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師德育工作總結(精選3篇)

音樂教師德育工作總結 篇1

  第一冊音樂教學工作遵循了新課程標準,滲透音樂素質教育,用音樂陶冶孩子們的情操,啓迪兒童心靈,讓孩子們熱愛音樂,感受音樂的美。在教學中注重挖掘教材內涵,用音樂的節奏、旋律打動孩子們的心。

  一年級的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音樂,多數兒童有較強的樂感,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基本能跟着音樂的節奏邊舞邊唱,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完成的任務第一冊音樂教材內涵豐富。

  分爲“聆聽、表演、編創、活動”幾部分。包括“好朋友”“快樂的一天”“祖國你好”“可愛的動物”“靜靜的夜”“愛勞動”“小精靈”等,共分十課。有名曲,有兒歌,有搖籃曲,歌唱快樂的校園,有歌唱美洲民俗民風的歌曲等,還有部分少數民族的音樂。選材上,有兒歌,有外國名曲,有校園歌曲。有歡快的、有優美的、有抒情的、有……各種風格的歌曲符閤兒童的情趣。本期按課程目標完成了全部教學內容。

  1、好朋友包括《玩具兵進行曲》《口哨與小狗》《你的名字叫什麼》《拉勾勾》等,培養孩子們對校園的感情,對生活的情趣。在教學中演唱了歌曲,聆聽了旋律,並用動作進行了表演。

  2、快樂的一天包括《快樂的一天》《其多列》《跳繩》《郵遞馬車》等,主要培養對校園的感,對生活的熱愛。讓孩子們從小愛家鄉,愛校園,愛生活而努力學習。對這組教材,我採用了獨唱與合唱的演唱形式,培養了興趣,節奏準,旋律準。

  3、祖國你好包括中外許多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頌祖國》等,悠揚而動聽。這組內容重在音樂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對祖國的感情。讓孩子們瞭解了自己的祖國。

  4、可愛的動物包括《三隻小豬》、《快樂的小熊貓》、《動物說話》等,充滿了民族音樂的濃郁色彩。我讓孩子們邊舞邊唱,在優美的音樂中陶冶情操,培養對動物的感情,人與自己和諧相處的情趣。

  5、舞曲這些音樂廣爲流傳,旋律優美,喜聞樂見。如《火車波爾卡》《獅子舞會》等。

  二、思想教育教學中,注重對教材的運用,滲透素質教育和思想教育。

  教育學生學習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有高尚的情操。通過音樂教育,使孩子們享受美,熱愛美,愉快生活、愉快學習,主動接受,愛學、樂學。

  三、教學方法

  進一步提高教學技巧,有良好的教學方法,積極滲透音樂思想,把現代教育的理論運用到教學中去,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孩子們跳起來,唱起來。在教學中,認真鑽研課標,精心設計教案,科學上課,力求達到課標要求。運用了獨唱,表演唱,舞蹈,拍手等手段,讓課堂活起來,讓快樂充滿整個課堂。

  本期音樂每兩週學習一課。複習一週。提前備課,有計劃,有反思,認真準備了教具,課後有小結,期末有總結。

音樂教師德育工作總結 篇2

  來到學校已經半年了,時間轉瞬即逝,在這半年的教育;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教育是以音樂藝術爲手段;一、把握教材內容,進行正面教育;音樂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信息和強烈的愛;引出《嘎子嘎》等一系列的抗日戰爭歌曲,細心講解抗;二、深刻理解歌曲內容,做到大膽、大聲、大方;教會學生唱一首歌並不難,重要的是如何把歌詞的情感;們的自信心,讓孩

  音樂德育工作總結

  來到學校已經半年了,時間轉瞬即逝,在這半年的教育教學中,我獲得了很多我基本瞭解了三四年級同學們的性格特點,這也決定了我針對不同的學生會用不同的音樂方式去引導他們,促進孩子們養成教育的發展。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以優美的旋律,豐富的演唱形式來觸動學生的情感,三四年級的學生,對情感還是有些模糊的,這就需要教師細心的去引導,而且孩子們自覺性不強,需要老師慢慢的去鼓勵他們。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教育是以音樂藝術爲手段,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曲中往往蘊含着豐富的思想情感,作爲音樂教師,應利用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樂歌曲中內在的思想感情教育因素,讓他們更好的感受、體驗、和表現,並從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我在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德育教育:

  一、 把握教材內容,進行正面教育。

  音樂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信息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它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可起到積極地引導作用。而這種引導教育需要教師去正面進行教育,比如: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時,結合釣魚島事件激起學生的愛國之情,

  引出《嘎子嘎》等一系列的抗日戰爭歌曲,細心講解抗戰時的真實故事,讓學生們勿忘國恥,那時候的小嘎子用武器捍衛祖國,而現在的我們要用知識去武裝自己,爲祖國的繁榮增添光彩。在欣賞教學時,要使學生身臨其境的去享受歡樂,感受痛苦,去憤怒地譴責,去激情的地歌唱。一旦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樂世界,就能喚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讓他們感到勞動的自豪,學習生活的愉快,英雄行爲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心靈的淨化。

  二、 深刻理解歌曲內容,做到大膽、大聲、大方。

  教會學生唱一首歌並不難,重要的是如何把歌詞的情感充分表達出來,大膽、大聲、大方的去演唱歌曲,使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演唱中心靈受到滋潤。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師首先對作品進行深刻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它的情感特徵、情感處理、表現手段等。提問式的進行分析,如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用怎樣的語氣或是動作來表現歌曲的情感?總之,只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誘導,使學生在情感上有所觸動。剛接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些學生唱歌時不太敢唱,歌詞全部含在嘴裏,不敢發出聲音,有的孩子甚至不會DO RE MI ,因爲不會,所以不唱,爲了彌補這一缺失,我每節課都加入了音樂基礎知識,不僅教DO RE MI,還教一些音樂基礎知識考級的一些知識,使學生們認識更多的音樂符號,積累更多的音樂常識,讓他們瞭解音樂、感受音樂,樹立他

  們的自信心,讓孩子們知道他們“很棒”,通過歌謠的訓練讓他們掌握了基本的節奏型,只有學會了,才能唱的出來,纔敢唱。上課時我會讓學生大聲回答問題,小組進行討論,通過小組競賽、男生女生競賽和個人競賽的方式調動學生對上音樂課的積極性,這半年下來,學生已經基本做到了敢唱,會唱,大聲唱的幾點要求。

  三、 充分發揮音樂教學中的審美作用

  音樂是一門特殊的聽覺藝術,它以樂曲的旋律美,歌詞的語言美,音響的意境美,表現的體態美,演唱的感情美,來陶冶情操和淨化人的心靈,美化人的行爲,要讓學生興中去發現美,認識美,體驗美,進而創造美,發展美。教師應緊緊抓住旋律、節奏、音色、節拍、曲式等音樂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誘導學生進入歌曲意境,抒發美好的情感。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通過對古今中外的優秀的音樂作品欣賞,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培養高尚情操,特別是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繼承我們優秀的傳統美德。今年我們還參加了“古詩文經典誦讀比賽”,班主任老師積極配合了音樂老師工作,每天中午都讓學生出來排練,經過兩個月的訓練,舞蹈隊和合唱隊的孩子們互相學習,等到比賽的時候舞蹈隊能唱出合唱隊的歌曲,合唱隊能跳出舞蹈隊的動作,同學們在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學到了新的知識,比賽的現場同學們見識到了其他的表演形式,比如武術、古箏,增強了學生們對民族文化的瞭解。

  四、 以鼓勵的方式去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喜愛

  對於現在孩子們來說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了,人們說:“好孩子是誇出來了”,這句話對我現在的教學過程中具有很好的體現,比如:四年二班的楊心靈同學從我開始接班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孩子是個很自閉的孩子,上課時同學們都唱歌的時候他基本上是處於不張嘴的狀態,後來我仔細的觀察了他,發現他的耳朵有點問題,我找他們班主任瞭解了下情況,說這個孩子有點自閉,所以我上課時就讓他周圍的孩子去幫助他,小組練習的時候讓他們小組多帶着他唱歌,期中考試的時候,我說楊心靈,你不比別人差,你的音準沒問題,只要你敢唱大聲唱,膽子大一點,用老師教你的方法,自信的唱出來老師就給你優等,結果他唱的真的很好。有如:四年四班的王睿涵同學,剛上課時總接話,同學們就七嘴八舌說開了,說的他一無是處,,我告訴同學們不要這麼說他,每個人都會有閃光點,他可能上課紀律不好,學習不好,但是他可能勞動好,這就是他的閃光點,就他這點,我就應該鼓勵他,表揚他,而不是一味的去說他,讓他潛意識的就認爲自己是一箇一無是處的人,大家給他點掌聲,鼓勵他一下,王睿涵哭了,從此上我的課他從不說話,很認真的唱歌。這就是鼓勵的好處,不輕易否認每一個人,發現並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讓他們在今後的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遠。

  五、 管樂隊風采,堅持就是勝利

  今年我很榮幸被分到了管樂隊和王佳老師一起管理這隻使我

  們學校驕傲的樂隊,現在樂隊發展共有70餘名隊員了,其中有新學員,也有老學員說不想學了的,對於不想學樂器的學生,我會問明原因,細心教導讓他們知道學習管樂的重要性,學習樂器可以增強樂感,開發左右腦,使學員更聰明,而且我們學校學習管樂是完全免費的,樂器也是音樂之帆捐助的,學校也給同學們創造了練習樂器的寶貴時間,最重要的是能在裏面學會堅持,不會因爲一點小小困難而退縮,困難是能克服的,如果現在能戰勝困難,那麼以後的路會比別人寬,見識的東西會比別人更多。有的學員聽完後迴歸了樂隊,可惜的是還有的學員表示家長不讓,這讓我很遺憾,今年我們還去武警十三支隊演出,工人體育館演出,讓他們和明星,和音樂家們同臺演出,這大大的增加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我也感受到了那份自豪,我和同學們說以後這樣的機會還會有很多,那麼同學們會好好練習嗎?所有的孩子們大聲說:“會”。看着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我覺得自己很欣慰。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樂器也不是一天能學會的,同學們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慢慢的學會了“堅持”,我相信堅持就是勝利。

  六、進行安全教育提示

  安全,是一箇恆久不變的主題,人們都說安全無小事,小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強,所以作爲二年三班的副班主任,我在學生放學的過程中,對於自己走的我會讓他小心車輛,注意安全,對於家長接的學生,我必須要見到家長在哪,我纔會放孩子走,其他

音樂教師德育工作總結 篇3

  一、以啓發想象爲目的,激活思維能力。

  音樂作品往往蘊含着博大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人文思想,非常貼近人的情感世界。引導學生走進音樂作品的意境,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與其進行超越時空的情感交流,再現音樂意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而奇思遐想。

  二、在音樂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引導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形成強烈的創新精神。

  好奇心是創造的前奏,也是創造性的原動力。因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並引導好,使之成爲創新思維的源泉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認真完成好的“課題”。根據物體振動產生聲音並在空氣中傳遞的這個原理。我先放影了“人是如何發聲的”錄像片,在順着這一原理,幫助學生培養出“鑼鼓、笛、琴是如何發音”的好奇心;接着,對學生的好奇心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根據“吹、拉、彈、奏”等到不同使用方法去嘗試製作幾種小器,使之能夠打擊出多種不同的聲音。這一舉動,不但很好的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還爲學生的下一次創新實踐提供了參與的動力,初步形成了創新精神。

  三、教學要從生活入手,改變一下自己的角色。

  每節課的教學設計應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入手,從自身音樂經驗出發,緊密聯繫社會生活及音樂現象主動去探索、思考,音樂與人生的關係,使音樂成爲一次生動、具體、藝術化的生活體驗。

  課堂教學還應注重自己角色的轉變,要體現良好的師生關係。改變以往教師自始至終以琴帶唱的現象,多數時間在無伴奏的情況下進行,依靠師生間的交流,使學生學歌迅速。而在練習期間,擔任伴奏的是平時音準不太好的、有自己特長的學生(電子琴、葫蘆絲等伴奏),增加每位學生的信心,使他們能夠勇敢的承擔這樣的事,使每位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新理念指導下,音樂課堂教學還有很多急需加強和改進的地方,仍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發現。相信,通過我們努力,音樂課堂一定會百花齊放的。

  四、教育教學教研方面。

  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能夠認真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情況備課。做到了有質量地備課,努力做到“把學習還給學生”。在課堂中我運用了“大家一起來”、“我當小老師”、“我參與,我快樂”等小版塊,讓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才華的機會,給予了他們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表現欲。同時我還關注學生學習習慣、方法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堅持每天音階練習,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通過各種方法如各小組比賽看看誰的音最準、發笑臉、小星星等方法提高對音樂的興趣;注重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我也能夠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讓他們在有音樂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愛好音樂,喜歡音樂,具體事情如下:

  1.課堂教學

  堅持以審美教育爲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與體驗中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並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音樂,能夠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在音樂欣賞課還加入了一些讓學生自己收集瞭解、介紹音樂、表達自己藝術見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鍊。

  2.課堂管理

  爲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更多形式的採用了激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課堂設計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着力對學生進行了課堂常規的訓練,使課堂常規正常化,有利於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爲也進行了的批評與糾正。

  3.教研方面

  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和學校組織的公開課以及到校外學習等活動,促進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

  4.考覈與評定

  本期對學生進行考覈與評定的方式與以前有了改進,主要以學生的自評和他評爲主,採用了自主選擇合作表演夥伴、必表演和自主選擇表演曲目相結合,不定表演形式的形式,在注意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情況後結合學生平時的表現情況給定一箇成績。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正確聆聽、積極評價的習慣。

  5.課外活動

  在本學期我們學校就組建了鼓號隊、童聲社團,這一學期我堅持每週一課的訓練,現在我們的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規模,並且也有了參與學校活動的能力。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