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總結範文(精選3篇)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總結範文 篇1

  一、設置寬鬆的教學環境。

  教師在新課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變化,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教學中,我努力引導學生從傳統的接受學習轉變爲探究學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裏,思維處於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變爲愉快的學習活動。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表現是,面對全體學生,選擇靈活的教學形式,動員全體學生投入到活動中去。要讓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就要認真設計和安排活動形式。我按照聽說讀寫的要求,安排好學生活動的內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設疑點,激發學生靈感,促使人人思考,個個踊躍發言。集體活動、個體發言交替進行,要切實避免老師和幾個尖子學生反覆“表演”的現象。對能力差的學生先讓他們回答淺而易懂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優秀生則讓他們回答難度大一點的問題。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是思維的火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自主合作探究使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思維更加開闊。同時,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激發其學習興趣,調動其探究的積極性。俗話說“泉有泉眼,文有文眼”,於是我緊扣這篇課文的文眼,引導學生細讀品味,最大限度的串起愛的主線。“題目是文章的窗口。”透過這扇窗,我們可以揣摩到作者將要寫的內容。因此,導入新課之後,我便讓學生就題質疑,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不假思索就提出了以下四個問題:1、沉默是什麼意思?2、孩子們爲什麼沉默?3、孩子們在什麼情況下沉默?4、爲什麼說這是“可貴的沉默“?緊接着,我讓學生自讀課文,解決以上幾個問題。在彙報、交流之後學生便弄明白了文章所寫的主要內容。當然,此時學生對文章的把握還是淺層次的,爲挖掘其深層次的東西,對學生進行人文薰陶,我讓學生再度細讀質疑,品味意味深長的句子。經過一番點撥、討論、交流,學生終於明白家庭之愛等於父母之愛加上孩子之愛,子女應當回報父母,給予父母關愛。只要每個人擁有愛心,整個世界就充滿了愛,充滿了溫暖。至此,愛的主旋律在課堂上奏響,愛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四、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

  1、課堂上,讓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將唱歌,講故事,畫畫等穿插其間,使課堂動起來,學生思維活躍,能在活動中認知並鞏固。給學生更多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課堂是他們輕鬆學習的遊樂園。

  2、課外,鼓勵學生多參與有益的活動,收集各種名人故事、自然知識、社會動態……讓課外成爲認知的第二課堂,多實踐多積累,不斷充實自己。有了課外的積累,纔有課堂的生氣,就會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五、存在的問題。

  1、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本班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其中有一些學生在習慣方面存在着的問題,如寫字習慣很差,寫字姿勢不正確,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還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還有的學生作業不能按時上交;或遇到難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總結範文 篇2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求做到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讀中悟情,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富饒的西沙羣島》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爲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一說。”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三、架起課內課外的橋樑。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西遊記》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爲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要求尚差甚遠,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總結範文 篇3

  一、抓好基礎知識,打牢基礎

  本學期爲了讓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學紮實,我在充分瞭解學生的優缺點的基礎上對症下藥,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範性,要求書寫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有些學生對於寫過幾遍的字也會寫錯,類似這樣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的更正、反覆默寫和抄寫。又如,對打比方的造句,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近、反義詞煩人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

  二、抓好讀書訓練

  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到“悅讀”是一箇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爲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形式: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三、充分的課前準備

  教學中,備課是一箇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氣氛和積極性,因此,每天我都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學生也沒有興趣聽課,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

  四、存在問題與不足

  雖然這學期我們班的孩子都有進步,但是也存在一些讓我遺憾的地方。

  1、學生的作業,個別書寫質量太差,作業本保護的不夠好,個別同學對字的筆順、筆畫掌握不好。

  2、個別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3、培優補差工作有所欠缺。這學期,我注重抓牢學生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打牢基礎。很多學習接受較快的學生會覺得喫不飽,但是接受慢的學生就消化不了。我卻沒能很好的處理這兩方存在的問題。這樣既耽誤了優生的提前發展,也耽誤了差生的進步。

  4、缺乏對學生說話和寫作的鍛鍊。雖然在積累方面做得工作太少,但是讓學生輸出的機會少。下學期要加大學生的寫作練習。

  5、家長配合不夠。說明我與家長的溝通不夠,這將是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之一。

  總之,這個學期語文的教學工作有得有失,“得”要繼續發揚,“失”要努力改正,力爭在今後的教學中更上一層樓。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