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籃球課期末總結(通用4篇)
大學籃球課期末總結 篇1
這個學期我又再一次選擇了籃球課作爲我的體育選修課。籃球課作爲一門廣受學生喜愛的體育課,自有它的魅力之所在。從初中就開始打球的我對她也是難以自拔。
籃球是一項鍛鍊性運動。它不僅具有很強的娛樂性,還能增強體質。它不僅可以使人從緊張的狀態得到放鬆,促使身心的健康發展,更能夠從體能上得到鍛鍊。據專業人士講,他可以改善人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多項體質功能。
它還是一種精神。它不僅可以磨練人的意志,還可塑造人的品格。說到此,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大家一直所津津樂道的NBA和我國的大牌球星姚明。瞭解他們的人必定都知道,打球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往往一場下來,大汗淋漓不說,整個人都累得想躺倒地上不想動了。但是,對於一箇喜歡籃球、熱愛籃球的人來說,它更是一種樂趣。幾天不打球,手就癢癢了。的確是這樣的,我尤其喜歡拿到球后的那種責任感和投中那一刻的激動和成就感。說到籃球精神說到底就是一種拼搏精神,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它不僅需要從個人的自身技能方面來提高,還要有對團隊很強的責任感,良好的默契和團隊合作精神。我個人認爲:如果能成爲一箇優秀的球員,就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能提供很好的借鑑。
以前在高中學習壓力很大,可以痛快打球的機會很少。而且我們也沒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我們。來到了大學才發現,所有的條件都是那麼的優厚在這裏,有較好的籃球場地,有充足的籃球,又有專業的籃球老師,所以我們可以得到儘可能多的練習。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地鍛鍊,不全靠死勁,還要多琢磨其中的技巧。
籃球訓練,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堅持,什麼是拼搏,什麼是責任感,什麼是團隊精神……我愛籃球,更愛籃球精神。
大學籃球課期末總結 篇2
這學期我選上了夢寐以求的籃球課,同時也愛上了打籃球。在課上,老師教給我運球,傳球,投籃,三步上籃等,提高了我的籃球水平和意識。在這裏感謝老師的教導。
曾經的我只是會用右手運球,到了三分線外投籃就很少碰到籃筐了,和同學們打比賽時,只會自己一箇人忘籃下衝,不知道傳球。但是經過籃球課的洗禮和自己晚上定期的練習,我現在可以自如地運球,投籃,三步上籃也有模有樣了,最重要的是我意識到一場比賽不是你一箇人在戰鬥,要尋求團體的配合,不然再強的個人能力也無法帶領全隊去取得勝利。
上完了全部的籃球課,我還增加了自己拼搏精神,還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了!對於期末考試時三步上籃不是很穩定,姿勢還是有待提高的問題我會好好解決的,我會利用更多課餘時間練習籃球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而且籃球打得好,可以結交很多朋友,不管男女,大家一場球下來的配合或是衝突都是一件很值得回味的事情。如果再提高水平的話,也能代表學院去打比賽,爲學院爭光。
在最後,再次感謝老師在這學期的指導和幫助,我希望下學期還能選到您的體育課,不斷地提高自己。
大學籃球課期末總結 篇3
本學期即將結束,這學期由我們負責八年級籃球選修課的教學工作,通過努力,我們圓滿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這不僅增進了我們與學生的交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自身的籃球教學水平,豐富了自身的教學經驗,可謂受益匪淺。
一學期來,結合我校實際,認真抓好籃球選修課的訓練。在教學訓練中堅持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加大教學力度,按計劃,有目的,有內容,有質量地提高訓練水平。通過選修課教學,使學生的籃球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別是在籃球基本功和實戰技巧方面,這也是我們每次課的教學重點。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自身的諸多不足,比如在教學細節,還有教學手段方面,還有待提高。 籃球運動是一項動作比較複雜,變化多樣,靈活性,技術性和競爭性都比較強的球類運動。要想學好打籃球,首先要使學生建立起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能概念,如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體會動作要領,初步掌握籃球最基本技術和遊戲方法,發展學生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的集體主義精神。
籃球選修課訓練內容豐富多彩,我們按計劃進行了以下內容的訓練:
①熟悉球性。
②基本站立姿勢和持球方法。
③原地運球。
④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
⑤原地單手肩上投籃,跳投。
⑥行進間運球。
⑦行進間曲線“之字型”運球(伴有半轉身、全轉身、跨下、身後運球等)。
⑧移動、起動、側身跑、變向變速跑、急停、滑步。
⑨行進間運球、傳球上籃。
⑩籃球戰術及遊戲活動等等。
本學期開設籃球選修課之後,初二年級一共安排了12次籃球選修課,通過本學期的選修課教學,我們將初二年級籃球選修課教學總結如下:
1.從教學效果上看:在對初二年級的教學中瞭解到,上課學生籃球整體水平良好,但部分學生的籃球技術基礎較差,是首次接觸籃球運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適當的安排了籃球基礎的教學內容,同時爲大部分學生制定了中級階段的內容,如防守戰術、三人進攻配合等,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認真,對籃球運動充滿了興趣,每一節課,教師和學生都充滿了激情。
2.從掌握情況上看: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學生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術,運球和投籃有了明顯的提高,在三步上籃這個基本技術中掌握的情況不夠好,這主要取決於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和技術的難度。在理論上主要講解了籃球比賽中的一些犯規動作,主要是爲了讓學生瞭解籃球比賽的一些基本規則,學生掌握的情況也比較好。在籃球選修課的教學中也注重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比較優秀的學生幫助技術較差的學生,以及讓學生組織籃球類的遊戲,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創新意識。
3.在初二年級的籃球選修課中,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教師也在不斷的複習,不斷的探索籃球訓練的一些有效而實際的訓練方法。
大學籃球課期末總結 篇4
對於很多喜歡體育的學生來說,籃球是他們喜歡的體育運動,也樂於從事這項運動。所以,他們希望從體育課上,從體育老師那裏學會、學精。但是,對於體育老師來說,卻不願多安排籃球內容。爲何?主要原因就是在現在的教學模式下,球類課難以駕御整個課堂、面面俱到。首先,學生興趣和能力的不同易產生消極的練習狀態,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其次,學生的情緒難以控制,過多的條條框框必然削弱學生練習的興趣和激情。放之任之,卻又難以完成教學目標,達不到教學效果,形成不了正確的技術動作。故而,解決好籃球教學中的不可控制性是上好籃球課的關鍵所在。那麼關鍵的關鍵還在於我們體育老師如何巧妙地佈局,合理地運用教學手段,克服不利因素,完成技術教學。
一.解決好學生學習的動因問題。所謂動因就是引起一箇人開始參加某種活動的相當穩定的行爲傾向。不同的羣體我們要激發和誘導他們不同的動因。我們可以將學生分爲三個羣體。
一是對籃球有興趣且有一定基礎,二是沒興趣的其中包括大部分的女生。三是有興趣無基礎的。第三種類型的無須多講,他們當然樂於學習。第一種雖然有興趣,但如果教學內容過於簡單,他們往往會消極對待。所以我們要以完整的理論知識去誘導他們去再學習,讓他們更深層次地瞭解他們所掌握的技術,同時要加大對他們的技術要求,讓他們感到有不足,並激勵其去努力提高。對於沒興趣的那部分羣體,我們可以將課堂教學和考試很好地集合起來,特別是技術部分。新的課程標準中要求淡化對.學生的.技術要求,目的是不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並不是放棄技術教學,對學生合理而恰當的技術要求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保護和引導了喜愛體育運動的學生羣體的興趣。所以,興趣和技術兩者要兼得,相輔相承。
二.如何讓學生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練習。體育課是以身體活動爲手段來實現教學目標的課程。活動場地大、學生自律觀念薄弱等原因都導致了教學氛圍的難以控制。在球類課上尤爲明顯,學生往往更難以控制自己,去做一些教師要求以外的練習。如籃球課上,學生有着強烈的投籃慾望。故而漠視一些基礎動作練習,也不依從教師的教學計劃。導致教師的教學目標難以完成,形成不了完整的動作體系。教學目標的完成依賴於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所以要解決此問題,還是依靠教師積極創新。以籃球爲例,我談談自己的教學心得。
2.1,加強徒手動作練習
傳統觀念認爲,籃球課必須到籃球場上課。但中學生自
我控制能力較差且缺乏專業素質,卻有着強烈的投籃慾望,從而籃球課普遍存在着學生忽視學習正確的技術動作,自我養成許多不規範的動作,從終身體育的觀點來看,既影響了教學效果,又潛在地影響了其對該運動的長遠興趣。所以,我認爲籃球技術教學開始階段應該加強徒手動作的練習,比如行進間低手投籃這一教學內容,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讓學生瞭解技術關鍵,知道什麼情況是走步,投籃的節奏。且作爲中學體育教師不能過高地估計學生的能力,不能講講就認爲學生就能掌握,實際上我們要用到幾課時來打磨技術動作,強調技術的熟練、協調,連貫。有必要對徒手動作進行逐一過堂,確保大部分學生掌握技術,所有學生瞭解動作結構。
2.2,用球數量的變化
有了穩固的技術動作作爲基石,我們的教學開始接觸籃球和場地,這時學生也是激情高漲,躍躍欲試。這時控制不好的話,前面的努力將前功盡棄。這時就是展示一箇教師的主導作用的時候,能否對學生收放自如。這裏我通過改變用球數量達到這一目的,開始我用很少的球將學生圍繞在我的周圍進行練習,也給了學生之間有了一箇相互觀摩和學習的機會。也便於教師對每一個人的技術動作有一箇直接的瞭解,並直接加以指導。在學生的技術動作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就逐漸加大用球數量,從而加大練習密度和強度,並積極的巡迴指導。如此反覆幾個課時,就能保證大多數學生形成正確的技術形態。
2.3,因材施教,加以不同難度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不同能力的羣體學習的出發點不同,那麼我們就要給他們不同的練習空間,基礎較好的同學必須提出較高的動作難度和理論深度,基礎較差的特別是女生我們要求無干擾情況下能獨立完成動作,且能判斷動作的正確與否。有了不同的標尺來衡量他們的練習效果,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消除學習中出現的消極和懈怠的練習情緒。
2.4,運用好比賽法和限制教學法
籃球教學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運用技術。
所以安排教學比賽是必要的。但是如何讓學生在比賽中恰當地運用某一箇技術動作卻並非易事,這就要很好地控制比賽過程。那麼我們就對學生的行動加以限制,如只允許用行進間低手投籃方式。給學生一箇規範的練習空間,讓他們在實踐中去摸索技術運用關鍵,靈活地掌握。
另外,有意地加強些裁判理論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裁判規則,也能促進技術動作的進步和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疏通信息反饋通道亦能消除師生間的隔閡,加強互相瞭解,激發學生練習的激情。這些都能在解決籃球教學中不可控制方面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也只有解決了這一問題,才能使我們體育教師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效果。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