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新教師見習總結(精選3篇)

幼兒園新教師見習總結 篇1

  在帶領學生在省外貿廳幼兒園見習的過程中,我們一起觀摩了新教師劉老師的一堂課。讓同學們和我受益匪淺。

  課堂的導入環節:設嘗試情境,激發幼兒嘗試慾望邊聽"在鐘錶店"裏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錶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首先,劉老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錶有什麼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爲什麼要設計、製造這些鐘錶?接着,觀察活動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錶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劉老師開始提問:每隻鐘面上都有什麼?比比看,兩根針什麼地方不一樣?然後告訴孩子們它們的名稱叫時針、分針。帶着孩子們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認識完溼疹、分針,劉老師又讓孩子們人手一隻時鐘,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麼變化?然後把孩子們的發現告訴大家。最後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箇數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接着孩子們開始第二次嘗試練習:讓其按老師的要求撥整點、半點;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孩子互相檢查準確與否,並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最後,劉老師總結時鐘的有關知識內容並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劉老師通過觀察及孩子們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瞭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係,掌握了整點、半點並知道其規律,並且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這樣做可以極大的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並且結合實際教育孩子們每天準時來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堂課帶給我許多的新的思考。劉老師是一名本科畢業生,有較強學習素質。在上課之前劉老師曾經繁複觀摩錄像,無論語氣、表情都能顯得輕鬆自然,很難分辨她是一名新教師。作爲新老師的我,需要向其學習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課前做好充分的課上準備,想到多種突發狀況以及相應的對策

  但是也有個別地方稍顯不足,劉老師並沒有給孩子們足夠的機會來說一說、指一指、認一認三根針,這個認知的環節還不夠深入,部分孩子還不能夠完全辨認三根針,導致在接下來學習認識時間的環節中,有些孩子搞不清楚每根針的位置。另外在讓孩子學習認識整點的時候,最好是從1點整、2點整、3點整……這樣以此類推,讓幼兒充分體會到"分針走了一圈,時針才走了一格"這個概念,活動中應儘可能給孩子更多的機會說一說、做一做,這樣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孩子進步得才更快。另外,針對孩子能力的差異.,還可以請我們的家長在家中對幼兒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幼兒儘快掌握學習內容。

幼兒園新教師見習總結 篇2

  開班典禮上,我們各自有了師傅,她們真誠、熱情的指導與幫助,讓我們在不斷的反思中得以進步;故事比賽中,我們收穫了用充滿童趣的語言大膽表達的快樂,並從中知道了孩子需要怎樣的語言;課件製作中,我品嚐了自己尋找、製作過程中的甘甜,在邊演示邊講解中,我明白了上課應用課件的舉足輕重;演講比賽中,我們暢所欲言,述說自己工作的得與失,表達源於安幼的真摯情感;考慮到專業的不對口,班裏又組織了鋼琴的學習,我們得以在技能上有所提高;一次次的集體學習與討論,更是讓我們收穫了很多無法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短短一學期,因爲這個特殊的班集體,我們對於幼教的理解,對於工作的領悟都逐漸深入開來,自身的專業教學、帶班技能也有了諸多進步。

  一、常規管理

  還記得上完第一節課時,師傅給出的評價是:教態很好,常規較差。的確如此,當時的我所想的是:孩子就是孩子,過於安靜,坐着不動的還是孩子嗎?因此,導致課堂組織散漫。以後的日子,一次次集體聽課的學習與反思,一次次師傅的悉心引領,慢慢地,我開始認識到讓孩子遵守常規的重要與必要。就孩子而言,他們是張張白紙,還不能分辨對與錯,很多舉動都是無意識的。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抓常規雖然有其自身禁錮的強制性,卻能夠很直觀地教會孩子分辨對錯,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就老師而言,班級常規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組織和實施。試想,一箇毫無紀律可言的班級,老師如何上課?

  良好的習慣需要自身的磨礪,而孩子更需要我們老師的參與和提醒。在他們做錯的時候,老師及時地批評並指出錯誤,引導改正:做得好的時候,表揚和鼓勵也是必須的。孩子的行爲習慣往往只表現於一些細小的細節,因此,時刻關注孩子是抓好常規的前提。認識到這些後,我開始了系統的常規管理,從上午來園時的禮貌招呼,到離園前的談話活動,每一環節我都提醒自己讓孩子的有常規意識。由於剛起步,方式方法還很欠缺,於是,我經常向老教師請教一些可行性強的方法。個別孩子的坐姿不好,我請他到前面來做小老師,教小朋友練坐的本領,時間久了,他坐得也神氣多了;洗手時有的孩子不擦肥皂,我請小值日生檢查,孩子們的小手上就滿是肥皂的香味了……

  常規的管理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我還需要不斷的探索與思考。這一學期,和孩子的親密無間,使得個別孩子很“油”,但我相信對孩子好,永遠不是錯誤,只是“好”的得當與否還需要自己去把握。

  二、教育教學

  教學方面,從初時的迷茫,到後來的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直到而今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以此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這其中的轉變得益於一次次活動的聽評,以及培訓班數次的理論學習。在備課中,我逐漸懂得認真研究教材,力求準確把握目標,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由於是初涉教壇,與孩子不夠熟悉,與新教材接觸的時間也不長,使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對課改的困惑,對教材的不解等,針對這些情況,我積極向師傅學習,學習她富有藝術的教學方法,吸收她豐富的教學經驗,並在工作中大膽實踐將她的經驗轉化爲自己的經驗。認真參加園內的教研組活動、聽評課活動,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及討教經驗,並利用課餘時間尋找資料進行學習。在教學中,認真鑽研幼兒發展綱要、喫透新教材,積極開拓教學思路,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幼兒多方面蒐集資料、自主探索、勇於探索的能力。由於有“每日一思”的相伴,每天我都會有不一樣的反思,如此,自己的收穫多了,想法也逐漸豐富起來。並能夠從中瞭解孩子的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並開展活動。

  在教育工作中,我積極尋求師傅的指導和幫助,努力學習教育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勤勤懇懇,認真做好副班主任工作,做好各項日常工作,搞好班級常規,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多一點科學的方法、藝術的手段,讓每一箇孩子都展開笑顏。

  組裏很注重青年教師的業務培訓,安排了每週的帶教聽課。這樣對於我們年青教師來說,一方面有利於接受其他經驗豐富的老師教學上的特長和優點,另一方面可以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時加以彌補,更有利於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每堂課後老師的評講,更讓我覺得受益匪淺。隨着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業務能力要求的提高,在以後的工作中,還需要不斷的學習。

  三、思想情感

  在無助、迷茫地觀望周圍陌生的一切時,是新教師培訓班接納了我們,一次次的活動爲我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一次次的集體學習與交流更是給了我們成長的機會。新教師培訓班宛如我們溫暖的家園,有了家的牽念,我們心裏便盛滿暖暖的愛,濃濃的情,工作時,我們情不自禁地將這份誠摯的愛給了孩子,我們的心因此而遠離寒冷與淡漠,生活因此而美好而晴朗!

  短短一學期,新教師培訓班教會了我很多,也讓我收穫了許多。當xx年再次踏上安幼這方沃土,我的腳步將更從容,我的笑容將更自信:明天的陽光會更燦爛!

幼兒園新教師見習總結 篇3

  回顧這學期,我很忙,也很開心。在領導和老師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做好了自己的工作,積極完成了園裏佈置的任務。看着孩子們的笑臉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我感到很幸福。爲了在今後的工作中取得進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這學期的工作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第一,政治思想

  嚴格遵守幼兒園的規章制度,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班級工作,積極接受領導和年級領導佈置的任務。對孩子有愛,對父母有主動和熱情,和同事相處融洽,作爲老師永遠對自己要求嚴格。

  第二,商業學習

  積極參加園內組織的各種業務學習和教研活動,珍惜外出學習的機會,認真學習老師和專家組織的教學活動和講座,做好記錄,寫講座和講評,借鑑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過程中。

  我也認真閱讀《早期教育》等學前教育方面的書籍,訪問學前教育網站,領略其中的精華,學習別人的經驗。這學期報名了學前專業的遠程教育學習,週末晚上上網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專業素質,努力成爲一名合格的幼師。

  第三,教育和保護

  學年開始,我根據這個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幼兒園教育工作計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心制定了班級計劃,設計了月度主題活動,精心安排了周活動,組織了日常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滲透和整合的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兒童的綜合素質。

  在組織教學活動的同時,保證孩子的遊戲活動和戶外活動,每月按照制定的遊戲計劃開展各種遊戲活動。班裏開展了書角、手角、醫院、棋院等區域性遊戲,遊戲素材沒有更新和豐富。爲了配合主題教育活動和節日活動,我積極創造環境條件,裝飾室內外空間和牆面。每月寫講稿,寫教育隨筆,提高教學保障水平。

  在護理工作中,要求每天做好各種保健工作,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午睡習慣和個人衛生習慣。爲了提高孩子的集體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班級開展了學生值班工作。堅持讓孩子每天記錄天氣,學會根據天氣的變化加減衣服。

  第四,父母的工作

  認真填寫《家園聯繫冊》,及時向家長反映園內兒童情況。利用一切機會與父母交流孩子在家裏和公園的表現,與父母討論教育孩子的方法,認真聽取父母提出的各種要求和意見。利用一切機會邀請家長去幼兒園和孩子一起活動。通過與家長的各種網絡活動,不僅增進了家長、孩子和老師的感情,也讓家長了解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受到家長的一致歡迎。

  第五,不足和努力

  一箇學期下來,收穫不小。然而,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尤其是在教學創新方面。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教學模式、活動設計和與兒童交流的技巧,努力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此外,日常班級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要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增強孩子的安全知識,努力保證孩子在園內的人身安全,讓家長滿意。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