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中國發明專利須知(精選3篇)

申請中國發明專利須知 篇1

  一.申請程序:

  1、提出專利申請,簽定委託書,提供詳細的發明人(設計人)或申請人姓名(以法人單位名義申請的應寫出法人單位的全稱)、郵編、地址、傳真和聯繫人的姓名及電話。

  2、檢索所要申報的專利內容(根據申請人的要求進行檢索)。請到專利業務中相關手續。

  二.發明專利申請:

  1、發明創造名稱:名稱應簡單、明確地反映發明創造的主題和類型,(不得超過25字),名稱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標、型號及商業宣傳用語,也不得使用代號或含糊不清的詞彙,應儘可能採用國際專利分類表中的技術語或國家標準規定術語或常用的規範術語。

  2、現有技術(本發明的背景技術):應寫明與本發明技術最相接近的現有技術的情況,說明其優點並實事求是地指出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不足之處,例如某國號專利,或某出版物名稱等。發明創造爲產品的,如對於現有技術的結構用文字難以描述清楚時,可附圖說明。

  3、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對於產品類的發明創造,應結合附圖,清楚、完整地寫明構件名稱、各構件之間的聯接關係、動作原理和工作程序,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爲準。對於電子類的發明創造,應提供電路圖或框圖,並結合硬件說明其構造特徵。對於方法類的發明創造,如化工、藥品、食品,應儘量說明其工藝步驟及工藝條件的限定,並可提供工藝流程圖。藥品需提供臨牀證明。

  4、發明創造的效果和優點:應說明本發明創造與現有技術對比所具有的積極的效果和優點,而這些優點和效果必須是由於採用了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而直接獲得的,這部份描述,可以通過結構的作用關係,或通過理論分析,或用實驗數據來說明。

  5、附圖說明:附圖應按機械製圖標準繪製。附圖的圖面上一般不得寫有漢字,零件應用阿拉伯數字標出,並在說明書中說明每個標號所代表的零件名稱,同一零件的標號在各幅附圖中均應一致,不得使用同一標號來代表不同的零件。製圖有困難時,可委託代理機構繪製。

  6、實施例對於產品類的發明,實施例是實現發明創造的具體化設計,這一部分應結合附圖進行說明,並將附圖中的標號標註在相應的零件之後。實施例中應包括上述第三部分技術方案的全部內容,並作具體的描述,每一幅附圖均應說明,每一箇有標號的零件在實施例中至少提到一次。必要時可說明其功能、動態構造和使用方法。如有多箇實施例,則每個實施例均應具體說明。對於方法類的發明,應詳細說明其工藝過程、操作步驟及具體的工藝參數,可提供多種工藝參數結合的實施例方案。對於材料配方類的發明,應給出多箇不同組分和配比的實施例,並簡述其製造方法

  三.時間:

  1.發明專利從申請日起,須________年左右收到專利局“授權通知書”。

  2.按規定繳納證書費後,約一箇半月,發《專利證書》。

  返

申請中國發明專利須知 篇2

  一、申請程序:1、提出專利申請,簽定委託書,提供詳細的發明人(設計人)或申請人姓名(以法人單位名義申請的應寫出法人單位的全稱)、郵編、地址、傳真和聯繫人的姓名及電話。檢索所要申報的專利內容(根據申請人的要求進行檢索)。

  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1. 發明創造名稱:名稱應簡單、明確地反映發明創造的主題和類型,(不得超過25字),名稱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標、型號及商業宣傳用語,也不得使用代號或含糊不清的詞彙,應儘可能採用國際專利分類表中的技術語或國家標準規定術語或常用的規範術語。

  2. 現有技術(本發明的背景技術):應寫明與本發明技術最相接近的現有技術的情況,說明其優點並實事求是地指出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不足之處,例如某國號專利,或某出版物名稱等。發明創造爲產品的,如對於現有技術的結構用文字難以描述清楚時,可附圖說明。

  3. 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對於產品類的發明創造,應結合附圖,清楚、完整地寫明構件名稱、各構件之間的聯接關係、動作原理和工作程序,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爲準。對於電子類的發明創造,應提供電路圖或框圖,並結合硬件說明其構造特徵。

  4.附圖說明:附圖應按機械製圖標準繪製。附圖的圖面上一般不得寫有漢字,零件應用阿拉伯數字標出,並在說明書中說明每個標號所代表的零件名稱,同一零件的標號在各幅附圖中均應一致,不得使用同一標號來代表不同的零件。製圖有困難時,可委託代理機構繪製。

  5.實施例對於產品類的發明,實施例是實現發明創造的具體化設計,這一部分應結合附圖進行說明,並將附圖中的標號標註在相應的零件之後。實施例中應包括上述第三部分技術方案的全部內容,並作具體的描述,每一幅附圖均應說明,每一箇有標號的零件在實施例中至少提到一次。必要時可說明其功能、動態構造和使用方法。如有多箇實施例,則每個實施例均應具體說明。三.時間:

  1.新型專利從申請日起,約810個月收到專利局“授權通知書”。

  2.按規定繳納證書費後,約一箇半月,發《專利證書》。

  返

申請中國發明專利須知 篇3

  委託人:________(以下簡稱甲方,即買方)

  受託人:________(以下簡稱乙方)

  第三人:________(以下簡稱丙方,即賣方)

  買賣雙方已經簽訂位於____市(以下簡稱“該房屋”)的買賣合同,三方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本着平等、自願的原則,簽訂本合同。

  第一條甲方申請貸款事項貸款行:____;貸款期限:________年;貸款金額人民幣____元。

  以上事項以貸款行審定爲準。

  第二條委託事項

  1、甲方委託乙方向____行代爲提出貸款申請,貸款行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決定均視爲乙方完成本事項。

  2、乙方根據貸款____行的需要爲甲方向____行貸款提供階段性擔保。

  擔保期限爲:自貸款行發放貸款起至該房屋抵押完成、《房地產權證》交回貸款行爲止。

  如果貸款行不需要乙方提供階段性擔保,甲方仍應按本合同第三條約定向乙方全額支付服務費。

  第三條貸款服務費金額及支付方式

  1、貸款服務費金額:人民幣____元,由甲方在簽訂本合同時一次性支付給乙方。

  2、因代辦貸款產生的郵寄費用(包括乙方向甲方發出的郵寄函件)複印費用等,由甲方承擔。

  第四條甲方責任

  1、甲方應當符合相應的貸款條件,應當按照規定提交相關證件資料,並保證其真實、準確、合法、有效、及時。

  否則,甲方應自行承擔其責任,除乙方已經收取的貸款服務費不予退還外,還應賠償乙方損失。

  2、按規定應當由甲方本人到場辦理手續的,甲方應在乙方電話或書面通知後2個工作日內達到指定地點辦理手續。

  如果甲方未到場辦理手續的,甲方應按每日40元的標準向乙方另行增加支付貸款服務費。

  3、甲方應無條件配合乙方辦理該房屋的抵押登記手續,同意乙方將抵押登記後的《房地產權證》轉交給貸款行收執保管。

  甲方遲延交驗證件資料或拒絕配合辦理抵押登記手續(包括甲方因其他糾紛致使該房屋被司法凍結、查封等情形),導致乙方不能及時開展工作的,均屬甲方違約。

  甲方應按其實際延誤的時間,以每日30元的標準向乙方另行增加支付貸款服務費;延誤時間超過5日的,另行增加貸款服務費標準違按每日60元計算。

  4、甲方應當按本合同約定支付給乙方服務費及有關費用。

  5、如甲方違反本條第1、2、3款約定的義務,乙方有權隨時解除本合同。

  合同解除時貸款行已發放貸款的,甲方應將所借全部款項立即給付給乙方,由乙方轉交給____行。

  6、在乙方爲甲方提供階段性擔保期間,如該房屋過戶到甲方名下的,甲方即以該房屋爲乙方提供反擔保抵押。

  第五條乙方責任

  1、乙方應在收妥相關證件資料後,及時在貸行、登記機關等規定時限內或約時限內辦理委託事項。

  如因貸款行或登記機關的原因造成不能準時辦理相關事宜的,乙方免責。

  2、乙方爲甲方向貸款行提供階段性擔保。

  3、乙方應履行本合同規定的通知義務。

  4、乙方應對所代收的各項稅、費專款專用,及時給付,不得挪用。

  第六條丙方責任

  1、同意甲方採用貸款方式支付購房款。

  2、丙方應履行該房屋轉移登記中應盡的責任,包括稅、費的承擔、資料的及時提供及人員的及時到場等事項。

  3、因丙方原因導致本合同不能履行,丙方除應向甲方和乙方分別支付違約金10000元人民幣外,還應賠償甲方和乙方的全部損失。

  如貸款行已經發放貸款的,則丙方應立即將該貸款及相應利息給付給乙方,再由乙方歸還給____行。

  第七條送達地址確認甲方、丙方確認因履行本合同而產生的相關文書郵寄送達地址爲:甲方收件人:____,地址:____, 丙方收件人:____,地址:____。

  如未填寫,則甲方、丙方確認其身份證或營業執照上記載地址爲相關文書的郵寄送達地址。

  乙方按上述地址寄出相關文書3日,則認爲已經送達和履行了通知義務。

  第八條特別約定

  1、按照該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的有關該房屋產權轉移登記稅、費和抵押登記費用的承擔方,應在簽訂本合同時將該費用先行支付給乙方,由乙方代收代支。

  2、因費用承擔方未能及時支付上述費用給乙方,乙方將不向貸款行出具放款通知單,因此而產生的不能準時發放貸款所造成的後果均由責任方承擔。

  第九條糾紛的處理如因履行本合同產生的糾紛,三方可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向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條本合同一式三份,經三方簽字或蓋章後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

  簽訂時間:__年___月__日 簽訂時間:__年__月__日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