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交流活動的總結模板(通用5篇)

讀書交流活動的總結模板 篇1

  學生課外閱讀活動,是一箇人人都可以說出其若干條重要性的話題,但是,在現實中卻往往出現難以操作的情況。老師可以佈置學生讀,學生也會答應,事實上是否做到,或者是否用心去完成,就是不便考證了,況且如果用考試的方法,勢必造成閱讀名著滑嚮應試的窠臼,也不是閱讀的本意。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和同學們開展了一箇讀書交流活動。

  結合蘇教版七年級(上)課本“推薦名著閱讀”的要求,我在兩星期前就告訴學生,我們將舉行一箇“名著閱讀交流活動”,讓大家及早準備,主要是利用課餘時間,認真讀書,蒐集有關資料,做好讀書筆記,寫寫心得體會,具體篇目是本冊重點推薦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活動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也預先告之學生,課本上提供了七個方面的參考,我刪減掉其中的“觀看關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視節目,然後六個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分成必做和選做兩方面。必做的是:

  1、背誦《生命的意義》中“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段名言,並做成卡片,加一箇標題,註明作者、出處。放在文具盒裏,作爲座右銘。這一項在交流會前已經作好,由於書上已有現成的選段,學生摘錄基本沒有問題,大多數同學製作的卡片非常精美,只有極少數學生只是簡單地用一張紙條抄寫了一下。我初步篩選後做了個簡單的評獎,建議他們不僅放在文具盒裏,還可以貼在牀頭或者做成書籤。

  2、就書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一篇讀後感。這是一箇重頭戲,但我考慮讀後感之類的文章太多,會讓學生索然無味,因此本打算多一些學生有機會朗讀自己的作品的,只能請五位同學來展示,結果有許多同學認真準備了,卻沒有來得及與大家共同欣賞,以至於活動結束了,還有幾位同學表示了遺憾。我只得請他們原諒,並保證另外抽時間“補課”,他們纔開心地離開了。而且,在交流讀後感時,同學們所能闡述的無非是關於理想、人生方面的認識,有的難免流於空洞,我以爲學生會不以爲然,可是他們竟都很認真地聽,並報以真誠的掌聲,這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總之,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學生其實還是比較喜歡讀書,也是樂於進行交流的,關鍵在於老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老師的“引路人”的作用至關重要。葉聖陶先生認爲,對於學生的課外閱讀要給予“版本指導、序目指導、參考書籍指導、閱讀方法指導、問題指導”,可謂切中肯綮。課外閱讀當然不能回到私塾式的老路上去,不能要學生成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尤其是那些單調、枯燥的“天地玄黃喊一年”式的死讀、傻讀,就應該毫不猶豫地予以擯棄。我們要站在現代教育科學的高度,重新審視課外閱讀的意義、內容、方法,不斷完善它,吸收其科學性的精髓,使課外閱讀成爲引領學生進入精神生活的金鑰匙。

讀書交流活動的總結模板 篇2

  本學期第二屆讀書交流會於上週五第二節課如期舉行。交流的主要書目是餘華的《活着》。

  讀書分享會進行到第二個環節,我讓學生自由交流這部作品中感觸最深的內容,並闡述見解。一學生談到福貴的兒子有慶爲縣長的老婆獻血過度而死亡時,深感痛心。我順勢加以引導,拋出一箇問題讓學生思考:從醫生對有慶生命的漠視中,你們看到什麼?想到了什麼?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的反應很強烈,個個爭先恐後地各抒己見。他們談到了人心的冷漠,醫生的職業道德,還談到了社會人對權貴對金錢的獻媚,最後得出一致觀點:生命無高低貴賤之分,每一箇生命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

  後來,我們又談到了金錢與快樂的關係。皓同學一向最具思想,且敢於表達,他的一些“宏論”經常引發一些爭議,甚至有時會遭來全班同學的一致攻擊。這節課上,皓又語出驚人:“我認爲金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你們想一想,沒有錢,怎麼會有快樂呢?”他話還沒有說完,教室裏“噓”聲滔天,有幾個在下面小聲嘀咕着:“咦,貪財鬼。”“就知道錢。”還有好幾位義憤填膺地站了起來,紛紛駁斥皓的觀點,他們從貧困山區講到普通家庭,從親情發散到友情、博愛等,一致認同的是,沒有錢,照樣也可以過得很快樂、很幸福。

  聽着這些單純的表達,看着他們對“金錢”所表現出的不屑一顧,我笑而不答。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們一談到錢,就與人品扯上了關係。在他們看來,喜歡錢追求錢的人就是大惡人。但他們往往每天都想從父母手裏弄到一些錢。正如社會上的一些人,明明喜歡錢,表面上又表現出對錢的鄙視,裝出一副視金錢如糞土的高尚樣兒。這種虛僞已潛移默化的根植於學生的心田。是該告訴他們真相的時候了。

  學生停止了爭端,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承認了皓同學的觀點,學生一臉驚訝,大概都爲老師也是一箇貪財鬼而覺得不可思議。我含笑道出了我的觀點:“同學們,不要把金錢看成是萬惡之源,也不要把愛錢的人看成是凶神惡煞。問題不是出在錢上,而是出在人對錢的態度上。可怕的不是錢,而是貪慾,一種對錢貪得無厭的、不擇手段的佔有態度,最後這樣的人都做了金錢的奴隸。

  古語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是我們憑藉自己的勞動創造的財富,都是值得自豪和稱道的。希望你們長大後,憑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多的財富,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爲他人、爲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記住,永遠要做金錢的主人,無論錢多錢少都要擁有做人的尊嚴。”

  教育確實是一項美的事業,我們在塑造一箇個美的行爲,化育顆顆美的心靈,我們一直在追求完美。但事實告訴我們,完美又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有陽光,也會有暗夜;有真善美,也有假惡醜。我們要告訴學生這些真相,引發他們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斷。作爲一名教師,有必要讓學生瞭解生活的、人性的全部真相,這樣的學生將來走入社會後纔不至於無所適從。我認爲,理想的教育應該是開放的、兼容的,與社會生活融爲一體的。

讀書交流活動的總結模板 篇3

  一、指導思想:

  爲了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構建學校學習型組織,我校以讀書活動爲載體,每學期每位教師“讀完一本教育專著,寫好一篇讀書心得,參加一次交流活動”,積極爲老師搭建交流讀書體會的平臺。通過與書本爲伴,與經典爲友,與大師對話,來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開拓我們的視野。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讓教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推進學校內涵發展。

  二、活動目標:

  1.閱讀教育名著,促進專業成長;閱讀百科經典,豐富昇華人生,讓生命在閱讀中更加精彩。

  2.讓讀書成爲教師的生活方式,在閱讀中提升修養,拓展人生,愉悅身心,靜享幸福。

  3.讓“學習、實踐、反思”成爲教師職業的行爲方式,以積極的學習態度、勤勉的實踐意識、深刻的反思精神,消釋教師的“職業倦怠”,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成就教師職業的幸福感。

  三、活動要求:

  1、所有教師全員參與,將學習的內容、心得,以讀書筆記的方式完成,於20xx年x月20日上交校辦室。

  2、每位教師從不同側面交流自己的讀書歷程,介紹自己的讀書方法,暢談自己讀書的收穫與體會。交流時間爲20xx年x月25日(星期五)下午4:30分,地點:各年級辦公室、藝體組在四(6)班、綜合組在二樓會議室。主持人:各年級組長、藝體、綜合組長。

  3、各年級組、教研組按人數的50%擇優推選出優秀讀書心得,開展網上討論交流讀書心得活動。紙質稿件於x月25日上交教導處參加評比。屆時將評出獎次若干名。

讀書交流活動的總結模板 篇4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箇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箇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很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帶學前班的時候,班上有個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發育較慢,語言表達能力差,每天穿着髒兮兮的衣服,掛着兩條鼻涕來上幼兒園。看着這樣一箇孩子,實在難以讓人喜歡。我剛接觸他的時候他連“老師”兩個字都叫含糊不清。後來我瞭解到這個孩子的爸爸在他半歲時就棄他母子而去,媽媽又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維持生活,家境貧窮。李小明由於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和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和他玩。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爲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說話,一開始往往都是我一箇人在說,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這種情況我真有點氣餒,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和他談心,找他說話,漸漸的他能和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那時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動,雖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回報。

  從教三年來,讓我懂得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幼兒教師。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大計師德爲本。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爲一箇幼兒教師,一箇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我們應該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記得剛踏入幼兒園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羣羣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這麼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老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助和鼓勵,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啓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願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讀書交流活動的總結模板 篇5

  與書爲友,以書養性。讀書是臺格小學師生的優良傳統,幾年來臺格小學在呂利軍校長的倡導下,運用推薦書目與自選書目相結合的方式,引領教師靜下心來閱讀教育經典著作,並堅持寫讀書筆記及心得,使讀書成爲教師成長的催化劑,努力打造“科研強師,科研興校”的汶源形象。讀書交流會也已成爲臺格小學每學期定期舉辦的活動。

  學期初,學校又爲老師們精心挑選併購買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教師們利用課餘時間,賞名著,讀經典,在閱讀中與大師對話,在閱讀中與哲人交流。在5月15日的讀書交流會上,每位老師都從自己的閱讀經歷出發,結合工作實際和生活體驗,暢談了自己的讀書感悟。一箇個教育故事,一段段教育名錄,一條條教育建議,從各位教師的口中娓娓道來。《讀書是進步的源泉》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和諧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呼籲每一位家長要向卡爾·威特學習,重視家庭教育;老師們暢談着要像朱永新老師一樣《做有理想的教師》;暢想着《我的教育理想——讓英語成爲教育特色》、《我最理想的體育課》;讀書《爲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深深地影響着我們要《自信、自強、勇於創新》,更教會我們應該《讓課堂成爲孩子成長的舞臺》。

  老師們在讀書交流中共赴了精神的盛宴,共享了讀書的快樂。今天的讀書體驗就是明天的課堂實踐,只有教師書讀多了,知識面廣了,領悟能力強了,在課堂上纔會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課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這樣,學生就會在享受中快樂學習,教師就會在享受中輕鬆施教。教師帶頭讀書學習,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言傳身教。

  通過讀書活動的開展,幫助教師不斷豐富自我、修養自己,營造了內涵豐富、充滿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濃郁的書香充盈校園的每一箇角落,師生共讀成爲汶源一道永恆而亮麗的校園風景線。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