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掛職鍛鍊工作總結(精選5篇)
大學生掛職鍛鍊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3月,按安排,我到*公司掛職鍛鍊,擔任副總經理。一年來,在組織、領導和同事們的培養、關心、支持下,我端正思想,牢記使命,努力工作,踏實幹事,爲企業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爲自己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鍛鍊了能力。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和收穫體會做以下總結。
一、虛心學習,儘快適應新崗位
按公司的安排,我分管宣傳教育和人力資源工作。由於自己一直在學校工作,沒有任何企業管理方面的工作經驗,所以我把自己的首要任務確定爲虛心學習,儘快適應新崗位。我一方面翻閱了大量的文件、書籍和資料,另一方面虛心向總經理和其他同志請教,還經常下到門店,邊工作邊瞭解情況。我把每一次會議、每一項工作任務都當作學習的好機會,注意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在較短的時間裏適應了新的環境、新的崗位,實現了學校幹部向企業管理者的角色轉換。
二、端正態度,紮實工作做貢獻
掛職不是圍觀,也不是走過場,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箇工作任務,要有積極的心態才能完成。每當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不斷提醒自己。困難來自於工作,也只能在工作中解決,關鍵是端正自己的心態,迴避困難或許是能力問題,但更是態度問題。過去的一年,*公司在發展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在總經理的帶領下,在公司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公司克服重重困難,站穩了腳跟,經營逐漸走上正軌,銷售業績比去年有大幅度的增長,業務也不斷拓展,爲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總經理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分管的人力資源及宣傳教育工作也出色地完成了公司預定的工作任務,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爲公司經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工作
(1)加強公司員工的招聘和培訓工作,全年共組織面試各崗位應聘者1265人,錄用254人,共組織各類培訓達300餘次,共培訓2137人次。
(2)建立了公司中層管理人員聘任機制,完成了第一次總部中層幹部的競聘工作。
(3)加強儲備人才的培養工作,建立了骨幹人才的培養、選拔機制,實施了儲備店長的培訓工作。
2、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全年共制定和完善了《績效考覈》等制度36個。
3、加強思想紀律教育和宣傳教育工作,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工作,開展了紀律教育月、“優質服務月”、“團結協作、努力進取”登白雲山等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創辦了公司報刊《報》,增強了員工的凝聚力,使員工的精神面貌有了較大的好轉。
4、加強員工的績效考覈工作,認真組織實施4月份、10月份的員工調薪晉升工作,大大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5、改變工作作風,深入門店,切實開展基層一線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工作,大大穩定了員工隊伍。
6、加強工學生的實習管理工作,全年共安排工學生296人次到公司門店實習,爲公司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三、掛職鍛鍊,素質能力有提高
通過一年的掛職鍛鍊,使我收益良多。
1、豐富了工作經歷,開闊了視野,強化了爲企業服務、爲服務的意識。
2、學習到了企業的管理理念,更深刻地理解了現代企業管理的內涵。
3、提高了理論聯繫實際、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通過一年的掛職鍛鍊,也使我體會深刻。
1、擺正位置,理順關係,充分認識到掛職幹部的任務和職責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個人不應有外來客思想和臨時工觀念,要以主人翁的態度發揮主觀能動性,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指導思想,在企業裏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
2、改變工作作風,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虛心向企業的同志學習,正確處理各方面的關係是完成工作任務的保證。虛心向企業的領導和員工學習,瞭解別人,同時也使別人瞭解自己;尊重別人,同時也能得到別人尊重。改變作風,深入基層一線,結合實際,才能講求實效,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
3、堅持多辦實事、少講空話、不講條件、多做貢獻是對掛職幹部的基本要求。從思想上、行動上要力求做到不講空話,多做實事,不講條件,多做貢獻,努力把自己融入企業的大家庭中去,用這樣的態度去開展工作纔會感到心情舒暢,才能把工作做好。掛職鍛鍊至今雖然只有一年的時間,但收穫很大,不僅豐富了閱歷,開闊了視野,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而且在政治思想素質、組織協調能力、宏觀思維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此非常感謝組織對我的培養,在*公司掛職期間,總經理和公司同事們對我掛職工作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此也表示衷心感謝。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學習,立足崗位,多做貢獻,不辜負組織對自己的關心和培養,爲做出更大貢獻。
大學生掛職鍛鍊工作總結 篇2
根據**大學黨委組織部選派年輕教師赴**市掛職鍛鍊的安排,我於20xx年12月到**市商務局掛職鍛鍊,任局長助理。在**大學黨委組織部和**市委組織部的關心下,在市商務局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我十分珍惜這次寶貴的掛職鍛鍊機會,認真學習,勤於實踐,經過一年的實踐,我對**市商務局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積累了一些商貿流通等行政管理領域的寶貴經驗,在政治、思維、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注重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一直以來我學習和工作都在高校,幾乎沒有走出過校門,也很少能接觸到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的實際工作。但由於自己是在學校工商管理專業做專任教師,這又決定着我需要去瞭解和熟悉現實生活中的經濟管理真實工作。這次的掛職鍛鍊恰好提供了一箇難得機會去零距離接觸政府商貿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我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鑑別力。認真參與各項政治理論學習培訓及中心組學習。我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掛職觀,充分認識到掛職鍛鍊是年輕幹部經受實踐磨練,切實增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平臺,明確熟悉政府部門工作狀態、努力多辦實事、提高工作能力這個目標。強化自律意識和責任意識,生活上注意發揚艱苦樸素的作風,向掛職單位同事看齊,工作上嚴格要求,不提特殊要求。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堅持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在工作中,堅持大局爲重的原則,始終遵守黨的組織紀律,注意維護班子的整體形象,維護班子成員的威信,對待同志不亂髮議論,不評頭論足,積極維護團結。
二、勤於實踐,積極參與掛職單位的各項工作
掛職期間,我不做旁觀者,不當局外人,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工作中去,潛下心來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儘量爭取多做一些工作,不斷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刻苦學習。掛職期間自己仔細熟悉商務局的工作職責和服務管理領域,認真學習《**市規劃》、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報告,以及商務局內部的調研報告,統計資料等材料。通過學習,逐漸瞭解了**市商務領域發展的基本情況。積極發揮好局領導的助手作用,認真完成局領導交代安排的資料查詢、政策諮詢和建議等任務。積極參加聽取市政府舉辦的有關經濟管理領域的專家講座,力求兼收幷蓄,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二)深入調研。積極跟隨局領導或自己去調查研究,一是跟隨局領導赴城南農副水產品批發市場瞭解市場選址規劃、前期建設、配套設施服務及需要政府協調待解決問題等情況,瞭解了甲魚養殖中心經營情況;二是跟隨局領導或與相關科室諮詢交流瞭解二手車交易市場、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家政服務公司扶持、**市域政府電子商務發展等現狀;三是利用網絡資源蒐集整理商務流通領域的資料,查閱兄弟城市商務行政管理的政策和做法,爲本單位出臺政策提供政策建議。
(三)積極發揮橋樑作用。努力做好本職單位與掛職單位之間的溝通和信息聯絡。充分利用高校專業師資資源,爲商務局舉辦的各類電子商務講座推薦備選講師,爲**市商業網點規劃、物流園規劃等橫向服務研究項目推薦合適的專業技術人才。
(四)積極參與局裏安排的各類會議、學習及集體文化娛樂活動。在完成學校安排的教學及科研任務之外,積極參加局裏安排的周例會、集體學習、合唱比賽、團隊拓展訓練等等活動。
三、體會和收穫
一年的工作、生活實踐,我感受到了**市商務流通領域發展迅猛的活力,感受到了市商務局從領導到普通幹部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精明務實的精神,更體會到公務員們的辛苦和不易。感受之餘,更多的是思考,**市地理位置優越,發展面臨更大的機遇,必須要緊緊抓住各項政策機遇,加大開放力度,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大商務開放力度。要進一步對外、對內開放,實行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與合作;要加大**市商務投資吸引力的外宣力度,着力培育服務業的龍頭企業,提高商貿業的知名度;要緊緊抓住東部產業轉移和實驗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本土企業的內功修煉。
(二)優化商務發展環境。在努力改善硬環境的同時,下大氣力加強商務管理的軟環境建設,進一步營造有利於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文環境。要培養部門內部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強化誠信教育,養成規則意識;要強化政府的服務意識,簡政放權,建立高效的商務政府管理部門。
一年時間彈指一瞬,但在**市商務局的工作經歷,使我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教育,對政府管理部門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在商務局掛職感受到的工作作風和積累借鑑來的工作模式和操作技能將使我終身受益。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此爲動力,竭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以不負組織的培養、不辱組織的使命。
大學生掛職鍛鍊工作總結 篇3
20–年的暑假對於我來講是一箇開心快樂的暑假,20–年的暑假對於我來講是一箇充實豐富的暑假,20–年的暑假對於我來講更是一箇真正認識社會、不斷提高自我的暑假。這個暑假,我很榮幸能與滬上24所高校精心挑選的500名優秀大學生一起參加“上海市暑期大學生掛職鍛鍊”活動,共同分赴社區、鄉鎮、企業等基層第一線,體察民情,瞭解社會,增長才幹。7月16日,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5所高校的共11名同學來到上海市金山區掛職,經過一箇多月的鍛鍊,不僅自身的能力有所增強,更對金山區產生了一份特殊的感情。現將這段時間的個人情況進行總結。
一、掛職工作初步認知
前來金山區進行掛職鍛鍊的11名同學被分配到不同的掛職單位。起初我還擔心,作爲上海戲劇學院這樣的藝術類院校學生,所學專業能否與行政工作相匹配,能否高效高質的完成掛職單位所佈置的工作,能否真正達到“鍛鍊”的目的。實際上,之前的一切顧慮在來到掛職單位時就都通通打消了,很幸運,能來到金山工業區掛職,並被安排在金山工業區文廣中心工作,很快,我就見到了我的指導老師——楊老師,並受到了他的悉心指導。楊老師很謙遜,本該是我接受鍛鍊,楊老師卻請我爲文廣中心的工作提意見,真心感謝楊老師對我的信任。
楊老師帶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走訪相關部門,認識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這對於一箇像我這樣初到單位的大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從工作本身角度來講,瞭解周邊的部門和負責人員,熟悉基本的工作流程,有利於保證工作按時完成;從人際交往的角度來講,認識周圍的人並處理好關係,不僅是營造良好工作環境的需要,也是以後緊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的基礎。對工作的熟悉、對人員的熟悉是工作在“按時”的基礎上高質高效完成的關鍵,楊老師帶我邁出了基礎性也是關鍵性的第一步。
金山工業區文廣中心主要負責金山工業區9個行政村、2個居民社區的文化、體育、宣傳等工作。我在楊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主要進行一部分新聞的採集與撰稿,雖不能說專業與工作完全對口,但由於我平時對新聞類節目關注較多,又在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學習,再加上在學校是學生記者,同時也是負責宣傳的學生幹部,經常從事新聞採訪和撰稿工作,所以無論從興趣還是技巧上來說,都並不感到陌生。而我,也正是將這次暑期掛職鍛鍊活動作爲校外新聞宣傳的培訓,發展並延伸在這方面的興趣,將興趣轉化爲實際能力,充分應用在以後的工作中,真正達到“鍛鍊”的目的。
二、掛職工作逐步展開
事實往往不像想象那麼簡單,文廣工作就是如此。在學校習慣了老師的“隨叫隨到”,在這裏則必須學會“沒事找事”。在學校,有新聞活動的時候,老師會通知相關的學生記者,雖說也都是認真負責,但自身的主動性並不高,缺少發現新聞線索、挖掘新聞深度的敏感性,所以有時,往往新聞不“新”了。在這裏,楊老師告訴我,要學會主動尋找新聞,我也觀察到,楊老師早上來到單位就電話不斷,既有楊老師主動尋找各村鎮的新聞事件,也有新聞當事人或當事單位主動尋找楊老師的。這實際上已經構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當有新聞發生時,人們就會想到文廣中心,就會想到楊老師,新聞素材的來源就不是問題了,這種主動尋找新聞事件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新聞內容的時效性和真實性,其實,這也正是一箇合格的新聞宣傳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新聞宣傳上的主動性能夠激發人民羣衆“傾訴”的慾望,並對人民羣衆的心聲進行合理的表達和正確的引導,成爲反映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進一步完善新聞工作的輿論監督職能。
當然,對事物變化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內因,因此要達到新聞宣傳的效果,關鍵還是在新聞本身。包括對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聞內容的遴選、對新聞信息傳達載體的遴選、對新聞體裁的遴選等等。這樣的選擇並非易事,從事件是不是值得報道到選擇什麼樣的媒體進行發佈,再到應該用什麼樣的言辭進行表達,只有將這三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統一起來,一箇完整的、高質量的新聞報道才能產生,新聞效果和宣傳目的才能達到。儘管平時在學校經常有機會寫新聞稿,但當我真的從楊老師手中接過工作任務時,內心也還是會感到幾分壓力。習慣了網絡媒體、報紙雜誌媒體的稿件形式,第一次撰寫電視新聞稿,一時不知該怎樣導入新聞事件,怎麼寫都覺得不像電視新聞。楊老師給我提供了幾種常用的電視新聞導語格式和新聞結構,對我啓發很大,不同於書本說教,這是多年文廣工作經歷總結出來的新聞採寫經驗,真實而生動。依據一定的形式,以事件內容爲敘述主體,對修飾或限定時間、地點、人物等的短語進行覈對,對關鍵性的敘述語句進行斟酌和推敲,避免在新聞報道中出現名稱錯誤、用詞不妥、語句雷同等硬傷。經過幾次修改,我的第一篇“作品”完成了,這是有關“金山工業區第–屆特奧會”的新聞。兩天以後,配合影像,這條新聞在金山電視臺播出,聽着播音員播報出那熟悉的文字,興奮之餘也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這以後,我又撰寫過《金山工業區黑醜河道整治工作全面展開》、《感受組織溫暖,打造交流平臺——金山工業區黨員服務中心正式揭牌》等幾篇新聞稿件,每寫一篇,都感覺是一次進步與提高。
三、掛職鍛鍊的結束只是暫時的
儘管爲期一箇月的暑期大學生掛職鍛鍊活動即將結束,但這並不意味着放鬆和懈怠,而是要對這一個月來的實際操作進行反思,與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對比和綜合,完成理論與實踐的對接。
經過一箇月的學習與鍛鍊,漸漸發現,真正的新聞宣傳工作實際上是一箇較爲複雜、系統的工作。它不只涉及簡單的新聞稿件採寫,也更多的與構成新聞的其他要素相關聯。一名真正的新聞宣傳工作者不僅要有筆桿子上的功夫,更要懂得攝影、攝像、剪輯技藝,這些都是保證新聞真實、生動的充要條件。而我目前只是對“寫”的技藝略知一二,對攝影、攝像的技藝知之甚少,實際上,畫面比文字更具有直觀性,一張具有衝擊力的新聞圖片,一段具有感染力的新聞影像,是等同於大量生硬文字的敘述的。如果僅僅是傳遞、告知信息,那麼只是完成了新聞的最基本功能,離真正的新聞可能還很遠。認清自己的差距,必須學習攝影、攝像技巧,以高質量的圖片與影像來充實自己的新聞。
看到自己的硬傷,也要找到自己軟實力上的不足。搞新聞宣傳是很辛苦的工作,需要真正的熱愛與毅力。跟楊老師外出拍過新聞,頂着太陽,汗流浹背,我還只是作一些記錄,而楊老師卻要扛着攝像機到處尋找合適的鏡頭,其實,這是楊老師每天都需要做的。這樣的工作需要堅持,從堅持變成習慣,再從習慣轉化爲熱愛,完成這樣的“蛻變”,需要付出的可能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也只有在堅持與付出之下,自身軟實力才能得以提升,才能離“新聞工作者”這一稱號越來越近。
軟實力的另一箇重要方面就是創建自己的新聞網絡。新聞只靠被動的“等”是不能稱之爲新聞的,個人主動發掘新聞的能力畢竟有限,所以必須有合適的新聞團隊或便捷的新聞信息渠道。團隊的建立和渠道的暢通是一箇相對長期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爲後盾,並對以新聞信息爲基礎的人際資源進行整合分類,除信息的定期彙總以外,還包括了雙向溝通與交流。在工業區文廣中心,楊老師會把各村鎮、居委會通訊員日常上報的新聞短消息進行彙總、統計和分類,從中挑選出比較有價值的新聞,進行回訪式的專門報道,經過對稿件和圖像的處理後,在報紙或電視上進行刊播。同時,楊老師也會與經常舉辦活動的村鎮、居委會或企業溝通,收集他們的活動信息,從而完成金山工業區內行政部門、村鎮、社區、企業間的、以及新聞題材與內容上的綜合平衡。
一箇月的暑期掛職鍛鍊活動就要結束了,在金山工業區掛職期間,感謝金山區委組織部的領導如此重視此次活動,爲我們這些前來掛職的大學生提供良好的食宿保障,感謝金山工業區組織人事部沈部長的關照,特別感謝指導老師楊老師的關心與指導,讓我在掛職期間獲益匪淺,幫助我完成從理論向實踐的跨越。暑期掛職鍛鍊讓我進一步接觸了社會,這是我從校園開始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正是這第一步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更讓我有了前進的方向,我會繼續努力,爲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奮鬥。
大學生掛職鍛鍊工作總結 篇4
20xx年的暑假對於我來講是一箇開心快樂的暑假,20xx年的暑假對於我來講是一箇充實豐富的暑假,20xx年的暑假對於我來講更是一箇真正認識社會、不斷提高自我的暑假。這個暑假,我很榮幸能與滬上24所高校精心挑選的500名優秀大學生一起參加“上海市暑期大學生掛職鍛鍊”活動,共同分赴社區、鄉鎮、企業等基層第一線,體察民情,瞭解社會,增長才幹。7月16日,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5所高校的共11名同學來到上海市金山區掛職,經過一箇多月的鍛鍊,不僅自身的能力有所增強,更對金山區產生了一份特殊的感情。現將這段時間的個人情況進行總結。
一、掛職工作初步認知
前來金山區進行掛職鍛鍊的11名同學被分配到不同的掛職單位。起初我還擔心,作爲上海戲劇學院這樣的藝術類院校學生,所學專業能否與行政工作相匹配,能否高效高質的完成掛職單位所佈置的工作,能否真正達到“鍛鍊”的目的。實際上,之前的一切顧慮在來到掛職單位時就都通通打消了,很幸運,能來到金山工業區掛職,並被安排在金山工業區文廣中心工作,很快,我就見到了我的指導老師——楊老師,並受到了他的悉心指導。楊老師很謙遜,本該是我接受鍛鍊,楊老師卻請我爲文廣中心的工作提意見,真心感謝楊老師對我的信任。
楊老師帶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走訪相關部門,認識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這對於一箇像我這樣初到單位的大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從工作本身角度來講,瞭解周邊的部門和負責人員,熟悉基本的工作流程,有利於保證工作按時完成;從人際交往的角度來講,認識周圍的人並處理好關係,不僅是營造良好工作環境的需要,也是以後緊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的基礎。對工作的熟悉、對人員的熟悉是工作在“按時”的基礎上高質高效完成的關鍵,楊老師帶我邁出了基礎性也是關鍵性的第一步。
金山工業區文廣中心主要負責金山工業區9個行政村、2個居民社區的文化、體育、宣傳等工作。我在楊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主要進行一部分新聞的採集與撰稿,雖不能說專業與工作完全對口,但由於我平時對新聞類節目關注較多,又在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學習,再加上在學校是學生記者,同時也是負責宣傳的學生幹部,經常從事新聞採訪和撰稿工作,所以無論從興趣還是技巧上來說,都並不感到陌生。而我,也正是將這次暑期掛職鍛鍊活動作爲校外新聞宣傳的培訓,發展並延伸在這方面的興趣,將興趣轉化爲實際能力,充分應用在以後的工作中,真正達到“鍛鍊”的目的。
二、掛職工作逐步展開
事實往往不像想象那麼簡單,文廣工作就是如此。在學校習慣了老師的“隨叫隨到”,在這裏則必須學會“沒事找事”。在學校,有新聞活動的時候,老師會通知相關的學生記者,雖說也都是認真負責,但自身的主動性並不高,缺少發現新聞線索、挖掘新聞深度的敏感性,所以有時,往往新聞不“新”了。在這裏,楊老師告訴我,要學會主動尋找新聞,我也觀察到,楊老師早上來到單位就電話不斷,既有楊老師主動尋找各村鎮的新聞事件,也有新聞當事人或當事單位主動尋找楊老師的。這實際上已經構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當有新聞發生時,人們就會想到文廣中心,就會想到楊老師,新聞素材的來源就不是問題了,這種主動尋找新聞事件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新聞內容的時效性和真實性,其實,這也正是一箇合格的新聞宣傳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新聞宣傳上的主動性能夠激發人民羣衆“傾訴”的慾望,並對人民羣衆的心聲進行合理的表達和正確的引導,成爲反映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進一步完善新聞工作的輿論監督職能。
當然,對事物變化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內因,因此要達到新聞宣傳的效果,關鍵還是在新聞本身。包括對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聞內容的遴選、對新聞信息傳達載體的遴選、對新聞體裁的遴選等等。這樣的選擇並非易事,從事件是不是值得報道到選擇什麼樣的媒體進行發佈,再到應該用什麼樣的言辭進行表達,只有將這三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統一起來,一箇完整的、高質量的新聞報道才能產生,新聞效果和宣傳目的才能達到。儘管平時在學校經常有機會寫新聞稿,但當我真的從楊老師手中接過工作任務時,內心也還是會感到幾分壓力。習慣了網絡媒體、報紙雜誌媒體的稿件形式,第一次撰寫電視新聞稿,一時不知該怎樣導入新聞事件,怎麼寫都覺得不像電視新聞。楊老師給我提供了幾種常用的電視新聞導語格式和新聞結構,對我啓發很大,不同於書本說教,這是多年文廣工作經歷總結出來的新聞採寫經驗,真實而生動。依據一定的形式,以事件內容爲敘述主體,對修飾或限定時間、地點、人物等的短語進行覈對,對關鍵性的敘述語句進行斟酌和推敲,避免在新聞報道中出現名稱錯誤、用詞不妥、語句雷同等硬傷。經過幾次修改,我的第一篇“作品”完成了,這是有關“金山工業區第xx屆特奧會”的新聞。兩天以後,配合影像,這條新聞在金山電視臺播出,聽着播音員播報出那熟悉的文字,興奮之餘也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這以後,我又撰寫過《金山工業區黑醜河道整治工作全面展開》、《感受組織溫暖,打造交流平臺——金山工業區黨員服務中心正式揭牌》等幾篇新聞稿件,每寫一篇,都感覺是一次進步與提高。
三、掛職鍛鍊的結束只是暫時的
儘管爲期一箇月的暑期大學生掛職鍛鍊活動即將結束,但這並不意味着放鬆和懈怠,而是要對這一個月來的實際操作進行反思,與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對比和綜合,完成理論與實踐的對接。
經過一箇月的學習與鍛鍊,漸漸發現,真正的新聞宣傳工作實際上是一箇較爲複雜、系統的工作。它不只涉及簡單的新聞稿件採寫,也更多的與構成新聞的其他要素相關聯。一名真正的新聞宣傳工作者不僅要有筆桿子上的功夫,更要懂得攝影、攝像、剪輯技藝,這些都是保證新聞真實、生動的充要條件。而我目前只是對“寫”的技藝略知一二,對攝影、攝像的技藝知之甚少,實際上,畫面比文字更具有直觀性,一張具有衝擊力的新聞圖片,一段具有感染力的新聞影像,是等同於大量生硬文字的敘述的。如果僅僅是傳遞、告知信息,那麼只是完成了新聞的最基本功能,離真正的新聞可能還很遠。認清自己的差距,必須學習攝影、攝像技巧,以高質量的圖片與影像來充實自己的新聞。
看到自己的硬傷,也要找到自己軟實力上的不足。搞新聞宣傳是很辛苦的工作,需要真正的熱愛與毅力。跟楊老師外出拍過新聞,頂着太陽,汗流浹背,我還只是作一些記錄,而楊老師卻要扛着攝像機到處尋找合適的鏡頭,其實,這是楊老師每天都需要做的。這樣的工作需要堅持,從堅持變成習慣,再從習慣轉化爲熱愛,完成這樣的“蛻變”,需要付出的可能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也只有在堅持與付出之下,自身軟實力才能得以提升,才能離“新聞工作者”這一稱號越來越近。
軟實力的另一箇重要方面就是創建自己的新聞網絡。新聞只靠被動的“等”是不能稱之爲新聞的,個人主動發掘新聞的能力畢竟有限,所以必須有合適的新聞團隊或便捷的新聞信息渠道。團隊的建立和渠道的暢通是一箇相對長期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爲後盾,並對以新聞信息爲基礎的人際資源進行整合分類,除信息的定期彙總以外,還包括了雙向溝通與交流。在工業區文廣中心,楊老師會把各村鎮、居委會通訊員日常上報的新聞短消息進行彙總、統計和分類,從中挑選出比較有價值的新聞,進行回訪式的專門報道,經過對稿件和圖像的處理後,在報紙或電視上進行刊播。同時,楊老師也會與經常舉辦活動的村鎮、居委會或企業溝通,收集他們的活動信息,從而完成金山工業區內行政部門、村鎮、社區、企業間的、以及新聞題材與內容上的綜合平衡。
一箇月的暑期掛職鍛鍊活動就要結束了,在金山工業區掛職期間,感謝金山區委組織部的領導如此重視此次活動,爲我們這些前來掛職的大學生提供良好的食宿保障,感謝金山工業區組織人事部沈部長的關照,特別感謝指導老師楊老師的關心與指導,讓我在掛職期間獲益匪淺,幫助我完成從理論向實踐的跨越。暑期掛職鍛鍊讓我進一步接觸了社會,這是我從校園開始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正是這第一步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更讓我有了前進的方向,我會繼續努力,爲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奮鬥。
大學生掛職鍛鍊工作總結 篇5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楊浦區的大學生掛職鍛鍊活動。根據區組織部的安排,我掛職在楊浦區定海路街道經濟科。其實,當得知被安排在楊浦區街道里掛職鍛鍊的時候,心裏感到有一些“失落”:一來總覺得街道里做的都是些婆婆媽媽的小事情,我去那裏鍛鍊是學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的;二來是由於我家距離掛職的單位比較遠,來回路上要花上近四個小時,而所做的工作可能就是寫寫東西,敲敲鍵盤等,感到有一點不值得。然而,此刻當我提筆寫這篇小結的時候,回想着近四十天來的掛職鍛鍊的點點滴滴,我卻有一種“充實”的感覺。這一段掛職鍛鍊的經歷不僅使我學到了不少的工作經驗和社會知識,受益匪淺;而且也讓我從中體會到了很多東西。下面我就結合我掛職鍛鍊過程所做的工作及參加的活動,談一談自己實習的一些體會和收穫:
一、人大代表來視察
我所掛職的單位是定海街道經濟科。由於單位的設置及運作更像是一家公司,因此我更喜歡稱它爲公司。公司全面負責整個街道轄區內的經濟工作,具體包括經濟園區開發、招商引資、企業宏觀管理等。在諸多的工作中,我們公司的經濟園區開發和招商工作應該是做得比較好的,在全區十個街道中知名度較大。因此7月12日區人大代表和區經委來經濟園區參觀視察。可是沒想到領導竟把接待人大代表的任務交給了我這個第一天的掛職新人,讓我同另一位園區工作的同志一起做好前期的接待工作。我當然是不知所措,好在有人指導,我跟着邊做邊學。聯繫參觀單位、佈置會場、搬黑板等前期準備工作也就逐一完成了。其實使我受益不淺的倒是與人大代表們一起參觀落戶園區的各個企業以及旁聽區經委的同志彙報全區的都市型工業園區的建設情況。這是我第一次全面和深刻的瞭解到上海的都市型工業園區,並有了一定的感性的實地接觸。這一切都是我在大學的課本上所學不到的東西,從這一刻起我便漸漸喜歡上了我的這個掛職崗位,因爲我覺得我能從中學到很多有價值的經濟知識,對我今後的學習工作將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二、三天開了四個會
三、共建軍民魚水情
臨近“八一”建軍節的時候,我的帶教老師經濟科孫科長又交給了我一項任務—組織一場公司同共建部隊之間的“八十分、飛鏢”聯誼比賽。這可是我掛職以來第一次獨立完成一項工作,既興奮又緊張。儘管在學校這樣的比賽我不知組織過多少次,但是讓我這個“毛頭小子”來組織“大人”之間比賽,心裏還是有點緊張。不過通過努力,我精心組織策劃的比賽方案、規則、人員安排還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比賽當天的進程十分順利氣氛也比較輕鬆,最後公司及部隊分別獲得了八十分和飛鏢的冠軍,大家皆大歡喜。比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通過軍民聯誼活動使地方與部隊之間的情誼加深了,而我也對能爲共建這份珍貴的軍民魚水情出力而感到十分的高興。
四、屋頂上的敬業精神
那是我代表公司協同《解放日報》的記者,拍攝我們經濟園區時的故事。由於當時沒有找到較好的拍攝全景的角度,於是我就隨口提議上一幢六層樓頂去拍。沒想到年過六旬的記者王老師爲了能拍到更好的照片竟然真的要爬上屋頂去拍攝。我們都勸他別去了,要爬上屋頂不僅困難而且危險,但是王老師還是堅持要上去。經過艱難的攀爬我們終於來到了屋頂,從而也順利地拍到了理想的全景。通過老記者言行,通過爬屋頂這件事我才深刻體會到了什麼是敬業精神,這是我在大學生活裏所感受不到的,也是成長教育中所缺少的重要一課,我在這裏學到了。
五、最大的收穫
四十天的掛職鍛鍊確實給了我許多的鍛鍊和學習的機會,也使我收穫很多。其中最大的收穫就要數對於上海都市型工業園區發展理論的全新研究以及在實踐中認識到經濟園區建設對於我市國企改革積極意義。–年楊浦區提出了“一箇目標,兩個依託,二三並舉、四業發展”的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一年來,區經委、園區辦和各街道積極依託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技術、人才、設備和土地、廠房等優勢,推進了楊浦都市型工業經濟園區的建設。今年上半年,定海街道以“廠街合作、利益共享”爲合作基礎,與中國版紙廠聯手組建了楊樹浦復興經濟開發城。今年下半年又着手與上海燈芯絨總廠合作開發第二塊經濟園區。目前,已入駐企業43戶,引進註冊資本金人民幣2469萬元,完成地方稅62萬元。企業出租廠房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收到租金150多萬元,並吸納了100多名原廠的下崗職工。經濟園區的發展不僅盤活了國有企業的存量資產,解決了企業富餘職工的出路,而且也使所在的社區街道和入駐經濟園區的企業都能互惠互利,協調發展。我也因此在實習期間就經濟園區建設爲課題進行了專項調研,收穫頗豐。同時也使我相關的專業知識又有了更新更廣的突破。
六、未完成的工作
雖然我現在提筆寫這篇小結,但是據我掛職期滿還有幾天,我手頭還有一些未完成的工作。首先是一項對公司下屬企業的從業人員的統計分析工作,這是一項連續的統計工作。我所做的是它的第一期的統計分析,前期的製表、通知、收集等工作已經完成,而後期的統計分析則希望能在我掛職期內儘量完成,並作好第二期的交接事宜;其次,曾經答應經濟園區爲其策劃一套宣傳畫冊,現在因爲園區照片問題而耽擱了,看來可能在我掛職期裏完不成這項工作,對此十分遺憾。
以上的一些工作感受僅僅是我衆多體會及感想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東西是難以言表的。在我掛職期間帶教老師、公司領導和所有同事們都給予了我很大的關心和幫助,也正是有了大家的關心和幫助才使我順利完成了我的掛職工作,此外帶教老師及同事們的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認真的工作態度也使我感受頗深,在此我衷心地向大家表示感謝。四十天的掛職鍛鍊的確很短暫,但是它卻會成爲我大學生涯乃至整個人生中的重要篇章。相對於掛職前的“失落”的感覺,我真心地想說一句:能在街道鍛鍊真好!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