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實習班主任工作總結(精選3篇)

小學實習班主任工作總結 篇1

  春去秋來,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從事教學工作兩年了,並且擔任班主任工作兩年了,在這兩年裏,在心態和工作方法上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簡單地將在第一年裏和第二年裏的班主任工作進行一箇簡單的對比。

  一、在思想上的準備更充足:

  初初成爲一箇班的領導者,內心有無比的興奮,同時心裏也覺得有些壓力,畢竟自己缺乏教育管理實踐經驗,所以對於會在實際中碰到的問題所做的預測比現實樂觀,在碰到一系列的“突如其來”而又煩瑣不堪的問題時,自己也難免是亂了陣腳,疲於奔命於一些小事上去了,一看到學生做的事情不符合要求時,心裏就免不了不舒服:這些學生怎麼這樣啊?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很少能夠從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去考慮,造成一味的責怪,沒有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來。局面朝着嚴重偏離與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

  經過了一年的洗禮和經驗教訓的沉澱,到了第二年重新接班前,自己在周圍領導和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較仔細的反思,並向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寶貴經驗,再較認真地學習了一些與班級管理相關的理論知識,自己再重新將以前碰到的案例不斷地重溫,“假如當初我……做,或許……問題就可以解決得更好”,把以前在實踐中碰到的較典型的問題再次設想,也爲以後出現類似問題時能夠較得心應手地得以解決。

  二、嘗試走進學生的心靈:

  初爲人師時,在制定一些班規或者是一些日常需要共同遵守的習慣時,往往沒有很徹底地從學生的需要和能夠做到的範圍來考慮,並且在有時候無論學生何種情況做得不好時,我都是用較簡單的批評方法去指正,讓一些學生覺得沒有信心去做好,便久而久之,不但起不到約束和改進作用,反而讓他們的一些壞習慣更加根深蒂固。

  在第二學年度,在制定班規和處理一些違規行爲時,能夠更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自己學生先制定,再師生一起討論規範,讓學生覺得容易接受,自然執行起來的時候也不易有牴觸情緒。並且在對待學生在日常行爲出現了過失或不當時,我雖然也一樣很敏感,心裏面抱着對任何一件小事不放過的心態,但大多數時候能夠在處理前先從多方瞭解清楚情況然後才採取相應的措施。

  比如,我們班有一箇逆反情緒較大的男生經常是在自己班定出來的時間裏遲到,而他偏偏又是一箇主要科目的科代,這樣一來每天的功課總是不能夠按時收齊,讓很多同學和老師很不滿意。在我瞭解到這個情況時,並沒有簡單地採取一些懲罰措施,而是向他進行瞭解情況,瞭解到他是住在河南南基路,每天上下學路途遙遠還要轉車,所以就經常不能準時回來。

  後來我的氣也就不然而然的消了,並且與他商量如何解決現狀,給了兩個方案給他參考:一是以後儘量安排好時間,晚上早點休息,早上早點起來上學;二是不擔任科代表,轉做其他崗位的工作。後來他還是選擇了前者,下定決心後就慢慢地改過來了,特別是這個學期開始,每天都是七點三十分前就來到了學校並做好他自己份內的工作。從原來的“遲到大王”,變成了“早到大師”。當初若簡單粗暴地採取以往的做法如訓話,抄書等,可能就會獲得相反的效果。

  現在的學生正處於青春敏感期,又加上第一範文網功課相對比較緊,學業比較重,在學習和生活中容易與學生或其他人鬧情緒或者發生身體上的衝突,而忽略了考慮其他後果,除了在平時教育他們要和睦相處之外,在真的有突發事情發生時,也不會過於急躁地去追究誰的責任和責罵(以前很不理解爲什麼學生會因爲一些芝麻綠豆大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而是讓他們先在自己身上找不足然後再從各自造成的危害去說,這樣學生也就更容易聽得進我的教育,慢慢地以前經常與同學鬧矛盾的同學也逐漸明事理了。這應該就是用心理學上的換位思考方法,讓彼此在理解中增強感情。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能引起我的興趣,我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上面,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們有哪些痛苦和歡樂等等。”只有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時,學生纔有可能對我們敞開心扉,訴說他們的心理話。“用心靈贏得心靈“,這也是我開展工作時經常想起的一句話。在平時儘可能主動地向學生瞭解生活,聽聽他們的心裏話,一方面有利於自己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另外也可以及時瞭解和幫助解決問題。

  三、更加有恆心去抓各方面的常規:

  在第一年的開始,對學校的環境和各方面的操作和要求也不是很瞭解,比如大搞衛生要檢查到何種程度,心裏完全無底,在很多方面等我瞭解清楚時,學生都已經養成了一些很難改的習慣,在管理上就顯得較爲被動了。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對於學校各方面的操作明確了很多,所以抓起常規來也較“駕輕就熟”,心中更有底了。於是在開學初的文明習慣養成期裏,較嚴格按照各條校、班規來執行,此外還及時解決在巡課室時發現的問題,如在抓衛生上,除了看值日生做得到不到家,還注重每一位學生的保潔意識的培養,如看地面是否有紙片,垃圾桶周圍有沒不中規矩的“垃圾”存在,講壇上乾不乾淨等等。學生養成了習慣後,在平時的衛生檢查或者是月末大清潔,還有迎接創強區的各項檢查中都能夠認真對待,獲得了較好的評價。

小學實習班主任工作總結 篇2

  春去秋來,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從事教學工作兩年了,並且擔任班主任工作兩年了,在這兩年裏,在心態和工作方法上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簡單地將在第一年裏和第二年裏的班主任工作進行一箇簡單的對比。

  一、在思想上的準備更充足:

  初初成爲一箇班的領導者,內心有無比的興奮,同時心裏也覺得有些壓力,畢竟自己缺乏教育管理實踐經驗,所以對於會在實際中碰到的問題所做的預測比現實樂觀,在碰到一系列的“突如其來”而又煩瑣不堪的問題時,自己也難免是亂了陣腳,疲於奔命於一些小事上去了,一看到學生做的事情不符合要求時,心裏就免不了不舒服:這些學生怎麼這樣啊?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很少能夠從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去考慮,造成一味的責怪,沒有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來。局面朝着嚴重偏離與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

  經過了一年的洗禮和經驗教訓的沉澱,到了第二年重新接班前,自己在周圍領導和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較仔細的反思,並向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寶貴經驗,再較認真地學習了一些與班級管理相關的理論知識,自己再重新將以前碰到的案例不斷地重溫,“假如當初我……做,或許……問題就可以解決得更好”,把以前在實踐中碰到的較典型的問題再次設想,也爲以後出現類似問題時能夠較得心應手地得以解決。

  二、嘗試走進學生的心靈:

  初爲人師時,在制定一些班規或者是一些日常需要共同遵守的習慣時,往往沒有很徹底地從學生的需要和能夠做到的範圍來考慮,並且在有時候無論學生何種情況做得不好時,我都是用較簡單的批評方法去指正,讓一些學生覺得沒有信心去做好,便久而久之,不但起不到約束和改進作用,反而讓他們的一些壞習慣更加根深蒂固。

  在第二學年度,在制定班規和處理一些違規行爲時,能夠更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自己學生先制定,再師生一起討論規範,讓學生覺得容易接受,自然執行起來的時候也不易有牴觸情緒。並且在對待學生在日常行爲出現了過失或不當時,我雖然也一樣很敏感,心裏面抱着對任何一件小事不放過的心態,但大多數時候能夠在處理前先從多方瞭解清楚情況然後才採取相應的措施。

  比如,我們班有一箇逆反情緒較大的男生經常是在自己班定出來的時間裏遲到,而他偏偏又是一箇主要科目的科代,這樣一來每天的功課總是不能夠按時收齊,讓很多同學和老師很不滿意。在我瞭解到這個情況時,並沒有簡單地採取一些懲罰措施,而是向他進行瞭解情況,瞭解到他是住在河南南基路,每天上下學路途遙遠還要轉車,所以就經常不能準時回來。

  後來我的氣也就不然而然的消了,並且與他商量如何解決現狀,給了兩個方案給他參考:一是以後儘量安排好時間,晚上早點休息,早上早點起來上學;二是不擔任科代表,轉做其他崗位的工作。後來他還是選擇了前者,下定決心後就慢慢地改過來了,特別是這個學期開始,每天都是七點三十分前就來到了學校並做好他自己份內的工作。從原來的“遲到大王”,變成了“早到大師”。當初若簡單粗暴地採取以往的做法如訓話,抄書等,可能就會獲得相反的效果。

  現在的學生正處於青春敏感期,又加上第一範文網功課相對比較緊,學業比較重,在學習和生活中容易與學生或其他人鬧情緒或者發生身體上的衝突,而忽略了考慮其他後果,除了在平時教育他們要和睦相處之外,在真的有突發事情發生時,也不會過於急躁地去追究誰的責任和責罵(以前很不理解爲什麼學生會因爲一些芝麻綠豆大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而是讓他們先在自己身上找不足然後再從各自造成的危害去說,這樣學生也就更容易聽得進我的教育,慢慢地以前經常與同學鬧矛盾的同學也逐漸明事理了。這應該就是用心理學上的換位思考方法,讓彼此在理解中增強感情。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能引起我的興趣,我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上面,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們有哪些痛苦和歡樂等等。”只有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時,學生纔有可能對我們敞開心扉,訴說他們的心理話。“用心靈贏得心靈“,這也是我開展工作時經常想起的一句話。在平時儘可能主動地向學生瞭解生活,聽聽他們的心裏話,一方面有利於自己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另外也可以及時瞭解和幫助解決問題。

  三、更加有恆心去抓各方面的常規:

  在第一年的開始,對學校的環境和各方面的操作和要求也不是很瞭解,比如大搞衛生要檢查到何種程度,心裏完全無底,在很多方面等我瞭解清楚時,學生都已經養成了一些很難改的習慣,在管理上就顯得較爲被動了。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對於學校各方面的操作明確了很多,所以抓起常規來也較“駕輕就熟”,心中更有底了。於是在開學初的文明習慣養成期裏,較嚴格按照各條校、班規來執行,此外還及時解決在巡課室時發現的問題,如在抓衛生上,除了看值日生做得到不到家,還注重每一位學生的保潔意識的培養,如看地面是否有紙片,垃圾桶周圍有沒不中規矩的“垃圾”存在,講壇上乾不乾淨等等。學生養成了習慣後,在平時的衛生檢查或者是月末大清潔,還有迎接創強區的各項檢查中都能夠認真對待,獲得了較好的評價。

小學實習班主任工作總結 篇3

  我跟隨學院的院隊到湛江市第##中學開展了八個星期的教育實習活動。在實習的八個星期中,我擔任初一(2)班的實習班主任。實習班主任的路途雖然充滿了忙碌和艱辛,但是它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那裏我學到了更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在與兩位指導老師、搭檔蘇老師還有學生的接觸交流中,我初嚐了身爲人師的快樂,也使我懂得實習班主任工作的繁瑣和艱辛。八個星期的實習讓我收穫頗豐、感觸良多。下面,我就這次實習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經驗和心得進行總結。

  要管理好一箇班級,首先是要較快地瞭解整個班級的情況。實習剛開始的時候,王老師還沒有向我們過多地講他們班的其他情況,只是告訴我們班上哪個學生最調皮。老師的用心,其實是希望我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發現來了解這個班。剛一開始我覺得很難接受,擔心是因爲老師對我們不放心,所以並沒有把整個班交給我們來管理。現在想想,王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爲只要通過自己的瞭解和發現,我們纔會有進步,有收穫。我們來這裏就是學習,學習是一箇從不懂到懂得的過程,我們應該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觀察瞭解這個班級,而不能所有的一切都要依靠我們的指導老師。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箇很大的考驗。

  後來,在和學生慢慢接觸後,我們大概瞭解了班裏的一些情況。初一(2)班相對於其他四個班來說,有很大的差異性。因爲這個班,一開始可能因爲他們原先的語文老師休假,這對於剛上初中的他們來說,在心裏面會有一點點的影響,甚至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所有相對其他班級來說,這個班存在着比較多的問題,個人的矛盾也比較多。但是都集中在一箇點上—他們的紀律性不強。幾乎每個科任老師都向班主任王老師抱怨,反應初一(2)班的課堂紀律差到一塌糊塗。儘管是這樣子,但我覺得這是對我們這份班主任工作的一箇考驗。所以,在大概瞭解整個班級的情況後,我們慢慢地開始我們的工作。希望靠我們在課堂上的所學到知識,加上我們的耐心,慢慢地把這個班級管理好。

  隨着時間的相處後,我發現這個班的紀律雖然不好,可是他們都很聽話,很有個性,但是他們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着小學的學習習慣。他們平時最害怕的是聽到班主任的批評,可是最期待的,卻是聽到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王老師的表揚。

  抓住這一點,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授課上、批改作業上,都儘量找出他們的閃光點,讓班主任對他們進行表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其次,因爲除了上課時間,我一直是跟班的。剛開始的幾天,學生雖然對我們實習老師很好奇,可是因爲身份問題,他們都不怎麼和我說話,有點被動。這讓我感覺到我很難去融進這個班級。不過,我採取了一些方式,面帶笑容,主動和他們交流。同時,我還給自己制定了一箇計劃,在兩天內把全班同學的名字聯繫個人,包括他們的優缺點,都一一記下來。這項工作雖然是有點累,但是我覺得還是有意義的。因爲我發現有一次在樓梯,剛好遇上我們班的一箇學生,我笑着喊出他的名字。他似乎很驚奇,但是隨後的反應卻是很興奮,然後笑着跑下去。學生都希望從老師的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這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結果就是學生也會非常的尊重你,更多地願意和你交流,從而就達到了瞭解學生的目的。

  再次,我們還主動地與原班主任交流和溝通。班主任是溝通我們和初一(2)班的橋樑,王老師對我們的一切事物,每一箇學生的特點都瞭如指掌。因爲主動地向王老師請教,讓我們學到了更多的處理一些班級工作的方法。這樣子,在管理整個班級上,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在實習期間,我們主要的班主任工作是輔導王老師主持班級的日常工作。但在這短短的八個星期裏,我更多的工作是監督學生的學習、紀律以及衛生。當然,在監督的同時,我也不忘給他們灌輸一些道理,結合他們每個人的特點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總體來說,他們都很聰明,每個人的表現都很好。可是由於還保留着小學的學習習慣,主動性不夠強,學習方法欠缺。而導致他們學習成績上不去的主要原因,還在於他們的紀律問題。我們初一(2)班的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因此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他們因爲年齡還小,都愛聽到老師的表揚,所以我們就抓住這一點,利用好他們的“弱點”,對他們進行思想上的教育。

  開展活動,以學生爲主體。所以在一開始,我就在學生中展開一些調查,詢問他們喜歡什麼活動,以及什麼性質的班會。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開展了一次以“我和‘月亮’有個約會”的語文活動,非常受學生歡迎。同時,我們還根據他們的中段考試,做了一些以“你從初一(2)班中學到什麼,初一(2)班有哪些優缺點”爲主要內容的調查,展開了一次主題班會“班興我榮,班衰我恥”。這個班主任工作實習總結主題主要是針對前半個學期,他們班所存在的缺乏凝聚力的最大缺點和在期中考試考差後,班上普通存在的一中失落心理而展開。讓他們明白,集體的力量;讓他們相信,我們的初一(2)班,是可以創造奇蹟的一箇班集體。

  八週的實習班主任工作經歷雖然很短,但是我卻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艱鉅、深奧,它和教學一樣,不僅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要把這項工作搞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練和考驗。我非常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陳老師和王老師,還有初一(2)班的全體同學,是他們給了我們一箇非常難忘的回憶。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和工作,爭取早日成爲一名優秀的班主任。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