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德育工作總結(精選8篇)

小學英語德育工作總結 篇1

  小學英語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學生必修課程,與其他學科一樣,擔負着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諸多教育的任務。因此,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還可以培養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認識自己和認識他人的能力,克服困難,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共同生活等諸多方面的能力,這些對於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對於本學期的德育工作總結如下:

  1、寓傳統美德教育於語言教學之中。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箇禮儀之幫,尊老愛幼,助人爲樂,是幾千年的文化造就了優良的傳統美德,成了千百年來人們奉行的一條道德準則。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日常口語的教學,讓學生從小養成禮貌待人的習慣,如教材中,問候語:“Good morning!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 英語中的“Thank you!Excuse me”經常出現,教師可利用這些禮貌用語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習慣,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當然作爲教師我們更應該“身教重於言教”,課堂用語講究文明、禮貌,在叫學生回答時或坐下時常用“Please”,請學生幫忙時說“Excuse me”,思想彙報專題學生幫了你或回答時不忘了對他說“Thank you!”叫錯了學生名字說聲“Sorry”等,教師這種彬彬有禮的態度,對學生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同時也可以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對培養學生養成文明、講禮貌的文明習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2、寓良好學習、生活和勞動習慣於英語教學之中。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文中不同話題。創設不同的情景,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良好的學習、生活、勞動鍛鍊習慣教育。談論體育活動,就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不怕困難,堅持鍛鍊;談論時間,讓學生在課文故事學習中學會珍惜時間,安排好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等。

  3、寓社會美德教育於英語教學之中。

  社會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是我們國人的驕傲。英語學科和其它學科一樣全面滲透關心他人、愛護公物、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等美德教育是我們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如談論職業,讓學生知道每種職業都是社會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人人平等,人人都在爲社會作貢獻,教育學生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歌曲I cansing a rainbow 的教學,讓學生體驗到了欣賞彩虹、唱彩虹歌的樂趣之後,告訴學生:彩虹雖然美麗,但現在很少見了,因爲空氣變的越來越不清潔了,我們人人都要做環保衛士才能看到彩虹。學習動物一單元時,我適時告訴學生:鳥類和其它有益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要多關心他們、保護他們。

  4、寓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於英語教學之中。

  新標準英語是一套集科學性、趣味性與實用性於一體的好教材,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刻領會其中的思想內涵,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識爲載體,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度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以強化學生的民族意識。多年來,我隨時隨地地收集與課文中人物有關的素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及時穿插到教學中去,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恰到好處的思想教育。英語教育屬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一箇重要方面是形成對待外來文化和本國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態,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閉關鎖國的心態,也不可形成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態。整套小學英語教材在介紹英語國家文化的同時,注重介紹中華文化,以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瞭解與熱愛,養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態,並形成運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中華文化的初步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特別加強國情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如談論節日時,在學生瞭解了西方的聖誕節後,更要讓他們知道咱們中國的春節是十三億華夏子孫最隆重的節日,慶祝方式更是多姿多彩,並讓學生談談自己過春節的情況,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操;談論動物時,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整齊有序地參觀動物園,就可教育學生在參加小組、班集體、學校各種活動中都要個人服從集體,努力爲集體增光添彩;在課堂組織的小組競賽活動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由此再讓學生討論你該怎樣做纔是熱愛集體,讓學生聯繫實際,用實際行動來關心集體,熱愛集體,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

  5、寓意志培養於英語教學之中。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一絲不苟,頑強刻苦地學習,要鼓勵學生勇於同困難作鬥爭,不能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要持之以恆,堅定學好英語的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但進行思想教育並不是簡單、枯燥、乏味的`說教,而應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巧妙地寓思想教育於英語教學中,這樣所取得的教育效果遠比單一說教的教育方式要理想得多。

  如在平時與學生的接觸中,瞭解到學生中普遍有一種怕苦怕累的情緒,覺得自己一天到晚在學習,一年到頭是學習,好象自己是天下最辛苦的人。考慮到學生的思想實際,上課時有意向學生提問: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year?” 學生答:“There are 365 days.”又問“How many days do you go to school?”學生一下子回答不上來了。我趁勢引導學生算一筆帳,請他們說出一年中所有的假日,用英文一一在黑板上列出New Year’s Day (1),May Day(3),National Day (3),Spring Festival (3),Weekend (2×52=104),Summer holiday (50),Winter holiday (20),圍繞這個列式,進行教學活動,學生不僅學習了英語數字表達法、節日的名稱以及用英文加減法等,而且興趣盎然,思維活躍。接着再問How many days do you go to school in a year?學生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情。這時教師就感慨地說:How happy you are!此時不需多言,學生明白了他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要珍惜光陰,努力學習。

  6、寓理想教育於外語教學之中。

  理想就是奮鬥的目標。要培養學生樹立爲祖國學好英語的遠大理想,當今世界處在信息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一箇民族要想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除了發展本民族的文化外,還必須吸收其他民族先進的科學文化,開發本民族的智力。這就要求必須掌握外語這門工具。同時,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不斷擴大,吸收和借鑑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等一切文明成果,學習和掌握

  英語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教師要從長遠的觀點出發,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

  總之,德育是教育的一箇永恆主題,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是一箇需長期堅持的複雜工程。教師必須先要自己有德,成爲”以德育人”、”以美傳美”的楷模。教師更要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開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素材,對學生”細水長流”地實施德育滲透,成爲共建德育網絡的高手。

小學英語德育工作總結 篇2

  堅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地開展德育工作,圍繞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努力培養舉止文明、日常禮儀、品德優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改進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實效

  我堅持德育爲首的工作思路,積極研究德育工作內容,針對新時期德育新問題,提出學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搞好學校的德育工作,離不開一支經驗豐富、方法獨到的德育工作者隊伍。組織教師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使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師表風範。愛生樂教,勤奮工作,勇於創新,樂於奉獻。全面關心、愛護暫時落後的學生,杜絕體罰與變相體罰現象。構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

  2、抓好班主任隊伍管理

  適時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與班主任老師一起探討學校德育工作的方法,佈置每月的工作重點和主題教育活動,及時反饋、處理班級中發現的問題。並不斷完善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考覈、獎勵制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月查。

  3、加強社會、家庭、學校配合

  德育工作離不開社會、家庭的配合,爲此學校積極構建家庭、學校德育工作網絡。校報,每兩週出版一期,及時傳達學校中心工作,各項主要活動,教育教學成果,指導家教工作等等。努力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能默契配合。

  4、加強後進生管理

  做好品德差生的幫教轉化工作。本學期,各班都能結合本班實際,做好品德差生的幫教轉化工作,建立幫教檔案,並制定了具體的幫教措施,記載好幫教情況,努力做到用愛心去關懷他們,用耐心去感化他們,儘量把一些苗頭性問題消滅於萌芽狀態之中。對重點的問題學生“一對一”個別談心,對本校的後進生、落實結對幫教教師和措施,增強教育轉化的責任感。

  二、強化行爲規範訓練,改變學生精神面貌

  1、加強行爲規範養成教育,開展誠信從身邊做起活動。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遵章守紀習慣、文明禮儀習慣、勞動衛生習慣進行訓練和教育。

  2、強化行爲規範教育的檢查、評比、量化措施。

  本學期,對行爲規範的檢查、評比措施進一步完善與落實。重新制定評分內容和標準,重新設計較合理、較規範的`評比版面。對衛生、課桌椅、眼保健操、班報評比、標誌佩戴情況、違紀情況的檢查評比落實到位。對衛生、課桌椅、眼保健操、採取天天檢查的方式,對佩戴情況採取突擊檢查的方式,對班級牆報、班級佈置採取定期檢查的方式。

  3、充分發揮值日生、班級幹部、校內少先隊的值日監督作用。一學期來,各值日生認真負責,檢查公平公正,值日工作到位。通過對學生的行爲規範教育,讓他們養成文明禮儀、勞動衛生習慣等。通過對行爲規範教育的檢查、評比,形成班級競爭,促進了全校的行爲規範。

  4、本學期,成功召開了全校學生家長會,以具體事例講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法;每位班主任認真準備、精心佈置教室,主題鮮明突出。家長會的召開,拉近了家庭與學校的距離,溝通了家長與老師的情感。

  三、加強法制教育工作

  學校把五月份定爲法制宣傳月,在五月中旬學校還組織全體學生觀看法制宣傳視頻,接受法制教育。學校還向全體學生做了《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法制報告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存在問題

  1.班級之間存在不平衡,班風、學風參差不齊,某些班級在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

  2.學生日常行爲習慣不盡人意。如課間上下樓梯、走廊行走不按要求去做、一些學生衛生習慣較差,隨意丟棄髒物,還有少數學生有在校園內喫零食的不良習慣,這也是造成學校偶爾衛生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3.課間學生在校追逐吵鬧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總之,本學期學校德育工作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與上級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一些焦點問題有待解決。

小學英語德育工作總結 篇3

  馮興榮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只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質量的高低關係到人才的素質高下。說起德育,有人會覺得這是班主任的工作,跟任課老師沒多大關係。其實不然,《中小學德育大綱》中明確指出:“寓德育於各科教學的內容和過程之中,是每一箇教師的職責。”

  《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指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爲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進行德育滲透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結合我校開展的天問德育的活動,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德育教育。

  1、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小學英語教材選編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突出”語用教育”。在英語文化意識薰陶學習和交際能力培養中,對學生實施中西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大重點。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稱謂、問候、告別、重大節日問候的得體運用,能對一般的讚揚、請求作出適當反應等。我從早上見面互相說聲”Good morning “,新年互相祝賀”Happy new year”、互送賀卡,得到別人幫助記住說聲”Thank you”,儘量將英語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潛移默化地滲透中西方文明禮儀的差異,教育學生要做一箇講文明,懂禮貌的新時期的好學生。同時結合香港鬧得沸沸揚揚的大陸游客小孩便溺事件,首先請學生談談對此事的看法、自己會如何處理類似的尷尬情況。並請學生展示在課前製作的假期出遊PPT,和同學說一說自己對旅途中遇到的好人好事與遊客不雅的行爲。引導學生在出遊時注意自己的文明禮儀,從自己做起,做一箇高素質的小公民,進而提高國民素質。

  2、滲透良好學習、生活和勞動習慣教育

  我結合不同話題教學內容,靈活地聯繫學生實際,對其進行良好的學習、生活、勞動鍛鍊習慣教育。如談論時間,讓學生在課文故事學習中學會珍惜時間,安排好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談論電視廣告,通過kate Lee的故事,教育學生不能貪嘴,要養成科學地食用零食的習慣,。

  3、滲透社會美德教育

  社會美德內容廣泛,英語學科要和其它學科一道全面滲透關心他人、愛護公物、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等美德教育。在本學期的課本中,第四單元涉及的句型是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在本課裏,學習了have a fever,have a cold,have a toothache,have a sore throat,hurt等表達身體不適的單詞,也在篇章中學習了流感的症狀和採取的措施。我結合此內容給學生們進行了有關

  H7N9防控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將醫生公佈的染上H7N9的患者症狀進行英語翻譯。在學生進行翻譯後,請學生說說自己身邊家人、朋友感冒後,自己是怎樣照顧他們的。通過這一環節,不但加深了學生防控H7N9的知識,也增強了學生照顧他人,關心他人的良好意識。本教材UNIT 4談論事故,我讓學生知道遵紀守法,遵守規則的重要性;UNIT 5教學“危險中的動物”,讓學生瞭解翠鳥,黑犀牛,華南虎,大熊貓的生活處境,從而得知鳥類和其它有益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多關心他們、保護自然環境,愛護自然環境從而保護他們,以實現人類社會與動物的和諧共存。

  4、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英語教育屬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一箇重要方面是形成對待外來文化和本國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態,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閉關鎖國的心態,也不可形成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態。在現今整套小學英語教材中,一方面在介紹英語國家文化,另一方面注重介紹中華文化,以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瞭解與熱愛,養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態,並形成運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中華文化的初步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特別加強國情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如UNIT 3談論節日,在學生瞭解了西方的感恩節後,更要讓他們知道咱們中國的春節是十三億華夏子孫最濃重的節日,慶祝方式更是多姿多彩,並讓學生談談自己過春節的情況,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操;在學習UNIT 2中外名勝古蹟的名稱時,我建議學生蒐集我國各地的圖片並加以整理,用“This is“` It’s beautiful,it’s famous。”的句型展示我國美景,喚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UNIT 6談論世界上的孩子們,來自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四個孩子的學習與生活的介紹;我通過小組分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篇章的理解,然後進行小組的展示,一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另一面結合此內容滲透跨文化,跨國際意識,引導學生拓展視野,去關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與物。

  總之,德育是教育的一箇永恆主題,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是一箇需長期堅持的複雜工程。教師必須先要自己有德,成爲”以德育人”、”以美傳美”的楷模。教師更要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開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素材,對學生”細水長流”地實施德育滲透,成爲共建德育的高手。

小學英語德育工作總結 篇4

  這學期我擔任小學四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由於是小學中低段的教學工作,我注重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愛好,從各個方面培養和鍛鍊孩子的聽說能力,提高拼寫能力,增強語感。擴大知識面。當然這些工作都是要緊緊圍繞教學課本。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的工作之餘對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行了初步的分析:

  1、沒有信心,即使有了進步,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這類孩子佔大部分。因爲這些孩子已經習慣大家叫他們差生,所以學習上就缺乏自信心,總以爲自己做的答案是錯的。

  2、努力學習,但效果不佳,記憶力差。這類的學生只是個別的,在學習方面很努力,但是學了之後就忘,反覆強調了多遍之後還是記不住。

  3、聽課效率低,經常溜號、說話。由於基礎本來就不好,所以對英語沒什麼愛好,加之在課堂上做小動作已經形成習慣,所以上課效率很低。

  針對上述學生們出現的問題,我想作爲一箇英語老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缺點進行補救,而不能一概而論。經過一翻深思熟慮後,我採取了一些方案來幫助孩子們。

  在教學中我實施了一幫一的活動就是說在學習上一幫一,讓好學生帶差生在課堂上的遊戲中或對話中。在課堂以外的單詞背誦和作業完成中實施一幫一的活動。如果差生的有進步則都雙方都給予獎勵和表揚!並且我還安排了每週單詞放在黑板的最左邊,是讓學生每天來了就可以看到的單詞,建議學生製作小本子把所有學習過的單詞歸類記憶,有時間就拿出來背誦和記憶。

  對於學習英語沒有信心的孩子,心理上會和老師產生一些距離,總認爲老師看不上他。對於這樣的孩子,我的做法是主動接近,不斷鼓勵,委派任務,這樣得到了孩子的’信任,於是只要背下來單詞,哪怕只有一箇,或是會讀一句課文,我也會表揚他聰明。這招真的很好,孩子的進步非常大,現在他不在是大家眼裏的差生了,而是信心十足的學生了。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給這樣的孩子更多的空間去發展和進步!爭取讓每一箇孩子都能愉快的學習英語取得好的成績!

小學英語德育工作總結 篇5

  這學期我擔任小學四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由於是小學中低段的教學工作,我注重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愛好,從各個方面培養和鍛鍊孩子的聽說能力,提高拼寫能力,增強語感。擴大知識面。當然這些工作都是要緊緊圍繞三四年級教學課本。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的工作之餘對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行了初步的分析:

  1、沒有英語基礎,底子差。由於我們原來的小學,三年級之前幾乎不學英語,所以到這裏之後要學新標準英語。

  2、沒有信心,即使有了進步,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這類孩子佔大部分。因爲這些孩子已經習慣大家叫他們差生,所以學習上就缺乏自信心,總以爲自己做的答案是錯的。

  3、努力學習,但效果不佳,記憶力差。這類的學生只是個別的,在學習方面很努力,但是學了之後就忘,反覆強調了多遍之後還是記不住。

  4、聽課效率低,經常溜號、說話。由於基礎本來就不好,所以對英語沒什麼愛好,加之在課堂上做小動作已經形成習慣,所以上課效率很低。

  針對上述學生們出現的問題,我想作爲一箇英語老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缺點進行補救,而不能一概而論。經過一翻深思熟慮後,我採取了一些方案來幫助孩子們。

  在四年級我實施了一幫一的活動就是說在學習上一幫一,讓好學生帶差生在課堂上的遊戲中或對話中。在課堂以外的單詞背誦和作業完成中實施一幫一的活動。如果差生的有進步則都雙方都給予獎勵和表揚!並且我還安排了每週單詞放在黑板的最左邊,是讓學生每天來了就可以看到的單詞,建議學生製作小本子把所有學習過的單詞歸類記憶,有時間就拿出來背誦和記憶。

  對於學習英語沒有信心的孩子,心理上會和老師產生一些距離,總認爲老師看不上他。對於這樣的孩子,我的做法是主動接近,不斷鼓勵,委派任務,這樣得到了孩子的信任,於是只要背下來單詞,哪怕只有一箇,或是會讀一句課文,我也會表揚他聰明。這招真的很好,孩子的進步非常大,現在他不在是大家眼裏的差生了,而是信心十足的學生了。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給這樣的孩子更多的空間去發展和進步!爭取讓每一箇孩子都能愉快的學習英語取得好的成績!

小學英語德育工作總結 篇6

  眨眼之間,一箇學期過去了,總的來說,我在這個學校已經工作了四年多了,由當初的的不成熟到現在的成熟,的的確確有了很多的改變,也有很多的感觸,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繼續教育與校本培訓。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也積累了不少別人的經驗,也瞭解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重複講書,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育教學方面: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爲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準備:備好課。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備教學步驟,真正的是要備到學生,想學生所想,他們喜歡什麼樣的課,什麼樣的課才吸引他們,上課過程中學生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有怎麼樣的反應,而教師又要根據學生的反應作出相對應的反應。

  2、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那樣就避免了以往要學生掌握過多內容,產生畏難情緒的缺點,同時掌握知識的邏輯,新舊知識的聯繫,知道讓學生學好當前知識,要從哪方面下手,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3、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二年級學生剛接觸英語不久,對學習英語有極大的興趣,因此課堂氣氛一定要活躍,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五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兩年英語,他們對學習英語有持續的興趣,渴望學到更多的英語知識,因此在備課是應該注重對語法的講解。

  4、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5、課堂上的情況。我注重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課堂上游戲,歌曲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讀讀英語,說說英語。

  6、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小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回家不肯讀書,複習,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7、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衆長,提高教學水平。本學期我繼續擔任我校“跨越式發展試驗班”二年級一班的英語老師,每月我都積極參與課題組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受到了課題組老師的好評。

  8、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箇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對佔相對多數的中差生,我變嫌棄爲喜愛,變忽視爲重視,變冷漠爲關注,變薄待爲厚待。我注意幫助他們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差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享受到優秀學生在老師那兒得到的愛。

  9、在班級上搞英語活動,例如猜單詞、背單詞比賽、唱英文歌曲比賽、講英文小故事比賽、英語手抄報比賽等等,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比賽活動中增加知識,提高興趣,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十一月份,我在五年級同學中間廣泛開展了“英語單詞大比拼”競賽活動,並評選出了優秀的學生爲他們頒發了獎狀。本學期,我所教的二、五年級同學參加“希望之星”大賽均取得了優異成績。

  10、加強對學生的口語鍛鍊,在平時的課間或放學時多和學生聊聊天,說說英語,讓他們把學會的英語用於生活中,用在適當的場合。

  11、制定好複習計劃,並能認真備好複習課,制定複習計劃並付諸於教學過程中。同時能夠認真佈置和批改課後作業,爭取不讓作業成爲學生的一種負擔。

小學英語德育工作總結 篇7

  我這學期擔任小學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由於是小學高段的教學工作,我注重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愛好,從各個方面培養和鍛鍊孩子的聽說能力,提高拼寫能力,增強語感。擴大知識面。當然這些工作都是要緊緊圍繞六年級教學課本。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的工作之餘對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行了初步的分析:

  1、沒有信心,即使有了進步,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這類孩子佔少部分。因爲這些孩子已經習慣大家叫他們差生,所以學習上就缺乏自信心,總以爲自己做的答案是錯的。

  2、努力學習,但效果不佳,記憶力差。這類的學生只是個別的,在學習方面很努力,但是學了之後就忘,反覆強調了多遍之後還是記不住。

  3、聽課效率低,經常溜號、說話。由於基礎本來就不好,所以對英語沒什麼愛好,加之在課堂上做小動作已經形成習慣,所以上課效率很低。

  針對上述學生們出現的問題,我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缺點進行了補救,而不能一概而論。經過一翻深思熟慮後,我採取了一些方案來幫助孩子們。

  在六年級我實施了一幫一的活動就是說在學習上一幫一,讓好學生帶差生在課堂上的遊戲中或對話中。在課堂以外的單詞背誦和作業完成中實施一幫一的活動。如果差生有進步則雙方都給予獎勵和表揚!在五、六年級中我還安排了每週單詞放在黑板的最左邊,是讓學生每天來了就可以看到的單詞,建議學生製作小本子把所有學習過的單詞歸類記憶,有時間就拿出來背誦和記憶。

  對於學習英語沒有信心的孩子,心理上會和老師產生一些距離,總認爲老師看不上他。對於這樣的孩子,我的做法是主動接近,不斷鼓勵,委派任務,這樣得到了孩子的信任,於是只要背下來單詞,哪怕只有一箇,或是會讀一句課文,我也會表揚他聰明。這招真的很好,孩子的進步非常大,現在他不在是大家眼裏的差生了,而是信心十足的學生了。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給這樣的孩子更多的空間去發展和進步!爭取讓每一箇孩子都能愉快的學習英語取得好的成績!

  我除了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外,還在每一課的教學中向學生滲透了各種的德育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習得了一些好的品德,具體如下:

  一、幫助學生瞭解交通規則,並在生活中自覺守交通規則,瞭解中西方交通規則的不同。

  二、培養學生團結友愛,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簡單瞭解國外地圖的主要標識。

  三、培養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併爲之努力的思想意識,瞭解有關文字記載方式的知識。

  四、鼓勵學生髮展廣泛的興趣與愛好,培養學生樂於助人與人交往的性格。

  五、熱愛生活,尊重他人勞動。

小學英語德育工作總結 篇8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只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質量的高低關係到人才的素質高下。說起德育,有人會覺得這是班主任的工作,跟任課老師沒多大關係。其實不然,《中小學德育大綱》中明確指出:“寓德育於各科教學的內容和過程之中,是每一箇教師的職責。”

  《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指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爲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進行德育滲透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結合我校開展的天問德育的活動,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德育教育。

  1、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小學英語教材選編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突出”語用教育”。在英語文化意識薰陶學習和交際能力培養中,對學生實施中西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大重點。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稱謂、問候、告別、重大節日問候的得體運用,能對一般的讚揚、請求作出適當反應等。我從早上見面互相說聲”Good morning “,新年互相祝賀”Happy new year”、互送賀卡,得到別人幫助記住說聲”Thank you”,儘量將英語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潛移默化地滲透中西方文明禮儀的差異,教育學生要做一箇講文明,懂禮貌的新時期的好學生。同時結合香港鬧得沸沸揚揚的大陸游客小孩便溺事件,首先請學生談談對此事的看法、自己會如何處理類似的.尷尬情況。並請學生展示在課前製作的假期出遊PPT,和同學說一說自己對旅途中遇到的好人好事與遊客不雅的行爲。引導學生在出遊時注意自己的文明禮儀,從自己做起,做一箇高素質的小公民,進而提高國民素質。

  2、滲透良好學習、生活和勞動習慣教育

  我結合不同話題教學內容,靈活地聯繫學生實際,對其進行良好的學習、生活、勞動鍛鍊習慣教育。如 談論時間,讓學生在課文故事學習中學會珍惜時間,安排好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談論電視廣告,通過kate Lee的故事,教育學生不能貪嘴,要養成科學地食用零食的習慣,。

  3、滲透社會美德教育

  社會美德內容廣泛,英語學科要和其它學科一道全面滲透關心他人、愛護公物、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等美德教育。在本學期的課本中,第四單元涉及的句型是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在本課裏,學習了have a fever,have a cold,have a toothache,have a sore throat,hurt等表達身體不適的單詞,也在篇章中學習了流感的症狀和採取的措施。我結合此內容給學生們進行了有關H7N9防控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將醫生公佈的染上H7N9的患者症狀進行英語翻譯。在學生進行翻譯後,請學生說說自己身邊家人、朋友感冒後,自己是怎樣照顧他們的。通過這一環節,不但加深了學生防控H7N9的知識,也增強了學生照顧他人,關心他人的良好意識。本教材UNIT 4談論事故,我讓學生知道遵紀守法,遵守規則的重要性;UNIT 5教學“危險中的動物”,讓學生瞭解翠鳥,黑犀牛,華南虎,大熊貓的生活處境,從而得知鳥類和其它有益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多關心他們、保護自然環境,愛護自然環境從而保護他們,以實現人類社會與動物的和諧共存。

  4、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英語教育屬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一箇重要方面是形成對待外來文化和本國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態,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閉關鎖國的心態,也不可形成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態。在現今整套小學英語教材中,一方面在介紹英語國家文化,另一方面注重介紹中華文化,以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瞭解與熱愛,養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態,並形成運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中華文化的初步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特別加強國情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如UNIT 3談論節日,在學生瞭解了西方的感恩節後,更要讓他們知道咱們中國的春節是十三億華夏子孫最濃重的節日,慶祝方式更是多姿多彩,並讓學生談談自己過春節的情況,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操;在學習UNIT 2中外名勝古蹟的名稱時,我建議學生蒐集我國各地的圖片並加以整理,用“This is“` It’s beautiful,it’s famous.”的句型展示我國美景,喚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UNIT 6 談論世界上的孩子們,來自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四個孩子的學習與生活的介紹;我通過小組分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篇章的理解,然後進行小組的展示,一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另一面結合此內容滲透跨文化,跨國際意識,引導學生拓展視野,去關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與物。

  總之,德育是教育的一箇永恆主題,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是一箇需長期堅持的複雜工程。教師必須先要自己有德,成爲”以德育人”、”以美傳美”的楷模。教師更要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開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素材,對學生”細水長流”地實施德育滲透,成爲共建德育的高手。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