算,確定了報銷比例、報銷辦法。在報銷補償方面,分爲門診和住院兩部分。在鄉鎮衛生院和定點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符合要求的,門診醫療費用可報銷15%;在鄉鎮、縣級及其以上醫療單位住院、實行先交費後分段累計報銷的辦法,封頂線在1萬元~8000元之間。由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按照確定比例,每月初向鄉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劃撥一定數額的墊底資金,用於門診、住院醫藥費的報銷,不足部分在每月1次的報銷時補齊。爲方便羣衆報銷,每個定點醫療單位都在門診收款處開設了兩個窗口,一箇窗口交錢,一箇窗口報銷,隨診隨報。
基金監管上。建立健全嚴格的財務制度和報銷程序,加強基金管理。將羣衆參保資金及各級政府的配套資金全部由縣(市區)財政統管,並在國有銀行專戶儲存、專帳管理,確保專款專用。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每季度都向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報告資金使用情況,並張榜公佈,自覺接受監督。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縣(市區)審計部門提前介入,定期審計資金的使用情況,縣(市區)監察部門事前、事中監管,確保資金的運作合理安全。在縣(市區)、鄉(鎮、辦事處),村(居)分別設立公開欄、舉報電話。
服務規範上。各試點單位都出臺了定點醫療單位服務責任書、就醫管理規定、基本用藥目錄和處方管理制度。所有定點醫療單位都設置了醫療服務公開欄,及時公佈收費標準、藥品價格和就診管理等內容,切實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和規範收費。
2取得的主要成效
2.1理順了就醫流向定點醫療機構的逐級轉診,理順了農村患者的就醫流向,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的門診人次明顯增加,患者直接到縣級醫院診治的情況減少。據不完全統計,寧陽縣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後,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門診人次與20xx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了13%和10%左右,業務收入分別上升了17%和12%;縣級醫院的門診人次與20xx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住院病人較20xx年同期增加了12%左右,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20%。
2.2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據統計,截止20xx年12月底,××市受益農民31.8萬人,佔參合人數的44%,特別是爲183戶患大病、重病的農民家庭緩解了因病致貧的問題。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後,農民不再感到生病的無奈和無助,充分顯示了“一人有病衆人幫,共同抗病奔小康”的優越性。
2.3基層醫療機構疾病救治能力進一步增強實行新農合後,各定點醫療機構普遍加大了投入,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購置了先進的儀器設備,村衛生所所容所貌、鄉鎮衛生院院容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醫療救治能力進一步增強,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更加牢固。
3加快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幾點建議
3.1各級財政應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籌資數額,特別是要建立特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解決困難羣衆參合難的問題。
3.2不斷調整完善報銷比例和封頂線,既要防止入不敷出,出現透支現象,又要防止資金沉澱過多,羣衆得不到實惠。
3.3嚴把醫藥費報銷和資金管理關,既要防止擠佔挪用,又要防止冒名頂替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3.4擴大定點醫療機構覆蓋面,暢通雙向轉診機制,防止形成“醫療壟斷”。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3
一、基本情況
十字路鄉位於平輿縣東北部,與上蔡、項城兩縣市接壤,距縣城28公里,全鄉耕地面積46134畝,轄8個行政村。
20xx年8個村委會:十字路村、石磙廟村、前盛村、曹莊村、王關廟村、中馬村、秦勝村、三麻村。
鄉域總人口39812人,是典型的農業鄉。截止XX年年12月31日,籌集資金35萬多元。
20xx年參合農民門診看病11400人次,補償家庭帳戶金額323013.9元,每次人均補助28.34元。
20xx年參合農民在十字路醫院住院出院1580人次,住院總費用932644.02元;合理費用912822.58元;共補償585696.51元;人均費用590.28元,人均補償費用370.69元,補償率62.8%;自費費用9821.44,自費率2.13%;藥品總費用211184.20元,藥品自費費用752.66元,藥品自費率0.00%;診療費用107076.08元,診療自費費用2711.68元,診療自費率3.00%。
二、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具體做法
(一)穩妥啓動,科學測算,積極推進。
XX年十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我鄉開始籌備,鄉政府抽調專人對我鄉8個村的農民近3年來就醫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通過對其他縣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驗的學習和借鑑,結合本鄉實際情況,鄉黨委、政府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研究制定了適合本鄉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召開了由各村三大頭、醫療單位、鄉直各單位負責人等參加的動員會。會上,着重強調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重要性。會後全鄉8個村積極行動,按照鄉政府的部署,分階段進行了宣傳發動、登記造冊、資金收繳、填寫證書等工作,保證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XX年年1月1日正式啓動。
(二)健全組織機構,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鄉政府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協調指導小組。由黨委副書記任主任,黨委委員、紀檢委員任副主任,成員由鄉政府辦、財政所、民政所、衛生院等負責人組成。擬定、修改和完善農醫所各項制度;負責參與各村的組織、宣傳和動員工作,以提高參保率;財政部門負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監督管理。
(三)廣宣傳,深動員,提高農民認知度。
1、充分發揮電視媒體覆蓋面廣的優勢,利用兩個月的時間,每週播報合作醫療政策、進度、農民認知情況等新聞,並用字幕打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標語;在報銷現場解答農民疑點,起到了很好的宣傳發動效果。
2、各村利用廣播、標語、自制宣傳單等形式在各村進行宣傳動員。各村召開支部會、黨員會、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宣傳發動。在宣傳動員期間,農醫所及時向管理委員會彙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度,反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動態。鄉政府多次召開各村主任彙報會,瞭解各村參保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答覆和協調,提高了我鄉的整體參保率。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全鄉迅速展開。
(四)啓動資金落實到位
1、縣鄉兩級合管工作人員熱情,周到解答農民提問,認真,負責給參合農民報銷,確保資金運轉的安全,真正做到蕙民,利民,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
2、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由財政協助建立專用賬戶,保證做到專款專用。
(五)定期業務培訓,確保報銷暢通。XX年年至20xx年,我鄉合管辦對8個村定點診所負責人進行了多次業務培訓和現場指點。完善各項政策,促進工作開展。
(六)控制醫療費用,規範服務行爲。爲更好的配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順利實施,鄉合管辦制訂了本鄉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要求。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4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縣合管辦及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堅強領導下,在相關部門關心和支持下,我院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認真開展各項工作嚴密部落,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20xx年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宣傳,引導農民轉變觀念,增大影響力。宣傳工作是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首要環節,只有讓廣大農民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真正弄懂了,他們纔會積極參與和支持。我們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注重從多方面、多層次做好宣傳工作。一是利用受理補償中的實例,進行廣泛宣傳。在參合農民醫療費用補償過程中,我窗口工作人員積極、耐心、細緻地向每一位農民宣傳、解釋《管理辦法》條款和各項管理規定,認真解答參合農民提出的各種問題,努力做到不讓一位農民帶着不滿和疑惑離開,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服務窗口不但是受理參合農民醫療費用補償之所,更是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重要陣地。二是通過新聞媒體、政務公開、等多種形式定期對外公佈參合農民醫療費用補償信息和合作醫療基金運行情況,實行陽光操作,讓廣大參合農民及時瞭解全鄉補償情況,看到發生在身邊的補償實例,真正感受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帶來的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體會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優越性,從而轉變觀念,積極、主動參加、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是開展對外交流活動,開展對
外宣傳。同時,也對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提出了好的意見和建議,爲我們不斷改進工作、完善管理辦法、提高服務質量提供了借鑑與參考。這些對外宣傳和交流工作,也爲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
(二)強化管理,努力爲參合農民提供優質服務。經辦機構工作效率好壞、定點醫療機構服務水平高低的直接影響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我們始終把爲參合農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我們堅持努力提高經辦機構服務管理水平。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推行過程中,廣大農民最關心的是醫療費用補償兌現問題和藥品零差價銷售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把“中心”“便民、高效、廉潔、規範”的服務宗旨作爲行爲準則,本着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統一政策,嚴格把關,有情操作,實行一站式服務,截至12月x日,我院農村合作醫療總收入42·15萬元(其中藥品收入31·29萬元,診療服務項目收入10·71萬元)。受益住院總人次570人,其中報銷80%的有316人,自付金額3·64萬元,自費金額0元,報銷金額14·56萬元,報銷90%的有254人,自付金額1。2萬元,自費金額0元,報銷金額10·8萬元。農村合作醫療門診總人次4177人次,其中100%報銷爲10·15萬元,50%報銷爲
1·8萬元。我們進一步加強了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和管理,使之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爲確實提高定點醫療機構服務水平,我院組織開展了監督檢查工作,針對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收費、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等相關情況展開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書面反饋,並要求其
限期整改。同時,爲及時瞭解社會各界特別是參合農民對我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在設立了監督、舉報、投訴電話的同時,我們還設立了意見箱,廣泛瞭解參合農民對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意見和建議。截止目前,服務對象投訴率爲零,獲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用一流的服務創造了一流的效益。
(三)嚴格財務管理,確保基金運轉安全。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監管體系保證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做到專款專用。建立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和社會各界彙報、公佈基金的收支使用情況,並建立諮詢、投訴與舉報制度,實行輿論監督、社會監督和制度監督相結合,確保基金運轉安全。
二、下一步工作要點:
(一)加強就醫、補償等各項服務的管理,進一步完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的運行管理機制、優化補償報銷工作程序,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簡便、易行的管理模式、服務模式,取信於民。
(二)提前謀劃,全力以赴,做好20xx年籌資各項準備工作,保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持續、健康、穩步推進。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5
我縣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經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各項工作均按照方案要求紮實開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達到了預期目標,爲推進新農合制度的健康發展積累了一定經驗,現將我縣20xx年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工作
情況彙報如下:
一、全縣農牧民參合及基金運行情況
(一)參合情況
20xx年,我縣應參加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人口49549人,參合人數爲49264人(其中五保戶71人,特困戶7077人,優撫對象20人),參合率爲99.24%。
(二)籌資標準
我縣人均籌資標準由20xx年的150元增至20xx年的23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124元,自治區財政補助38元,州財政補助10元,縣財政補助28元,個人繳納30元。
(三)資金到位情況:
中央及各級政府投入資金應到位985.28萬元,農牧民自籌資金147.79萬元,各級財政補助資金及自籌資金共計1132.87萬元到位,其中自治區財政應補助187.2萬元,實際補助187萬元,少補助20xx元。
(四)、補償比例
根據自治區下發《關於調整自治區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有關政策的通知》20xx8號文件精神,我縣於20xx年9月已將住院補償比例調整爲鄉鎮級定點醫療機構爲85%,縣級定點醫療機構爲65%,地州級定點醫療機構爲55%,自治區級定點醫療機構爲45%。在統籌年度內最高支付限額爲5萬元。
(五)全縣農牧民合作醫療補償受益情況:
20xx年截止10月20日,共計有參合農牧民9600人次應享受合作醫療補償,補償金額775萬元,其中2478人次農牧民享受門診統籌補償,補償金額2.05萬元,1262人次農牧民享受門診賬戶補償,補償金額7.2萬元;5860人次農牧民享受住院補償,補償金額爲765.75萬元。享受特殊重大疾病補償有24人,共計享受特殊重大疾病補償金額爲15.58萬元。
二、20xx年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開展的工作
(一)、20xx年9月我縣根據自治區的文件精神開展了門診、住院雙統籌工作,20xx年我縣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將門診賬戶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
(二)、根據自治區新農衛發20xx21號文件精神,我縣自收到文件起開始實施農牧區參合兒童白血病、先心病醫療救助實施方案,並協助新疆心腦血管病醫院對我縣14歲以下兒童實行了先心病篩查工作,截止10月20日,我縣已向自治區先心病定點醫療機構轉診25人,白血病目前沒有。
(三)、一卡通工作開展情況州衛生局決定20xx年在全州啓動新農合參合人員就醫“一卡通”試點及推行工作,確定若羌縣、輪臺縣做爲我州開展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參合農牧民就醫“一卡通”首批試點縣,要求在今年上半年必須啓動實施,其餘各縣市於20xx年第三季度逐步啓動並實施,我縣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現已開始着手做一卡通實施的前期準備工作,參合人員數據庫的清理和校對,爭取20xx年年初啓動“一卡通”工作。
(四)定期對基金情況進行審計,保證基金安全。積極主動接受縣人大、政協的檢查和監督,縣政府於20xx年、20xx年、20xx年三次專門安排審計、監察等部門對20xx至20xx年的合作醫療基金進行了專項審計監督,合作醫療基金安全有效地運行。
(五)加強縣內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
爲了加強對縣內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結合我縣制定的考覈辦法,今年對縣內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了3次督導檢查,並通報了檢查結果。
三、存在的困難
一是一方面新農合籌資水平較低,農牧民就醫需求較大,供需不平衡,導致合作醫療基金透支;另一方面,縣合管中心爲避免基金透支,制定縣內定點醫療機構平均住院費用,致使縣級定點醫療機構爲達到要求,將病重及花費較高醫療費用的病人轉入更高級別的醫療機構,這無形中加重合作醫療基金的支出,同時激化醫患矛盾。
二是由於我縣地域遼闊、且多爲高寒山區,自然條件相對較差,各族羣衆患病幾率明顯偏高,同時,農牧區人口基數大,且居住較爲分散,點多面廣,給醫療衛生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和困難。
三是我縣已實行門診統籌,村衛生室收入較低,網絡未普及,開展門診統籌較爲困難。
四是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工作爲縣級統籌,農牧民羣衆在縣級以上定點醫院就醫時,自費藥用藥比例無法控制,造成就醫費用較高。而在實際補償中,自費藥部分未納入補償範圍,造成補償費用與實際住院費用相比,45%的補償比例很難體現。
五是定點醫療機構整體服務能力急待進一步提高。我縣目前無法完全落實“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重病不出縣”的目標,參合病人基本都在縣級和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就診。
六是由於定點醫院數量多、分佈廣,合作醫療經辦機構編制少,人員少,現有工作人員只能勉強應付日常審覈工作,交通工具未及時到位,監督工作難以到位。
七是合作醫療籌資難度大、成本大。每年度合作醫療籌資期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且必須依靠行政命令,籌資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健全。
四、下一步工作要點
(一)加強就醫、補償等各項服務的管理,進一步完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的運行管理機制、優化補償報銷工作程序,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簡便、易行的管理模式、服務模式,取信於民。
(二)提前謀劃,全力以赴,做好20xx年籌資各項準備工作,保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持續、健康、穩步推進。
(三)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基金運行安全。各定點醫療機構要堅持因病施治的原則,嚴格掌握病人住院指徵,防止小病大治加重患者治病經濟負擔,嚴把入院身份覈實關,防止冒名住院套取新農合基金;嚴格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防止濫用藥物、串換藥品等違規行爲造成新農合基金流失。
總之,近幾年我縣在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切實解決農牧民羣衆的醫療保障問題,有效緩解農牧民羣衆因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還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我們有信心和有決心構建農牧區醫療保障體系,優化衛生資源配,使全縣農牧民羣衆得到方便、快捷、優質的醫療服務,減輕農牧民羣衆因病所承受的經濟負擔,提高農牧民羣衆的健康水平,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
在不久的將來,新農合將成爲推進我縣衛生事業發展的助推器,成爲解決羣衆看不起病的金鑰匙,我們將努力把這件造福羣衆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努力實現讓羣衆“病有所醫”的美好目標。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6
一、基本情況:
我院作爲縣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20xx年全年大病住院人,補償元,門診人,補償共計補償元。人均補償金額元,補償比例約佔住院總費用的,藥品費用佔住院費用的比例爲,自負藥品費用佔藥品費用的比例爲。
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爲認真做好此項工作,確保紮實有效開展,我院成立了以院長爲組長,由一名副院長爲副組長主管新農合工作,由職能科室爲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服務窗口,抽調5名人員兼職負責此項工作,制定和完善了各項制度和工作流程,配備了辦公用房和電腦,實現了計算機網絡化管理。
三、加強宣傳,增大新農合的影響力。
要將國家的這項惠民政策執行好,首要的環節就是宣傳工作。我院宣傳形式採取多元化,年初醫院組織全院培訓學習新農合的相關政策、新農合知識,並在量化檢查時提問,職工學習熱情高,順利通過各級新合療督導組的檢查驗收。各科室人員在工作中向住院患者認真講解患病住院注意事項,出院報免比例如何計算,大力宣傳新農合的有關政策規定。儘可能的方便參合患者就診,使參合患者在我院處處感受到新農合的溫暖。
四、加強新農合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
對撥付的新農合資金實行專戶儲存,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專人負責,任何人不得擠佔節流和挪用,保證新農合資金的合理使用和及時到位。新農合辦公室人員認真學習新農合的`有關知識、法規和政策,熟練掌握工作流程,補助的方法、比例、和補助範圍,做到“不刁難,不拖延”,對參合對象態度和藹,文明禮貌,熱情服務。
五、做到優質服務、及時兌付、出院即報。
新農合服務窗口工作人員積極、耐心、細緻地向每一位農民宣傳解釋新農合政策及管理辦法,認真解釋農民提出的各種問題,努力做到不讓一位農民帶着不滿和疑惑離開,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窗口不但是受理參合農民醫療費用補償之所,更是宣傳新農合政策的重要陣地。醫院組織職能科室經常深入病房檢查新農合住院情況。杜絕冒名頂替和掛牀住院,補助時做合作醫療證、身份證和病人三對照。不定期深入病區與患者溝通,認真聽取患者的意見和建議,向病人詳細講解新農合的有關知識和報銷比例,使新農合病人及時掌握瞭解農合政策,同時及時與醫生溝通交流,掌握新農合用藥目錄,指導醫生合理檢查,合理用藥,不重複檢查,濫用抗生素,最大限度減少新農合病人負擔,使病人從中得到實惠,體現黨和政府的關懷,並要求醫療文獻書寫按照上級規定準確、及時,在病人入院24小時內完成入院記錄,做到醫囑與病程記錄和一日清單全部相符。
六、加強信息公示制度透明
農合辦每月及時將參合住院病人的姓名、地址、住院費用、補償實例,兌現補助費用等情況在專用公示欄公示,使參合農民及時瞭解情況,掌握這項惠民政策,增加透明度,接受廣大人民羣衆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取信於人民羣衆。讓農民切身體會到新農合政策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用事實講述新農合的實施有效緩解了病人家庭的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現象。從而轉變觀念重新認識新農合政策的優越性,積極、主動的參加並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同時嚴格執行新農合的規章制度,按時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新農合任務,並及時上報收集的各項新農合信息,對新農合門診患者認真檢查,堅決杜絕漏洞,及時撥付村級門診補助。
在工作中我們發現,隨着新農合政策的實施,尤其是自20xx年我院新院區投入使用、7月1日起落實新醫改政策全部藥品實行零差價銷售,降低大型儀器檢查費用,各科與北京三甲醫院全面接軌,聘請知名專家來院應診、查房、主刀手術,減輕患者外出就診的負擔,專科發展日益顯著,各科全面推行《人本位醫療》服務模式,醫院真正實現了技術精、服務好、環境美、價格低,就診患者明顯增多。隨着廣大農民羣衆的衛生保健意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受到廣大農民的普遍歡迎,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下一步工作要點:
我院是全縣新農合定點醫院的唯一綜合性醫療機構,新農合窗口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民參合的積極性,我院全體工作人員始終把爲參合農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作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以“便民、高效、廉潔、規範”的服務作爲行爲準則,本着“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統一政策,嚴格把關,當場兌現醫療補償費用。另一方面,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及時發現問題。進一步深化宣傳,優化補償報銷工作程序,保證新農合工作健康、穩步推進。
總之,我院新農合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正確領導下,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上級領導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及時瞭解掌握新農合政策,加強學習和監管,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服務態度和就醫環境,做到熱情服務,使這項惠民政策深入民心,相信有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有廣大參合農民的信任和理解,我們一定能把黨的利民、惠民、便民這一實事、好事辦好,使我院新農合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7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自X年XX月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動員大會召開後,我區就開始專門研究部署全區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關工作,制定實施方案,成立由區長爲組長的新農合工作領導小組,以鄉領導爲主任的新農合管理委員會,將目標責任層層落實到人。全區於XX月XX日召開了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動員會,各鄉(鎮)、村(社區)都十分重視,認真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並結合各自實際,採取有效辦法,按照區新農合的實施方案的要求,落實措施,紮紮實實地開展工作。全區確立了“全、易、重”的工作方針,全就是全面鋪開,廣泛宣傳;易就是從思想覺悟好,容易說服的羣衆入手,以點帶面;重就是重點抓好幾個人口多的村委。併成立了區、鄉(鎮)、村三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由主要領導親自抓、包村幹部具體抓,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全區迅速展開。
二、加強宣傳,轉變觀念
宣傳工作是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首要環節,只有讓廣大農民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真正弄懂了,他們纔會積極參與和支持。XX月XX日,我區在王崗鎮開展了規模宏大的新農合宣傳工作,宣傳當天共發放宣傳資料x餘份,解答農民疑問x餘人次。我們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注重從多方面、多層次做好宣傳工作。
一是工作人員喫透精神、掌握政策要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和“民心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具體工作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因此,我區要求全體工作人員要喫透精神,掌握政策要領。讓參與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全體幹部,喫透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相關的政策、規定,爲走家串戶做宣傳思想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黨員幹部帶頭參加合作醫療。我區大部分農民由於受經濟條件限制和傳統觀念的影響,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風險意識不強,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不十分瞭解,存在一些疑慮和擔心。特別是隨着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外出人口比較多,給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增加了很大工作難度。爲此,要求各級黨員幹部,帶頭學習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動員符合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家人、親屬、朋友帶頭參加合作醫療,爲全區廣大農民起好先鋒示範作用。
三是宣傳工作方式靈活多樣。實踐證明,辦好農村的事情,必須從農村的實際出發,尊重農民的意願,維護好農民的’權益,充分調動羣衆的積極性。我區充分利用村兩委會、黨員會、戶主會、村民代表大會和宣傳欄、宣傳材料、黑板報及典型事例引導等多種形式,向廣大農民羣衆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五一節期間,廣大村幹部深入村民家中,有的放矢地把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義和好處講深講透,使農民羣衆充分瞭解參加合作醫療後自己的權益和義務,明白看病報銷的辦法和程序,消除農民的疑慮和擔心,自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四是宣傳語言通俗易懂。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引導並資助,實現農民看病“風險共擔,互助共濟”,讓農民羣衆看得起病、能看好病,減輕農民醫療負擔,切實維護和保障農民的健康權益。在宣傳工作方法上,我區鎮村幹部面向廣大幹部羣衆,主動深入農村、深入農戶,貼近農民,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簡單明瞭的辦法,宣傳合作醫療政策、宣傳實施方案。通過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典型事例的宣傳教育,讓農民理解黨和政府的良苦用心,從而增強參保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促進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順利實施。
三、X年工作計劃
1、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管理委員會的職責,發揮作用,讓羣衆參與管理委員會工作。
2、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認真對待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存在問題和疑難問題。實現有章理事。
3、及時上報各種相關材料,把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做細、做實、做強,讓羣衆明明白白消費,放放心心看病。
4、鄉衛生院集中學習相關合作醫療的實際操作規程,使之合理、規範,做到帶好隊伍,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加強鄉鎮衛生院的職責,樹立鄉鎮衛生院在廣大羣衆中的良好形象。
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以來,我區精心組織,切實採取有效的措施,廣大鎮村幹部和有關人員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部分鎮村幹部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顧大家”,白天走遍田間地頭,晚上行完千家萬戶,把“新農合”的有關政策宣傳到位,積極動員農民羣衆參加“新農合”。全區形成一種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良好局面。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8
一、基本情況
我鎮現有總人口11600人,其中農業人口11490人,分佈在全鎮9個村、1個居委會。截止20xx年x月x日,籌集資金114770元,獲全縣第一名。20xx年按照派出所登記人口數下達各村總任務12540人,目前完成70%的自繳資金任務,參合農民住院就醫783人次(縣外及鎮衛生院),共補償657090。90元,其中鎮衛生院住院727人次,縣外醫院56人次。
二、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具體做法
(一)健全組織機構,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鎮政府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協調指導小組。由黨委副書記任主任,黨委委員、紀檢委員任副主任,成員由鎮政府辦、財政所、民政所、衛生院等負責人組成。擬定、修改和完善農醫所各項制度;負責參與各村的組織、宣傳和動員工作,以提高參保率;財政部門負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監督管理。
(二)廣宣傳,深動員,提高農民認知度
1、充分發揮電視媒體覆蓋面廣的優勢,利用兩個月的時間,每週播報合作醫療政策、進度、農民認知情況等新聞,並用字幕打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標語;在報銷現場解答農民疑點,起到了很好的宣傳發動效果。
2、印製宣傳單4000張,農民每戶一單,免費發放到戶。
3、各村利用廣播、標語、自制宣傳單等形式在各村進行宣傳動員。各村召開支部會、黨員會、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宣傳發動。在宣傳動員期間,農醫所及時向管理委員會彙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度,反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動態。鎮政府多次召開各村主任彙報會,瞭解各村參保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答覆和協調,提高了我鄉的整體參保率。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全鎮迅速展開。
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參保農民期望值較高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範圍採用的是根據縣工作方案報帳有關規定,農民對不予報銷部分思想準備不足,造成部分人員不理解。
2、爲保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合理有效使用,本鎮患者住院實行定點醫療機構逐級轉診制,農民認爲限制了自由選擇醫院的權利。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原則是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保“大病(住院)”的同時,兼顧“小病(門診)”。部分農民抱怨門診看病不予報銷而體會不到報銷的優越性。
(二)基層醫療衛生資源有待進一步激活
1、由於鎮衛生院醫療環境相對較差,技術水平受到一定製約,而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能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
2、醫院的“轉診證明”具有很強的責任性,醫務人員不能對患者提出的轉診要求給予滿意答覆,部分患者家屬不理解,從而對合作醫療政策產生了不滿情緒。
四、今後的具體措施和工作安排
1、通過報銷實例,繼續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力度和深度。讓農民清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針對大病而設,根本原則就是防止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2、完善《定點醫療機構服務管理規範》。加強醫療機構管理,改善鎮級醫療機構的就醫環境,及時有效的處理當地農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用優質低廉的醫療服務使農民受益,不斷提高農民的滿意度。
3、總結經驗,分析數據,爲明年工作的進一步完善打下基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政府“利爲民所謀”的責任,黨和政府從來不曾放棄對農民健康的關注。我們將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使其真正成爲黨和政府與農民的貼心工程。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19
根據市政府、市農閤中心的工作部署,我鎮結合自身實際,經過鎮、村、社三級幹部和廣大社員羣衆密切合作,現20xx年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取工作已全面結束,現就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收取、數據錄入情況
1、截止20xx年11月30日共收取新合參保人數18544人,農民參合率達98%以上。
2、截止20xx年12月3日各種新合數據錄入、修改已全面完成。
3、最後的一些小完善工作將按照市新合辦的要求,做得更細、更準。
二、工作做法
1、我鎮歷年高度重視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工作,落實了工作開展領導小組,把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2、加大宣傳工作。首先,召開全鎮農村合作醫療收取工作的會議,傳達上級文件精神和新合給廣大農民帶來的好處;其次,在收取工作中把國家對參合農民補助金額進行宣傳,使今年參合金額由去年的30元調整到今年的50元不受任何影響,廣大農民朋友參合積極性非常高;最後,把收取、錄入時間、參合比例制定考覈,與年終幹部的績效掛鉤。
3、在參合資金的收取上,採取村社幹部到戶和農戶主動自願上繳,現我鎮已圓滿完成此項工作任務。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0
爲認真貫徹落實縣衛生局等相關部門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鎮2__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黨委會議。制定了各項管理制度、工作制度。開展工作以來做到了領導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完成了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達的目標任務,現將各項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健全制度
爲切實做好2__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鎮黨委政府把該項工作作爲該鎮各項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鎮長爲組長的領導小組。以確保這項惠及普通百姓、維護羣衆健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我鎮順利開展。
二、加大宣傳力度,釀造良好氛圍
1、黨委會專題研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鎮黨委先後召開黨委會議多次,針對全年目標任務存在的問題,增添可行的工作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
2、認真召開村三職幹部以及羣衆代表會議,宣傳縣衛生局等相關部門的會議精神,2__年我鎮目標任務,以及實施方案細則等。想辦法調動羣衆積極性,做到羣衆帶動羣衆自願參保。
3、爲進一步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宣傳力度,特在鎮社會事務辦公室設立了諮詢處,就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做具體而全面的解釋,方便我鎮羣衆具體瞭解參保的各項信息。
三、明確任務,狠抓落實
根據鎮黨委會議決定,實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各村委會領導、幹部包乾的工作責任制。做到目標清、任務明、措施到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有序的開展。
我鎮有農民962戶,總人口爲319人,五保人口259人,低保人口179人,優撫、殘疾人口188人,2__年參保人口共計28683人,佔總數的94.33%。
四、存在的問題
1、部分農民在外地務工,無法聯繫。
2、其中有一部分是青年人,其購買醫保意識有待提高。
五、今後的打算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關係到廣大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關係到社會和諧穩定,是真正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險的目標,維護社會公平的一項惠民政策。因此,鎮政府繼續認真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在縣委縣府的高度重視與縣衛生局及相關部門的領導下,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強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各項工作。確實把這項順民心、得民意的重要工作抓好抓落實。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1
一、20xx年1—4月新農合運行基本情況。
(一)新農合參合情況
20xx年,我縣新農合以村爲單位覆蓋率達到100%,參合農業人口總數達196042人,參合率97.19%。
(二)新農合基金籌集及使用情況
今年基金籌集總額爲4508.97萬元,其中588.12萬元爲農民自籌,各級財政補助資金爲3920.84萬元。去年結餘基金957.94萬元(含風險基金254.06萬元),今年我縣新農合可用基金爲5466.91萬元。截止20xx年4月底,縣財政新農合補助基金已經到位1450萬元,中央財政預撥新農合基金846萬元,省級下撥604萬元,市新農合補助基金暫未到位,基金到位率現爲37%。
20xx年1—4月,我縣共爲參合農民報銷醫療費用663.76萬元,佔本年度基金總額15%。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圓滿完成新農合20xx年基金收繳工作,參合率達97.19%;
二是嚴格控制了次均住院費用,提高了農民受益度,新農合實際補償比達43%;
三是各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及醫療服務行爲進一步規範。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調整方案,提高參合農民受益度
根據上級新農合統籌補償方案(川衛辦發〔20xx〕195號)和醫改相關文件精神,我中心結合我縣實際情況,以確保參合農民受益度爲目標,經反覆測算,擬定並報請縣政府出臺了青川縣新農合第七套補償方案,進一步提高報銷比例,嚴格控制鄉鎮、縣級醫療機構新農合自付藥品比例,新增慢性病報銷病種,提高基金使用率,使參合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
(二)奮力攻堅,全面做好新農合門診統籌工作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經科學測算,今年年初我們報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青川縣新農合門診統籌補償方案》,並根據方案內容對新農合系統門診補償模式進行調整,隨後開展爲期半個多月的巡迴培訓,深入每個醫院,對經辦人員進行面對面培訓,確保其熟悉業務技能。
(三)加強宣傳,以新農合制度的優越性爲重點。
一是印製新農合宣傳資料下發各定點醫療機構,在宣傳專欄、病房、村衛生站等位置張貼;二是要求各定點醫療機構在醫院醒目位置懸掛新農合宣傳標語;三是通過電視宣傳,在縣電視臺滾動播放;四是指導各鄉鎮合管辦、定點醫療機構利用廣播、標語、宣傳車、板報、牆報等方式,並組織駐村幹部、村幹部、衛生院職工、鄉村醫生深入農戶家中宣傳講解新農合政策的目的、意義、醫藥費報銷辦法、報銷比例等知識;五是將新農合宣傳工作納入鄉鎮新農合督導的重要內容,採取定期與不定期的方式深入鄉鎮、村社,開展入戶調查,督導新農合宣傳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有針對性的採取相應措施。
(四)創新措施,進一步便民利民。
門診統籌工作開展以後,各類表冊登記,農合系統覈銷等手續繁瑣,極不利於羣衆報賬。爲此,我中心聯繫軟件公司,製作新農合軟件與新農合信息平臺對接,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爲百姓報銷新農合門診費用,極大方便百姓報賬。
(五)加強監管,確保新農合基金安全
今年以來,我中心繼續採取隨機抽查、入戶調查等方式,1-4月份共組織下鄉累計達10餘次,加大外傷覈實力度,加強對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督促檢查,共查出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違規事件2起,處理2起,查出不符合新農合報銷範圍150餘人,爲新農合基金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六)進一步完善信息系統建設。
一是根據新農合系統需求情況新增ctbs模式安裝調試並增加服務器一臺;二是不間斷下鄉指導、維護新農合信息系統各個支點;三是對新農合信息系統服務器進行全方面的維護及數據重做,並新添加了手機報賬平臺,與200多箇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對接。
(七)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服務能力。
今年1-4月,我中心積極爭取資金,開展三期新農合經辦人員培訓,共培訓400人次。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的水平與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促使其規範服務行爲,有力的保障了新農合制度在我縣進一步開展。
三、存在問題
(一)極少數醫療機構服務行爲尚需規範
一是不合理引導病人就醫,放寬住院指針,將應該門診治療病人收入住院治療;二是用藥不合理,濫用抗生素、開“大處方”,“搭車藥”。
(二)宣傳工作尚需進一步加強
一是目前宣傳軟件資料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二是各鄉鎮醫療機構對宣傳工作的重要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宣傳方式重複、單一,缺乏新穎的宣傳手段。
(三)個別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一是各類設施配備不齊全,新農合稽覈人員兼職現象嚴重;二是新農合各類標識設置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三是部分醫療機構新農合資料檔案保存不規範。
(四)對定點醫療機構監督、指導不力的現象客觀存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涉及面廣,人數衆多,縣合管中心人少事多,忙於縣外住院人員的報銷工作,如何完善合作醫療和監管機制,還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探索。
四、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加強新農合宣傳工作。
一是把握重點,以農民受益實例爲重點,開展宣傳;二是創新方式,多用新穎、獨特、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手段開展宣傳。
(二)以項目爲抓手,進一步推進新農合制度發展。
一是千方百計爭取災後重建項目資金,使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三是爲將各鄉鎮合管辦及全縣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的工資與兩保爭取財政資金,並按人頭爭取足額的辦公經費;三是加強縣內各級醫療機構“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鄉鎮衛生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解決人才危機。
(三)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防止新農合基金流失。
一是繼續實行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各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病人的監管;二是加強對醫療服務行爲的監管,防止醫療機構爲增加收入而拖延療程、增加用藥品種、增加檢查項目、延長病人住院時間等做法;三是定期向縣新農合監督小組彙報監管工作情況,取得其工作上的支持。四是完善公示制度,做到公開透明。在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站設立新農合公示欄,將參合農民住院醫療費用的補償情況,包括患者的基本情況、住院時間、住院總費用、可報費用和補償金額,以及新農合有關政策、監督舉報電話、羣衆意見與反饋等內容進行嚴格公示,每月公示一次。
(四)再接再厲,全力做好20xx年新農合籌資工作。
一是提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把20xx年新農合籌資工作納入議事日程;二是銜接鄉鎮做好宣傳動員準備工作,並完善信息系統參合數據覈對與管理。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2
20xx年**鄉的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與積極支持下,在縣合管辦的指導下,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農合辦”的“服務羣衆、爲民辦事、替民減負”的職能作用,以解決“三農”問題爲目標,以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宗旨,真抓實幹,在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至貧、因病返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加強政治理論、專業知識學習
政治上,堅持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新農合惠民政策;思想上積極追求進步,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xx大精神“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實踐科學發展觀”。業務上加強專業知識、技術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深入學習和認真貫徹執行《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實施方案》,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求體現到實際工作中。
二、認真審覈、按時完成每月報賬工作
根據報賬要求,結合我鄉鄉情,我辦要求**鄉各醫療機構於每月24日截賬,鄉衛生院、各村衛生所根據我鄉報賬日程安排到鄉合管辦報賬,30日由鄉合管辦累計彙總全鄉總情況上報縣合管辦。在報賬過程中嚴格審覈新農合病歷、處方,對不符合規定的均不給予報賬,損失由各定點醫療機構承擔。每月在報賬中,把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
在賬後帶着問題下村做入戶調查,加強對各村定點醫療機構的新農合政策宣傳、業務培訓和日常監督指導,提高了醫務人員對新農合政策的理解和報賬業務的熟悉。指導定點醫療機構根據相關規定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相對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農合內部管理制度,協助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加強內部管理和提高新農合服務能力。重大疑難及時向鄉黨委、政府和縣合管辦彙報,贏得了農戶的普遍信任。
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組織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一是自身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增強知識;二是工作的協調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我決心在以後的工作中,虛心學習,改進不足,踏實工作,再接再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加紮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辜負組織對我的期望。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3
地處x縣南部山區,距縣城xx公里,平均海撥x米,是連接南部的交通重鎮,北鄰xx鎮,西與、毗鄰,南與xx鄉接壤,東鄰xx鄉及xx縣xx鄉,國土面積x平方公里,居住着漢、布朗、白、回等xx個民族,下轄xx個村民委員會,x個自然村,x個村民小組,全鎮共有x人,其中農業人口x人,共有農戶x戶,其中農業戶x戶。在縣委、政府及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委工作組的指導幫助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工作情況總結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緩解當前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惠農政策。爲了在全鎮內提高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認識,統一思想,鎮黨委、政府召開了全鎮新農合工作會議,把籌資工作提到當前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指定專人負責,層層抓好落實,確保參合農民達到縣委、政府要求的目標。
二、加強領導,建立健全機構
爲了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鎮黨委、政府於x年xx月xx日研究決定,成立了以鎮長爲組長,分管衛生的副鎮長爲副組長,衛生院、宣傳、中心學校、財政所及民政辦等部門組成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領導小組。
三、加強宣傳,全民動員 根據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會議部署精神,鎮黨委、政府採取了有力措施,於x年xx月xx日召開了全鎮動員大會,傳達了縣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會議精神,在會上進行了業務培訓,全鎮領導幹部全力以赴,主要領導分別掛村,抽調xx個工作組,加大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宣傳,深入到羣衆中做工作,發放了份公開信,擴大社會知曉度,力爭做到家喻戶曉,解除農民的擔心,提高農民自我風險意識、自我保健意識、互助意識、參合意識。
四、突出重點,統籌兼顧,任務完成情況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爲確保籌資任務按時完成,鎮黨委、政府做到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狠抓落實,抽調了工作隊員進村入戶,要求工作隊員處理好籌資工作和其他工作的關係,紮實工作,做到“兩不誤,雙促進”。
在近一箇月的時間裏,通過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全鎮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加強協調配合,認真工作,克服重重困難,到x年xx月xx日止,全鎮共籌集資金x元其中實收正常參合款x元,各級代繳參合款,參合率%,參合農戶x戶,戶參合率%。
合管辦
20xx年xx月x日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4
一、全縣新農合工作基金運行情況
(一)基金收入情況
20xx年度,全縣農民實際參合XX人數達到333751人,參合率爲98.1%,參合人數比上年度淨增20xx人,鄉鎮新農合工作彙報。截止到20xx年9月底,縣新農合基金收入帳戶當年實際到戶基金共5047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撥付20xx萬元,省財政預撥補助資金1543萬元,縣財政補助資金撥付501萬元,農民個人繳納1001萬元。
(二)基金支出情況
截止到9月底,全縣新農合基金累計補償185271人次,補償3526萬元。其中:住院補償15468人次,補償3039萬元;分娩補償676人次,補償20萬元;慢性病門診補償1253人次,補償56萬元;意外傷害補償903人次,補償225萬元,門診統籌補償166971人次,補償185萬元。
1—9月份全縣新農合基金支出佔當年籌資總額的70%,佔新農合累積基金的65%,基金使用完全符合上級要求。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擬訂全縣新農合實施方案,認真做好新農合籌資工作
1、根據省衛生廳、財政廳、民政廳《XX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實施方案(20xx版)》(衛農94號)的要求,縣衛生局、縣新農合管理中心結合我縣新農合工作運行的實際情況,制訂了《XX縣20xx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實施方案(討論稿)》、《XX縣20xx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實施方案(討論稿)》,20xx年12月15日,經縣長、縣新農合管委會主任盛必龍主持召開的XX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會議討論並獲得通過,從20xx年元月1日起已正式實施,工作彙報《鄉鎮新農合工作彙報》。
2、20xx年9月23日,我縣召開了20xx年新農合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了我縣20xx年度參合籌資任務。僅1個多月,全縣20xx年度農民參合籌資工作就已全部結束,經統計,全縣參加20xx年度新農合人數達到333761人,比20xx年度參合人數再次增加20xx人,全縣參合率達到98.1%。
(二)信息化開展
信息化建設是促進新農合工作朝着更加平穩、更加科學發展的重要保證,我縣的縣級新農合結算平臺參加了省農合辦的統一組織建設,同時縣衛生局與縣電信局簽訂了31家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醫院管理系統的建設協議。到20xx年底,全縣縣、鎮兩級41家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已全部與縣新農合管理中心縣級服務器實現了無縫對接。從20xx年元月起,全縣41家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已全部從網上開展結報工作。
(三)門診統籌開展情況
根據省農合辦統一要求,我縣從20xx年起取消了新農閤家庭帳戶,同時在在鄉鎮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開展了門診統籌工作,這項工作開展1年多來,運行情況良好。爲進一步方便農民,我縣20xx年對門診統籌工作進一步進行了延深,將全縣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列爲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機構。到目前爲止,全縣建成新農合門診統籌網絡系統並開展工作的村衛生室已達到66家,佔村衛生室總數的70%。加上35家鄉鎮定點醫療機構,全縣開展門診統籌的定點醫療機構已有101家,且覆蓋全縣大多數鎮村,使得大多數農民在家門口看小病也能享受到新農合報銷帶來的便捷與實惠。
(四)進一步規範全縣範圍民營醫院結報管理
爲進一步加強我縣新農合工作的管理,杜絕在我省少部分地區出現的民營醫院參予“倒賣”病人以及套取新農合資金等違規情況在我縣出現。根據省農合辦要求,我縣從20xx年6月10日起,暫停了在我縣椒陵醫院、新城醫院、洪欄橋醫院這3所民營醫院出院病人即時結報的辦理(保留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在上述3所民營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患者,出院後由定點醫療機構協助備齊資料,直接到縣新農合管理中心進行結算,補償比例按照同級定點醫療機構水平統一對待,和出院即時結報一樣。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5
1、實施政策依據、提供優質服務是保障。
爲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正常、有序、平穩的開展,根據《赤壁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辦法(試行)》及市委、市政府的有關規定,嚴格就診、治療、結算等操作程序,合理控制醫療服務成本,做到農合病人應醫報銷程序簡單化,報銷合理透明化,切實爲參合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農民參加合作醫療最擔心的就是“文件上一個樣,實行起來變了樣”,最怕的就是手續麻煩,一次兩次跑回頭路。爲此,實行全程代理就顯得相當重要,只有不斷健全服務體系,爲農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務,才能贏得工作的主動和持久。
2、積極開展宣傳、培訓工作。
自我院開展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以來,領導比較重視,設立辦公室,落實專職人員,負責農村合作醫療具體工作。並且,先後開專題會議以及開展相關業務培訓,要求全體醫務人員熟悉掌握相關政策、規定和業務,並通過多種方式向社會廣泛宣傳。組織翻印合作醫療資料彙編,病種目錄,熟知相關業務。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杜絕亂檢查、大處方等不規範行爲的發生。
3、醫療服務質量到位,不斷提高參合羣衆滿意度。
德和醫院是爲民服務的窗口,熱愛崗位、關心病人、熱情服務是每個德和人員工作標準的最底線。爲此,德和以服務質量爲首要,一是組織醫護人員學習,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敬業精神,牢固樹立爲民服務的思想。二是提倡“一杯水、一句問候、一次攙扶”爲內容,心貼心、送一份溫馨的活動;三是提倡微笑服務,採取免費掛號、上門就診、健康知識輔導、病人病情信息跟蹤、熱線電話等形式,主動關心病人病情狀況。
4、藥品讓利工作到位,做到價格優廉取信於民。
我院按照市衛生局、合管辦的要求,藥品進行統一採購,統一配送,做到了進貨渠道正宗,藥品質量保證,藥品價格優廉,在國家指導價的基礎上讓利,使百姓直接受益,讓利於廣大農合患者。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採購工作公開透明的運行機制,從而使患者用上放心藥。
5、審覈、報銷
德和醫院合管員在報銷過程中,認真執行報銷程序,對來報銷醫療費用仔細查實覈對。爲提高參合農民對報帳程序的認識,印發了“參合患者就醫、報銷程序”有效提高了參合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程序的認識。如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已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
開業以來,我院20xx年2月至20xx年5月,共有116病例費用得到補償。住院費總額合計332684.29元,補償住院醫藥費92476.00元,最高l列補償4443.00元,最低1例補償48.00元,另對35例住院正常分娩給予每人一次性補償100.00元,合計補償額3500.00。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精神負擔和家庭困難,體現出了合作醫療制度的優越性,合作醫療資金也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6
莫莫莫鎮新農合工作彙報
尊敬的區人大顏主任、各位代表、各位領導:
首先我代表莫莫莫鎮歡迎區人大領導蒞臨我鎮檢查指導工作,現在我把20xx年度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向各位領導做以下彙報。
我鎮共轄65個自然村,46個行政村。全鎮共設置鎮衛生院一處、1箇中心門診部,23個村衛生室。共有在崗鄉村醫生77人,其中30歲以下6人,31-40歲24人,41-60歲38人,60歲以上9人。自20xx年我鎮開始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我院在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道路上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達到了”互助共濟、穩步發展”的目標,初步形成了”政府重視、幹部支持、羣衆配合”的良好局面。
一、採取的主要做法:
(一)鄉鎮合作醫療工作總結
突出重點,深入做好宣傳引導工作。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實施之初,部分農民的參與意識不強,我鎮圍繞區委、區政府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會議精神,重點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目的、意義和基礎知識。讓羣衆知道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好處,掌握新農合政策,解除疑慮,從而提高了羣衆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接受程度和認知度,扭轉了一些羣衆怕喫虧的想法,教育、引導羣衆自覺、自願地參與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來。
1、媒體宣傳。在籌資期間,各村利用廣播宣傳合作醫療有關材料,並採取滾動播音的方式,不間斷的宣傳。
2、陣地宣傳。一是開通諮詢電話,我鎮合管辦固定電話確保工作日及時通暢;二是製作板面10餘塊,在部分人口較多的村輪流展覽;三是在各村和公共場所張貼標語條幅達三百餘條。
3、流動宣傳。今年新農合籌資初期,在區合管辦的統一安排下出動車輛進行流動宣傳。
4、入戶宣傳。一是發放新農合宣傳資料1萬餘份。二是同農民羣衆面對面地進行宣傳教育,詳細講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目的意義和義務、參合條件、補償辦法、報銷比例,資金管理與監督內容。據不完全統計,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率達到了100%,知曉率達到了99%以上,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齊抓共管,加大督促指導工作力度。
鎮黨委、政府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爲一項中心工作提上議事日程,並集中全鎮力量,上下齊心,分工協作,共同攻難克堅。
爲了統一全鎮上下的思想,加大工作力度,鎮黨委政府及衛生院均制定了一套嚴格的責任制度和督促制度,明確了責任人,採取簽訂責任書的形式,把工作實績與考覈獎金掛鉤,做到職責上肩,責任到人。在方式上以點爲單位,成立了6個督導組,由衛生院班子成員擔任組長,採取一月一彙報的制度,制定進度表,嚴格督促各村新農合開展情況。
(三)全程代辦,保證醫療費用順利報銷
針對醫藥費補償過程手續煩瑣的問題,我鎮積極推行醫藥費報銷全程代辦的制度。參合羣衆只要把報銷所用材料交到衛生院新農合報銷處,2個月左右直接到衛生院財務科領錢就行。
1、落實人員。落實四名專職人員負責辦理醫藥費報銷工作,認真仔細地審覈、複覈,確保每一筆資金報銷準確無誤。
2、加強培訓。鎮合管辦對新農合窗口人員專門進行了的培訓,規範辦理報銷的有關手續,使日常工作中能夠正常開展,提高工作效率。
二、取得的成效
20xx年度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得到了農民羣衆的理解和支持。全鎮實際參合人數達 38897人,參合率達 94.8 %。其中殘疾人、特困戶由鎮殘聯、民政所爲其代交參合金。截至今年3月底,全鎮總補償人次5萬人次,總補償金額達到了86.5萬元;其中門診補償49000人次,補償34.2萬元;住院補償321人次,補償52.3萬元。
三、幾點體會
(一)領導重視是基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涉及面廣,開展難度大,需要鎮,村兩級領導高度重視,分工負責、協同作戰、職責上肩、落實到人,要形成工作的合力。
(二)宣傳引導是關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關鍵在於解決農民的參保意識,只有農民的思想通了,工作才能主動。只有切實加大宣傳力度,才能提高農民參保的自覺性。
(三)提供優質服務是保障。農民參加合作醫療最擔心的就是”文件一箇樣,實行變了樣”,最怕的就是手續麻煩,一次兩次跑回頭路。爲此,實行全程代辦就顯得相當重要,只有不斷健全服務體系,爲農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務,才能贏得工作的主動和持久。
四、存在問題:
1、鄉村醫生年齡結構老化,專業技術水平離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尚有一定差距,急需充實新生力量。
2、新農合宣傳力度離上級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需進一步加強籌資宣傳和日常宣傳。
3、由於鄉村醫生年齡普遍較大,新農合微機系統使用難度較大。
4、目前衛生院共墊付兩個月新農合補償款,累計墊付近五十萬元,造成衛生院資金週轉困難。
5、加強鄉村醫生業務培訓,提高鄉村醫生服務水平,今年按照省衛生廳的要求,已培訓300人次。
各位領導,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但離上級的要求和農民的期盼還有一定的距離。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理念,始終把便民服務放在第一位,精益求精,開拓創新,不斷把莫莫莫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推向深入。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7
腰站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上半年工作總結及
下半年工作計劃
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黨委、鎮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部門、單位的積極參與和全力配合下,正朝着快速、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現將上半年來的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工作成效:
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情況:20xx年,全鎮共有24243人蔘加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
2、按縣農合辦的統一要求,及時認真地將20xx年二次補償共21萬元分片集中發放。
3、農民獲益情況:20xx年1月至6月,全鎮有828人,獲得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補助金額爲99.5元。
4、在我鎮新農合及縣農合辦領導的.共同指導下,我鎮衛生院新農合報銷運作良好。
二、工作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激發羣衆參加的熱情。一是印製《腰站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明白紙》,在宣傳發動期間,鎮、村幹部派發宣傳資料,向農民講事實、算細帳,宣傳參加合作醫療的好處,同時,我辦每月對全鎮農民受益情況進行公示,各村也對其村民受益情況每月定期出示。使農民羣衆從身邊的實際事例,感受到農村合作醫療的優越性,提高農民羣衆的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投資意識,引導和動員廣大農民自覺參加合作醫療。
2、抓好報銷業務工作,我辦在辦理病患者住院費用及全年手續時,堅持
以人爲本,努力做到準確、及時,以優質的服務取信於民。在農民辦理合作醫療報銷手續時,力求做到快捷、公開、透明,讓受益者享受人性化的服務。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領會上級來文精神,紮實工作,提高業務能力,積極高標準完成上級下達的各種工作任務
2、嚴格把關審覈好縣外轉診患者的住院材料,實事求是,及時審覈、錄入、上報。尊重縣農合領導意見,爭取做到農合報銷無差錯。
3、對鄉鎮衛生院加強監管力度,常深入參合患者家中,瞭解其新農合報銷工作現狀,督促衛生院新農合報銷工作的正常運轉機制,加強與衛生院領導及工作人員地交流,及時對衛生院門診進行嚴格審覈。
總之,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探索新思路,不斷向兄弟鄉鎮學習,相信通過努力,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一定會取得較好成績。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8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衛生局的支持、鄉(鎮)政府、各相關部門的努力下,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健康穩定的發展,現將第四周期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運行情況:
1、入保籌資情況
第四期共入保52415人,入保率達96.5%,其中豔山鎮入保12938人,麥架鎮11556人,沙文鎮14270人,都拉5733人,牛場79018人,按入保檔次分:一檔12264人,二檔5736人,三檔34415人。
第五週期共入保57386人,入保率爲96.91%。
2、資金報銷情況
(1)全區共報銷2,622,583元,佔年度總資金的97.9%。節餘資金5.4萬元。
(2)入保農民人均報銷費用爲50元。其中在鄉鎮衛生院報銷32.2元,在區報銷13.6元,在市級以上醫院報銷4.2元。與第三週期的39.6元相比上升10.4元。
(3)按鄉鎮分入保農民人均報銷費用的順位爲:牛場鄉61.91元(與第三週期相比上升12.5元)、都拉鄉54.85(與第三週期相比上升14.5元)元、沙文鎮55.72(與第三週期相比上升16.1)元、豔山紅鎮41.62元(與第三週期相比上升7.7元)、麥架鎮41.91元(與第三週期相比上升10.6元)。
(4)從報銷分佈上看,門診報銷費用1,619,929元,住院報銷1,002,654元,分別佔總報銷費用的61.77%,38.23%(與第三週期相比門診費用上升3.12);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區級醫院、市級醫院分別佔23.5%、40.89%、27.11%、8.5%,從中看出64.39%的費用在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報銷,比去年同期的58.8%上升5.59個百分點。
3、就診轉診情況
(1)、共就診222587人,實際人均就診4.2次,比上週期高0.8次,門診就診220909人次,住院1678人次(鄉衛生院108人次,區級278人次,市級35人次),門診、住院人次分別佔總就診人次的99.25%,0.75%,比上週期相比門診比例上升0.12個百分點。
(2)、就診分佈:村衛生室60.63%,鄉鎮衛生院34.68%,區級醫療機構4.59%,市級以上醫療機構0.1%,與上週期相比鄉鎮衛生院比例明顯上升,其餘醫療機構均下降。
(3)、本週期共受益44709人,受益率達86.9%,門診封頂943人,住院封頂134人。人受益率比上週期相比上升3.1個百分點。
4、醫療服務情況
(1)、門診次均費用,村衛生室9.1元,與週期相比上升0.9元;鄉鎮衛生院次均費用22.1元,與上週期相比下降6.7元;區級定點醫院次均費用60.7元,與上週期相比上升16.3元;市級醫院425元,下降1元;省級醫院382元,下降512元。
(2)、住院次均費用,鄉鎮衛生院1239元,上升225元,其中以沙文衛生院費用增加爲主;區級定點醫院住院次均費用1597元,與上週期相比上升638元;市級以上醫院5003元,下降1010元。
二、新週期實施與貴陽市方案接軌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貴陽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精神,我區目前已經出臺《白雲區委、區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意見》,於第五週期(__年1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新週期的基本運行模式如下:
1、籌資模式:個人、集體、政府多方籌資,農民個人繳費不再分三個檔次,統一每人繳納10元,市、區、鄉三級政府按10、15、10元匹配,共同45元/人,其中40元作爲第一次補償,提取5元作爲大病統籌資金,進行二次補償。
2、建立合作醫療大病統籌基金,每人提5元,建立大病統籌(二次報銷補償,在封頂報銷後,自付6000-10000按30%比例,10000-__0按40%,__0以上按50%比例分段報銷,二次報銷封頂15000元/年。);制定了二次報銷細則,生大病最高可以補償17500元,切實解決農民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3、新週期還執行貴陽市衛生局統一招標的合作用藥目錄和藥品價格,以更便宜的價格服務於參保農戶,切實減輕農民的負擔,同時根據市文件要求,對各定點醫療機構藥品實現“四統一”管理;目前除麥架衛生院因修建新衛生院,尚未建立藥品配送中心,其他鄉鎮已經實現村衛生室藥品由鄉(鎮)衛生院統一配送。
三、日常管理工作
1、本年度對定點醫院進行了四重點督查,對、區級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進行了認真的督查,針對存在問題現場進行指正及會議上提出,並要求整改及落實。
2、實現合作醫療網絡化管理工作現況
合作醫療管理信息網絡中心機房已經建立並開通,鄉鎮合醫辦或及衛生院及各區級各定點醫療機構均已經開通運行,目前除沙文因爲電纜被盜未測試外,其他均開始正式錄入處方及進行相關工作。
四、存在問題
1、網絡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鄉鎮衛生院合醫管理本身需要一條adsl上網及網絡直報等,需要一條上互聯網,貴陽市統一招標單位競達公司要求上合作醫療的寬帶單獨使用,因我區有四個鄉鎮衛生院“管辦”未分離,設在衛生院的鄉(鎮)合醫辦也需要單獨安裝一條寬帶,僅合作醫療一項工作就需要二條寬帶,費用相對過高。
2、區合醫辦日常工作量大,包括日常報銷、處方審覈、對定點醫療機構督查、人員培訓等及其他相應工作,在區合作醫療網絡中心建立及即將對城市合作醫療進行試點工作後,需增加工作人員才能更好的管理合醫工作。
3、建立獨立於醫療機構以外的鄉(鎮)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工作
根據_要求,區合管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管辦”分離問題,但由於編制問題得不到解決,目前只有牛場鄉暫時在鄉政府設立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實現“管辦分離”,人員由鄉衛生院借調一名醫務人員組成,但因未完全按必須配備1名財務人員及1名計算機操作人員,也導致一些工作開展力度和工作銜接方面的問題。其他四個鄉(鎮)目前合管辦仍設在鄉鎮衛生院。
4、由於我區第五週期按市統一方案進行實施,在對參保農戶減低報銷比例的情況下,對參保農戶在就診報銷過程中的接受程度、合醫運行情況、資金報銷管理、二次報銷基金是否夠用等方面無具體參考數據(目前我區二次報銷基金只能提供19個人的二次封頂報銷,新週期已經有6人提出申請),對風險控制缺乏相應的分析數據,也提高了新週期的運行風險,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可預測的因素。
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下,在市衛生局的指導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仍存在着一些問題,我區將繼續以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爲契機,大力深化農村改革,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協力新農村建設,實現全面小康。
五、下步打算
新的週期即已經開始,我區農村合作醫療步入第五週期,新的週期裏面,除繼續保證合作醫療的報銷工作正常運行外,還要堅持以下四點:
1、進一步堅持督查制度,進一步加大督查的力度和督查的力度,以確保我區農村合作醫療在村、鄉兩級工作的正常平穩運行。
2、在原有基礎上推進網絡化的建設,真正做到網上錄入,網上審覈,網上報銷。
3、利用農村遠程教育網絡,實施農民就診報銷信息微機化管理。
4、強力推進獨立於醫療機構的鄉鎮合醫辦的建設工作。
5、繼續完善合作醫療制度,完善單病種管理。
農村合作醫療年終工作總結 篇29
20__年__鎮新農合籌資預收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緊緊圍繞全面提高__鎮發展水平的工作思路,經過鎮、村幹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
新農合工作在我鎮得到了黨委、政府的重視,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次,把上級部門提出的工作目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鄉、村和幹部,同時把此項工作納入2020__年度目標考覈的內容,爲推動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措施得力
11月4日,我鎮召開了新農合工作三級幹部動員大會以後,分成8個大組、12個小組,以蹲點村領導和村支部書記爲各組的負責人,帶領幹部積極投入到新農合收繳這項工作當中,宣傳發動以戶爲單位收繳基金,對於不在家的,以通信聯繫和親戚聯繫方式進行聯繫。同時以患病住院的例子做宣傳,教育引導廣大農民提高對參合的認識和積極性。通過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和宣傳發動,讓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黨的政策和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好處,讓廣大農民積極主動參合,並帶動宣傳鄰居們參合。通過我鎮黨委和廣大幹部的共同努力以及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協助,僅用了7天的時間,我鎮就率先完成20__年新農合籌資預收工作,收取資金329130元,參合率達到100%,同比提高2.6%。
三、嚴格獎懲
對前三名100%完成籌資任務的村,鎮政府將分別給予3000元、20__元、1000元的獎勵,後三名完成籌資任務的村,鎮政府將分別進行1000、800、500元的處罰。到11月15日未完成98%的村,對該村書記、村委會主任進行戒免談話,並責令其寫出書面檢討。
我鎮新農合工作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服務水平上還是有一定的欠缺,如何把這一惠民工程抓得更好、更精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目標和方向,我們將在縣農醫局的指導和黨委的帶領下,不斷虛心學習,改進方法,克服不足,吸取其他鄉鎮先進做法與經驗,使新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做得更好,力爭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大成績。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