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活動記錄總結分析(精選3篇)

班級活動記錄總結分析 篇1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緊密貼近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由學生自主實踐和探索,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全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書本,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展綜合的實踐能力。

  一、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要從學生實際和興趣出發。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如何真正發揮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綜合活動課題的選擇尤爲重要。提起研究人們好像總習慣把它與艱深、有學問等聯繫在一起,因而有些教師在看學生選擇的課題時,往往會覺得幼稚可笑,但我們不要輕易加以否定。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從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課題,從而自主確定或選擇。往往學生進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越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貼近學生的興趣、貼近社會現實,學生越能夠較好地操作,越有積極性。就像我自己指導的這兩個小組,課題都是學生集體討論後選擇的。

  二、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容忽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強調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經驗,但並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不是學生活動的旁觀者,而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領導者,而且還要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實踐的過程。教師的指導任務貫穿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活動主題、課題確定的指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總結和交流階段的指導。在整個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給學生各種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要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爲以後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

  三、綜合實踐活動要重過程,而非結果。

  綜合實踐活動的真正主體是學生,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爲學生創設各種有利於實踐的環境,要關注實踐的結果,但不要很在乎學生最後“作品”、“成果”的質量的高低,我們更應關注的是我們的學生實踐了沒有,我們的學生經歷了沒有;我們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他又是如何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的;我們的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了何種體驗;我們的學生在實踐中是怎樣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們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是否產生了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爲核心的實踐課程。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會遇到哪些困難,會提出哪些問題,需要怎樣的幫助,需要怎樣的指點……針對這些提供信息、啓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探索和創新,而不是將學生的研究引向結論,往往很多教師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主觀經驗和已有經驗,強加給學生,這是我們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最要注意的一點。

  四、綜合實踐活動中要面向全體學生。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面向少數學生培養特長的活動,而是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活動。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給予每一箇學生自主活動和表現自己的機會,鼓勵每一箇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我們教師在研究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只讓幾個優秀的學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讓每一個人都對研究活動都有所貢獻,讓每一箇學生分享和承擔研究活動的權利和義務,體驗獲得研究成果的快樂。同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不管是能力強的還是弱的學生,只要他們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應該給予肯定,要知道教師的一箇眼神、一箇首肯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和鼓舞。

班級活動記錄總結分析 篇2

  文祕班在學院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幫助下,在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共同見證了又一箇春秋,這一年我們逐漸擺脫了大一新生的懵懂與生澀,初步適應了大學的生活。我們並不以爭創優秀班級爲目標,卻時刻把服務同學,讓每一箇2班的同學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爲共同目標,調動同學們的學習、工作的積極性,加強每個人彼此間的情感紐帶,充分發揮班幹部的帶頭示範作用,爲xx級2班的家庭氛圍已初步形成。“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家”成爲了二班每個人的座右銘,正是這一日漸形成的優秀班級文化貫穿了我們二班整個大一時期班級建設工作。

  爲了營建這個幸福的大家庭,爲了使我們的班級文化日趨成熟,大一年度班級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班會活動,團會活動和文體競賽。這一系列活動增進了彼此間的情感交流,在過程中大家互相學習相互切磋,彼此信任和理解。在院系舉辦的各類活動中,我們更是積極參與,力爭爲班級爭光,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當然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總之,班級建設和公司治理一樣都需要科學的制度加上人性化的關懷,學院的組織工作和領導幫助,班委的積極作用和同學的廣泛參與成爲了我們進步的主要力量。

  現將20xxX—2X年度班級的建設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團的xx大精神爲指導,理論聯繫實際,開展提高理論修養系列活動,提高思想政治覺悟,積極促使同學們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班、團支委認真貫徹、執行上級團總支的指示和任務,認真並積極地組織同學進行“三個代表”、“兩會”等內容的學習。聯繫實際,加強對同學們的形勢教育,積極做好“三個代表”、兩會精神的學習。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班會、團隊活動,寫心得體會,讓同學們深刻理解三個代表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通過組織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團員們進一步瞭解共青團,更加明確了團員的權利和義務,有利於今後更好地開展團的活動。通過兩會學習,使同學們更加主動關注國家的政治活動。開展了“正確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優良學風建設大討論”,“聯繫實際談小康建設”,“學習胡-錦-濤主席的重要講話”等主題班會。

  這些活動提高了同學們的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同學們的協作精神,提高了自身政治修養,使其明確今後的責任和方向,並且通過這些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廣大團員在政治覺悟上得到了提高,在思想上也得到了洗禮,爲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奠定了質的基矗

  二、開拓創新,建立一整套民-主、完善的班、團支委工作模式。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班、團支委的凝聚力。

  班、團支委本着分工不分家的原則和爲同學服務的宗旨,積極開展好各項工作。首先,加強民-主的班委建設和完善民-主決議制度,民-主監督制度和自我約束機制。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爲廣大的同學服務;效率意識,今天的事情的今天干;效益意識,進一步合理利用班費,作好財務公開。其次,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學期初,各班、團支委制定職責表,明確各自任務。在月底開展班級例會,班長和團支書作好本月工作總結和下月工作計劃,把握班級思想動態,指出班級中存在的問題,由各班、團支委積極討論,分析利弊,得出相應的方案。並且積極和班主任保持聯繫,由其提出希望和建議,由班、團支委及時下達給全班同學,作好上呈下達的工作。同時,班、團支委根據《南京師範大學綜合素質測評細則》,聯繫我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班的綜合素質測評細則,使得考評細則條款化、明文化,可以說這是我班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的又一箇成果,爲以後的考評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矗再次,加強對班團幹部的自身的建設,從學習着手,帶頭學習,重視學習,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作好表率作用。同時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努力形成充滿凝聚力的實幹型的工作團體。

班級活動記錄總結分析 篇3

  班級文化是班級的一種風尚、一種文化傳統,一種行爲方式,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一定的形式融會到班級集體同學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班級學生的行爲。幽雅的班級環境,包括桌椅的擺放,牆面的佈置,黑板的利用,都有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學生會觸景生情,因美生愛,提高班級凝聚力。爲建設健康高雅的班級文化,增強學生對班級生活的興趣,從而熱愛生活、熱愛文化學習,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風,我校舉行了班級文化建設評比活動。

  在這次班級文化建設評比過程中,各班班主任、班級同學都非常的認真,細緻,齊心協力共同設計了自己班級的教室文化。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班級整體環境:包括室外走廊,教室地面、牆面、牆角,門窗、玻璃,電燈、電棒、風扇,講桌佈置、課桌椅擺放、桌鬥物品,衛生用品等多箇方面能做到清潔乾淨,擺放整齊,美觀大方。

  二、各班教室都進行了班級文化張貼區的設計與佈置,各班在佈置時主要分了三大張貼區——班級規範欄目、學生作品欄目、勵志奮鬥欄目,另外各班在其它方面也各有特色,有的班級剪貼了窗花,有的班級張貼了勵志名言等等,可謂精彩紛呈。

  三、黑板報的佈置。各班後面黑板報全部換新,融入了小組評分公示欄,並且在文明行爲習慣養成、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公民道德、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法制等方面選擇主題辦理板報,還包含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文字與圖案、內容與留白搭配協調,美觀合理。

  11月26日上午8:10—8:30,由各班班主任、年級組長組成的評委小組依次到各個班級進行了參觀和評比,增進了各班班級文化建設的經驗交流。經過評委小組的打分和研究,各班在班級文化建設上各有千秋,且在班級文化建設上,各班班主任積極商討,有好的做法在佈置之前都進行了溝通交流和分享,各班班級文化建設都很優秀。最後,經過評委小組研究,取消原定的評選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的計劃,各班均評爲“班級文化建設先進班集體”,對各班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