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廠項目供貨證明(精選3篇)

原廠項目供貨證明 篇1

  合同編號:

  項目名稱必填

  使用單位名稱必填

  工程所屬區域必填省必填市必填區縣

  使用單位地址必填

  使用單位聯繫人必填

  使用單位聯繫電話必填

  產品明細(填寫數量,沒有的不填)

  名稱型號數量

  火災報警控制器=-998

  感煙探測器11

  感溫探測器12

  手動報警按鈕13

  輸入模塊01

  輸入輸出模塊02

  火災報警控制器998

  樓層顯示器2

  消火栓按鈕06

  聲光報警器01

  感煙探測器08

  感溫探測器02

  手動報警按鈕03

  產品供貨證明需要幾份請註明,無說明則默認三份

  供貨合同

  採購方(甲方):

  法定代表:法人代碼:

  委託代理人:電話:

  郵政編碼:傳真:

  通訊地址:

  開戶行:

  銀行帳號:

  供貨方(乙方):

  法定代表:法人代碼:

  委託代理人:電話:

  郵政編碼:傳真:

  通訊地址:

  開戶行:

  銀行帳號:

  本合同所稱汽車是指新車,爲體現合同雙方自願原則,本合同中相關條款中有空白行,供雙方自行約定或補充約定,合同生效後,未被修改的文字視爲雙方同意的內容。

  甲乙雙方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雙方就中央國家機關汽車協議供貨訂立本合同,以茲共同遵守:

  一、採購車型、數量、價格、交貨期:

  汽車品牌生產廠家

  汽車型號產地

  車身顏色座位數箇燃油

  單價元數量輛

  合計金額(大寫)元

  運費元

  總計金額(大寫)元

  交貨期

  (表格可複製)

  共計汽車數量:輛

  共計金額(大寫):元

  二、交車及驗收:

  1乙方收到甲方車款後將車輛交付給甲方。

  2甲方到乙方交車地提車。

  3車輛驗收於交車地進行,甲方應對所購車輛外觀和基本使用功能進行初步檢查確認,如有異議應在驗收當場提出。

  4車輛驗收無誤後雙方應簽署車輛交接書,即爲車輛正式交付。

  5車輛交付後,車輛的所有權及風險由乙方轉移至甲方。

  三、隨車文件及附件:

  1產品合格證

  2技術參數表

  3產品使用說明書

  4車輛保養手冊

  5隨車工具及備件清單

  四、質量保證及售後服務:

  1乙方保證提供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標準及廠家該型號汽車質量標準的新下線的未曾經過維修的嶄新車輛,符合國-家-安-全及環保要求,可以上牌的合法車輛。

  2車輛的質量與其它各項標準或要求均須全面符合本次政府採購的有效文件相應的各項要求,還應當適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部委相關規章。

  3售後服務由公司的特約服務站負責。

  按《保養手冊》的具體規定進行。

  五、不可抗力:

  1不可抗力事件是指任何一方在訂立本合同時不能預見、對其發生和後果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並且非屬該方的過錯造成疏忽致使其未履行本合同項下義務的事件,包括但不限於足以影響本合同履行的重大自然災害、或公用事業的較長時期的中斷或停頓。

  2如有不可抗力事件的發生,聲稱遭遇不可抗力的一方應儘快通知另一方,並提供公證機關的公證證明材料,同時應爭取各種合理手段減少不可抗力給雙方造成的損失。

  3任何一方無須對因上述約定範圍內的不可抗力事件而延誤或未能履行本合同項下的義務致使另一方招致任何損失或費用的增加承擔責任。

  六、其他:

  1有關本合同的簽訂、生效、履行等,以及與本合同相關或引起的任何爭議的解決,除適用本合同外,還均同時適用本次政府採購過程中所有效成立的相關文件。

  2本合同一式兩份,蓋章生效。

  3如有糾紛應首先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向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原廠項目供貨證明 篇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________廠(委託方)委託________研究所(受託方),由________公司作保證人,完成________科技協作項目。經三方協商一致簽訂本合同,共同執行。

  1.協作項目名稱及其主要內容:

  2.技術經濟要求:

  (1)技術要求: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經濟要求: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3.計劃進度:

  (1)________年________月完成________

  (2)________年________月完成________

  (3)________年________月全部完全協作項目。

  受託方按計劃進度須向委託方和保證人報告完成情況。

  4.協作方式: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5.經費和物資概算:

  (1)經費:________

  (2)物資:________

  6.違約責任:委託方在合同生效之日起十天內支付受託方人民幣___元,作爲委託費。委託方不履行合同時,不得追回該項費用;受託方不履行合同時,應全部退回該項費用。

  7.保證人負責監督合同的執行,並幫助解決委託方和受託方執行合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8.受託方完成協作項目後,應做出報告,並提交完整的技術資料,經委託方、受託方和保證人三方共同協商確定的專家進行評審,符合合同要求則爲完成。

  9.協作項目完成後,委託方付給受託方下列的報酬: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10.當事人應當對下列技術資料在________期限內承擔保密義務________。

  11.爭議及解決方法如下:________________。

  12.協作項目完成後的技術成果歸________所有。

  〔注:當事人可以對技術成果的歸屬作出約定,未做約定的屬受託方所有,委託方有免費使用該成果的權利以及在受託方轉讓時的優先受讓權。〕

  13.本合同從簽訂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委託方、受託方、保證人各執一份。

  簽訂合同各方:

  委託方:________________ 受託方:________________ 保證人: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或負責人:____________ 定代表人或負責人: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________________

  合同簽訂:_____年_____月____日 合同簽訂:_____年_____月____日 合同簽訂:_____年_____月____日

原廠項目供貨證明 篇3

  委託人:

  受託人:

  雙方經協商一致,就委託事項達成如下協議:

  第一條委託事項

  委託人委託受託人處理下列事務:

  第二條權限與要求:

  受託人處理委託事項應符合以下要求:

  1、範圍:

  2、質量:

  3、金額:

  4、其它要求:委託人就委託事項另有要求時,受託人應按委託人要求執行。

  第三條委託期限

  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第四條轉委託

  1、就受託人是否可以轉委託,雙方同意按以下第種方式處理:

  1)受託人不能將委託事項交由第三人處理:

  2)受託人可將下列事項轉委託第三人處理,除此以外的事項應由受託人親自處理:

  3)受託人可將委託事項轉委託給第三人處理。

  2、對於本協議約定受託人可以轉委託第三人處理的事項,受託人仍需對此事項承擔責任。

  第五條報告

  受託人有將委託事務處理情況向委託人報告的義務。具體報告方式爲:

  1、報告方式:

  2、報告時間:

  3、委託人有權隨時瞭解委託事務處理與進展情況,受託人應予配合提供。

  第六條處理委託事務所得的財產

  1、處理委託事務所得的財產、收益,應歸委託人所有,包括但不限以下所列:

  2、受託人將處理委託事務所得的財產轉交給委託人的時間、地點及方式:

  第七條報酬

  1、委託人應向受託人支付報酬。具體標準如下:

  1)報酬標準:

  2)報酬支付時間:於內支付。

  2、受託人處理委託事項中發生的成本,按如下第種方式處理:

  1)由受託人自行承擔:

  2)由委託人據實報銷,但限於下列範圍:

  第八條解除與終止

  1、雙方可以協商解除本協議:

  2、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時,本合同解除:

  第十條違約責任

  1、逾期付款的,每逾期一天,違約方應向收款方支付0.1%的違約金:

  2、受託方超出委託權限,或違反委託要求的,應向委託人賠償損失。

  3、其它:

  第十一條爭議解決

  本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種方式解決:

  1)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員會仲裁:

  2)依法向本合同簽訂地(市區)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二條其他

  1、本合同一式2份,雙方各執1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補充:

  委託人(簽字或蓋章):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受託人(簽字或蓋章):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