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學習總結報告(精選5篇)

《民法典》學習總結報告 篇1

  以人民爲中心,問計於民、服務於民,做人民羣衆的知心人。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因涉及面廣,涵蓋面深,對每一個人的言行具有很強的約束意義。作爲基層幹部,是爲基層人民羣衆服務的,是人民羣衆身邊的知心人,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爲中心開展,始終做到人民羣衆在哪裏、幹部的心就在哪裏,人民羣衆需要什麼、幹部就要去想什麼,人民羣衆盼什麼、幹部就要幹什麼。只要時時處處想着人民羣衆,急人民羣衆之所急,解人民羣衆之所憂,化人民羣衆之困,人民羣衆就會把幹部的實幹精神藏在心頭、放在嘴上,幹羣關係就十分融洽,人民羣衆就會把幹部當親人,有什麼心裏話都會跟幹部講,還處處誇獎幹部的好,把幹部當成無話不說的親人,大家共同攜手爲小康生活齊心奮鬥。

  以法律爲準繩,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民法典第一章第十條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作爲基層幹部,是離人民羣衆最近的人,也是跟人民羣衆經常打交道的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特別是在服務人民羣衆領域內的法律法規知識,不僅要熟記,還要落實在行動上,時刻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在民事糾紛、鄰里糾紛和家庭矛盾等調解化解中,要公平公正依法做好人民羣衆的調解員,在體現法律的公信力的同時,也是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基層人民羣衆中,大力開展學法普法宣法活動,基層幹部更要時刻以法律規範言行,在人民羣衆中樹立學法用法的典範。

  以典型爲榜樣,學有成效、行有標準,做甘於奉獻的老實人。身處基層就要爲基層人民羣衆謀事幹事,首先要講奉獻,奉獻是指爲人民服務、爲國家利益至上等甘於奉獻,爲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也要甘於奉獻乃至生命。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白衣天使、“直播帶貨”的縣長、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英雄張富清、排雷英雄杜國富、奮戰在脫貧攻堅付出寶貴生命的黃文秀等都是大家學習的榜樣。“人不率,順不從;身不先,則不信。”作爲基層幹部,在學習榜樣中、汲取榜樣的力量的同時,要在實際的工作中修身做表率,才能做到學有成效、行有標準、做有樣子,就有人民羣衆的“口碑”,幹部所做的事業就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民法典》學習總結報告 篇2

  在民法典裏,處處充滿着溫情,處處體現着正義,偉大意義諸多,人間冷暖也有體現。

  比如,禁止放高利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爲沒有利息。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事爲沒有利息。

  婚姻更加牢固,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30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婚姻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後30日內,雙方應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爲撤回離婚登記申請。設置離婚冷靜期,爲了自願離婚的當事人在登記離婚中設置適當的時間門檻。促進當事人冷靜思考,妥善抉擇,既能夠保證當事人的離婚自由。又能夠保障雙方當事人做出正確抉擇,保護好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以外,有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賠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自己借的錢自己還。民法典草案吸收了現行司法解釋的有效做法,規定夫妻共同債務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或者夫妻一方以個人的名義爲家庭日常生活所需要負擔的債務,否則不予認定。

  以上種種,都體現着民法典的溫情,體現着保障公民從搖籃到墳墓的法治思想,在我國,甚至世界民法史上都有着重大意義。

《民法典》學習總結報告 篇3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許多問題,民法典作出了明確回應,如:民法典中對各種“人肉搜索”、非法盜取他人信息的行爲作出了明確規定,突出的特色規定有“自助行爲制度”、“離婚冷靜期制度”、“繼承人寬恕制度”,確立了“自甘風險”規則,同時對遺體器官捐獻、職場和校園騷擾、非法從事與人類基因、人體胚胎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嚴格規範。因此,民法典將在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規範民事法典,明確法律界限,方能構建穩中有進的社會秩序,有效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越來越美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越來越複雜,這部包羅萬象的民法典就像一箇無形的天網,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每一條法律規定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共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法制建設更加深入人心。這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即將精彩亮相。民法典的頒佈實施,開啓了我國公民權利保護的嶄新時代,它充分體現了人民的需求,保障了人民的權益,用權利本位構建起整部法典的邏輯主線,必定能夠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民法典的頒佈實施,必將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座“大廈”的重要支柱,必將爲法治中國建設築牢根基,爲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民法典》學習總結報告 篇4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老百姓的生活百科全書,它的`實施關係千家萬戶,做好《民法典》的普法宣傳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明法於心,守法於行。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羣衆身邊、走進羣衆心裏,而普法就是要幫老百姓瞭解熟悉這本“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法律要發揮作用,離不開全社會對法治的真誠信仰。只有在普法中把人民羣衆的法治需要真正重視起來,才能讓全社會更好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進而培養起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

  民法典普法工作要注重宣傳形式。一方面要做到線上宣傳廣覆蓋。充分利用網站、兩微一端、電子顯示屏等新媒介,不斷提高民法典普及宣傳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另一方面要做到線下宣傳講實效。通過張貼宣傳掛圖、設置宣傳展板、懸掛橫幅、更新普法宣傳欄、入戶走訪面對面等方式,向廣大羣衆宣傳民法典,普及相關法律法規。

  民法典普法工作要抓好具體措施。一是要通過講解《民法典》立法背景、重要意義和重點內容,引導廣大羣衆關注民法、學習民法、運用民法、維護民法,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思維習慣。二是緊扣重點對象。將民法典規作爲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重要內容。三是深化宣傳成效。對《民法典》進行系統梳理,突出重點和框架,供全體人員下載、查閱、自學,確保宣傳效果喜聞樂見、入腦入心。

  廣泛深入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營造濃厚社會氛圍,要把民法典普法工作作爲普法工作重點來抓,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形成鋪天蓋地的強大聲勢,努力營造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真正讓民法典走到羣衆身邊、走進羣衆心裏,成爲指導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各級領導幹部要充分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帶頭尊崇民法典、敬畏民法典,自覺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表率,把掌握和運用民法典作爲履行自身職責、做好羣衆工作、推動改革發展的必要知識、必備能力、必需本領,不斷提高依法保障人民羣衆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

《民法典》學習總結報告 篇5

  民法是萬法之母。孟德斯鳩說,“在民法慈母般的眼裏,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充分認識民法典頒佈能夠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是公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爲保障個人合法權利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也爲隨着社會發展出現的新興權利、新型案件的審理提供了法律依據。我國之所以要編纂一部統一的民法典,是因爲從建國至今,我國頒佈了大量的民法單行法規,這些法規內容龐雜,分散廣泛,不僅存在一些法規相互之間不夠協調的問題,而且老百姓使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

  民法典彌補體系缺漏、去除體系重複、消解體系衝突。民法典進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領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爲規則,有利於維護交易安全和市場秩序、促進公平正當競爭、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國家機關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必須清楚自身行爲和活動的範圍和界限。各級國家機關開展工作要考慮民法典規定,不能侵犯人民羣衆享有的合法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係和諧有序。民法典問世,意味着我們國家形成了完備的民事權利體系,規範的民事行爲準則,完善的權利保護機制和有效的權利救濟規則——我國法制的體例框架由此豐實延展、枝繁葉茂。

  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志,提高依法治國水平。民法典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思想,落實到民事法治領域,充分賦予民事權利,保障權利不受限縮、不被侵犯。民法典聚焦民生髮展問題,處處回應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所謂“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體現出我們國家以良法促進發展、保證善治。民法典草案對於民事權利類型規定更豐富,行使權利規則更清晰,權利保障更完善。“民法典對公民權利類型及其行使方式規定得越豐富、越精細,就越能限制公權力的濫用,越能起到規範公權力的作用。”民法典的出臺爲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依法治國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對行使公權提出了邊界限制。同時,還將切實影響人民生命利益,解決現代社會困擾人們的問題,在私權保障上更進一步。“這最終將促成相關部門更積極施政,公民更遵守法律。”

  “法者,治之端也。”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法治是最重要的邏輯起點之一。民法典的頒佈蘊含了民事權利保障、法律義務強化、社會秩序穩定等多重價值,是以良法推進善治的重要抓手,自然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