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財產信託合同(通用3篇)

單位財產信託合同 篇1

  供貨單位(以下稱甲方)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貨單位(以下稱乙方)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託單位(以下稱丙方)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兌單位(以下稱丁方)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爲需向甲方訂購貨價______元。因暫時缺少資金,而甲方要求及時收回貨款。現根據國家財產信託業務的有關規定,甲方將上述乙方訂購的設備(物資)信託給丙方,丙方受託後按甲方的要求出售於乙方,並相應提供融資,乙方以分期付款方式向丙方支付貨款,丁方同意承擔乙方延付貨款的承兌責任。爲此,四方共同訂立本協議,以資信守。

  第一條 訂貨

  乙方按照自己的需要向甲方訂購上述設備(物資),甲、乙雙方已於  年 月 日簽訂了  號合同。雙方確認買賣合同的各項規定。丙方受理上述設備(物資)的信託後,對有關交貨日期、數量、質量、維修保養等事項概不負責,由甲、乙雙方按原買賣合同的規定處理。

  第二條 信託

  甲方向丙方提出的財產信託總金額爲______元,信託期限爲______年______月。甲、丙雙方有關財產信託的具體事項,另訂“財產信託合同”。

  第三條 延付

  丙方受理甲方提出的財產信託後,負責向乙方出售,由於乙方暫無力支付貨款,要求延期付款,並願承擔相應的利息。丁方同意擔保乙方到期付款責任。有關延期付款事項,由乙、丙、丁三方另訂“延期付款合同”。

  第四條 融資

  上述信託財產的交付,仍按甲、乙雙方原訂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由甲方直接發運乙方但甲方應將發票、運單等交易單證交付丙方,由丙方轉送丁方,再由丁方督促乙方按規定辦妥銀行承兌手續,丙方在收到銀行承兌匯票2天內,按承兌匯票的總金額一次向甲方墊付貨款。

  第五條 償還

  乙方向丙方延期支付的貨款,視同丙方對乙方的貸款,以月息  ‰按季計收利息。延付的貨款採用銀行承兌匯票結算方式,乙方於承兌匯票到期日前將承兌票款交存丁方,丙方於承兌匯票到期  日主動向丁方收取承兌票款。乙方如不按規定向丁方交存承兌票款,丁方除應於到期  日憑票支付外,即按銀行承兌契約的有關規定,對乙方執行扣款,並處以罰金。

  第六條 費用

  甲方向丙方支付財產信託手續費爲信託金額的______‰,共計______元,於甲方收到丙方墊付財產信託貨款後2天內支付。乙方向丁方支付銀行承兌匯票承兌手續費______元,於丁方簽發銀行承兌匯票時付清。

  第七條 附則

  本協議經甲、乙、丙、丁四方正式簽字生效,任何一方不得中途解約,違約時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處理。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單位財產信託合同 篇2

  立合同人:委託單位(簡稱甲方)_____

  受託單位(簡稱丙方):_____

  甲方向丙方辦理財產信託,除確認財託字第_____號“財產信託基本協議

  ”的各項條款外,有關財產信託的具體事項,補充訂立以下條款:

  第一條 甲方將準備出售給_____單位的設備(物資),向丙方提出財產

  信託,並要求丙方在購貨單位延期付款期間提供融資。

  第二條 甲方保證執行供需雙方訂立的供貨合同。凡發生脫期交貨或產品質量

  等違約事項,概由甲方負責處理。

  第三條 丙方同意按“財產信託基本協議”第四條規定,在收到需貨單位的銀

  行承兌匯票後的二天內,按承兌匯票金額向甲方一次墊付全部貨款。

  第四條 甲方收到墊付的乙方貨款後的二天內,一次付清丙方財產信託手續費

  _____元。

  第五條 自本合同簽訂之日起,至丙方全部收回融資本息止爲財產信託期,在

  此期間如發生任何意外事項,而使丙方無法按期收回融資本息時,甲方確認丙方有

  權向甲方連帶追索尚未收回的融資本息。

  甲 方:_____(公章)

  代表人:_____(簽章)

  簽約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丙 方:_____(公章)

  代表人:_____(簽章)

  簽約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單位財產信託合同 篇3

  婚內財產約定協議書

  甲方:               身份證號:

  乙方:               身份證號:

  甲、乙雙方於  年 月 日在民政局辦理婚姻登記,現雙方爲合法夫妻。甲、乙雙方都願共築愛巢、白頭偕老。但爲防止今後可能出現的財產糾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相關法律法規,雙方經友好協商,達成如下協議,以資共同遵守。

  一、婚內現有財產的約定

  1、甲、乙雙方有房產一處,位於(房產證號: ),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現雙方約定該房屋所有權歸甲方所有。該房屋共計 萬元由  已支付  萬元首付款,其餘辦理按揭。婚姻關係存續期間雙方共同償還上述房屋按揭貸款。

  2、登記在 方名下的汽車(車牌號)一輛歸 方所有。

  3、夫妻共同存款  萬元歸  方所有, 方應在本協議生效後  日內將其名下的萬元存款轉移到  方名下。此後,各自名下的存款歸各自所有。

  4、以男方名義持有的    公司  %的股權全部歸男方所有。男方作爲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及股東因爲此公司產生的一切債權債務和女方無關。

  二、婚姻存續期間共同債務的約定

  1、甲、乙雙方如需要用於家庭共同生活而向他人借錢,應由雙方共同書面簽名方可視爲夫妻共同債務,由雙方共同償還,無雙方共同書面簽名則視爲個人債務,由個人承擔。

  2、一方對外舉債時必須向債權人明示夫妻間的財產約定,該債務系一方個人債務,另一方不承擔還款義務。如無明示則產生的後果由經手一方債務人自己負責,另一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3、本協議生效以前所產生的夫妻共同債務全部由  方承擔。

  三、對於共同財產的保管約定

  甲乙雙方應當如實通報各自的全部收入情況(包括除工資外的額外收入),並定期將各自全部收入的95%集中存放於共同的賬戶,視爲共同財產用於共同生活的開支。其餘的5%視爲個人財產與對方無關。共同的賬戶由女方保管進行統一支配,用做家庭開支,女方有定期向男方告知的義務。

  四、受讓財產

  1、夫妻一方給付或贈予另一方的財物歸接受方所有。

  2、夫妻各自接受的贈與或繼承的遺產歸各自所有。雙方父母的遺產分別屬於雙方個人所有,不作爲雙方的共同財產。

  五、其他

  1、本協議未明確說明的所有其他財產的歸屬,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司法解釋之規定。

  2、雙方應在本協議生效後  個工作日內根據本協議進行相關財產所有權的轉移登記,所需稅費雙方平均分擔。

  六、簽訂本協議的目的,是爲了男女雙方和睦相處,互敬互愛,衷心希望雙方能白頭偕老。所以雙方必須遵守本協議約定的內容,如有違反則自願按協議約定內容執行。

  七、雙方自願簽訂,清楚瞭解其協議的法律效力,並遵守約定內容。

  八、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效力等同,自雙方簽字之日生效。

  甲方(簽名):                            乙方(簽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