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交流活動總結(精選8篇)

讀書交流活動總結 篇1

  舉辦一次成功的讀書活動必將帶動更多的人投身讀書的行列。下面就六三班舉行的讀書交流會這一活動做一總結。在這次交流會上,我們主要達成了以下共識。

  一、營造書香氛圍。

  班級是學生成長的搖籃,要讓學生走上閱讀之路,首先要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用環境來引導學生走入“書香”。班級的書香氛圍營造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用好板報這一有效宣傳窗口。用心出好每期的黑板報。其次建設好班級專欄,給學生一箇更好的展示空間,讓學習生活變得活潑生動而充滿生趣。

  二、開展多彩活動。

  在營造好班級氛圍的`同時,我們更多的是思考把學生引導閱讀道路上來。每兩週一次的圍繞閱讀爲主題的讀書活動。如:美文誦讀競賽、講故事比賽、讀書交流活動、心得傳閱活動、主題演說等。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活動的開展,在班級中形成濃郁的閱讀氛圍,引領學生走上閱讀之路,從心底裏愛上閱讀。

  三、引領閱讀之路。

  通過活動競賽、氛圍營造等來引導學生走上成功的閱讀之路。

  1、讓學生明確爲什麼要讀書。

  告訴小學生要讀書,那麼作爲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明確的問題——爲什麼要讀書?於是我就讓小學生去大千世界、名人名家中去尋求答案吧。

  英國人喜歡說——書籍是偉大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培根——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富於想象,數學使人精確,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和修辭學使人善辯。總之,讀書能陶冶個性。高爾基熱情洋溢地說——熱愛書籍吧,書籍能幫助你們生活,能像朋友一樣幫助你們在那使人眼花繚亂的思想感情中,理出一箇頭緒來,它能教會你們去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它將以熱愛世界,熱愛人的感情,來鼓舞你們的智慧和心靈。師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

  2、教給學生知道讀什麼書。

  是啊,書籍浩如煙海,讓學生有選擇地讀,該讀什麼呢?引導孩子愛讀書,讀好書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責任。在這個學期中,幾乎每人都精讀了《中國神話傳說》、《十萬個爲什麼》《名人故事》等書。在課外,孩子們更是天文地理,海闊天空任其遨遊,很多同學一箇學期的時間讀了十本書不止,可謂收穫頗豐。

  3、時間保障學生讀好書

  在怎樣讀書方面我們有自己的具體做法:

  (1)保證有書讀

  每位同學除了借閱班級“圖書角”中的圖書外,在班委的帶領下自發起來,每人把自己家中的喜歡的圖書帶到教室,進行“圖書漂流”,保證了每個孩子都有書讀。

  (2)保證讀書時間

  每天早上學生到校是20分鐘的“晨誦”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共誦要求背誦的詩歌,讓孩子們在書香中開啓新的一天。

  (3)保證讀書交流會

  我們每週有一節讀書時間,這個時間要充分利用好。讓學生進行交流,可以講自己喜歡的書中片段,可以朗讀一段自己喜歡的文章,可以來談一談自己的讀書感受,還可以對大家一起讀過的書展開討論。交流了,認識才會更深刻;展示了,理解纔會更深入。

  讀書立志,讓書籍成爲我們成長的基石,讓書香溢滿我們的童年!讀書交流會上,同學們表示將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再接再厲,讀更多的好書,獲取更多的知識。

讀書交流活動總結 篇2

  本學期第二屆讀書交流會於上週五第二節課如期舉行。交流的主要書目是餘華的《活着》。

  讀書分享會進行到第二個環節,我讓學生自由交流這部作品中感觸最深的內容,並闡述見解。一學生談到福貴的兒子有慶爲縣長的老婆獻血過度而死亡時,深感痛心。我順勢加以引導,拋出一箇問題讓學生思考:從醫生對有慶生命的漠視中,你們看到什麼?想到了什麼?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的反應很強烈,個個爭先恐後地各抒己見。他們談到了人心的冷漠,醫生的職業道德,還談到了社會人對權貴對金錢的獻媚,最後得出一致觀點:生命無高低貴賤之分,每一箇生命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

  後來,我們又談到了金錢與快樂的關係。皓同學一向最具思想,且敢於表達,他的一些“宏論”經常引發一些爭議,甚至有時會遭來全班同學的一致攻擊。這節課上,皓又語出驚人:“我認爲金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你們想一想,沒有錢,怎麼會有快樂呢?”他話還沒有說完,教室裏“噓”聲滔天,有幾個在下面小聲嘀咕着:“咦,貪財鬼。”“就知道錢。”還有好幾位義憤填膺地站了起來,紛紛駁斥皓的觀點,他們從貧困山區講到普通家庭,從親情發散到友情、博愛等,一致認同的是,沒有錢,照樣也可以過得很快樂、很幸福。

  聽着這些單純的表達,看着他們對“金錢”所表現出的不屑一顧,我笑而不答。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們一談到錢,就與人品扯上了關係。在他們看來,喜歡錢追求錢的人就是大惡人。但他們往往每天都想從父母手裏弄到一些錢。正如社會上的一些人,明明喜歡錢,表面上又表現出對錢的鄙視,裝出一副視金錢如糞土的高尚樣兒。這種虛僞已潛移默化的根植於學生的心田。是該告訴他們真相的時候了。

  學生停止了爭端,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承認了皓同學的觀點,學生一臉驚訝,大概都爲老師也是一箇貪財鬼而覺得不可思議。我含笑道出了我的觀點:“同學們,不要把金錢看成是萬惡之源,也不要把愛錢的人看成是凶神惡煞。問題不是出在錢上,而是出在人對錢的態度上。可怕的不是錢,而是貪慾,一種對錢貪得無厭的、不擇手段的佔有態度,最後這樣的人都做了金錢的奴隸。

  古語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是我們憑藉自己的勞動創造的財富,都是值得自豪和稱道的。希望你們長大後,憑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多的財富,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爲他人、爲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記住,永遠要做金錢的主人,無論錢多錢少都要擁有做人的尊嚴。”

  教育確實是一項美的事業,我們在塑造一箇個美的行爲,化育顆顆美的心靈,我們一直在追求完美。但事實告訴我們,完美又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有陽光,也會有暗夜;有真善美,也有假惡醜。我們要告訴學生這些真相,引發他們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斷。作爲一名教師,有必要讓學生瞭解生活的、人性的全部真相,這樣的學生將來走入社會後纔不至於無所適從。我認爲,理想的教育應該是開放的、兼容的,與社會生活融爲一體的。

讀書交流活動總結 篇3

  與書爲友,以書養性。讀書是臺格小學師生的優良傳統,幾年來臺格小學在呂利軍校長的倡導下,運用推薦書目與自選書目相結合的方式,引領教師靜下心來閱讀教育經典著作,並堅持寫讀書筆記及心得,使讀書成爲教師成長的催化劑,努力打造“科研強師,科研興校”的汶源形象。讀書交流會也已成爲臺格小學每學期定期舉辦的活動。

  學期初,學校又爲老師們精心挑選併購買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教師們利用課餘時間,賞名著,讀經典,在閱讀中與大師對話,在閱讀中與哲人交流。在5月15日的讀書交流會上,每位老師都從自己的閱讀經歷出發,結合工作實際和生活體驗,暢談了自己的讀書感悟。一箇個教育故事,一段段教育名錄,一條條教育建議,從各位教師的口中娓娓道來。《讀書是進步的源泉》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和諧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呼籲每一位家長要向卡爾·威特學習,重視家庭教育;老師們暢談着要像朱永新老師一樣《做有理想的教師》;暢想着《我的教育理想——讓英語成爲教育特色》、《我最理想的體育課》;讀書《爲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深深地影響着我們要《自信、自強、勇於創新》,更教會我們應該《讓課堂成爲孩子成長的舞臺》。

  老師們在讀書交流中共赴了精神的盛宴,共享了讀書的快樂。今天的讀書體驗就是明天的課堂實踐,只有教師書讀多了,知識面廣了,領悟能力強了,在課堂上纔會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課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這樣,學生就會在享受中快樂學習,教師就會在享受中輕鬆施教。教師帶頭讀書學習,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言傳身教。

  通過讀書活動的開展,幫助教師不斷豐富自我、修養自己,營造了內涵豐富、充滿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濃郁的書香充盈校園的每一箇角落,師生共讀成爲汶源一道永恆而亮麗的校園風景線。

讀書交流活動總結 篇4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確,在書中我們不但可以學習到生存的技能,還可以從智者聖賢身上感知到人生的哲理。當浮躁成爲市場經濟下的社會標誌,當更多的人不再手捧香茗書卷之時,社會的文明空白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會剩下蒼白。

  慶幸的是,依舊還有人執着的記得讀書的俾益。更可幸的,大學生的我們,有許多師長同學關心着我們的成長成才。在土建院的第二屆團學骨幹培訓中,開展了讀書周系列活動。“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箴言在我們的眼前,耳邊,心中不停的’浮現,深深的影響着我們那已經佈滿灰塵的心。

  在整個讀書活動中,從到圖書館選書,在操場交流讀書心得,寫讀書日記。我們小組的同學都十分的投入,因爲大家都知道讀書之意義非凡,同時在這樣一箇聒噪的環境中靜下心來讀書交流更是機會難得。在圖書館裏,吻着書香,觸着墨跡,靜靜的在書架間遊走,翻閱着古樸芬芳的書卷。懷着一份虔誠和求知的渴望,每人都想選一本好書。當經歷了大概一箇小時的選書,大家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書本。懷着一骨子的激動與欣喜,我們小組的讀書修身之旅正式開始了。

  古人云:智者著書。的確,在把玩文字的過程中。作者的獨特視角,睿智的話語,啓迪心靈的智慧,使我們頓時入沐吹風。

  以前的自足自滿是多麼的可笑。

  在中午那段休息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一起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通過交流分享,使得我們的靈魂深處再次的被滌淨。討論書中的人物,朗讀書中的經典句段,探討對自己的生活啓迪時而悅耳的讀書聲,時而激烈的討論,時而會心的歡喜,在校園正午的操場上,石階旁迴盪。通過讀書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讀書成果一同分享,在這樣寬鬆自由的環境中,不自覺的提升了大家的素養,增長了智慧。在夜深人靜時,獨坐案前,手捧愛書,我們大家靜下心來,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當我們的思想變成了文字,當浮躁的心寧靜下來,當我們笑着進入夢鄉時,靈魂也許就在那一刻得到了昇華。

  讀書修身活動已經結束,但終究不會結束。

讀書交流活動總結 篇5

  學生課外閱讀活動,是一箇人人都可以說出其若干條重要性的話題,但是,在現實中卻往往出現難以操作的情況。老師可以佈置學生讀,學生也會答應,事實上是否做到,或者是否用心去完成,就是不便考證了,況且如果用考試的方法,勢必造成閱讀名著滑嚮應試的窠臼,也不是閱讀的本意。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和同學們開展了一箇讀書交流活動。

  結合蘇教版七年級(上)課本“推薦名著閱讀”的要求,我在兩星期前就告訴學生,我們將舉行一箇“名著閱讀交流活動”,讓大家及早準備,主要是利用課餘時間,認真讀書,蒐集有關資料,做好讀書筆記,寫寫心得體會,具體篇目是本冊重點推薦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活動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也預先告之學生,課本上提供了七個方面的參考,我刪減掉其中的“觀看關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視節目,然後六個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分成必做和選做兩方面。

  必做的是:

  1、背誦《生命的意義》中“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段名言,並做成卡片,加一箇標題,註明作者、出處。放在文具盒裏,作爲座右銘。這一項在交流會前已經作好,由於書上已有現成的選段,學生摘錄基本沒有問題,大多數同學製作的卡片非常精美,只有極少數學生只是簡單地用一張紙條抄寫了一下。我初步篩選後做了個簡單的評獎,建議他們不僅放在文具盒裏,還可以貼在牀頭或者做成書籤。

  2、就書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一篇讀後感。這是一箇重頭戲,但我考慮讀後感之類的文章太多,會讓學生索然無味,因此本打算多一些學生有機會朗讀自己的作品的,只能請五位同學來展示,結果有許多同學認真準備了,卻沒有來得及與大家共同欣賞,以至於活動結束了,還有幾位同學表示了遺憾。我只得請他們原諒,並保證另外抽時間“補課”,他們纔開心地離開了。而且,在交流讀後感時,同學們所能闡述的無非是關於理想、人生方面的認識,有的難免流於空洞,我以爲學生會不以爲然,可是他們竟都很認真地聽,並報以真誠的掌聲,這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選做的是:

  1、推薦一位同學(也可以自薦)在班上作關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單的讀書報告,其他同學補充。這是一箇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對文本、作者、時代背景等方面有比較深的體驗,只有一兩位學生做了,而且似乎對“讀書報告”不甚理解,因此還是就文本談文本的讀後感的套路。

  2、從報紙、雜誌、書籍或網上收集資料,參照附錄的資料,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寫一篇短小的書評。好幾位同學都只做了這個要求的前半部分,即從網上收集資料,然後照本宣科地讀了一下,卻沒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評述,因而有違初衷。由這一點我也想到,我們許多老師常常僅滿足於佈置學生去收集資料,而這些資料得來後卻往往沒有發揮其應有作用,沒有讓學生藉助資料促進閱讀的內化,真正領悟並有所得,從而達到“親近名著,與大師對話”的境界,學生只是做了個電腦複製的操作工而已,有技術,無思想,所做的事情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

  3、朗誦精彩語段。這一點學生只要讀了原著,都可以信手拈來。只是在讀的過程中也暴露了不少問題,尤其突出的是,把外國人的姓名讀得支離破碎,聽起來很不入耳,實際上反映出學生讀書不是很專心,甚至是蜻蜓點水式的,未及咀嚼就生吞活剝進去了。我覺得文章中的人物未必每個都記住,但主人公是無論如何要脫口而出的。還有的同學讀書沒有感情,精彩語段也被讀得蒼白無力,顯然給我們一箇警示,讀書能力要着力培養。

  4、你周圍如果有保爾那樣經受種種考驗。克服重重困難,頑強地生活、學習、工作的人,建議你去採訪他,把他的事蹟寫成文章;可以向報紙雜誌投稿。學生大概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找到生活中的原型,只有一箇學生寫到了有“中國保爾”之稱的張海迪。爲了使讀書交流活動不顯得枯燥乏味,我特意請了學生做主持人,並協助她把活動分成幾大版塊。但是現場的氣氛還是有點冷,可能是缺少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活動的形式還比較單調,如果穿插一些互動或者文藝類的節目,寓讀書交流於愉快之中,效果也許會更好。

  總之,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學生其實還是比較喜歡讀書,也是樂於進行交流的,關鍵在於老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老師的“引路人”的作用至關重要。葉聖陶先生認爲,對於學生的課外閱讀要給予“版本指導、序目指導、參考書籍指導、閱讀方法指導、問題指導”,可謂切中肯綮。課外閱讀當然不能回到私塾式的老路上去,不能要學生成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尤其是那些單調、枯燥的“天地玄黃喊一年”式的死讀、傻讀,就應該毫不猶豫地予以擯棄。我們要站在現代教育科學的高度,重新審視課外閱讀的意義、內容、方法,不斷完善它,吸收其科學性的精髓,使課外閱讀成爲引領學生進入精神生活的金鑰匙。

讀書交流活動總結 篇6

  對於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的教師,讀書應該成爲一種生活方式,因此,我校抓住契機,在暑假放假放鬆的時間,佈置老師讀書,根據李校長的教育理念,以“打造書香校園,造就有思想的教師”爲目標的暑假教師讀書活動在我校教師隊伍中迅速如火如荼地展開,老師們以炎炎酷暑的熱情投入到讀書活動中。

  學校努力爲教師創造良好的讀書條件,在上學期期末將近放假時,成立校長圖書室,學校撥出三萬多元購買教育教學和其它各類書籍,如《堅守講臺》、《做幸福的教師》、《青少年諮詢和指導策略》等,教師人手至少兩本教育專著,交流閱讀,並要求寫好兩篇、共不少於兩千字的讀書感悟。在暑假中,學校借書、讀書活動蔚然成風。老師們師盡情享受閱讀,放假不放書,人人努力求知成爲學習型教師。8月29日,學校將教師的讀書感悟收集上來統一檢查並集中反饋,從教師的讀書筆記和讀後感來看,教師學得定神,學得紮實,能從書籍中汲取能量,淨化心靈,昇華人格。學術著作和專業書籍成爲教師的教科書,書香校園的氛圍日益濃厚。

  通過檢查讀書感悟,發現有以下優點:

  1、閱讀範圍廣。大多數老師讀了要求必讀的教育專著,另外還有很多老師涉獵其它書籍,如文學、歷史、自然科學、哲學等有益健康的書籍。

  2、書寫認真,大多數老師用正楷或行楷字書寫,條理工整清晰,有的老師書寫美觀,文情並茂,如崔濤老師、鄭愛華老師、馬秀婷老師、陳夫華老師、莊永紅老師、韓永老師等。

  3、字數充足。大多數老師的讀後感超過兩篇,一些老師寫了10篇以上,如崔濤老師、馬秀婷老師。

  但也有不足:

  1、一些老師寫的只是摘要,沒有讀書感悟。

  2、有少數老師書寫潦草,無從辨認。

  3、有的老師假期沒寫,是臨時補寫的。

  經領導審覈,獲本次讀書活動一等獎的老師有:崔濤 馬秀婷。

  獲本次讀書活動二等獎的老師有:鄭愛華 莊永紅 韓永 陳夫華 靳西棟 趙新 李玉亮 馬豔 王爲真

  獲本次讀書活動三等獎的老師有:闞周玉 宋維維 商玉 張萍 邵翠 馬士娥 黃汝軍 馬燦芳 黃穎

  讀書思考,豐厚人生,我校的教師讀書活動,將對每位老師的發展產生深遠的意義。此項活動,新學期還需進一步深入開展下去,我校將繼續爲讓教師讀好書、多讀書創造最佳環境,以圖書室爲陣地,爲老師們的精神成長提供加油站。讀書學習活動是一項長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需要每個師生繼續投入極大地熱情。在全校形成人人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我校校風的進一步轉變,不斷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讓書香溢滿校園。

讀書交流活動總結 篇7

  根據市縣教育局相關文件精神,爲營造濃烈的讀書氛圍,引導我校教師認真學習教育經典理論,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豐富並形成教育智慧,促進教育創新,實現教師專業水平、校園文化水準和學校辦學品位同步提升。我校開展了“潛心讀書、豐富內涵、促進發展”主題讀書活動。現將近期活動開展情況作一簡要總結。

  一、制定方案,建立機構。學校由教科室制定了《讀書活動實施方案》,對本學期讀書活動做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使此項工作能有序地開展。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讀書活動,並將這一活動作爲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載體,成立了由學校全體行政人員爲成員的讀書活動領導小組,指導督查讀書活動。

  二、廣泛動員,羣體參與。學校於開學初利用教師政治業務學習時間開展動員,使廣大教師認清此項活動的意義。統一認識,使讀書逐漸成爲教師自身成長的需要,成爲教師自發的行爲。各年級組再充分利用年級會議時間,對讀書活動進行具體要求,教導處在第六週教學六認真檢查時對教師讀書情況也一併予以檢查。

  三、確定書目,相互研討。根據縣局安排和本校具體實際,我們確定了全體教師的必讀書目爲《給教師的建議》、《陶行知教育文集》,人手一本。學校統一訂購發放。另外,學校要求教師自選1―2本教育教學理論書籍進行閱讀。利用徵訂09雜誌的機會,要求教師每人至少訂閱一本教育教學類報刊雜誌。教師根據確定的書目有計劃地讀書,認真撰寫讀書筆記和心得。充分利用如東教育信息網和南通教育網,鼓勵教師參與讀書論壇活動。

  四、積極推進,縱深拓展。爲促進此項活動不斷深入開展,學校舉辦了“我與新課改同行”演講比賽,通過這一活動,讓教師積極參與新課改研究,讀新課改書籍。學校還充分利用各種徵文競賽等活動促進教師讀書研究,提升專業素養。比如這次“金帆杯”徵文活動,我們就積極組織,動員教師參加,要求近三年工作的教師必須人人蔘與,撰寫論文,一時間,許多教師到教師閱覽室借閱教育教學類的報刊,到圖書館借來教育類的書籍做摘記。這次活動,我校供有60多篇論文送交參賽,並獲得了組織獎。

  五、營造氛圍,凸顯人文。爲進一步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積極應對新高考模式,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強化大文科環境建設,,推動人文教育,構建書香、健康、和諧、平安的校園文化,爲創建四星級高中奠定厚實的人文底蘊。學校從人文性的角度審視讀書活動,把它放在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的角度思考。充分利用好圖書館和閱覽室這一大文科環境的重要陣地。積極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大力倡導閱讀,推進素質教育,建設書香校園。爲師生構建一箇理想的文化生態,擴展無限的精神教育的`空間。

讀書交流活動總結 篇8

  20xx年9月29日下午我校全體教師在辦公室開展了讀書經驗交流活動。先後共有8名老師做了讀書交流。

  從活動的準備情況看,學校比較重視這次活動,積極組織發動,宣傳“讀書活動”的精神實質,使每一位教師都切實領會活動的目的、要求及要達到的具體目標。老師們無論年輕的,還是年長的都自覺參加到這項活動中來,使得本次讀書交流活動的氣氛總體上比較濃厚。

  從老師們的交流看,很明顯,老師們都認真閱讀了自己所選的書本,並寫出了深刻的體會。交流時有些老師聲情並茂,情緒高昂,做到了心與心的交流;有些教師如劉士香、陳文慶能與自己的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學以致用;還有些教師如李炎儒、張學璽等雖然讀了相同的書,但各有不同的體會。交流後,大家能夠得到一些共鳴和啓示,其他老師都很感動,紛紛談了對這次活動的認識和自己的收穫。、

  總之,我校舉行本次讀書經驗交流活動旨在調動教師讀書的自覺意識,並堅持邊讀邊悟,邊悟邊寫,不斷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蘊,提高在教學中的反思意識,並自覺反饋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在讀書中思考,在思考中加快自己的成長步伐。本次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本次讀書交流活動的目的,願我校老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博覽羣書,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