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校園親子活動的總結(精選3篇)

開展校園親子活動的總結 篇1

  9月9日下午2:30,鎮中心幼兒園大班親子活動隆重開幕了。我們本着“我健康,我快樂”的原則,在激烈的競賽中,幼兒身體得到了鍛鍊,在搞笑的遊戲中幼兒情緒得到了愉悅。親子運動遊戲,不但密切了親子關係,還讓家長們瞭解的孩子的體能發展狀況。幼兒收穫了他們的成功,家長收穫了他們的童趣;教師也從中獲得了成就感。現將本次親子活動進行小結:

  一、家長幼兒齊參與,體驗快樂、鍛鍊身體。

  從一開始,各位老師、家長、幼兒以用心地態度迎接本次親子活動,並始終如一。各班幼兒、家長的報名率與出勤率很高。從教師說明運動會規則、比賽方法,到聽主持人說明入場,再到各種親子運動遊戲,各位家長、老師、孩子臉上都洋溢着快樂的微笑。

  二、真正讓幼兒體驗到了體育運動的快樂

  不管是“小運動員”還是“家長運動員”,個個出場步伐整齊、口號響亮、活潑自信、鬥志昂揚,很好地將家長和幼兒的用心性發揮到點。“踩氣球”遊戲讓孩子嘗試了成功的快樂,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情感。親子游戲“小腳踩大腳”,不僅僅好玩,還體現了親子之間的默契,孩子家長樂在其中。在親子游戲“袋鼠接力”和“螃蟹夾球”中,孩子與家長齊心爭取勝利,勝利的孩子與家長高聲歡呼,失敗的孩子與家長也不氣餒,互相鼓勵。親子游戲場面十分熱鬧,大家都拼足了勁想爲本身一組多爭取一分,大人小孩都玩得十分開心。

  三、活動組織緊湊,策劃成功。

  爲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老師提前精心準備班級活動所需道具,教師也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活動環節設計緊湊,場地安排合理,活動開展得十分順利,並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以上是親子活動成功的優勢所在,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有些遊戲項目的道具應更加豐富,美觀一些,以更加吸引幼兒的興趣。

  2、主持人應提高現場解說的潛力,使運動會現場氣氛更加活躍。

  3、級部長組織人員方面應想得更周到,例如發獎狀環節。讓其他級部老師分配,不是很到位。

  這次親子活動順利開展和家長配合分不開的,他們用心配合和努力,讓我們老師感到很欣慰。家長還充分發揮個人資源,爲我們運動會助力。因爲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們的運動會纔會表現如此精彩和成功。此次運動會,給了孩子們一箇展示自我的機會,孩子們在運動會中體會競爭的好處,學會了堅持,學會了爲別人喝彩。

開展校園親子活動的總結 篇2

  本學期我帶領我們二語組的四位老師正式申請了小學生親子閱讀的指導研究這一市級小課題,並按時上傳了開題報告、多項過程性研究資料、中期報告及家長和老師撰寫的心得體會等。在課題研究的半年裏,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親子閱讀的強大作用。

  一箇書香瀰漫的童年能帶給孩子們一箇充實快樂、富有意義的人生。成人有責任讓孩子擁有一箇書香瀰漫的童年,讓閱讀造就孩子的精神,讓閱讀成就孩子的人生。親子閱讀是一項父母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活動,這項活動不是單方面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的,親子閱讀是要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通過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將閱讀變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讓閱讀成爲孩子的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以此來培養孩子愛閱讀、會閱讀、樂閱讀的習慣。

  早期閱讀可能幫助孩子儘早進入知識的海洋,開闊孩子的視野,啓迪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但作爲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各方面的發育還未成熟,其閱讀活動往往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依賴性,因此需要成人正確引導,但有部分家長對早期閱讀存在着片面性、主觀性,尤其是有些家長,由於自身文化水平、閱讀水平低下,不能有效指導孩子閱讀,因此我們提出並研究’親子閱讀“這一課題,得到了許多家長的認可。但目前在’親子閱讀“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調查發現,不到10%的家長認爲親子共讀只適用於幼兒,等到孩子上學了、會自己認字唸書了,就應該讓孩子獨立閱讀,否則會養成依賴大人的習慣。所以大部分家長在自己孩子上幼兒園時比較關注親子閱讀,一旦孩子上了小學,親子閱讀的熱情與參與意識就逐漸消失或蕩然無存。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小學生的自覺性不強,自主閱讀習慣較差、能力較弱,仍需家長的指導和督促,需要家庭和學校爲孩子們創設一種書香氛圍,讓孩子們真正把讀書作爲一種習慣。

開展校園親子活動的總結 篇3

  家園互動親子活動,是由教師、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的一種特殊的親子活動。本校就舉行了親子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家園互動親子活動開展的必要性

  1、貫徹《綱要》精神的需要:在組織與實施中,《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園互動親子活動促進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的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優勢互補,充分利用教育資源,使得雙方的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2、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家園互動親子活動的開展,讓孩子通過與別人的相互作用在各方面得到發展。在活動過程中,孩子通過與物體環境的的相互作用,瞭解事物的變化規律及彼此之間的關係,發展了思維能力,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併爲自己的進步感到驕傲和自豪,逐步形成自信心。

  3、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相互交流的需要:平時,家長都比較忙,在一起交流的機會比較少,通過家園互動親子活動,大家聚在一起,在一箇寬鬆愉快的環境中相互交談。教師與家長交流彼此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理念,提高彼此的教育能力;家長與家長之間相互交流彼此的育兒經驗和感受,相互學習和探討。

  二、家園互動親子活動內容的選擇

  1.根據主題活動決定親子活動的內容。如在進行“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活動時,爲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可組織家長和幼兒一起去動物園遊玩。動物園裏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有不同的外形,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生活習性,給幼兒一箇直觀的認識,在遊玩的過程中,幼兒興趣濃厚,主動學習。

  2.根據季節的變化選擇不同的親子活動。如春天,可組織家長和幼兒一起去春遊,踏青、撈小蝌蚪、採野花等;夏天,可組織家長與幼兒一起去游泳池戲水;秋天,可組織秋遊,到戶外撿樹葉,製作樹葉拼畫、標本等;冬天,可組織到郊外打雪仗,燒烤等,感受冬天的季節特徵。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感受,幼兒通過活動體驗不同的季節特徵,豐富了幼兒感性認識。

  三、家園互動親子活動的組織方法

  首先,可以召開家長會,徵求家長的意見,取得家長的支持。家園互動親子活動是一種雙向互動活動,是家庭和幼兒園的相互配合。通過家長會可以讓家長了解活動的意義,使家長積極地參與,並配合幼兒園開展活動。

  其次,可以成立家委會。家委會是家長和教師溝通的一箇橋樑,同時也是教師的得力助手。家委會成員的產生,可以是家長之間的相互推選,也可以家長自告奮勇,還可以家長相互輪流。家委會成員能有比較多的空餘時間,對幼兒園的工作比較支持熱心,並且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教師與家委會成員共同商議活動的內容、時間、地點等,並請家委會成員一起幫助教師準備活動所需的材料。充分發揮家長的積極參與精神,活動後廣泛聽取家長對活動的意見和建議,並且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應持有“有則該之,無則加冕”的態度。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