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教育學習總結與反思(精選7篇)
繼續教育學習總結與反思 篇1
中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通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認識到,對中學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爲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剩”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教育無小事。一箇細節可能會影響一箇孩子的一生。一箇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啓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箇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經過這一段的學習,給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中國的基礎教育最緊迫的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歷史性深刻變革,是一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的歷史性深刻變革,通過繼續教育學習讓我更加明白:一箇現代教師如果僅僅是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教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對學生做到教會做人、教會求知、教會辦事、教會健體、教會審美、教會創造,要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知、情、意、行和諧統一,而要達此種教育目的,首先就必須從改變教育者開始,一箇現代教師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而這其中最關鍵的我認爲有兩點: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廣博的學識。萬事德爲先,尤以師爲重,教師的職業理想是其獻身於教育工作的根本動力,動機因素是一切行爲的屐性因素,這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來說也不例外,教師要幹好教師工作,首先要有強烈而持久的動機,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師德的實質就是教育事業的“業”字,師德體現的就是對教育事業及其社會地位的認同、情感和行動,很難設想一箇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一箇見到學生就心煩的人,不會努力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因此不斷增強自己的教育事業心,強化自身的職業責任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環節。
博學,這是一箇根本前提,只有不斷地拓寬,向前,才能無愧於時代,只有將本體性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做到學高爲師,才能適應知識大爆炸時代思想活躍、見多識廣的學生的需要。我認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文化知識的廣泛性和深刻性,當前,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唸的同時,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者形象,已成爲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我認爲有以下幾點:
一、不斷虛心學習、調整、充實、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二、轉變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應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這種期望不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因素。
三、完善教學能力,明確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爲,教育行爲是在教師自我臨近下的一種有選擇的技術,是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教學的經驗,知識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只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擇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編制試卷等技術,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爲和教學技術,而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爲的發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甚至學術能達到準確、鮮明、生動的境界。使學生不僅生動的理解了學習內容,而且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教師在課堂上的最佳表現首先源於對教育事業、對學生、對所教學科的熱愛。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纔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箇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箇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纔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着健康向上精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面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既可以激勵自己,又可以給學生以榜樣示範。教師的活潑開朗的性格,又會感染學生,通過無言之教受到潛移默化之效。教師的這種情感,是與其教育年輕一代的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自豪感等聯繫在一起的。
我覺得學習不能是暫時的,也不能使強迫的,只有不間斷的進行業務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授課水平,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才能把新課程內容講好。
繼續教育學習總結與反思 篇2
通過中小學繼續教育教材的學習,我受益非淺,不僅更新了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同時在教學中優化了教學過程,把握“三大環節”,實現“三個轉變”。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新,使課堂呈現了豁然開朗的美妙境界。充分的認識到,教師職業是按照一定社會的需要和標準,“傳道、授業、解惑”,是培養社會所需要合格人才的職業。一箇合格的教師,應從分認識自己勞動特點的基礎上,樹立從高的職業道德,修煉自己的職業精神,以實現“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併成爲“精神文明建設”的帶頭人。
在素質培訓中轉變教育觀念,注入了嶄新的教育理念。從教師的以講爲主轉變到以訓練爲主。從教師的知識傳播爲主轉變到學生的成果展示爲主;從教師的成就感轉變爲學生的成就感。在教學中我力求使課堂在和諧、民主、愉悅的氣氛中完成,使師生相互活動中達到“教師從教到導,學生從學到展示”的有機統一。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漲的熱情,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豐富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思維,以問引思,以理導思、以變發思,引導學生變“學會”爲“會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養成學生的學習的獨立性教的任主要不是“教”,而是知道學生會“學”,因此,教師不能滿足學生“學會”,而是要重視引導學生“會學”。要啓發學生善於學習,激勵學生思維,便教師的教學爲導學。爲此,教師要努力學生創設新舊知識之間聯繫的情景,以“溫故”作爲“知新”的紐帶,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是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在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培訓中,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使教學效果收到事半功倍。
繼續教育學習總結與反思 篇3
一學年的工作在忙碌中悄然溜走,繼續教育的工作也學了一年。我經常在心中反思着,這一年我的工作有着怎樣的意義,我在學校教育工作中應該做些什麼。下面我就把這一年以來自己接受繼續教育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勤於學習,充實自我
勤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地充實自我是走向成功的最基礎的途徑。向書本學習,因書本而智慧;向實踐學習,因實踐而智慧;向他人學習,因他人而智慧;向外物學習,因外物而智慧。無所不學,則無所不至。懂得了這個道理,我便開始了深入學習,不但要求自己對本學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翻看教育雜誌也成了我的家常便飯,有時連我自己都覺得自己“貪婪”。
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關注未來,放飛希望,要求我們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我覺得首先要樹立把每一箇學生培養“成人”教育觀,逐步養成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的習慣,形成大膽想象、敢於創新、注重事實、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二、關注學生,熱愛學生
工作中,我把熱愛學生放在第一位,這是作爲一名教師的職業道德。在每一點每一滴的小事中,我時刻謹記《新世紀教師職業道德》中對教師的各項要求,並以此作爲評價自己師德標準的尺度。有了這種心境,師生之間就能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許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熱愛學生包括尊重信任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只要是我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我都一視同仁。對性格孤僻的學生,更多給以熱情幫助。意圖使出他們恢復自信,走出自我評價的誤區。人的感覺是相互的,教師的真誠學生是能感受到的。有次班上的學生手指破了,急需包紮,一時找不到紅藥水,我二話沒說,跑出校門去買了回來,後來這個學生與我親近多了,上課也不再搗蛋大多數情況下,堅持與學生平等相處,鼓勵他們談自己的想法,儘量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交流的習慣。我堅信:只有當學生接受了你這個人,纔可能以主動的態度接受你的教育。
三、踏實工作,追求卓越
1、記錄進步,激發潛能。
在回顧自己的工作歷程,體驗成功的同時,我產生了自豪感,激發繼續努力的鬥志,激發自己的潛能,促進自己向高層次發展。
2、自我評價,自我反思。
成長記錄袋在展示成績的同時,也使我不斷回想取得成績的過程和方法,從中找到了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學會了自我反省。在參觀其他教師的記錄袋的同時,我也發現另外別人的長處,找出自己
的優勢,同時找到與別人的差距,使自己能正確評價自我。
3、交流經驗,完善自我。
通過學習瞭解相同學科教師的業務成長記錄袋,拓展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豐富自己的知識。從老教師那裏學到了敬業與奉獻,從中年教師那裏學到了幹練與經驗,從年輕教師那裏學到了創新與無畏。
雖然我們經常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但是,畢竟大部分情況是有心栽花花纔開,無心栽柳柳無蔭。因此,在今年的繼續教育工作中,我們做到了有心,才取得了成功。
繼續教育學習總結與反思 篇4
遠程教育系統創造了個性化學習的環境,這需要高度的學習自覺性、持續的學習動力和有效的學習方法。但不能把學習封閉化,應提倡尋求合作、協同學習,可在必須區域範圍內組成學習小組,在各自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獲取教學信息之後,相互交換學習心得、體會,互相提問、評價,交流知識,並與所學的東西相聯繫,便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經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爲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經過學習,從“過去的我”和“此刻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爲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我,其目的就是爲了提高自我、發展自我、更新自我。
二、教育無小事。一箇細節可能會是影響一箇孩子的一生。一箇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在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啓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當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並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學中,教師要用自我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我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我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僅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教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我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經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又一種充滿職責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我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景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箇自我表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夢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貼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知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爲了到達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着一箇“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進取學習陷阱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後,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覆翻閱新課標,領略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進取參加。
有人說,“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應當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自我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最終目標!同時也祝願每位教師都能沐浴課改的春風,在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壯成長!
繼續教育學習總結與反思 篇5
十幾天的學習,讓我收穫了許多,思考了很多。現代繼續教育資源以極其豐富的教育教學優勢爲廣大教師供給了一箇學習、交流、合作、創新的平臺,我十分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把繼續教育研修作爲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一箇主要學習方式,刻苦學習“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我在對學生進行課文教學方面都有很深的感觸,運用到自我的教學中,也顯得更加得心應手,下頭我想談一下自我的幾點感受:
一、新版英語課程標準的新特點
經過學習我認識到,新課程標準在教學理念、課程目標、教學過程與方法、策略與評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革與創新。它體現了當前教育教學與時代發展的新趨勢。它以實現各個學科的課程整合爲首要任務,構建了“綜合語言運用本事”爲核心的課程目標體系,解決了課程理念和目標設置的一致性問題,宣告了“知識+技能”時期的終結,倡導了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二、新版英語課程標準更具學科特點
修訂後的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髮展的價值;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一樣特點和個體差異;整體設計目標,充分研究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優化評價方式,着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本事;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渠道。
三、新版英語課程標準更加需要創新型教師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以創新的精神尋求優良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我想,要做一箇創新型教師,至少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在使用教材上要創新。我們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和學習的情景,對教材的順序做出適當的調整,將教學資料重新組合和不斷補充擴展。我們要依靠教材但又不能拘泥於教材。
2、教法上要不斷創新。在進取進行課改的過程中,我們要增強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使靜態的文字變成生動活潑的語言實踐活動,進取創設情境教學,使學生在情境中用,在運用中不斷學習。
3、要有新型的師生關係。我們在整個教育教學中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創立民主、融洽的師生交流渠道,當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師生之間要有互動,既互相幫忙又互相鼓勵,構成一箇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的新局面。
總之,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讓我更加認清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在新的理念指導下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以新的主角和學生相處,使學生成爲課堂教學的主角,教育的主體和獲得知識的主動者,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歡樂,讓學生學會學習英語的方法,經過英語學習瞭解世界,爲培養學生開放、包容的性格,發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本事盡一份力,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盡一份心。
今後我會在看似平凡、瑣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找到突破口,挖掘出自身職業的生命動力。相信在經過無數細節的精打細磨之後,自我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繼續教育學習總結與反思 篇6
一箇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又結束了,本校的一切工作都圍繞
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努力的推行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現將具體的一些工作情況作以下總結:
(一)加強學習,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拓寬各教師的
知識面。
1、本校堅持每週一次的政治學習,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時
事政治,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策,推行素質教育的好經驗,有關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文章和實例進行學習討論,使各教師進一步明確推行素質教育的目標宗旨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尋找適
合本校本班的好方法。促進全體學生生動活潑、健康和諧的發展。
2、組織全體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的學習、培訓和考覈,
也達到提高教師的文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目的。
(二)加強學校的常規管理,使素質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1、堅持每天一次對各班級進行衛生、紀律的檢查評比,以
領得衛生,紀律流動紅旗多的班級,爲評比先進班級的條件,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和輔導的管理。教師
提前一週備好下一週要上的課,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由校長在星期天晚上進行檢查,記錄,把平日備課的優、良、中、差記錄
作爲年終考覈教師工作情況的一箇項目。
3、要求各教師上好除語文、數學外的副科,各班級的各科科目都進行了考試,均取得了好成績。
4、加強教學研究工作,組織全體教師崗位練兵活動;組織教師進行專題研究,探究有關教學的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創新等能力的新方法。組織畢業班教師參加複習研討會,期末考試後組織教師統一閱卷,作出質量分析、寫出總結,對教學進行反思,以便以後的教學有所改進。
5、耐心教育學生,對各類學生進行分類指導,不求全責備。各位教師都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召開家長座談會,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動態,互商解決的辦法。
6、組織好各種課外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六一”節的拔河比賽,跳繩比賽,歌舞表演等,均贏得學生家長的好評,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總之,我們將繼續努力,爭取把今後的素質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繼續教育學習總結與反思 篇7
星期五下午,我們全體學生觀看了禁毒教育片,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毒品,是每個人都不敢靠近的一種東西,因爲人們都知道,一旦靠近了它,就不能再舍它而去,會對它上癮,所以有許多人都畏懼地躲開。但有些人會對毒品感到好奇,這種好奇心促使他們墜入深淵。只要一旦染上了毒品,就無法自拔!毒品分很多種類:有海洛因、白粉、搖頭丸、冰毒等,這些都能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還危害其家人,導致嚴重的後果,這也給社會帶來不安。我曾看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一名16歲的女孩子,因和爸媽嘔氣而離家出走,在附近的一家歌舞廳裏瘋狂地喝酒,在這時,一名男子遞給了她一杯酒,說:“嚐嚐我這個,我這個比你那酒喝下去更刺激。”那女孩聽完後,也沒有什麼戒備地喝了下去。喝完後她感到很興奮,隨着音樂的勁爆,她走進舞池,瘋狂地甩着自己的頭。她並不知道這是毒品搖頭丸起的作用,而後她的頭在音樂下一直搖下去。隨後的一段時間裏,她就戀上了這個舞廳,看到那個不認識的男子遞給她那杯酒時,就跟看到了荒漠裏的一滴水。她也曾想不去喝那杯酒,可她控制不了自己,極力地想喝那杯酒。後來,她的父母發現了她的異常,送她去醫院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女兒染上了毒品,他們只好眼裏含着淚把她送進了戒毒所。看完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毒品的危害性,它並不有利於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只會對我們造成傷害,所以我們要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