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進修學習個人的總結(精選4篇)
醫生進修學習個人的總結 篇1
本人非常榮幸在主任和院領導的支持和安排下,於20xx.9.1-20xx.3.1於北京航天中心醫院進行了爲期本年的臨牀進修學習,主要學習內容爲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學習過程中,收貨頗豐,在臨牀業務、治療理念、科研合作及思維開拓方面有了一次極大地提升,所思所感現總結如下。
北京航天中心醫院原名航天721醫院,其前身爲著名的北京道陪醫院,包括實驗室診斷中心及臨牀中心,其中臨牀中心分血液科普通病區和移植病區,擁有百級移植倉16個,總共牀位120餘張,能收治患者在120-150人,實驗室可進行包括骨髓細胞形態學、流式免疫學、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學、二代測序、移植免疫學等多方面的檢測,建科至今已完成移植病例數1000多人次,其中絕大多數爲復發難治性血液腫瘤患者,在高危、復發難治性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治療領域開創了自己獨到的治療新思路,爲很多已近乎絕望的血液腫瘤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目前數據表明,該醫院採用個體化方案移植治療難治性白血病患者,長期存活率在40%以上,這是個驚人的數據,也是我來該院進修學習移植技術的動力和初衷。
在本年的進修期間,我先後在血液科普通病房及移植病區輪轉,每天參與移植病區的早交班,每日跟隨病區移植小組治療組長進行2次查房,每週四固定跟值血液科門診,學習了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前準備工作(包括異基因幹細胞移植適應症選擇、患者評估、供者評估、移植前三級醫師談話內容)、預處理方案的制定、用藥規範、全身放療及預處理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處置措施、移植後併發症的管理等多項內容。
航天醫院目前熟練開展包括自體移植、異基因親緣全相合、半相合、非血緣、臍血移植等多項移植技術,衆所周知,半相合移植風險大,移植後併發症多,在半年的進修學習中,發現航天醫院之所以能在復發難治性白血病移植治療後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與其嚴謹的工作精神、完備的臨牀管理制度、科研思維的培養密不可分。"移植無小事",這是常掛在航天醫院各位老師口中的一句話,臨牀工作中,患者的每一項異常結果都會得到最及時的處理,每一箇不適主訴都會得到極大地重視,剛進修學習時,我還頗不以爲然,覺得她們過於緊張,稍有病重患者就雞飛狗跳,但隨着學習的深入,發現臨牀工作中細節的處理正是移植高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科室管理層有着嚴格的要求:每週一雷打不動的進行主任大查房,一般一查就是整整一天,中午不休息,參加人員包括本院移植病區的醫師、研究生、進修生及實驗室人員,在查房過程中會對每個病人的治療和目前的問題提出見解及解決方案,並在查房後督促主管醫師及時完成。上級醫院身爲表率,極其敬業,帶組醫師可能是剛晉升不久的主治醫師,也可能是經驗豐富的主任醫師,但每位老師對細節的追求都達到極致,每天所有的治療組上下午都會各查房一次,下午查房的詳細程度不亞於上午,當天的異常檢查結果,需要處理的絕不會留到第二天。每位醫師早晨很早就會趕到病房,如遇門診,即使門診結束已經很晚了,查房也是絕不會省略的。航天醫院實行患者負責到底制度,即使患者出院,院外期間發生任何需要處理的情況,曾經的主管醫師都是第一責任人,因此,患者與主管醫師之間會保持密切的聯繫,經常在半夜三更接到患者及家屬電話,這樣也極大保證了移植相關併發症的及時處理,減少了移植相關死亡率。另外,上級對住院醫師的執行力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當天需要做的和急查的檢查,要追的結果,要請的會診,必須完成,不接受任何解釋,而且在第二天的交班中會在全科中再次追問檢查結果及有無做過相應處理。
除每週一常規大查房以外,週三是科室大交班的日子,護士常規交完班之後,每個治療組再梳理各自的疑難危重病人,提出全科討論意見及下一步治療計劃,然後每個住院大夫詳細介紹目前自己主管的病人,因此交班持續時間比較長,一般爲一上午的時間,在交班中,還需要把每個組移植+6天的患者彙報一下,並彙報下一個接倉的患者,保證移植病人及時順利儘快接受移植,縮短等待的時間。週四爲電腦大查房時間,主任會在會議室對各組所有的病人進行梳理,這個時候主管醫師會把病人所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週五常規進行移植前預處理討論,在這之前由需要進行移植患者的主管住院醫師會精心製作簡潔的PPT彙報(包含患者初診資料、既往所有的治療方案、供者的情況等),然後主任和組內各級醫師共同商定預處理方案,每次移植預處理討論都會讓人受益匪淺。
在進修結束迴歸醫院後,我決定規範幹細胞移植技術的管理是當務之急。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屬於15個限制臨牀應用的醫療技術之一,根據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xx年版),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技術的科室需要具備多項條件,包括百級層流病房牀位、經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培訓合格的執業醫師、存活率、嚴重移植相關併發症比例等,並要求數據真實完整上報,目前我科移植數量有限,沒有專人負責移植技術,缺乏詳細的移植流程,此次學習中,我收集了航天醫院在整個移植過程中的各種宣教資料、知情同意書模板、各類併發症具體處理方案、移植後管理等相關資料,擬進一步與科主任討論用於我科今後的移植工作中。
半年的進修學習,雖然時間不長,但學到了很多新技術和新方法,使自己在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常規診療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希望這次的學習體會不僅讓我技術更加全面、心態更加成熟,也能爲整個科室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再次感謝醫院領導和同事們。
醫生進修學習個人的總結 篇2
一年來,在各位老師的諄諄教導和精心培育下,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勤奮工作、刻苦學習,圓滿完成了進修學習任務,取得了一定成績,達到了預期目的,現總結如下,以期拋磚引玉,再創佳績。
一、醫德醫風方面:
自入院第一天起,就將自己作爲醫院的一員,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遵守院紀院規,處處以老專家、老教授以及身邊的每一位老師爲榜樣,恪守職業道德,不喫請,不以醫謀私。時刻以病人的利益爲最高利益,以怎麼有利於病人的治療、怎麼有利於病人的康復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對所管病人認真負責,對病人的疑慮能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能及時地給予最佳治療,以期取得最佳療效。尊敬老師,團結同事,愛崗敬業。一年來,拒喫請、拒紅包多次,無糾紛發生,得到了老師、病人及其家屬的一致好評。
二、工作學習方面:
能認真堅守工作崗位,不遲到,不早退,工作紮實認真。對所管病人認真負責,及時完成病歷書寫,完善各項檢查,及時地給予治療。能妥善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係,在幹中學,學中幹。積極參加科室、醫院內各種專業學術活動。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經常利用週六週日休息時間參加院外各種全國性及地方性學術會議,自身知識面不斷拓寬,知識結構不斷豐富。放射治療專業是一門理論性、技術性要求很高的專業,它涉及到放射物理學、放射生物學、放射臨牀學的方方面面,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放射治療科醫生,確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年來,我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刻苦學習,不恥下問,虛心向身邊的每一位專家教授求教,還翻閱了大量的專業書籍,認真做了讀書筆記,業務技術水平提高很快,目前已熟悉掌握了各種常見腫瘤的標準治療規範,能原則性靈活性地運用各種腫瘤治療方案。
總之,一年來,我珍惜了這次難得的求學機會,加倍勤奮工作,努力學習,不恥下問,終獲益匪淺。這是我人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必將在我以後的工作學習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定將再接再厲,持之以恆,力爭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醫生進修學習個人的總結 篇3
經過兩年的申請等待,終於確定於20xx年9月至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進修學習。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建於1904年,是一所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20世紀五十年代末周永昌教授等開創了超聲醫學事業,被譽爲“中國超聲診斷髮源地”。1963年陳中偉教授、錢允慶教授等成功施行了國際醫學史上第一例斷肢再植手術,從此六院被譽爲我國斷肢再植的搖籃。1978年,於仲嘉教授研究成功“手或全手指缺失的再造技術”,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醫院設有上海市四肢顯微外科研究所、中國上海國際四肢顯微外科培訓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創傷骨科研究所。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及蘇州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基地,也是全國醫學進修基地之一。醫院的骨外科是國家臨牀重點專科、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四肢顯微外科是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六院是國內著名的骨科醫院,技術與理念與國際接軌,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每年完成骨科手術約15000例(不包括急診手術),其中創傷骨科6500例,脊柱外科1200例,關節置換1500例,關節鏡科20xx例,矯形外科及骨腫瘤1500例,修復重建及斷肢病房2300例,平均日手術量60例。近半年的進修生活,讓我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技術與理念,在創傷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尤其對關節周圍骨折的診治及手術技巧方面,有了一箇較大的提高;對髖關節、膝關節置換有了充分的認識。進修期間,我嚴格遵守六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從科室領導的安排,積極完成了科室分配的各項工作任務,認真業務學習,圓滿完成了進修任務。現將半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四肢顯微外科學習班
9月1日至9月11日,按照上海六院進修安排,我參加了四肢顯微外科學習班,這個學習班主要是爲了提高進修醫師顯微技術及理論知識。通過各位老師的授課,進一步鞏固和豐富了我的顯微外科理論知識。另外,老師們的標本示教,手術演示,使自己對一些手術的關鍵步驟有了更深的認識。顯微外科是骨科醫生的基本功,通過對顯微外科的學習,我深刻領會到了其真正內涵和見識的卓越。
二、AO技術學習班
AO技術學習班是此次進修之前的另一必修完成科目。此次學習班非常正規,講師團有AO亞太地區祕書長上海六院的羅從風教授,以及國內一些著名的骨科專家。質量很高,要求嚴格。此次學習班內容,圍繞骨折治療的AO原則,涵蓋了基礎理論和臨牀基本骨折的治療。學習班另一項重要內容是進行標本分組操作,羅從風教授親身示教,使我真正掌握了骨折的基本固定技術,如張力帶固定技術、加壓螺釘固定技術、外固定支架固定技術等。同時,通過AO基礎學習班的學習,使我對AO原則:解剖復位,堅強固定,保護軟組織血運,早期功能鍛鍊有了更高的認識。最後獲得國際AO組織頒發的AO基礎學習班證書,爲以後成爲Aofellow打下基礎。
三、創傷骨科學習內容
1、Mippo(微創)技術的應用
在經過老師們的講課及手術,術後看書和總結,我對Mippo技術有了透徹的瞭解,領會了技術精髓。它是一種骨折相對穩定技術,適用於關節外、骨折粉碎嚴重、軟組織條件不允許切開復位的骨幹骨折,如股骨髁上骨折、脛骨遠端骨折等。Mippo技術不等於小切口技術,無論大小切口手術,都應儘量保存骨塊血運,而不應把解剖復位建立在破壞局部及骨塊血運的基礎上。但有時患者並不理解功能復位的含義,以骨折是否解剖復位作爲衡量手術成敗的標準,應用此項技術需要術前和患者有良好的溝通。
2、髓內釘技術
近年來隨着人均壽命增加,我國已步入老齡社會,骨質疏鬆症病人已超過6000萬人,據報道顯示:我國每5分鐘就有一例髖部骨折病人。半年來,我接觸到很多高齡髖部骨折病人,固定不再侷限於空心螺釘、DHS上,而是應用諸多國際上先進的髓內固定系統,如PFN、PFNA、Ganma釘、Ganma3、intertan等。其優點是:槓桿力臂短,彎曲力臂小,手術創傷小,失血少,很好解除了患者痛苦,減少了手術併發症,尤其適合粗隆下骨折病人。目前,髓內釘技術治療髖部骨折已成爲“金標準”,從國際會議、國內會議,還有各種雜誌文章報道上可見一斑。然而,這些內植物多爲進口材料,價格較爲昂貴,但我相信隨着國產器械的大量出現,髓內釘技術必然成爲治療髖部骨折的主流。所以我也重點學習了此技術,包括從閉合復位到內植物植入。
四、關節外科的學習
上海每年關節置換病人大約6000例,其中六院就佔1500例之多,平均每天有6臺關節置換手術。大部分都是骨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陳舊性髖關節脫位、關節置換術後感染、關節置換術後假體周圍骨折翻修等,通過大量手術觀摩,加深了關節手術的技術的理解。
五、參加學術會議
這半年來,我利用業餘時間,積極參加上海舉行的學術會議,如:上海市骨科年會,上海市創傷骨科年會,上海市足踝學術會議,瑞金醫院全國創傷骨科會議,國際外固定支架會議等,汲取各位專家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開闊了眼界,理論得到豐富和提高,可以使自己將來工作少走彎路。通過和各位教授交流,感受到大家的風範,和同道交流中,發現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明確了自己以後努力的方向。
六、上海六院值得我們借鑑的方面
通過學習中的細心和體會,我發現了上海六院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地方,現歸納如下:
1、手術室效率高
六院手術間並不多,總共25臺,平均每個手術間每天要做6臺手術,其利用率及效率極高。我認爲其關鍵點是銜接特別好,麻醉準備室、復甦室充分應用,工務員經過專業培訓後可以準確專業的接送病人。
2、手術室的每個手術間都配備固定的專業器械護士和巡迴護士,手術中器械護士與醫生的配合相當默契,不用手術醫生自己找器械,選螺釘,上電鑽。手術醫生只需要說要什麼,有經驗的護士會提前預知手術醫生的需要,大大的縮短了手術時間。專業的巡迴護士會根據手術要求,提前擺好體位,上好止血帶,節剩了大量時間。而我院護士在這方面存在的明顯不足。
七、進修期間存在的不足之處
1、進修時間太短
一般,醫生到專科醫院進修時間常規爲一年,但上海六院只招收半年學習班。半年的學習,每天都要和時間賽跑,總覺得時間太短,有很多科室尚沒有機會輪轉,如:修復重建、斷肢病房,有很多先進的技術沒有掌握,對很多疾病尚認識不足。
2、沒有完全利用好寶貴的時間
在半年學習時間,通過高強度、大量的病歷、手術學習,期間曾出現學習疲勞,無法堅持,加上國慶、春節等節假日,所以其實總的來說,只有4~5個月的學習時間。
總之,通過6個月的進修,我還是受益匪淺,再次感謝院領導給我這次難得的機會,感謝科主任的信任,同時也感謝科裏同志們的辛苦工作,使我能得以到六院學習。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嚴守工作紀律,努力學習和工作,運用所學,多爲我們醫院創造價值,不辜負領導的信任和囑託。
醫生進修學習個人的總結 篇4
按照醫院的規定和要求,我於今年x月份來到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普胸外科,進修學習期間我嚴格遵守醫院及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志,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工及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對待病人和藹可親,態度良好,努力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用於實踐,在此過程中我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牀經驗,盡力提高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不斷培養自己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經過這次進修我提高了書寫病程記錄、會診記錄、出院記錄等醫療文件的水平;增強了對各科室常見、多發病人的診治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了常見化驗的正常值和臨牀意義及和各類危、重、急病人的處理。較好地完成了進修科室的學習任務,未發生任何醫療差錯和醫療事故。
此外,在工作中,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自覺加強思想學習,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八大精神,踊躍參加了進修單位及科室組織的政治學習、和各項活動,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指導工作及學習。
總之,我對自己進修期間的表現是較爲滿意的,同時我對自己未來的工作也充滿了信心,也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補缺補差,取得更大的進步!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