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學期小學數學教研工作總結(精選3篇)

2025年秋季學期小學數學教研工作總結 篇1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我校小學數學學科基地認真貫徹市教研室學科教研基地建設的工作思路,將學科教研基地建設作爲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和骨幹教師培養的重要渠道。積極開展教育教學重點問題的研究,加強學科教學教研團隊建設,解決學科教學難題,發揮先行研究、交流研討、示範引領的作用,帶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及教師素質的提升。一年來,全體中心組成員積極進取,團結協作,默默奉獻,完成了各項任務。現將工作簡要小結如下:

  二、主要工作

  (一)、調整學科團隊,明確職責。

  爲加強學科基地工作的過程管理,組織機構由領導小組、專家顧問小組和核心成員組構成。

  領導小組組長:郝站穩督促、檢查研究進程,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參與研究工作。

  專家顧問小組:趙洪生、張煒負責學科基地研究的引領與把關。

  研究小組組長:崔慧敬撰寫方案、主持研究、分配研究人員的研究任務;負責數學學科理論、技術培訓(收集材料、主持培訓);負責向課題主管門提交的各項研究計劃、總結以及學科基地研究制度建設。

  核心組成員:

  傅蓉:負責數學教研活動圖片信息的收集、歸類整理和上傳信息至課題博客及網站和論壇;負責學生作品的收集。

  紀金蘭:負責數學學科的教研活動的通知、內容記錄、簽到薄及獲獎證書的收集。

  李衛華:負責教師備課筆記、各類總結、計劃、調查問卷的收集工作。

  白桂英:負責課題研究過程中檔案資料的打印、歸類、歸檔工作。

  其他研究人員:承擔研究中部分教案、教學設計、課件等資料收集、保管,以及學生作品收集。

  (二)、認真紮實開展活動

  1、20xx年2月17日下午,召開了所有中心組成員會議。會議主要內容是針對市教研室張莉主任在上學期末來我校調研時提出的指導性意見進行部署。

  2、備課實行集體備課,先分頭準備,再集思廣益,形成最佳的教學設計,再走進課堂。在年級組長的帶領下,充分利用休息時間,克服一切困難,加班加點,圓滿完成了集體備課任務。現在小學數學學科基地各年級都有一套完整的教案、課件、課堂測評。爲了方便老師們使用,教案全部上傳到了共享裏,課件上傳了一部分(上傳速度太慢)等等。

  3、積極開展教研活動

  (1)、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每週星期四晚上是我們數學學科基地教研時間。每週一箇主持人(由中心組成員擔任),一箇主題內容。全體中心組成員都能積極參加,暢所欲言,把自己的經驗與大家分享,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相互探討,每次教研氛圍都很濃烈。全年共開展了30餘次教研活動,每次都能及時把教研活動的資料進行總結,並上傳到共享裏和基地博客裏。

  (2)、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本學年我們組織安排示範課12節、教改課30節,青年教師推門課14節。要求每人聽課不少於40節。每節課後都進行評課教研。

  (3)、注重外出學習。學校每學期派出教師10多人次外出學習,先後去過保定、德州、泰安等地,吸納外地先進的教改經驗和全國名師的教改精華,再通過交流會將經驗傳達到每位教師。

  (4)、認真做好教師的培訊工作。一年來,所有數學教師參與的培訓共四次,主題分別是《怎樣有效的聽課、評課》、《怎樣進行集體備課》、《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實踐》、《“三梳雙問”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

  (5)、定期請市、區教研室領導來我校指導工作。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大型教研活動,內容豐富,既有理論學習又有課堂教學展示,最後請市教研室趙洪生老師,區教研室劉文成主任,教研員張煒提出指導性意見。

  (6)、加強數學課題研究。目前有兩項數學課題正在研究中,一項是市級課題《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有效性的研究》;一項是省級課題《小學數學課堂“三梳雙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的研究》。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加強課題的開發。

  2、由於教師工作任務重,少數老師很少參加教研,很少參與討論,等待坐享其成。

  3、教研工作沒有常態化。

  今後,我們的工作要在教研室的指導下,發揮中心組成員的作用,不斷改進,不斷提高。

  秋季學期小學數學教研工作總結二

  本期我校數學教研組在區教研室領導與學校領導的帶領與高度重視下,以及全體數學老師的密切配合下,高質量的完成了本期教研工作。現將本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理論薰陶實踐同步

  1、學校教研工作必須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否則就會變成“無本之木,無水之源”。本期我們以《備課的變革》爲理論依據,主要研討了《教材的正確解讀》、《學生現狀解讀》、《教學目標的制定》三大塊內容。文本由高中低三個教研小組分別負責解讀,解讀時全組成員共同進行,其中:一人負責執筆與交流,一人負責根據解讀的內容準備教研課,其餘人負責資料的收集與磨課。通過以點帶動線,以線帶動面,使全體老師都參與到了活動中來,並讓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穫。

  2、針對各年段的具體情況結合區教研室的安排,本期共確立了三個實效科研課題:《怎樣在低段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怎樣提高教師課堂評價的有效性》、《怎樣營造讓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氛圍》通過查閱資料,結合課堂實際教學,課題的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3、認真抓好了家常課的`聽課活動。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於提高家常課的教學水平,本期分年段開展了家常課的聽課活動,活動中老師們積極參與,並針對每個人的課堂提出改進意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專家引領自主實踐

  1、複習課一直是數學課堂中的薄弱課型,本期爲了突破這一難點,特邀請教研室黃主任與南小楊老師到我校參加《如何上好複習課》的主題研討會。活動先由我校青年教師陳偉與王麗娟老師獻課兩節,兩位老師就自己對《怎樣上好複習課》的理解在課堂上做了精彩詮釋。課後,黃主任和楊老師針對如何上好複習課,給我校數學教師做了具有引領性的講座。通過聆聽專家的講座,老師們明白了複習課與練習課和新授課的區別,知道了複習課應當抓住的幾個點位,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2、我校與楊家小學數學組展開校際聯誼研修活動。爲了加強學校教研組相互間的聯繫,更好的促進我校校本研修的發展,我們石塘小學數學教研組與楊家小學數學教研組於12月15日,在楊家小學一同舉行了數學教研活動。

  本次活動由雙方各獻課一節,課後教研室黃大成主任針對兩堂課做了精彩點評並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爲這種活動有利於增進校與校之間聯繫,可以開闊眼界,取長補短,尤其對於增強學校的校本研修有很大幫助,希望兩所學校能將這個活動長期有效的堅持下去,爭取取得更好的效果。

2025年秋季學期小學數學教研工作總結 篇2

  一箇學期匆匆而過,我校數學組根據學期初的計劃努力抓好教師隊伍建設;以提升辦學品位爲目的,加大校園文化的建設;以校本教研爲抓手,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腳踏實地做好每件事,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現就本學期工作做一簡述:

  一、學習理論知識,提高教科研能力

  1、本學期我校數學教師通過加強課標理論和業務學習,我們數學組在工作態度、學生作業、教師備課、參加組內教研活動方面、資料提交的完成情況等方面都有不錯的進步。

  2、教師育人的整體意識得到提高,變知識育人爲文化育人,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在這方面,教研組做到了三個引領:理念引領、思路引領、方法引領。主要措施是教研組牽頭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聽課,提高認識。

  3、教研組每次活動都有內容,有主題,每次都有主講人、記錄人。人人都要參與到活動中來,人人都要當一次主講人,教研組長做到每次活動早安排,早策劃,起到了教研促進步的目的。

  二、常規考覈,精細化管理提高成效

  1、每月學校定期檢查教案、作業一次。教研組認真組織檢查,杜絕了無視進度備課和上課,先上課後備課現象。教案具有實效,有板書設計、課後反思;作業佈置精心合理,批改準確,反饋糾錯及時,適當批有鼓勵性評語。保持作業本整潔,書寫規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從而達到了作業練習的意義和目的。

  2、在學校的部署安排下,繼續開展推門課、展示課、校級課等活動,突出新課標理念、以主體參與的課堂教學設計爲研究重點,進行“研、講、評、議”一條龍教研活動,充分體現集體智慧,集思廣益,提高教師的授課質量,提高課堂效率,嚴把“有效教學”關,打造優質課堂,把教研組建成名師成長的搖籃、教育科研的陣地、學科教學質量的保證。

  3、學校領導不定期進行隨堂聽課,主要監察學生的學習習慣及課堂效果。這個學期要求每位教師聽課15節。

  三、特色教研,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能力

  教研活動中大家積極發言,討論激烈,對某一環節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充分體現了本次活動要求“人人蔘與、共同提高”的主旨。對這樣的教研活動形式,教師們都非常感興趣,一致認爲這樣的活動形式有目的、有實效,能鍛鍊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同時也給大家搭建了一箇交流和研討的平臺。集體備課後,老師對這節課進行了做課,全體數學教師聽課,並再次討論總結。教師對9加幾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四、小課題研究,解決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需要

  本學期我校數學教研的小課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確定專題後,各年級根據學生家長的反饋和本年級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討論,找出了本年級學生在計算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學期末我們對全校學生進行計算驗收。從學生答捲來看,普遍對計算的內容掌握得較好,計算速度和準確率都有一定的提高。

2025年秋季學期小學數學教研工作總結 篇3

  一學期來,我們數學教研組的全體教師以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爲目標,以課程改革爲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爲重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並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們加強教研力度,採取課題牽動策略。以課堂教學改革爲切入點,以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爲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就以下幾方面總結如下:

  一、教學常規工作管理

  從整體優化出發,加強教學工作的五個環節的管理。爲進一步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功能,開學初,我組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明確樹立集體質量意識,信息資源共享,認真落實了集體備課制度,由備課組長負責制,抓好備課過程中的各環節。據抽查,各備課組至始至終都能認真執行。

  二、教研組建設

  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結合本組的特點,經過全組教師的熱烈討論,制定了工作目標和具體計劃,有定期的教研活動制度、備課制度、相互聽課制度、教研組活動記錄。組內教研氣氛濃厚,各教師聽課都在15節以上,年輕教師都積極參加各種進修、培訓活動。全組教師團結協作凝聚力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

  三、教科研活動

  1、加強年級組聽課、評課活動。本學期,各年級組老師,積極開展集體備課,每次研討課,老師們都能認真研究教材,寫出設計意圖和詳細教案,課後及時召開專題研討會,針對上課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各教研組成員提出了許多改進建議。我們教研組尤其重視評課及反思環節,在每位老師開課之後,教研組都要在組內開展認真的說課、評課活動。這樣組內教師之間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真正做到優質資源共享。

  2、本期我們數學組與銀田學校數學組進行了校際交流活動。由……執教的三堂課體現了我們數學組的集體智慧,得到了各級高度評價。

  3、課題組成員以課題帶動全組成員進行“小學生數學學習中兩極分化的成因及對策”研究,全組成員在課題研究中都得以提高業務能力以及教學水平。

  四、工作實績

  1、執教的《粉刷圍牆》集全組之智慧,在“我是主席小同學”的主題競賽活動中獲得一等獎。

  2、老師在省數學老師風采演講中獲得二等獎。

  3、老師在說課比賽中獲得市一等獎、市二等獎。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本學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每一位老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讓每一位學生都取得了進步,這是我們數學教研組活動的目的。今後,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未來的工作中,以求實的態度、務實的作風換取更好的成績。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