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領域教學總結(精選6篇)
社會領域教學總結 篇1
我班孩子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尊敬老師,愛護同伴,能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規則,大部分孩子能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有一定的自信心。但是由於我班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合作意識不強,不能相互謙讓,相互分享,本學期將重點加強培養。
1、瞭解自己和他人的異同,初步學會同情和關心他人。
2、瞭解周圍的的環境,並初步瞭解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引發幼兒最初步熱愛家鄉的感情。
3、瞭解周圍成人的勞動,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養成愛勞動、愛勞動成果的習慣。
4、大膽表達自己想法,學會克服困難;初步學會評價自己與同伴,懂得與他人合作,學會分享和謙讓。
5、瞭解祖國的一些傳統文化,初步瞭解奧運知識,初步培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幼兒在玩玩具中經常會發生爭吵或打鬧,我們將和孩子一起共同討論,讓孩子們懂得解決矛盾的方法及一起遊戲的規則和作用,學會交往,同時教育幼兒懂禮貌,並創造機會訓練幼兒學習禮貌用語。
每月開展一次“大幫小”的活動,鼓勵幼兒幫助小班幼兒,體驗幫助別人的得到的快樂。
以講故事、看圖片等形式引導學會幼兒相互合作、相互謙讓。
以輪流當小小升旗手的形式,在每次升旗儀式後講講最近的國家大事,介紹簡單的奧運知識,幫助幼兒尊重國旗,以及培養幼兒愛國情感。
收集有關環境保護的圖片、資料等,通過社會實踐、故事講述等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社會領域教學總結 篇2
提高自身素質只有通過多種渠道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責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本領。本人在本學期中,積極參加各項時事、政治學習,堅持把理論同實際相結合,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幼兒,做好保教工作。本學期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堅持做到以身作則、勇於奉獻、勤勤懇懇,無論是否當班,都要做好並檢查班級的各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其他老師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發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隊精神作用,團結一致地做好班級工作。在狠抓班級常規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動有組織、實施有計劃,教學工作推陳出新。
教學工作是幼兒園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尤其對於大班來說。家長是非常重視的。這一學期中,我們認真仔細地備好每一節教育活動,並在每一節教育活動的設計上力求創新,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在拼音與數學的教學上,我們多方查閱資料,並與其他教師交流,保證知識的正確性。我們還仔細瞭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及學習情況,針對他們不會的、掌握不好的,加以輔導與練習。
安全工作不容忽視
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爲了保證幼兒在園內的安全,我們要加強幼兒園的各方面安全工作,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的能力,並深入進行安全教育及檢查,做到防患於未然。爲了進一步提高我園師幼的消防安全意識,熟悉滅火、應急疏散安全常識,熟練掌握滅火、疏散的組織程序以及火場逃生和自救互救的基本能力,增強組織實施撲救初期火災的能力以及引導人員疏散的技能,建設平安校園構建和諧社會,創造安全的教育環境,在市消防大隊隊長的親臨指導下,我園於201x年12月11日下午進行全園300餘名幼兒及教職工的消防演習活動。參加消防演習的師生們都感到,這樣的演習,不僅使大家能真學、真會、真懂、真用,學到了新知識、新方法,熟練掌握了使用滅火器的要領,增強了消防安全意識,還爲保證幼兒園消防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達到了預期目的。
配合園領導,完成各項任務
本學期我園有幾項大的任務:在九月的兒歌比賽中,我們班的趙乙帆小朋友獲得了小明星的光榮稱號,小組和集體的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收到了領導和家長的好評;十月的合唱比賽中,由於伴奏帶臨時出問題影響了我們,但是我們還是堅持完成了比賽,不管成績怎樣,我們都非常的高興;十二月是向家長彙報演出,雖然受到甲流的影響,家長不能來參加,但是我相信孩子們的精彩表現家長們一定感受的到。這每一項都是展示自己,表現幼兒的機會,我們班的三位教師互相配合,認真的完成好每一項任務。家長工作必不可少增進家園互動爲了更好的做好家長工作,在每月的家訪活動和家長接待日活動中,我同其他教師一道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裏的各種表現。
向家長詢問、瞭解幼兒情況,及早掌握幼兒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對教師關心和愛護幼兒的一些舉措,家長們也表示認可。對於一些幼兒在園內有一定進步時,我們馬上與家長取得聯繫,請家長配合,使該幼兒能繼續進步。
今天的幼兒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之材,是祖國明天的希望。要使之成爲有用之材,需要老師和家長精心、科學、合理而又有針對性的教育。我們要充分利用家長早晚接送幼兒的短暫時間與家長交流、溝通。瞭解和介紹幼兒家園的表現,提出合理要求,還可根據不同家長的特點,從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積極而有效地做好家長工作,以取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共同教育好幼兒。
社會領域教學總結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什麼是快樂。
2.幼兒能在討論、操作中分享快樂。
3.培養幼兒發現快樂、分享快樂,積極面對生活的良好個性品質。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什麼是快樂。
活動難點:
幼兒能在討論中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快樂的背景音樂、幼兒心情圖標、實物”快樂口袋”、”快樂口袋”PPT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興趣
教師播放有關快樂的視頻,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視頻,我們一起來看看。(幼兒觀看後,討論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快樂的事。)
二、幼兒欣賞故事,體驗作品經驗
教師打開多媒體課件,讓幼兒邊聽故事邊看動畫。
提問:”小動物對着快樂口袋分享了哪些快樂?後來森林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是什麼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
三、通過討論、操作,分享快樂
教師出示幼兒心情圖標,提問個別幼兒:”你快樂嗎?爲什麼?小朋友,你今天爲什麼不快樂?小朋友們能學習故事中的小猴子來幫助小朋友快樂起來嗎?”(幼兒集體出主意幫助小朋友快樂起來)。教師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區角活動,在共同操作中感受快樂。活動後,教師提問:”小朋友你現在快樂嗎?小朋友們你們現在快樂嗎?爲什麼?(讓幼兒體驗使別人快樂,自己纔是真正的快樂。)”
教師小結: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夠快樂的成長,我們要靠自己發現快樂並和別人分享快樂,使別人得到快樂的人自己才最快樂。
四、遊戲:快樂口袋
教師出示”快樂口袋”:”我們來做個遊戲-把快樂告訴口袋。小朋友們能像小動物一樣把自己的快樂對着口袋說說嗎?”師:讓我們一起出去收集更多的快樂吧。(師幼隨音樂出活動室)
社會領域教學總結 篇4
在本次社會領域教育教學培訓中,真的是受益匪淺。有時在和寶貝們上社會活動中,一不小心就會走到語言活動中去,活動結束後自己才知道反思,怎麼會這樣引導孩子呢?通過這次周老師的培訓讓我領悟到很多。謝謝!
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遊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箇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應爲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加以指導。
一、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則,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對幼兒提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對幼兒的行爲作出補充和修正,在維護幼兒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滲透課程的要求。首先是以積極的方式對幼兒提出要求。當我希望幼兒用某種方式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就直接告訴幼兒具體如何去做和做什麼,而不是告訴他不要如何做和做什麼。其次是積極的環境。一箇良好的、積極的環境意味着一箇能夠誘發、維持、鞏固和強化積極的社會行爲的環境。
(1)在物質上是豐富和多樣的。
(2)在氣氛上是寬容和接納的。
(3)在制度上是明確和必要的。
(4)在設計上是具有某種傾向性和暗示性的。
再次是縱向比較而不是橫向比較。當週老師在說到這一點時,我都在想自己有沒有出現這樣的教育方式一一對應着。最後行動和言語相互強化。當我們在告訴孩子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做個誠信的人時,首先我們也應該是這樣做的。答應孩子的事情不能忘,自己首先就要做一箇好的榜樣,這樣孩子也會跟我守誠信。
二、生活教育
社會性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藉助於日常生活,並且爲了日常生活而進行的。從寶貝們入園開始,社會領域的教育就一直存在着,並不是只在課程中存在的,以及各個節日時時刻刻都涉及到了社會領域的教育。在活動中,幼兒學會與人交往,同伴之間要學互助、合作和分享,要有同情心,培養幼兒愛父母、愛長輩、愛老師、愛動物、愛生活的社會情感。引導幼兒對自己的行爲進行恰當的評價,培養幼兒的自我意識和初步的價值觀,
三、社會領域課程的組織
幼兒的全面發展是指幼兒在身體、認知、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因此,社會性發展是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爲主要目標的社會教育必然地成爲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領域教學總結 篇5
活動名稱:社會——娃娃家的巧嘴巴
活動目標
1、喜歡模仿家庭成員做事,感受娃娃家遊戲的樂趣。
2、瞭解家庭成員在家中的活動。
3、能夠用語言等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活動重點:喜歡模仿家庭成員做事,感受娃娃家遊戲的樂趣
活動難點:能夠合作遊戲,用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娃娃家以及玩具
活動過程
一、娃娃家裏有什麼
1、瞭解娃娃家的玩具材料,知道他們是做什麼用的;
2、瞭解娃娃玩具材料的擺放位置,用後歸位;
二、娃娃家裏做什麼
1、娃娃家裏都有誰?引導幼兒分配角色;
2、遊戲前要先打扮好自己,如:媽媽系圍裙、爸爸打領帶、爺爺粘鬍子,奶奶帶花鏡等;
3、知道自己是誰?做什麼事情?
4、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家裏都做什麼事情;
5、引導幼兒模仿:做飯、看報、哄娃娃、看電視等;
三、娃娃家裏來客人了
1、引導幼兒開門,有禮貌的請客人進屋;
2、請客人坐下後,招待客人;
3、有禮貌的對話;
4、再見,送客人,請客人下次再來;
四、娃娃家遊戲結束了
1、指導幼兒收拾遊戲材料;
2、乾乾淨淨的娃娃家;
活動延伸:
1、幼兒到表演區把“家中來了客人”表演下來;
2、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應用;
社會領域教學總結 篇6
本學期我們將幼兒的社會性培養有意識地整合在各個活動中,爲幼兒提供小組合作或想辦法解決爭搶的機會,如提供數量不足的操作材料或需小組合作共同完成的小任務等,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懂得輪流玩和友好合作,有初步的謙讓意識。本次活動,老師們很好地貫徹了這些原則,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學習遵守了一日生活常規。在遊戲活動中,學習遵守簡單的遊戲規則。如愛惜玩具、團結合作、自我保護的培養。在教師的提醒下,能輕拿輕放玩具,玩好後放回原處,會拾起掉在地上的玩具。懂得不打人不罵人,願意與同伴友好相處。
學會簡單的禮貌用語,進行禮貌教育。禮貌教育是一箇重要內容,趙玉榮老師的《學做文明小客人》和張宏波老師的《說聲對不起》等活動向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學習了問早、問好、說再見等禮貌用語,並在一日生活中時刻提醒幼兒禮貌用語的使用。現在我園的幼兒都是有禮貌的好孩子了。
總之,我們會抓住每一箇有利的時機,對幼兒進行社會方面的教育,爲他們以後走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次活動是非常成功的,老師們的態度也很端正。特別值得 一提的是每個老師自己製作的課件,我深深的感受到老師們是在用心做事,用實際行動在證明自己的敬業精神。
既然有成績,那麼同時也存在着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這次活動的整體來看,老師們的語言還有待於進一步規範,有些重點還突出得不十分明顯,同時課堂隨機應變的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希望老師們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