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通用13篇)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1
自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以來,我校在全體師生中深入開展了古詩文誦讀活動,全員參與,全身投入,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使得古詩文誦讀在全校師生中逐步掀起高潮。幾年下來,師生大有收穫,有力的推進了我校教育教學工作。
1、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爲了使家長、學生認識到經典誦讀的意義,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我們通過家長會、專家專題講座、模範事蹟報告會等形式,廣泛宣傳誦讀經典的好處,打消家長和社會的疑慮。同時,在我校到處都可以感受到由書香形成的視覺衝擊和精神陶冶:校園的牆壁、專欄、樓梯上的名言警句,經典詩文等作品,浸潤着學生的心靈,陶冶着學生的性情,開拓着學生的視野。詩意盎然的環境,豐盈着學生的生命。
2、成立機構,確定誦讀形式
學校成立以校長爲組長的“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規劃,安排師生全員讀書活動,指導活動開展,督促檢查各項活動落實情況,評覈活動成果。確定誦讀形式爲每天三個時段,分別爲晨誦,即早操前10分鐘,各年級晨誦要以編寫的誦讀教材爲主,達到背誦的要求。午讀,即中午上課前20分鐘,師生共讀整本書,12年級跟讀,36年級默讀;晚讀,即晚飯後30分鐘,親子共讀,要求家長陪孩子讀、幫助孩子讀、指導孩子讀書。
各年級以年級組爲單位,根據學校的整體規劃,制定各年級組的學習計劃,並按周次編撰誦讀具體內容,上報領導小組審批後發放到班級,作爲學生誦讀的教材。
3、利用升旗儀式進行班級誦讀,紅領巾廣播站開展誦讀展示。各中隊以主題班隊會、宣傳陣地、學習專欄、書畫、手抄小報、讀書筆記爲平臺,以每月的紀念日和重大節慶活動爲契機,組織開展“誦經典、講經典、畫經典、唱經典、演經典”活動。
4、每月同級進行一次讀書交流活動,分享讀書成果,展示讀書筆記、手抄小報、書畫作品,教導處、大隊部進行評價考覈,促進全校讀書活動持續發展。
5、圖書室和班級“圖書角”建設。學校每學期投資2萬元,保證爲每個學生添置一本書,充實學校圖書室和班級書架。動員指導家長每學期至少爲孩子買2本書,豐富家庭書屋。鼓勵學生之間交流圖書,實現圖書資源共享。
6、堅持開展古詩詞吟唱。準備古詩新唱曲譜或伴奏,利用音樂課和兩操給學生教唱古詩,並在課前、集會時吟唱,讓師生感受音樂美,並在歌唱中進一步識記詩詞。並把這種吟唱用到集會、課間、路隊,取代以前單純的唱歌形式。
7、學經典,畫經典。學校定期舉行“學經典詩文,展書畫才華”活動。“詩如畫,畫如詩”是中國文化的特點,將書法和繪畫與詩詞進行整合,讓師生對經典誦讀歌唱後再寫一寫,畫一畫。通過書畫表現詩詞意境,感受詩詞的意境美。既陶冶情操,促進師生的全發展,又能加強學生對書畫的理解。
8、每學期進行一次讀書活動展演。學校通過活動課,組織學生根據經典詩文的內容,通過情景再現、小品、快板等形式,將識古詩文、音樂、表演等結合在一起,讓師生學習接受藝術和中華文華的薰陶。
9、開展“對話古詩改古詩”活動。在誦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理解古詩文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結合評時的作文教學,將詩文中的故事擴寫、續寫出來。讓古詩文的情節更具體生動,這樣即練習了寫作,也識記、感知了古詩文。
10、舉行“誦讀中華經典,感悟做人道理”等主題徵文比賽、“親子誦讀比賽”、“經典故事演講”等活動。
經典誦讀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孩子在讀經典中養德行,學做人,引領他們走進文化經典的聖殿,汲取豐富的精神食糧,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2
爲了深入持久的開展“誦讀經典,快樂讀書”活動,我校將繼續以“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爲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陶冶情操,加強修養,使經典誦讀教育,滲透到每一箇學科,每一箇教育教學的細微環節之中,使誦讀活動真正成爲學生的最愛。讓多誦讀經典文學,在經典文學的陶冶中,學會修身、學會做人、感悟成長。本學期,我校將着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書香氛圍。精心佈置讀書長廊,我們在教學樓道設計了詩詞、警句,讓之成爲特色成果展示的主陣地;充分利用讀書廣場,我們設計了經典誦讀傳承中華文化之楚文化故事,經典誦讀傳承中華文化之勵志故事,讓之成爲學生休閒閱讀的樂園;花壇,教師等地設計了楹聯,弟子規,每週一詩讓各種小景點無聲地散發濃濃書香,凸顯特色亮點。
二、紮實開展“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爲友”活動。學校的讀書活動小組精心設計誦讀內容,規定閱讀時間,每個年級的語文老師精心挑選20首古詩詞,每天晨誦20分鐘。中午學生自由閱讀,並做好讀書筆記。教務處每天落實檢查,併成立誦讀團體。
三、特色教材的編排。在讀書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棗林小學《誦讀經典,潤澤童心》詩詞讀本即將出版。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3
一年來,我們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並非單純地要求學生讀讀背背了事,而是藉此讓學生瞭解其中蘊含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因此,我們要求語文老師要對誦讀內容進行闡釋,各班班主任利用其中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並召開有關國學經典的主題班會,將經典誦讀與民族精神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也使學生初步瞭解國學精髓。
1、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
誦讀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推動了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德育工作的發展,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瞭解祖國優秀文化,提升人文素養。師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較大的改觀,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逐步形成,有效地促進了我校學生養成教育的全面實施。
2、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
經典詩文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讓學生誦讀經典、理解經典,以經典詩文,陶冶學生高雅情趣,開闊胸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培養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誠信的品質,使學生熱愛祖國、文明禮貌、勤奮上進,自立自強。
3、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誦讀熟背中開拓視野、增加詩文誦讀量,培養學生讀書興趣,掌握誦讀技巧,培養閱讀習慣和能力,使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審美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4
通過經典誦讀活動,我們打造了一批誦讀精品,發現了衆多具有天賦和靈性的誦讀人才,對中小學生的誦讀水平有了清晰的認識。同時,我們也充分認識了組織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大賽活動的重要意義:
1、豐富的誦讀內容充實了學生的文學知識。
這次經典誦讀的篇目十分廣泛,從孔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屈原的《離騷》、李白的《將進酒》、歐陽修的《酒翁亭記》,岳飛的《滿江紅》、周敦頤《愛蓮說》、白居易的《憶江南》、《三字經》、《千字文》等古詩文,到冰心的《紙船》、《生命的價值》《秋天的雨》、《一株紫丁香》、《後一分鐘》,《祖國頌》、《我的祖國》、《中華少年》等近現代名篇。可謂跨越古今,涵蓋精髓,真正起到了“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作用。
2、濃厚的傳統文化陶冶了學生的道德情操。
《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等篇目是我國傳統儒學的經典作品,裏面有做人的道理、有處事的原則、有善惡的標準等等,這些傳統文化的精華通過朗朗的誦讀聲傳入心靈,必將對廣大中小學生產生震撼和影響,對於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激勵他們的進取精神,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5
爲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獲得詩文經典的基本薰陶和修養,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結合今年的全國第xx屆推普周和河北省的“雙推月”活動,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引導學生增進熱愛祖國的情感,我鎮於20xx年9月15日下午組織全鎮師生進行了以“誦中華經典美文,讓書香浸潤校園”爲主題的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
通過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全體師生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促進了同學們更加積極的背誦經典。教師在經典誦讀聲中,變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靈更加陽光,工作更有精神;同學們在經典誦讀聲中,變得更加遵紀守則,有禮有節,而這將爲同學們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必將進一步提高我鎮的經典誦讀水平。本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校是後泥河小學、任各莊小學、新莊子小學。
經典誦讀是一項靈魂工程,難在堅持,貴在紮實。像任各莊小學、後泥河小學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他們利用每週一升旗講話時間進行才藝展示—背詩詞,誦美文。不過在活動中也發現了一下問題:
學校管理:
“細節決定成敗。”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就拿上週的誦讀大賽來說吧。在這我是想說學校管理要做細,任各莊小學是準備時間短的學校,但是對這次活動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到位,感覺每個人都把學校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來做,到那給人很溫暖的感覺,還有幾個學校準備也很充分,個別學校就稍差些了。
誦讀方面:
1、要注意朗誦內容的選擇,要選擇那些感情比較激烈的,不論是表達悲傷還是興奮,要能夠讓人一眼從語句中感受到,這樣也好表達些。
2、個人形象和禮儀問題,衣着要整齊,舉止要規範(比方說上下臺鞠躬或敬禮),另外,既然是經典朗誦,必然要配上一些人物動作,在做這些動作時一定要注意和文本內容搭的上,而且儘量做得有韻味。
3、在誦讀文本之前,好是要先瞭解作品的寫作背景,來增加對文字的深透性瞭解,之後按照文本在韻,情感,輕重,節奏,語氣等諸方面大化的誦讀出作者的原意,達到文與情內在的和諧統一。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6
“經典誦讀”活動是xx小學早已申報立項的省級研究課題,十月份我們按照學校制定的課題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了工作,現按照學校要求將十月份活動開展情況作如下小結:
一、落實了責任人、時間和經費
從十月開始,學校明確規定此次活動由語文教師負責,並把晨誦時間調整到了十五分鐘,嚴格規定週二下午後一節課必須用來開展活動。學校還按每月每班30元的標準落實了科研經費,體現了學校對此項工作的重視。
二、落實了常規檢查
開學以來,學校進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制定了檢查記載表,從檢查情況來看,早晨的15分鐘在十月落實的挺好,全體語文教師都能按時進班,按要求開展活動,早晨15分鐘校園裏書聲琅琅,讀後感《“經典誦讀”活動總結範文》。相比之下,星期二下午的讀書活動還不盡人意,還存在寫作業、做試卷等現象。檢查中,我們已經與老師進行了交流,做得特別好的老師有萬x老師,她指導誦讀認真,糾正讀本中的錯誤讀音,講解大意,學生誦讀水平提高明顯。黎邵曾老師不僅講解《弟子規》,還讓學生通過表演理解意思,並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實踐。從檢查結果來看,部分班級在指導方面還不夠深入,還有讀錯字、讀錯音的現象,望老師們進一步加強。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7
爲調動學生參與誦讀和創作的積極性,學校將通過靈活多樣的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經典閱讀活動,爲學生搭建施展的平臺,不斷提高小學生課外經典閱讀的興趣,使優秀詩文誦背和閱讀課外書籍活動成爲學生課外生活的一件樂事。
1、各班利用班隊會深入開展推廣普通話的宣傳工作。各班主任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設計豐富多彩的內容,通過主題班會,讓學生明白,作爲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說普通話,寫規範字,誦經典文,一定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提高全體師生人文素養。激發少年兒童對中華優秀文化和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習和熱愛,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3、每個月各個班級評選“經典閱讀小明星”,大力表彰、宣傳;
4、各班組織學生根據經典詩文編寫手抄報、講故事等活動,並定期舉辦交流評比。
5、本學期學校舉辦了“經典閱讀活動”,結合各項誦讀競賽,開展經典閱讀故事會、讀書心得交流會、優秀經典詩文朗誦賽、辯論賽、讀書筆記展評等活動;並組織師生參加各級各類經典誦讀比賽,通過活動,來檢測學生誦讀效果,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
6、建立了學生的誦讀檔案,積累了一系列過程資料,如:學生誦讀情況分析、家長意見徵詢、班級活動方案、記錄照片等好做法經驗推廣。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8
經典古詩文作爲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優秀經典詩文蘊含的豐富哲理,可以成爲學生一生的文化資產。
這次三中的閱讀教學活動讓我深受啓發,三中誦讀經典,從讀的時間、讀的形式、讀的方法都進行了有效的嘗試,真正讓學生做到“樂讀”、“美讀”,從而激發學生誦讀興趣,在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形態美、意態美和韻律美,從而親近並熱愛母語,景仰祖國悠久文化,收到情的感染,美的薰陶。他們的經典誦讀重形式又重過程。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程參與,在背誦古詩文的過程中提高素質,發展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經典直接帶動了語文學習的全面提高,並且對其他學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成績就是明證。
看到三中的活動搞得有聲有色,我們也是躍躍欲試,在我們學校首先是自己的語文課堂,我準備着手從以下幾種閱讀活動的開展形式啓動該項活動:
1.複述故事。比如,學習《林黛玉進賈府》,課前佈置學生看與此關聯的第2回和第3回,上課時要求學生複述故事情節或者精彩的描寫片段;
2.專題講座。比如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可以從四個方面來介紹:“作者生平與創作”“主要人物關係”“主要故事情節”和“主要寫作特點”等,其中可以穿插人物描寫、場景描寫的精彩片段。
3.知識競賽。每個學期可以圍繞指定的經典名著從文學常識、主要故事情節、藝術特色等方面出幾份知識競賽試題。
4.讀書報告會。以校或者班級爲單位,定期舉辦讀書報告會。
5.與背誦結合。平時的語文課或者各種類型的考試穿插經典名著知識的默寫。
6.利用相關媒體。要求學生收看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節目,觀看根據名著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等。
7.與作文教學相結合。可以要求學生寫讀書心得、小論文,並進行展示、比較,最後做出總體評價。
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生成長。高中生正處在認知世界形成、人文素質養成的重要時期,閱讀,尤其是閱讀經典名著,對他們的發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義。我相信:經典誦讀如一道亮麗的風景,將會爲我校的語文教學乃至全面教學帶來了一片勃勃生機。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9
“經典誦讀”是一項新教育實驗。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大膽創新活動形式,才能取得了實效。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我們以教師爲重點,以學生爲主體勤於探索、大擔創新、勇於實踐。
(一)方法多樣,成效明顯
各班按計劃每月開展一次以中華古詩文誦讀爲主題的活動,如:辦古詩文小報:讓學生多讀書、多蒐集材料,自己設計,將自己瞭解的詩文方面的知識、故事、名篇佳句等辦成異彩紛呈的小報,在成果展示階段進行展示評選。詩配畫,讓學生給自己喜歡的古詩配上相應的圖畫或書法(硬筆、毛筆),讓濃濃的詩情變得生動可感;抄寫你喜歡的古詩文、小組間的挑戰賽等。
(二)依靠教師,保證質量
教師是誦讀活動基層的實踐者,教師的積極性直接影響着學生誦讀的熱情,抓好教師的培養是開展誦讀活動基本的條件。我們始終把教師的培訓工作擺在首要位置。我們把教師培訓工作納入整個學校的工作計劃以及語文教研組的工作計劃。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培訓對工作進行強化。在我校的誦讀活動中,各班的班主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每位教師發揮自身特長,配合學校把誦讀活動開展的生動活潑。有的教師利用課前兩分鐘讓學生輪流背誦古詩;有的教師利用晨讀時間爲學生講解古詩文內容;有的教師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誦讀的技巧各班還開展了不少有關誦讀古詩文的活動。正因爲有各位教師的努力,才使我校的誦讀活動越來越有特色,同學們的誦讀水平越來越高。
(三)課堂引領,潤物無聲
自從開展了“經典誦讀”,學生一進入教室,就有組織地開始誦讀古詩文,一下子從喧鬧的課間活動中迴歸課堂,凝神聚氣。身心的愉悅爲課堂學習準備了一箇良好的接受、參與、探究的學習心境。課堂中教師亦能注意將所學內容與“經典誦讀”科學、有機地結合,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10
學校自從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以來,在校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堅定不移地抓好這項工作。本學期,我們要求全體教師參與誦讀活動,深入、有效地開展誦讀活動,使經典誦讀課程化,不斷改革誦讀活動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誦讀的評價,使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逐漸成爲學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大力宣傳經典誦讀的意義
經典古詩文作爲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教師利用班會、早讀課向學生明確不學詩,無以言,學生需要以傳統文化塗亮人生底色,滋養心靈等經典誦讀益處。
二、明確目標、落實活動方案
1、明確活動目標。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活躍思維,陶冶情操,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和辦學特色。
2、經典誦讀課程化,確保誦讀時間。本學期,我校根據上級的安排,要求班主任應有效利用班會、早自習等開展經典誦讀。語文教師應結合自身課程安排,加強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學。激勵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確保誦讀時間。
3、措施方法到位重形式又重過程。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程參與,在背誦古詩文的過程中提高素質,發展能力。開展古詩文誦讀,我們要求學生正確處理背誦與感悟的關係,但不把背誦古詩轉變成學生新的負擔,要讓學生輕鬆地背,愉快地記,提高學習古詩的質量。
4、以比賽檢驗成效。爲了更好地檢驗誦讀成果,鞏固和激勵誦讀活動更深入地開展。我校於x月x日上午在教學樓教學樓前舉行了“中國夢、愛國情、成才志”經典誦讀大賽活動。各班級踊躍參加,將經典誦讀和音樂、演唱、表演等融合一起,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中華經典美文的獨特魅力。
三、收穫和體會
1、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誦讀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推動了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發展。師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較大的改觀,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逐步形成,有效地促進了我校學生養成教育的全面實施。
2、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經典詩文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培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過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的詩文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祖國江山如畫,從而激發他們作爲中華兒女的自豪感,養了學生愛祖國,愛家鄉,培養他們高遠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懷。
3、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大量誦讀中華古詩,一是激發了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興趣,形成了誦讀的良好氛圍;二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知道了“詩前幕後故事”、“文壇軼事”,他們瞭解、知道的歷史事件多了;三是學生初步掌握了誦讀的方法,並能運用,部分學生還能把學到的經典語句運用於作文之中;四是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節目、板報等,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鑑賞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鍊。
4、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蘊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學校教師主動參與,廣泛融入,他們和學生一起學習、討論、背誦,探討經典的人多了,查閱資料的人多了,吟誦的多了,用的經典語句的多了,我校廣大教師在活動中極大的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蘊。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
抓好古詩文誦讀活動領導重視是前提,老師參與是基礎,調動學生積極性是關鍵,家長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們開展誦讀活動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記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尋根,尋民族精神之根,尋現代文明之根。在誦讀古詩文中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加厚學生的人文底蘊。我們肩負着歷史重任,在我們的努力下,相信我們的學生們會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去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11
學校自從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堅定不移地抓好這項工作。本學期,我們要求全體教師參與誦讀活動,經常、深入、有效地開展誦讀活動,不斷改革誦讀活動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誦讀的評價。同時加強誦讀的資料積累。學校定期組織專人進行誦讀檢查,使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逐漸成爲學校的特色。
中華經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經典古詩文作爲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優秀經典詩文蘊含的豐富哲理,可以成爲兒童一生的文化資產。
1、明確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活躍思維,陶冶情操,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和辦學特色。
2、靈活安排,確保誦讀時間
本學期,我校按照區教育局的安排,利用每天上午早讀前10分鐘和每天中午上課前10分鐘,進行經典誦讀活動,還在每週的課程表上專門排出一節經典誦讀課,由語文教師組織並指導學生誦讀,幫助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靈活安排,充分利用時間;校內向校外延伸,激勵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學校委派少先隊專人檢查,校領導不定時抽查,確保誦讀時間。
3、開展活動
教師們精心設計了血多活潑有趣的活動形式,利於下午大課間引領孩子們在玩中、在樂中誦讀經典,從讀的時間、讀的形式、讀的方法都進行了有效的嘗試,真正讓學生做到“樂讀”、“美讀”,從而激發學生誦讀興趣,在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形態美、意態美和韻律美,從而親近並熱愛母語,景仰祖國悠久文化,收到情的感染,美的薰陶。
重形式又重過程。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程參與,在背誦古詩文的過程中提高素質,發展能力。求速度又求效果。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12
中華經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一學期來,我們社團努力開展古詩的誦讀活動,營造深厚的誦讀氛圍,現總結如下:
一、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
誦讀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推動了學生思想道德的養成教育。
(1)通過實踐,初步探索出一條符合學生實際的中華傳統經典誦讀的路子,營造了學生誦讀古詩的文化氛圍。
(2)初步建立中華經典誦讀教材體系、學生評價體系,探索教師導讀的方法,培養了一批導讀骨幹。
(3)把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優秀思想與對學生的教育、管理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二、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經典詩文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過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的古詩,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祖國江山如畫,從而激發他們作爲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培養他們高遠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懷。不少古詩抒發了親情、友情和鄉情,誦讀這些古詩,可以培養學生愛家鄉、愛長輩、愛親朋的健康情感。
開展校園經典誦讀活動的總結 篇13
經典詩文誦讀能豐富人的內涵、開闊人的胸襟、淨化人的靈魂,啓迪人的智慧,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精神、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深遠意義。我區教育局、語委辦積極響應上級精神,組織開展了全區的“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營造了積極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組織,精心準備
此次活動,各校領導高度重視和關注,都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長爲組長的領導小組,並責成專人負責此項工作。認真向廣大師生宣傳本次活動的意義,制定活動的實施方案,使師生參與的熱情分外高漲。
二、利用各種渠道,宣傳經典。
各校充分利用講故事、詩文表演和校園廣播等不同方式,對經典誦讀活動進行了有力的宣傳。如:62中利用每週四學校“陽光有約”廣播站開通了詩詞鑑賞欄目,由學生自己誦讀和闡釋經典詩詞,營造了濃厚的中華經典詩詞的鑑賞氛圍;幸福道幼兒園結合幼兒園家長會,組織開展了“親子中華誦讀”活動,充分發揮家長資源,共同對幼兒進行說普通話、愛祖國的教育;團結路小學利用詩文表演,提高學生誦讀古詩的積極性和自學性,由教師選擇與詩文有聯繫的音樂,放着音樂按節奏讓學生朗讀古詩文,教師把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詩文改編成詩文劇讓學生表演,以此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積極性;姜家營鄉中心小學師生利用”講故事”這一校本課程,組織師生蒐集優秀經典作品開展了誦讀比賽。小學充分利用烈士陵園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教育資源,組織師生在烈士墓前開展了經典革命詩篇的誦讀活動。
三、舉辦全區“中華誦經典誦讀”大賽。
區語委辦結合推普周宣傳活動,組織了全區的“中華誦經典誦讀”大賽,各學校踊躍報名,校積極參加,共有58名選手參賽。經過層層篩選,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
四、收穫和體會
1、有效地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
“誦讀中華古詩,弘揚民族精神”活動的開展,不但拓寬了語文教學的時空,而且推動了學校德育工作、後勤工作、校園美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師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較大的改觀,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正在形成,有效地促進了我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2、提高了學生思想素質。
中華古詩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過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的古詩,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祖國江山如畫,從而激發他們作爲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培養他們高遠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懷。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